1、*学校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 计算机控制技术 课题名称:二阶双水箱对象特性测试与串级控制系部名称: 专 业: 计算机控制技术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20*年 12 月 16 日目录一、设计思路二、方案选择三、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四、软件设计五、力控组态及调试六、心得体会附录一、变频器参数附录二、参考文献 附录三、组态清单附录四、程序清单一、设计思路设计四台电机构成的变频调速同步控制系统:四台电机速度可以同步升降,也可以微调,1#电机微调其他电机同步微调,2#电机微调 1#不同步微调,其他电机须同步微调,3#电机微调 1#和 2#不同步微调,4#电机同步微调,4#电机微调,其他
2、电机均不同步微调。二、方案选择1、采用西门子 S7-200PLC 和 MM440 变频器。2、设有启动/停止按钮和速度同步升/降旋钮。3、每台电机设有选择开关和升/降微调旋钮。4、采用力控组态软件进行远程控制。三、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1) 、I/O 分配表(2)I/O 地址分配图见附录图一(3) 、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见附录图二四、软件设计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基于以下原则:(1) 、程序模块化、结构化设计,其中负荷分配、速度增减、初始化、紧纸速比计算、校验、数据发送、接收等功能由子程序完成,这样主程序结构就较为简洁。(2) 、程序采用循环扫描的方式对传动点进行处理,简化程序,提高程序执行效率。(3
3、) 、采用中断子程序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确保数据准确快速的传输。输入 输出I0.0 启动按钮 I0.6 2#微调按钮 Q0.1 启动灯I0.1 停止按钮 I0.7 3#微调按钮 Q0.2 变频一故障指示灯I0.2 总调允许按钮 I1.0 4#微调按钮 Q0.3 变频二故障指示灯I0.3 同步上升按钮 I1.1 微调上升按钮 Q0.4 变频三故障指示灯I0.4 同步下降按钮 I1.2 微调下降按钮 Q0.5 变频四故障指示灯I0.5 1#微调按钮 I1.5 急停按钮初始化扫描按键计算速比是否加减程序加减程序紧纸程序负荷分配速度链是否紧张程序是否负荷分配校验程序YNNY(4)必要的软件保护措施,
4、以免造成重大的机械损害。该程序通用性强,可移植性好,使用不同的变频器时,只需要进行相应协议的格式定义,即对数据发送、接收、校验程序作相应修改即可满足纸机运行的需要。五、力控组态及调试(1)、先将编好的 PLC 程序下载到 CPU(2) 、找出需要哪些内存变量(3) 、打开组态软件,设置 I/O 点,建立数据库,在图库里找出所需要的图形并做好布局。然后把图形与数据建立连接,初始化启动窗口,最后运行。(4) 、进行调试,依次检查各项功能看是否按规定运行,如果运行正确则证明组态成功。六、心得体会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和我的小组成员选择了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作为我们的课程设计。这个设计通过了软件和硬件上
5、的调试,我想这对于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这次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实际性的问题,在实际设计中才发现,书本上理论性的东西与在实际运用中的还是有一定的出入的,所以有些问题不但要深入地理解,而且要不断更正以前的错误思维。一切问题必须要靠自己一点一滴的解决,而在解决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在飞速的提升。对于教材管理系统,其程序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解决程序设计中的问题,而程序设计是个很灵活的东西,它反映了你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它才是一个设计的灵魂所在。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用在程序上面的。很多子程序是可以借鉴书本上的,但怎样衔接各个子程序才是关键的问题所在,这需要对系统的结构
6、很熟悉。因此可以说系统的设计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二者是密不可分的。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虽然感觉理论上已经掌握,但在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仍有意想不到的困惑,经过一番努力后才得以解决。这次课程设计激发了我今后努力学习的兴趣,我想这将对我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充分认识到吞对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分工合作才能保证整个项目的有条不紊。另外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当我们碰到不明白的问题时,指导老师总是耐心的讲解,给我们的设计极大地帮助,使我们获益匪浅。因此非常感谢老师的指导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到理论知识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学会了坚持,耐
7、心和努力,以及与小组人员的配合和相处,这将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出了最好的榜样。我觉得作为一名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这次课程设计是很有意义的。附录一变频器参数参数类别 设定值 解释P0003 3 定义用户访问参数组的等级P0010 30 将变频器的参数恢复为默认设置值P0970 1 将变频器的参数恢复为默认设置值P700 5 通过 COM 链路P1000 5 COM 链路的 USSP2011 0、1、2、3 USS 地址附录二参考文献(1)田效伍 交流调速系统与变频器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2)陈伯时 交流调速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 (3)宋书中 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4)魏召刚 工业变频器原理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5)王仁祥 通用变频器选型与维修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6)王延才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附录三组态 I/O 地址分配组态完成的界面组态运行界面PLC 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