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设计新理论城市设计新理论 ,作者:c.亚历山大 h.纳斯 第一章 城市发展的思路 i. 强调整体性 新的生长是由原有的具体的、特殊的结构属性产生的。 ii. 整体性的特征: 1. 整体性是渐近的:一步一步开始 2. 是不可预测的 3. 是连贯的 4. 是富于感情的。因为和我们密不可分可能是说,我们本身就是这个整体化系统的一部分,我们在形成他并且被他形成,一种互形成的关系。 iii. 整体性是由过程得来的: 过程必须保证每一种新的建设行为在深层意义上都与过去发生的一切相联系。 第二章 总法则 壹 大杂烩的思想:城市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似乎毫不相关各执一端的动机。这种大杂烩仍然是应该进行组织的,
2、而不是完全的放任的伪民主。 “总之,没有整体的意识,这种著名的大杂烩只能引起思想上的混乱。 ” 貳 “每一个新的建设行为必须有一种基本职责:它必须创建一种连续的自身完整的结构。 ” 參 认为产生整体性的过程“是通过逐渐产生出一种在空间上被定义为中心区域(the field of centers)的机构而呈增长趋势进行的 “。这个东西,应该就是东南大学的那篇相关论文中所谓的自适应系统的系统的”基核 “吧。 其实,作者在后边的补充说明中点出,总法则其实就是要求或者说追求一件事情:“建设的每一个行为,即城市发展的每一次飞跃都是朝着创造整体性的方向进行的。 ”这个事情我总是以为,他似乎还是在以一个欧洲
3、的中世界小城为模版和榜样来认定一个城市,但是大都市还能够那么的机械的要求整体性吗?或者大都市的所谓的“整体性” 是一种更加隐含或者说更加民主的东西?大都市中的法则是什么呢? 肆 但是,他提供了将一条法则付诸实施的一种可以借鉴的手段:将一条不容易被实施的法则作为一种基本的上层导则,而根据它制定出一系列的是指具体化、可实施的“过渡法则” ,这些法则具体而清楚,能够指导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 并且作者强调了法则的重要,这个非常的类似于希望在斋堂付诸实施的东西,就是说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具体的、可实施的法则来使一个城市产生一种整体性。 从亚历山大的两本书中可以看出:他似乎总是希望建立一套模块菜单,他非常擅长
4、的一种优点就是能够将某一些非常理论化的构想通过某种转换使之非常的具备可实施性,当然这种转换是否成功、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成功,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伍 总之,这条总法则可以归纳为:追求整体性。 起码,这是亚历山大对于好的城市的定义,尽管他还非常的含糊。城市设计新理论笔记 02 第三章 城市发展的七条细则 壹 细则 1:渐进发展 将大的发展化作不断的小的增长。“发展规模必须相当小,以便有空间和时间进行整体化发展。” 3 条子法则: i. 任何建设项目都不可过大。 ii. 确保合理的大小混合比。 要求大中小型项目的建设总量(投资)要保持同等水平。 iii. 在渐进发展中有一种合理的功能分配: 住宅、
5、商店餐饮、社区服务、办公、工业建筑、停车场等等应该有合理的混合。 貳 细则 2:较大整体性的发展: 渐进发展本身不创造大型整体化,但是之所以采用这些方法其实中就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更合理的、更可实施的大规模整体化。 这个和“渐进发展”是一种动态互动的关系,“在单项工程和确立更大整体性的非正式过程之间有一个连续的反馈过程,一直到小的建设项目能确切的逐渐创建出更大的整体化。” 其实这个是在强调每一个小型的建设项目都应该有助于其形成上一个层次的整体性,而不是一种孤立的过程。具体解释 p33。 7 条子法则: i. 在发展过程中,一些更大的建筑物或者中心在涌现。 这个地方用了“涌现”,反而让我明白了怎么
6、去理解“涌现” 这个词本身:就是说某一个层级不应该是直接的针对其自身来创造,而是通过其下一层级的因子、其之间通过某种合理的规则的运动然后生成的,总之,每一个层级都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进行构建的。 ii. 这些较大的中心是慢慢出现的。也就是说,没有一种建设行为能完全独自产生这些建筑群,每座建筑都是逐步建成的。 iii. 这些较大的中心是自发出现的。不是预设的,是“ 意想不到”的。 iv. 一条可能因为翻译问题不解其意的规则。具体在 p33,我想它可能是说明大型结构其实对于城市、对于城市意象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v. 大型中心形成 3 部曲: 1. 某个项目为新的大型中心提供某种启示开端从下边的例子来
7、看,不仅仅是个 “启示”的问题,而且这个东西本身是个开端,是整体的一部分。 2. 一项或者多项其他项目(小的渐进的增长)定位了中心结构的主要轮廓。 3. 一系列后续项目逐步完成这个中心。 亚历山大写的东西有点像日本人,就是说往往非常的实用和浅显,是属于能够将艰深的理论和现实的建设搭起桥梁的著作,非常的适合忙于实践的人阅读。 在下文中他细致分析了一个林荫道(以及形成他的建筑)的实例,我有了很多的感悟的东西: I. 他所谓的“中心”其实是指街道或者广场空间,就是说是城市中的“底”空间,城市中的“ 虚空”部分、非建筑部分,也就是说是城市中的开放空间、真正的城市空间(因为这些空间只有在城市中才能够通过
8、密集的建筑形成、并且往往是一种放弃了隐私的空间)。 II. 城市开放空间这些“中心”其实是在组织城市建筑、在组织城市空间,是一种城市级别的组织元素。这个大概就是齐康的“留出空间“ 。 III. 他所谓的“建设项目“就是指城市建筑。 IV. 他用了大量的自己的语言,其实很是似乎没有真正的学者语言的严谨,但是我想这个不妨是我学习的榜样了。毕竟我是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哲学建筑师的。 总之,在他这里,简单说,每一个城市建筑都处于一个非常的紧密的、有着非常多的联系链的网络之中,每一个建筑都会在同时形成多个开放空间,并且在城市的多个、甚至多级别的子系统中起着多样的作用。它可以同时形成一条林荫道的边界,同时启
9、示去建设一个大花园(一个新的花园开放空间系统,一个城市的子系统)。 “环境的整体性就是通过这些为数众多的较大中心纵横交错、相互搭接。以最错综复杂的方式形成的。“ 作者举的这个例子很好,不过就不在这里复述了,(p3343) 总之,将城市的发展比做了一种连锁反应。 參 细则 3:构想 其实是说明了对于项目性质、项目所起的作用的一种建筑策划,主要是从城市角度,同时有一定类型学的倾向,比如:“它还必须具有能在人与人之间被交流并能被其他人强烈感受的特征。“ 不过他的构想似乎非常强调一种个人的幻想的色彩,反而是一种预设,这个和他前面的一些观点产生矛盾。这一点不合乎我的方向。我想这大概来源于他对于古代某些非
10、常有着个人色彩从而带来一种传奇性的建筑的迷恋吧。 他认为这种构想这种个人幻想的产物更加富有人性。 肆 细则:正向城市空间: 这个东西其实就是说是“积极城市空间 ”,其实就是芦原信义曾经定义过的积极空间,亚历山大只不过是强调了要把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为积极空间而不是散乱的毫无秩序的消极空间。 按照芦原信义的说法,非常重要的就是这个空间应该是有边界的,而不是散漫没有边界的发散的空间,边界非常重要,边界赋予场所以秩序。 这样的城市开放空间就能够形成同样是芦原信义强调的那种杯图中的那种互形成的图底紧密的关系,建筑外墙成为了图底的分界线和“折痕” 。 他这个里面又分类为很多实施性的细则,在这里没必要多说了,
11、仅仅把其中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东西摘录: 1. “特别的,建筑必须能形成一系列交叉点和街道,交叉点是一些小的露天街道这些交叉点必须来说大约相隔 300 英尺,中间由街道和胡同相连。 这个论点非常的支持了我的”建筑形成街道 “的观点。 2. 作者主张的城市设计顺序:“首先是人行空间,其次是建筑物,最后才是公路。“ 3. “古老城市的空地正是由形式单一的形状所组成,建筑物则是更不规则且呈松散状,它的主要功能是包围和形成空地。“ 这个对比非常有意思,就是说,在”古老城市“ 中看来得是欧洲的 室外空间比建筑本身更加重要。 伍 细则 5、细则 6 略去,讲了一些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陸 中心的形成 本书相
12、当一部分语句看得出来都是作者作为一个实干者在努力用自己有限的理性知识描述自己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之谈,所以很多语句都表现出一种努力追求准确的不准确性。因此写这个书的笔记还是不如用自己的语句和逻辑顺序加以整理好一些。 1. “每个整体都必须自成中心,还必须在它四周产生出一个中心体系。” 2. 中心的定义:作者的意思,中心不是其词义上所暗示的“ 一个点”,而是一个实体、一个系统。仅仅是其相对于其上一层级系统来说相当于一个点。 3. 对称性: 作者非常强调这一点,认为“中心 ”的形成、发展、变化和进化的过程中总是呈现或者追求一种“基本的对称性”,大概他认为对称性是最稳定的,而稳定者容易形成中心,而且这
13、个应该主要是其经验之谈。 他所说的“对称” 倒是不是什么深奥的哲学含义,而就是一种视觉上的均衡或者对称。 或者说,作者看来的一个稳定态的系统,拥有一种对称性。 这个我看,这一点不必拘泥。 4. 中心、和系统,拥有层级性。 这个本身就是城市的一种非常鲜明的特点,齐康也有提到。城市设计新理论读后感 壹 非常强调城市的整体性,其实是强调一种系统性系统内的因素之间都是紧密相关的。这个是最近一直的阅读的书籍的当代城市理论的共同方向,即:将城市作为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来看待,将城市作为一种拥有多链接的网状结构来看待。 貳 提倡一种小规模、渐进式的城市建立和发展、更性的方式。这个应该和北京当下旧城更新的“微循
14、环” 是一致的。 參 当代城市观点不是一种或者说不赞成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自由态生长,而是强调以一种更合理的、反而是更富有深层秩序和组织性的方式来进行。其实是在强调一种更紧密合理的组织性。一种民主制度的组织性。 肆 作者有一定的对于农业时代小型城镇的迷恋,这个会造成其一定的偏差。他的东西更适合进行小型区域的具体的城市设计,似乎还不能够被称之为一种整体性的完成的城市思想。 伍 但是作者的设计组织方法、设计过程思路有个非常新的、好的东西:如何将个人的“拍脑瓜”创造纳入城市的发展中来,使城市更加富有人性色彩。 这个作者其实强调了个人感性创造的重要性,而且创造了一种类似于民主选举、三权制衡民主国家体制的设
15、计制度来筛选和融合这种创造力: 1. 经过民主协商之后,建立一个专家组成的仲裁机构,相当于国会。 2. 制定一些可实施性的具体法则,这些法则由共同协商通过建立,具有强指导性,建立了具体的硬性筛选标准,相当于法律。 3. 当个人创造性想法提出后,在不违反法律的基础上,仍然通过一种共同的讨论决定实施与否,这个就将法律不易规定死的东西通过另外一种机制来决定,这个大概相当于道德。 这一套东西非常重要,才是他的最独特的地方。 陸 强调了将街道和广场等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为积极空间、芦原信义所谓的“p”空间的重要性。 强调了图底的紧密关系。 城市开放空间成为了整个城市的足够的”粘合剂“ ,成为了组构元素,正是
16、这些开放空间将一个城市一层一层的逐步组构起来。后汽车时代的城市读书笔记 01 第九章 地区旅行 作者将城市类型的“梦想“基本分作两类:集中式城市和分散式城市。 集中式梦想主要是欧亚等人口密度大、有着悠久发展史的国家。而分散式城市主要是北美的梦想。 作者认为欧洲所主张的那种集中式、高强度的、以公交为主的城市梦想是缺乏现实意义的,而主张“一种多样化的、而且与扩散的区域有着强大而持久联系的集中才能创造一种丰富的、可通行的、多样的、共同的、景观化的城市“,主张这两种不同的极端类型的共存,认为“没有任何一种减少或禁止个人流动性的提案在西方工业化世界,或假以时日在发展中国家 的城市中,有成功的机会。” 萨
17、夫迪在分析了典型的汽车城市洛杉矶之后认为汽车城市的发展其实陷入了一种互动性循环:“在汽车塑造了城市的同时,城市本身现在被塑造成离不开汽车了。”“由于每个要素之间的开阔距离,沿任何通道或在任何独特的地区都难以找到足够的密度来合理规划固定的公共交通线路。” 其实作者是在对当下进行的针锋相对的去高调提倡某一种解决方式的同时全面的否定其他的方式的这种做法不满,认为现在的在寻求解决之道的路上的错误在于“似乎不同的旅行模式是互相排斥的,而重金投资其中一种将完全阻止同时对其他项目的投资。”而作者始终坚持应该实行一种可选择的多样化。 第十章 通用车 作者提倡了或者说预测了两种解决私人汽车问题的、不同于欧洲的取
18、消或者限制私人汽车运动的解决方式。 1. 类似于阿姆斯特丹的共用自行车计划,作者设想了一种共用的汽车计划,仍然是小汽车,但是汽车不是私有地,而是由某个公共机构提供。 2. 电子控制的高速公路。这样的话,每一辆汽车在相当程度上都由公共机构通过电子控制进行同意控制,使交通的运作更加井井有条,“沿着引导轨道,在整个旅行过程中组成一条列车”。 作者倡导了两者的结合使用,这个似乎有点像科幻片中的系统。这样的一个系统和欧洲不同的是:它仍然将速度放在第一位,同时这个体系相应的就牺牲了一定的个人的自由。这个大概就是欧美的思想的差别。欧洲的“步行自行车公交体系” 则将速度放在了第二位。 其实作者同时倡导了一种包
19、容的、不是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所以其实不要将两者对立了来考虑。 而对于作者倡导的体系,相应的我认为私人汽车应该倡导一种小型化趋势,以节省城市空间。新加坡等国家的搭车制度其实是认为了不满乘的私人汽车对于空间的浪费,而作者的体系倡导的体系尊重个人交通的目的地的不同,但是相应的应该在汽车设计中进行一定的结合。 不予评价,另一种思路。 但是同样的一点是:选择了城市,其实就选择了一种共同生活,就必须收敛个人欲望的无限制膨胀转而尊重一种共同的平等的价值观。 但是,萨夫迪的汽车将不再个性化,而是一种“标准化汽车” (p120)。这个同时将引发整个汽车文化的彻底变化。1945 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读感
20、结构 1. 编年体,基本上 1520 年为一代。 2. 分代: 1. 二战后早期(19451960 ) 2. 1960 年代 3. 19701990 年代 4. 总结:最新的、后现代的思想等等。 导言 1. “但城市绝不仅仅作为艺术品。“这个应该是当今的城市设计思想的共同点:就是不将城市设计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甚至建筑设计。但是这种机能主义又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机能主义,可以说是一种生态主义,或者说是以一种更加的理性的、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城市,将城市作为一种生态系统。 2. 是积极的城市主义者,认为城市本身是积极的,所有的城市问题来源于不正确的对待和设计城市。 第一篇 二战后早期规划理论 第一章 作
21、为空间形态规划设计的城镇规划 1. 认为第一个主要的误区在于混淆了城镇规划和城市设计,将城市设计看作单纯的空间形态的设计。将视觉美学奉为中心。 2. 第二个主要误区就是试图设计城市的终极形态。 3. 城市设计不应该是一种空间美学的设计,也不应该试图去设计一个城市的最终形态。不应该是一种静态的设计。 4. 不应该是以美学为中心的。 第 2 章 二战后规划理论的价值取向 1. 作者总是在嘲弄一种“乌托邦“的城市理想,乌托邦是反人性的。 没有乌托邦,或者说,“乌托邦”其实最不“乌托邦” ,人类生活在不完美之中,人类社会应该是多样化和充满了不可测的,而所有的“乌托邦” 理想试图将人类社会静止化和纯粹化
22、,而这恰恰是反人性的。 2. 田园梦想,是英国的一种传统霍华德。 3. 可不可以认为:私人汽车其实应该是一种乡村式生活的必要,而不是一种高密度的大都市生活的方式。就像拖拉机应该适合田野一样。 4. 分散性低密度城市= 适合机动交通 紧缩高密度城市=步行城市,因为了交通距离的缩短。 5. 树形结构“ 城市的各部分(邻里)与市中心相连,但同时又相互独立。在亚历山大看来,这种组织方式是 20 世纪前半叶几乎所有规划都具有的特征。” 6. 作者在这里想总结的是整个的价值取向,就这一点来说的话,我想当时的英国的规划思想的价值取向就是“反城市”,认为田园小镇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产生了可以
23、称之为“城中村”的理想城市模型一种小型乡村的集合,这个时候的城市成为了许多乡村的一种量的加和。“城中村”都趋向低密度,整个城市成为了一种松散结构。 第 3 章 关于二战后早期规划理论的批判 壹 引言 可以看出来,战后的英国(或者整个西方世界)趋向于一种保守,政府加强了管制,试图建立一个“较强” 的政府。 貳 关于城镇规划的空间形态和设计话倾向的批判 i. 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 新开发建设质量的质疑 2. 对于物质空间规划重点的争议 主要针对的矛头还是后者。 ii. 对于后者的批判主要是对于社会学等方面的漠视,表现为要么是唯空间论,要么是空间决定论,总之将建筑设计的方法等同于城市设计的
24、方法,认为城市设计仅仅是扩大化的或者说集群化的建筑设计。 莫里斯.布罗迪指出:“认为决定社会生活素质的根本因素是社会性的,而非物质环境的。” 參 关于蓝图式规划的批判 i. 所谓的蓝图式规划方法,其实是说将规划作为一种对于最终完美形态的追求设计,将其看作一个静态的结果,而非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相对的、没有最终“乌托邦” 形态的东西来看待。 ii. 莫里斯.布朗:“规划必须拥有承受这些变化的能力,而只是相应的做出一个微调。” 作者赞成的是微调,认为一个失败的规划、一个没有相当的容纳力的规划必然导致无节制无控制的调整,使整个城市发展失去控制。 iii. 布朗几乎是主张摒弃总体规划,但却无力给出一个
25、新的方法。不过他提出了一种新思路:“我们可以以象棋的思路来研究规划。将其分成一系列的步骤,每一步的行动都受限和取决于其所处的阶段,但每一步都力争为下一阶段的战略胜利预留最大的可能。”“ 城镇规划应该作为一个持续的过程。” 就是说主张一种环环相扣的紧密的历时性规划。 iv. “规划应当作为一种弹性的策略。” 是一种“策略” ,不是一种生硬的明确的图纸。策略,其英文原文不得而知,但是应该是说是一组规则。1945. 之第三章总结 伍 该章节读后印象性总结: i. 这是一个“破” 的时代,而没有具体的“立” ,不破不立,对于旧有思想的批判是其主要贡献。 ii. 其批判主要集中针对旧有规划思想和方法的以
26、下几点: 1. 反城市化的应该说是反都市化。旧有思想从来不认为大都市是或者说会成为人类的理想居住地。完全的漠视大都市的积极性,以一种农业时代的田园梦想来作为其乌托邦之梦的雏形。 2. 简单化的无视都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个其实是和上一点相关的:将都市当作一个简单化的乡村来对待。而批评者认为,这种复杂性和多样性恰恰是都市的优点。 3. 静态化对于一种终极的“乌托邦 ”形态的追求,无视城市是总是在发展变化的,一种“蓝图式”的图示型规划方法。 反对者认为应该主要是一种导则性,要脱离开对于具体空间形态“美” 的迷执,制定一种更富有弹性的规划。 4. 片面化将城市设计混同与建筑设计,认为城市设计仅仅是或
27、者主要是空间形态的设计,或者认为好的空间能够影响和决定一切空间决定论,而忽视了社会学方面。 在批评者看来,城市问题不仅仅是建筑问题,甚至可以说,建筑、空间问题仅仅是城市问题的一个小的方面。 5. 表面化忽视人之为“人”,忽视具体的居民,将所有居民简单化为一种概念上的人,认为其可以简单化的一体化对待,而漠视人和人的不同。 没有采取一种认真的社会调研和与居民合作的方式,而是一种专制的想当然的专家*的模式。 不真正的了解城市“生活”,不真正了解自己规划的社区生活。 脱离现实。 不是民主的,而是*的。 6. 对于都市根本结构的认知的错误: 批评者认为,城市不是简单化的树形结构“构成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
28、间相互独立,这些组成部分和结构主体相关,但是彼此互不交叉重叠或者相关。”这个就是一种*统治的模式,所有的命令都唯中心是从,个体之间没有组织。这个在任何大型系统中是行不通的。 城市应该是网状结构,或者是亚历山大的“半网格结构” “组成部分不但和结构主体相关,而且彼此之间也交叉重叠和关联。”这个是一种复杂结构,这个结构中的个体拥有了相当的自制性和自组织性,并且其中心能够随着时间和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涌现” ,从而是一种弹性结构。第 4 章 系统规划理论和理性过程规划理论 引言:城镇规划思想的根本变化 壹 我就是一个书中所谓的“数学半文盲 ”状态的建筑设计人员。 貳 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就是说,表面上
29、或者说浅层次上来说的话,这个时期的思想活动开始了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但是其实这个时期的思想(甚至应该说包括当代的所以的积极性思想者们)、现代主义者们的思想,都有着共同的渊源18 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时形成的乐观主义浪潮。 对什么乐观呢?对于人类的理性的能力因为在这之前,“人们的生活被人类似乎无法控制的力量所支配,他们不可捉摸。无法抵御。”那是一个宗教和神灵的时代,而在启蒙运动时代,人类终于“科学知识的增长使人类获得对自然力量的更大控制权” ,所以这个时候才真正的建立起一种人文主义,是一种人类对于自身力量的高度自信! 所以,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人生信念的怀疑,这一切都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深度发展,一种对
30、于理性和技术力量的高度自信。 我想,这个时候的人类开始发现,自己能够或者说有希望能够完全的把握住、模仿、仿造一个有机生命、一个有机的东西,自己似乎开始无所不能了。 简单的说,这种信念告诉大家:不论怎么说,城市需要规划! 參 这个时代是一个系统科学、决策科学开始对建筑、规划产生影响的时代,所以相应的就产生了两种主要的规划理论: i. 系统规划理论直接将系统论“嫁接” 入规划之中。将城市看作了一个系统,开始认识到了城市的复杂性。 他们承认了城市规划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的、复杂的、互相联系的东西。 但是因为系统理论及其术语的艰涩,这个理论起码在当时,和实践非常的脱节,因为大部分的规划人员是“数学半文盲
31、”。 ii. 理性过程规划理论 这个是注重对于规划过程、决策过程的影响。 这个往往是关于一种方法的理论,倾向于综合的全面的收集信息、罗列可能的应对之道、然后做出可能的结果的评估的一种过程。 其论述的方法很重要,可以借鉴其过程: 图中,过程可以分为 5 步。 重要的是“反馈” 环,这样的话,一个过程就没有终结状态,而是一个不断的动态过程。 “我们的目标很少得到全面实现,即使得偿所愿,又会出现其他目标(或者问题)。” 肆 以上的发展都是和社会民主化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的。 伍 查尔斯.林德布罗姆的质疑 i. 针对的是理想过程论。 ii. 认为往往因为时间的不足或者收集信息能力的不足,不能够掌
32、握足够的信息。 iii. 因此认为现实规划是“渐近的、阶段性的、机会性的、实用性的”,是“ 非连贯的、渐进的”。 iv. 认为在一些情况下,对于少数的往往是“最好的” 往往是凭借经验、常识或者直觉来判断的选项进行考察就可以了。 陸 总的说,这一章开始了一些建立可实施的方法的尝试,不过理想的方法恐怕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公认的东西。所以这个时候的尝试往往更是不成熟不完整的。 理想,人类的理性依然给予了人类极大的信心。人类仅仅是开始了其用理性超越理性的征途。人们没有否定理性,而是希望理性更加的“理性” ,而不是任凭浅薄的理性变为非理性。第 5 章 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 现代主义和城市抗议活动 该章主要是对
33、于上一章节的理性主义倾向进行了批判,但是我想可能应该更着重“修订” ,因为理性主义总是需要的,但是不能够完全的漠视人的感情,居住本来就是充满了感情的事情。 同时,上章节的系统理论等已经在着手建立一个能够容纳方方面面的因素的更加开放的构架了。只是它才刚刚开始,还不全面还不完善。 1. “价值判断”问题:认为系统论者和理性过程论者都忽视了“价值判断” 的重要性。 认为价值判断“是一些强烈的、有时充满情感色彩的意愿和异议,换句话说,对城镇规划的判断更多的是政治性的,而不是技术性的或者科学性的。” 科学、价值和理性:伪技术主义 2. 总之,这个章节或者说战后建筑、规划的发展的趋势主流就是将人性、将感性
34、的东西重新引入过分依仗理性力量的设计理论之中,有些东西无法根据绝对理性予以界定。 3. 技术主义者总是认为技术和专家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忽视了居民和民主制度。 但是究竟应该如何去运作?这个现在在看到这个时代的时候我尚不能够下结论。 主要是在规划过程中引入了调研和民主公投的一些东西,让居民自己的意见能够通过某种合理机制对于规划方案进行干预。 但是是否最后的决定权就要在乎民众来公投?专家是否只能起到一种咨询师的被动地位?我看如果是这样涣散的民主恐怕也是不能够的。想起来毛泽东打仗的事情,完全的民主是只能导致毫无效率的无政府主义,应该是民主集中制。 但是具体应该怎么样?也许这些过程本来就是一种动态的、
35、有很多因素或者细节过程不能也不应该完全死板的确定。 规划评估 4. 这个时代甚至包括当代,似乎人们突然认识到了世界的复杂性但是却一时找不出非常合适的方法应对。出现了非常多的解决问题的尝试但是往往都不能够全面的解决问题。往往是顾前不顾后的一些东西。似乎只能是一种动态的、不断的进行的针对部分的修正、去渐渐的尽可能的逼向完美,但是完美是不可达的。 5. 一个社会整体的思潮发展的轨迹,往往会和一个人的思想的发展有着某种契合:这一章表现出来的那种非常的困惑、多种思潮的不能够被明确评判的一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似乎又都有问题的状态,其实很像我现在的状态。 6. 总之,这一章是反对将规划这种社会性极强的
36、东西来作为一个纯学术的东西来对待,说明它脱离不了政治,但是这里的“政治” 这个字眼似乎有一定的不同于我们日常使用的东西,或者说这个“政治”更“ 学术”,似乎是指一种不那么纯净的、包含了更广泛的甚至是全体的牵扯者的意见的一种东西,就是说在“规划” 之中不应该排除掉任何的东西、任何的因素、任何的人,而应该全面的考虑。 全面的一个能调众口的方案是不可能的几乎,只能是无限逼近,如何的方式、如何的取舍才是最好的?比如你让穷人多满意些还是让富人多满意些?这里面立刻就有了个立场问题,就有了个政治问题。而且这本身还牵扯到了对于民主政体的讨论,各个国家自然不同。 就是说,做规划,就必然牵扯到立场和价值观,这个就
37、是个政治问题。 7. 总之,这一章里面把政治、政策因素又考虑了进来,政权作为一个积极的不能忽视的因素进来了。 8. “任何规划活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做什么最好之类的问题,这些也是价值观的问题。 9. 诺顿.朗:“ 规划就是政策,在一个民主国家,无论如何,政策就构成了政治。问题不是规划是否会反应政治,而是它将反应谁的政治。” 民主国家的政治,就是说不是某个人的随机性的一言堂,而是政策。 公众参与 10. “有人说,自柏拉图的 共和制发表以来,多少程度的民主(或参与)是可行的或理想的这个问题一直是民主理论探讨的核心(任何普通政治哲学的讨论中心)。因此,关于公众参与规划的讨论是关于民主这个一般
38、哲学思辨的组成部分。” “关于民主的理想程度,也就是参与的理想程度,看法上一直存在明显的不一致。如同赫尔德所说,存在着不同的民主模式。” 11. “达维多夫 指出,规划人员应该更积极的投入到政治过程中去,他们应该在公众中充当各色市民团体的支持着,特别是要支持那些弱势群体或者少数民族,因为他们的利益在规划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 12. 这一章节很多不同的理论,这个大约就是一种变动和混乱期的特点。不过总的趋势是将更多的、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考虑进来,不允许一种一个人的规划、或者强势群体的规划,这个就是政治!1945. 之第 6 章 第 6 章 有关规划效果的理论 从这一章开始进入了第三篇“1
39、970 年代到 1990 年代的规划理论” 。 这本书应该被定义为“非常好的泛读书 ”,因为它能够让你迅速的知道规划是什么,但是很多东西的讨论现在是不容易理解的。它能够帮你建立一种基本的认识和态度。 战后整个时期世界思想都在和世界上的一切一样飞速的同时混合化的发展着。于是呈现出一种不容易把握和解析的混杂态,其整个理论界有着非常多样的潜规则“网” 在作用,即使是思想界也已经不再是单线化发展。世界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变得不容易把握和似乎不可琢磨。 这个时代是个思想的战国时代,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样。每一个理论都难调众口,没有一个理论得到一种大面积的广泛的认可,不过每个时代总还是会有一种更加“大约” 的
40、、更加方向化的一种大概的调子。比如当今的可持续性是个主题,那么如何才算可持续?这个就会有很多方向。 这是一个互相讨伐和批判的时代,似乎每一个学派都在对另外的东西的批判中建立起自己。混乱。所以你只能是寻找出或者进行自我的建构一种信仰体系。你可以信仰的是自我构建的“共产资产”体系。 在这一章里面,政治和规划更加的不分彼此起来。这里面的“政治”,我想是:你对于这个世界的社会结构持什么样的立场?比如你是站在哪一边的问题。你更加关心什么人的利益?等等。总之,是说是你对于这个社会结构的一种总的立场,它直接影响了你在规划中的判断立场决定了决策,而规划就是决策过程,一系列的决策过程。 壹 批判对于理性过程论的
41、批判 1. 质疑理性过程和实践的脱节,认为是空洞和空虚的。 2. 作者不认同这种批判,同时当时就存在着对这种批判的批判:因为认为理性过程论本身就是一种指导性的思想纲领的东西,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体系。“譬如,这有点像批评美国约翰.罗尔斯的著名的公平理论,说它不是基于对公平在美国的实际状况的经验调查。” 3. 不过这种批评者的提倡的有些东西我想还是有意思的:非常的注重经验主义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因此非常的注重“脚踏实地 ”的调研。 “要求规划理论根植于对于现实世界的经验调查” 。 貳 对于战后(英国)规划政策的评估-英格兰城市控制彼得 .霍尔 1. 检查规划体系的目标、运作和效果。 2. 认为到
42、1970 年代,战后规划体系的三大效果: a) 城市控制是 3 结果中的最根本因素 b) 郊区化认为是城市控制的结果更长的上下班距离 c) 土地和物产价格的上涨 3. “霍尔观察到,这些效果中只有第一个效果是实施规划体系的设计师的意图,防止城市蔓延是战后规划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 就是说大部分结果都是出乎意料或者和期望相反的。 我有个疑问哦:是不是一定要防止城市蔓延?如果认为城市是个好东西,为什么要防止城市蔓延? 4. 霍尔考察了战后规划的“分配”效果,认为“规划的效果一直是从穷人那里剥夺他们所拥有的少量财产,同时给于那些腰缠万贯的富人。” 霍尔认为规划应该对这种不公平抱有主要责任,但是作者(
43、尼格尔.泰勒)不认为这样。 參 规划和“政治经济”体制的关系 1. 普遍的有观点认为市场干预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力量其实远远大于规划体系,尤其是皮克万斯的分析,认为“规划所产生的用地形态与没有规划情境下会发生的用地形态不会有差异”,这个几乎是一种“规划不作为论”。 2. 我想上述观点起码表述了:城市现象其实是另一个更大系统(政治经济体系)的一种作用后的表象而已。 3. 马克思主义观:政府和规划是整个自由*的组成部分,不能彼此孤立。 或者简单说: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规划体系,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了规划体系。 “规划是这个制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城镇规划在实践中往往发挥着支持市场并维护市场
44、的作用” 。 肆 建设性的观点这一章中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1. 玻珀:规划需要一种“渐进式”而不是“乌托邦综合” 的方法。 2. 所谓的“ 乌托邦”方法,翻译的不是很清楚,我的理解就是是一种习惯于“一揽子” 作风的“革命”方式,就是说一下子就要完全的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乌托邦的那种作风。 3. 而“渐进式”,里德:“这里的问题是: 如果你试图同时改变太多的政策你就不可能知道哪一项观察到的效果应该归因于哪一项政策的变化。”就是说不能够理性评估了,变得盲目了。 4. 所以玻珀主张:“公共政策应该按照他讲的 渐进式社会工程的方式来推进。政策的改变是谨慎的、渐进式的,因此个别政策的效果能随时得到
45、监视。” 这个很有意思的是,人类总是在寻找将复杂问题解析为简单然后加以逐个击破的方法,这个应该是基于人类的智能的有限性的一种自然的追求,这个也是。空间公共性研究之部分阅读 于雷 著 中国人写书,大多是文献综述,所以信息量往往很大,但是思路往往不够系统和清晰,所以当作一个文献资料匆匆看看。 壹 齐康(p6):公共性的最重要特征是交往,这种交往引发的经营、就业、管理、创造和活动的总和是生存和再生。 貳 (p1 绪论中) 1. 于雷谈论的中国式内院和西方式广场的差别我想也是整个东西方社会架构的差别:东方是一种压制冲突、认为任何的冲突都是不好的社会意识和结构。西方则是“纵容小的冲突发生,通过不断的消化
46、小的冲突来避免大的不可控制的冲突”。 2. “在现代社会中,基于西方古典公共观念之上的现代公共空间观念成为现代民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參 (p5)哈贝马斯:“可以说在传统社会中城市公共空间曾经是最重要的公共生活载体。” 肆 公共性概念: i. 一般化理解: 1. (p9)“进一步讲,公共空间又和私密空间不同,它还应该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与其他人类成员相处并存在的意义。” ii. 建筑学专业的理解 1. “不专属”赫兹伯格 赫兹伯格认为的公共性:“对于任何一个人在任何时间均可进入的场所,而对它的维持由集体负责;私密则表明该空间是由一小群体或一个人决定可否进入的场所,并由其负责对它的维持。” 权属
47、、用途、义务。 于雷认为专业人士的认识有片面性。 2. 作者认为,理解“公共空间”必须从理解其定于“公共” 入手。因为 “公共”不是建筑学专业名词。 iii. 东方溯源: 在东西方文化早期,公和私往往是成对出现。 就是说意识到私密的时候才相应有了公共的划分。 1.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公” 对于百姓来说仅仅意味着共同耕作。“私” 才意味着归属性。 2. “公,谓显然为之也”。 iv. 西方溯源: 1. 古希腊城邦:“公共”既是“政治 ”。 2. 是当代公共概念的真正起源 3. 公共空间:广场、剧院、法院、竞技场等等 4. 公共政治生活: a) 言语:讨论、辩论、诉讼等 b) 行动:竞技
48、、战争 5.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公共生活从道德上高于私人生活,是文明社会的标志。 v. 汉娜.阿伦特解释的公共性概念 认为包含了 3 方面含义 1. 公开性: 被每个人看见,被每个人听见 2. 实在性: 和上一点紧密相联。 客观的、实在的存在感。“与个体通过反思感受存在的体验不同。在公共空间里,一个人的经验、感觉可以被其他人的经验、感觉所证实,这就是公共生活的意义。” “(家庭生活对于个人经验的延伸)永远无法取代从一个物体呈现在众多的观看者面前的各个方面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那一现实。” 强调“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不是指数量,那么我想应该是指不同于个人意志的意志。不要大一统。 3. 共同的: 指与
49、公共性中的“他者”联系和分离的物体世界。 阿伦特的比喻:处在一个公共空间里的人们就好像坐在一张桌子周围的人们,公共性就像桌子一样即把人们联系起来,又将他们隔开。 4. 私人生活具有一种“被剥夺”的品质,因为他人的缺席。 vi. 哈贝马斯的公共性研究: 1. 认为公共性最重要的是“评判功能 ”。 2. 这种评判功能之所以重要,也是因为其能够提供“ 多视角”,反而是因为私人性得到了尊重,各个成员的独立的理性的共存。 vii. 夏铸久 1. “公共性在象征展现方面意味着不同的人聚居在相同的地方,感觉到彼此的差异,为了求生存而互动交往,进而使城镇居民不得不发现使用我们这个字眼的方法。 2. “公共性界定的关键不在于什么永恒的品质,而在于其政治的特质因此公共性其实就是政治。 3. 笔者认为都有局限,而相对来说阿伦特的比较具有普遍性。 伍 作者的总结公共性的定义:(p14) i. 公开化的环境公共性的物质基础 ii. 公共性表现为一种过程公共过程: 1. 是个体见的差异和共识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 认为公共活动是一种“复数性“活动,具有“差异” 和“平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