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山 东省花卉产业 提质增效 转型升级 实施 方案 ( 2016-2020 年) 花卉产业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效合一”,劳动密集、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三密合一”的绿色朝阳产业, 发展花卉 产 业对于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扩大社会就业,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山东,具有重要意义 。为巩固提升 我省 花卉 产业 发展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 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部署要求,结合我省花卉产业发展实际, 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 基本情况 (一) 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 我省花卉产业紧紧 围绕生态
2、文明和绿色山东建设,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创新提升栽培技术,巩固拓展销售市场,在产业规模、区域布局、科技创新、市场拓展、花文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 。 到 2015 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 244 万亩 ,年产值 307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了132%和 198%; 生产花卉 40 多亿盆(株、枝) 。 设施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设施栽培面积 1.01 亿 平方米 。 全省花卉2 从业人员 50 多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3万 余 人 ,花农 18.3万 户 。 建立花卉市场 400 多处,花卉企业 3900 多家,其中大中型 企业 900多家 。 花卉产业己成为全省林业最为活跃的产业
3、之一,为全省林业增效、花农增收、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主要成效 1.区域布局 不断优化 。 经过多年的调整优化, 全省花卉产业 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特色化经营的格局逐步形成 。 菏泽牡丹、莱州月季、青州仙客来、德州菊花、枣庄石榴、平阴玫瑰、平邑金银花、崂山耐冬、济南荷花、沂州海棠 形成了山东的十大传统名花,栽培规模和培育技术均居国内领先水平。菏泽牡丹种植面积 42.7万亩, 现有 1200多个品种, 是世界上最大的牡丹繁育、生产、销售、观赏 中心。青州盆花 种植面积11.8 万亩, 生产经营 300 多个种类、 3000 多个品种,年产量超过 3 亿盆,交易额 90 亿元,是
4、我国北方最大的盆花生产中心、盆栽集散中心和花卉物流中心。 全省花卉生产形成了 以潍坊、济南为主的盆栽植物 产区, 以 济宁、 潍坊为主的观赏苗木产区, 以临沂、日照为主的鲜切花产区, 以临沂、菏泽为主的食用及药用植物产区, 以泰安、枣庄为主的盆景产区, 区域集聚发展优势明显,辐射带动作用良好 。 2.产品类型 更加多样 。 我 省花卉产品类型丰富,切花切 叶、盆栽植物、观赏苗木、食用及药用花卉、工业用途花卉等种类3 齐全,其中盆栽植物 和观赏苗木是我省的 优势产品。 2015 年 ,全省盆栽植物种植 面积 29.6万亩 ,产量 11.5 亿盆,观赏苗木种植 面积 75.7万亩 ,产量 11.1
5、亿株, 切花切叶 种植 面积 4.9万亩 ,产量 14.9亿支,食用及药用花卉 种植 面积 108.9万亩 ,产量 5万吨。 其中 临沂鲜切花种植面积 约 3万亩 , 有非洲菊、百合、切花月季、切花菊等种类 ,年产量约 10 亿支,是我省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地。 平阴盛产玫瑰, 种植面积约 5万亩 ,栽培品种 50 余个,亩产量 400 公斤, 生产的玫瑰油,出油率和香味纯正 等方面均居全国第一, 效益显著。 3.科技创新 能力明显加强 。 “ 十二五”期间,全省花 卉产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尤其是在促进花卉育种研发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方面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全省审(认)定 “ 观赏树木及花
6、卉 ” 品种 118个 。 这些新品种和良种在生产中的应用,大大 优化 了我省花卉 品种 结构, 产生了 显著的经济效益。 “ 名优花卉新品种选育、关键栽培技术集成与产业化 ”、等 项目 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野蔷薇青岛百合等十种山东野生花卉引种驯化与新品种培育 ”等 项目 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全省现有花卉科研机构 30 多家 ,设置观赏园艺和园林专业的高等院校20 多所,具备了 一定 的科研实力,以及培养未来花卉产业技术储备人才的能力, 这将为山东花卉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 一定的科技保障。 4.市场体系 初步完善 。 目前, 全省有花卉市场 400 多处,4 其中大型花卉市场 5处,分别是济
7、南的山东花卉市场、青岛 枯桃花卉交易中心 、潍坊青州的中国北方花卉苗木交易中心、临沂鲁南花卉市场、枣庄滕州的鲁南花卉交易中心。 我省 一、二、三级市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大型花卉市场 交易设施比较完善,包装和运 输手段有了很大提高。 山东花卉市场于 2012 年启动建设济南国际鲜花港,占地 1100 亩 ,建成主馆 1.6 万平方米 ,智能 温室 3.2 万平方米,集生产、科研、交易、休闲于一体的花卉进出口港。 潍 坊 青州的中国北方花卉苗木交易中心,占地 1500 亩 ,集花卉苗木科研、养植、加工、销售及金融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具有电子结算、监控、信息发布、综合管理等功能
8、,采用国内先进温控、通风等技术,是我省最大的较为现代化 的 花卉交易市场。这一批优势花卉市场的 建立 ,使 我省逐步成为全国 花卉产业的聚集区和辐射区。 全省现有花店 4000 多家,随着产业发展,花卉营销手段不断出新,花卉超市、网络花店、鲜花速递、花卉租摆等零售业态已经成为重要的流通方式。 5.花卉文化日趋丰富 。 我省 围绕花卉产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多种 功能,积极推进产业融合,以花为媒,宣传花卉文化、引导花卉消费、推动产业发展 ,特别在 系列花事活动 上 成绩斐然, 组织并参加了 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 , 参加了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 等大型花事活动,
9、 综合排名 在全国 名列前茅 。同时全省也形成一系列具有较5 大影响的展会活动, 山东 省花卉博览会、 菏泽 国际牡丹花会、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会、中国泰山苗木花卉 交易 会、 中国(济南)花卉园艺博览会 等花事活动精彩纷呈。 2012 年,第五届山东省花卉博览会在滕州成功举行。展区总面积约 44000平方米 ,其中主展馆展区面积 约 12000 平方米 ,交易展区面 积约32000 平方米 。 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新加坡、韩国、朝鲜、马来西亚、缅甸等 8 个国家及省内外的 280多家企业参展,接待省内外游客 76 万人次,是历届省花博会中参观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 这些花事活动的开展, 有力地促
10、进了全省花卉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极大地 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群众致富增收和城乡绿化美化建设。 ( 三 ) 主要 问题 我 省花卉 产 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绩,具备着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也存在着诸 多 问题 , 主要表现在 : 1.产业自主 创新能力不强 。 我省花卉 种质 资源 丰富,但 开发和科 研创新能力较弱, 野生花卉及乡土花卉开发力度远远不够,新品种培育成果少。目前,我省 主要 商品化栽培 品种 95%都是外来品种,花卉新品种 多 靠引进, 生产上的关键技术需要引进,种苗、种球大部分也靠进口, 多数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缺乏技术创新的资金和优秀人才,科技
11、转化率较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和新技术较少。 2.现代设施水平不高 。 我省花卉生产主要靠露地生产 、人6 工作业, 生产方式落后,不仅花卉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无法实现周年供应 。 2014年, 全省设施栽培面积 10130 万平方米,其中控温温室 2792万平 方米,日光温室 1165万平方米,大(中、小)棚 4412 万平方米,遮阴棚 1761 万平方米。 花卉设施栽培面积约占花卉种植面积的 6.3%,其中温室仅占 2.5%, 而 荷兰花卉温室面积约占花卉生产总面积的 60%左右。我省花卉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也相对落后,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 机械化、设施化程度较低。因此,造成我
12、省花卉质量不稳定,甚至较差。 3.产业 链条有待延伸拓展 。 我省花卉种植业较为发达,但深加工、市场流通、配套资材发 展相对滞后,特别是缺乏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市场交易与高效物流体系 。 观赏苗 木和盆栽植物 多,鲜切花产品少, 深加工产品更少,同质化产品多,特色产品少,特别是在药用、食用、保健、化妆等方面开发力度不够,园区化发展和以花卉为主的旅游区有待于加强。 4.市场发育不健全 。 目前,我省花卉市场层次低,交易方式落后,效率低,仍是以传统的对手交易为主,其他先进的交易方式如期货、拍卖 、电子商务 等形式较少。整个花卉销售流通环节过多,利润大多被中间商获得,造成了“种花的不如卖花的”局面。挫
13、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负担,对花卉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5.专业人才匮乏 。 我省花卉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在7 科研、生产、营销、流 通等各个环节技术力量薄弱,高端生物技术人才和现代企业管理人才严重匮乏,难以支撑花卉产业的创新发展,保障力不强。 2014 年, 我 省花卉从业人员 50万人,其中专业人员 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 4%, 且绝大部分为种植管理人员,电子商务、金融管理、插花花艺等相关技术人员的十分 匮乏。 6.居民花卉消费水平偏低。 目前我省花卉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普遍以中低档产品为主,花卉消费绝大多数是节假日消费、团体消费,日常消费、个人消费尚未成为常态。
14、二、 指导思想 、 发展 目标 和总体布局 (一) 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紧紧围绕“大而强、 富而美”山东建设总目标, 以“进入城镇园林绿化、进入千家万户”为基调, 以 “ 结构调整、企 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目标, 以“控规模、提质量、增效益” 为主线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积极推进花卉产业实现 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特色化,不断提升我省花卉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力争把花卉产业培育成为美好生活的富民产业,继续巩固和扩大全国花卉产业强省的地位和优势,为实现美丽山东 做出新贡献 。 (二) 发展 目标 紧紧抓住 “一带一路”、“山东省胶东半岛国家级自主创
15、新8 示范区”等政策机遇, 大力推进现代花卉业建设 ,科学布 局产业形式,优化花卉产品结构, 提高花卉质量效益 ,注重 花卉品种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提升 , 健全市场流通体系 ,发展花卉金融产业, 逐步实现 花卉发展 规模化 、 机械化 、专业化、 特色化 ,逐步将山东花卉产品推向全国、全世界。 1.花卉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 到 2020 年,花卉种植面积稳定在 250 万亩 ,年产值达到 350亿元 ; 生产花卉 60 亿盆(株、支), 培育产值超 3000 万元的龙头企业 10 家 。 2.花卉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 花卉 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发展花卉深加工及配套
16、 资材产业发展, 加快花卉旅游、花卉餐饮等服务业发展 , 第二、第三产业产值超过总产值的 50%; 花卉 生产 设施化、自动化、机械化、良种化水平明显提高。 3.花卉 品牌 效应更加凸显 。 花卉产品品质不断提高, 建设花卉育种中心 10处, 建设花卉良种繁育生产示范基地 10处 ,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花卉新品种 25 个以上, 建设花文化示范基地 10 处。 打造 20个产业主导型突出、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花卉强县 和 10 个花卉转型升级示范县 , 建设 现代花卉示范园 15 处 。 4.花卉 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 主栽花卉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轻型基质盆花栽培率超过 95%;花卉
17、亩产值提高 20%; 花卉进出口额达 5000 美元, 花卉 从业人员达 60 万人, 花农人均9 收入超过 3 万元, 达到当地人均收入的 2 倍以上 。 (三)总体 布局 根据各 地自然地理条件与品种资源、社会经济条件、产业发展基础,将全省 分成 鲁北 花卉 产业 区 、 鲁西 南 花卉 产业 区 、鲁中花卉 产业 区 、 鲁东花卉 产业 区 、 鲁东南花卉 产业 区 ,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 1、 鲁北花卉 产业 区 包括德州、东营、滨州 3 市。本区是全省海拔最低的地区,境内地势平坦, 土壤主要为潮土, 境内多盐碱荒地和荒滩 , 自然分布着稀疏的盐生植被 。 生产布局:本区主要发展
18、菊花等传统名花 、耐盐碱花卉和高档盆栽花卉。重点发展 白蜡、柳树、柽柳等耐盐碱观赏苗木,红掌、蝴蝶兰、凤梨、竹芋等高档盆花,鼓励发展榆科植物, 丰花月季、金叶女贞、红叶小檗 等花灌木,玫瑰、惠白菊、菊花等食用药用花卉。 市场布局:在东营、滨州建设 2 处二级花卉市场,以销售盆栽花卉为主,兼顾观赏苗木、干花等。 2、 鲁西 南 花卉 产业 区 包括济宁 、 菏泽 、聊城 3市。 本区 海拔较低,土壤由黄河冲积而成,以潮土为主, 花卉 种类 较少, 水生花卉较集中 。 生产布局:本区主要发展牡丹、芍药等 传统特色 花卉、观赏苗木等。重点发展牡丹、芍药、石榴等特色花卉,油用牡10 丹等食用药用花卉,
19、木瓜 、海棠等观赏苗木,蝴蝶兰、红掌等高档盆花。鼓励发展白芍、白芷、黄芪、莳萝仔等中草药,荷花、睡莲、千屈菜等水生花卉。 市场布局:在济宁、菏泽建立 2 处二级花卉市场,以销售牡丹芍药种苗、牡丹深加工产品为主,兼顾牡丹芍药鲜切花、观赏苗木等。 花卉深加工:发展牡丹深加工产业,打造牡丹深加工产品地方品牌。 3、 鲁中花卉 产业 区 包括济南、淄博、潍坊、泰安、莱芜等 5 市。本区地形复杂,水系发达, 土壤由山地 棕壤和褐土 两大类, 花卉种质资源丰富。 生产布局:本区主要发展观赏苗木、盆栽花卉、食用药用花卉及盆景赏石等 产业。重点发展红掌、蝴蝶兰、大花蕙兰、竹芋、仙客来、杜鹃等高档盆栽,非洲菊、月季、百合、康乃馨等鲜切花,油松、樱花等观赏苗木,玫瑰等食用药用花卉,泰山松、石榴等盆景,荷花、睡莲、千屈菜等水生花卉。鼓励发展彩叶植物、多肉植物、赏石根雕、园艺设施等。 市场布局:在潍坊青州打造 1处全国性的花卉产品交易市场,推行大宗花卉产品、花卉精品拍卖、远程交易等交易模式。在济南、泰安建设 2处二级花卉市场,以销售盆栽花卉、盆景、赏石、观赏苗木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