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万载县农田水利建设的调研与思考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保障和服务。经过多年建设,万载县农田水利设施已具备一定规模,但普遍存在超期服役、超限运行,老化失修、老损严重,管护缺位、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全国和江西省都进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 是切实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要求。一、万载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分析万载县是一个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地区,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系复杂,主要河流有锦江。从上世纪 60 年代末该县水利灌溉骨干工程就已基本完成,70 年代末已基本形成
2、比较完整的水利灌溉体系。改革开放后的 30 年,农村水利适应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农业稳产高产,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新的贡献。 “十一五 ”以来,该县积极增加 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初步建成。首先,改善灌溉面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增强。其次,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初具形态。第三,农民安全饮水保障体系建设加快。第四,农村水环境治理加强。现在全县有各类蓄、引、提水利工程 4436 座(处),其中蓄水工程 2001 座,有效灌溉面积 151800 亩;引水工程 1274 处,有效灌溉面积 84150 亩;提水工程 1161 座,有效灌溉面积 39000亩。全县有效灌溉面积
3、 30.12 万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 25.17 万亩,占水田面积的 66%。二、当前水利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由于该县在水利上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大中型水利设施层面,而作为农村水利的基础和大中型水库的补充小型水利设施,由于资金缺失、管护不到位,普遍存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损毁,安全隐患大; 节水灌溉工程和节水措施不多,水资源利用率低;提灌设施 损毁严重,抗旱能力差;缺乏统一规划,水利资金投入不足;水利建 设和管理难度加大,新问题日趋突出等问题。具体来分:一是绝大部分小型水库带病运行,安全问题突出。该县 104 座小(一)型以上水库,涵管漏水的有 26 座,占水库总数的 25%;坝体漏水有 20 座
4、,占总数的 19%;座小(二)水库全部是三类坝,多座山塘,更是多数未达标,防汛形势非常严竣。二是有效灌溉面积减少,影响农业发展后劲。虽该县有各类蓄、引、提水利工程 4436 座(处),有效灌溉面积达 30.12 万亩,但渠道淤积严重,渠系建筑物破旧不堪, “五小” 工程缝缝补补,低产田改造的排水圳被淤、被占、被毁或自生自灭的现象比比皆是。从 1982 年至 2006 年,三兴水库有效灌溉面积从 2.5 万亩减到 1.65 万亩,锦江水库从 0.6 万亩减到 0.47 万亩,罗陂从 1.8 万亩减到 0.63 万亩,勾形水库从 0.22 万亩减到 0.17 万亩,合胜水库从 0.8 万亩减到 0
5、.6 万亩。三是水污染防治任务大。水面养殖造成水污染呈现全面普遍的态势,防不胜防。而防治的主管部门之间职责不明,措施不硬。部分乡镇干部主要精力用在经济发展上,服务“ 三农” 少。四是工程管 护差,管 护资金难筹集。水利规划滞后,资金安排多渠道,造成重复性建设。因为水费征收困难,水管单位生存困难,小(二)型及以下基本上没有管理所。五是水利技术人才少,基层服务能力弱。该县水务局水利专业业务人员不到人,而且由于社会机构(设计、监理单位等)也是技术力量少,业主的建设管理任务非常繁重。基层水务站和水管单位,更是没有水利专业技术人员。三、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的建议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改善农民生活和保障农业
6、生产的基本条件。为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建设,要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民办公助、整合资金、注重实效的原则,搞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维护和更新改造,维护农民利益,逐步建立起保障小农水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1、加强农村水利的管理、规划和立法。 “十二五” 时期应突出加强水利建设和水资源保护,作为各级政府的重大责任。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县成立高规格水利建设领导小组,在抓大型水利建设的同时,将小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纳入到重点工作范围。通过建立健全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责任制度,落实责任,形成“ 人人有责任、个个有担子” 的工作格局,并且将其纳入到工作绩效考核内
7、容。二是注重规划。重视水资源战略规划与其他规划相衔接,体现整体性和统一性。三是加强水污染防治立法。可参照江西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水污染防治和管理的具体办法,实施效果应纳入当地行政领导的业绩考核。2、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和水利排灌保障体系。一是加强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继续抓好黄茅、株潭等千吨万人工程建设,尽快启动罗城河、白良河、锦河中小河流治理。同时,通过积极开展水资源污染防治,推动水库承包权收回。二是完善农田灌溉体系。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进一步提高农田排涝和抗旱减灾能力,确保成为第三批小农水建设重点县。三是下决心抓好山塘、水库、河流的清淤疏浚工程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切实增加蓄
8、水总量。四是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在满足农民增收的要求下,降低服务成本,研究完善水费计收办法。五是加大病险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力度,完成 27 座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任务,继续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十二五 ”为民办实事项目。3、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我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资金,除中央与省级专项补助外,缺口较大,迫切需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因此建议:一是要强化公共财政的投入主渠道作用。扎实做好水利项目的编制包装工作,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同时,大幅度增加县级财政专项水利资金,征好用好水资源费、防洪基金。二是要积极争取金融部门对水利建设的更大支持。探索开展水
9、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多种形式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水利的信贷投入。三是要拓宽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发扬农民投工投劳的良好传统,充分调动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努力构建“政府主 导、 农民主体、社会参与 ”的农田水利建设新格局。4、加大乡镇防办能力建设。配齐人员、备足物资,明确山塘、水库的产权和管护责任主体,建立防汛抗旱、综合经营、工程管理“ 三位一体” 的管理模式,有效解决水利工程管理主体缺位的问题,逐步建立起新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同时,严格落实基层水务站(所)制度,解决水管人员编制、福利待遇等问题,增强水利管理人员的积极性。5、推广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积极推
10、广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管理模式。通过协会和村组联合议事政策,履行民主程序,坚持议事公开,严格管理筹集的资金和劳务,提高“一事一议” 的议事效率,组织和引导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山塘、水库、河流的整治。同时,加大对农民用水户协会的政策引导和管理,使其成为水管部门与农民之间的沟通桥梁,从而发挥积极效应。并且,为保障农民用水户协会工作的正常开展,当地政府应给予一定的工作资金扶持,保证协会工作的持续和稳定性。6、加强该县水利系统队伍建设。首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水利建设和管理人才,不断适应全县水利建设的需要。其次,制定激励政策,吸引、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水利单位工作,提高基层水利队伍人员整体素质,逐步优化队伍结构。第三,加强在职技术人员的基层锻炼培训。第四,改善基层环境。针对基层单位工作苦、条件差、待遇低的问题,把基层水利管理设施、仪器装备、试验示范场所等纳入相关建设规划,改善工作和科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