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文化教学中要重视母语文化的作用.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228181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语文化教学中要重视母语文化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外语文化教学中要重视母语文化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外语文化教学中要重视母语文化的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外语文化教学中要重视母语文化的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外语文化教学中要重视母语文化的作用摘 要:母语和母 语文化在外语代写 论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母语和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可以使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行文化对比需要以母语文化为参照;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母语;母语文化;外语教学;作用 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由于对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全盘否定和受直接法、听说法等流派的片面影响,外语教学界在研究母 语及母语文化的作用时, 过 分夸大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忽视了它的正迁移作用的存在。很多研究者 认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目的语的熟练程度,增加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

2、,母语和母语文化在教学中可有可无,在外语教学中盲目排斥母语和母语文化的积极作用。 这种观念的推行直接 导致了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素养的降低,而且每况愈下。史国强、王宇通过对沈阳师范学院的 130 余名考生的翻译试卷的分析指出, “英 语专业学生身上文化素养的欠缺已经到了令人担心的程度中国学生竟然不知道抗战是和谁打仗” 。他们还分析了学生中国文化素养欠缺的原因,主张学生应加强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陆魁秋也 对汕头大学英语专业三年 级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也发现学生的中国文化常 识非常匮乏。他指出,主体文化(即母语文化) 同目的语文化一样也是交际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主 张在课程设置尤其是

3、在低年 级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中国文化课,减少专业主修 课 。另外,任海棠、从丛、韩红都提到了这种中国文化知识欠缺的现象中国文化失语症。学 习者中国文化知识匮 乏会直接影响外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影响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正确理解和对待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是我们搞好外语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我 们认为,母 语和母 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母语和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对外语学习的研究表明,在外语学习中存在迁移现象。所谓迁移(transfer)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 识和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和

4、负迁移两种。如果旧知 识的迁移对 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 进作用,它就是正迁移;如果旧的知识、经验的迁移妨碍了新知识的 获得,它就是 负迁移,即干扰。以往研究者在探究母语的影响时,往往 侧重于研究母语和母 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其 实,对语言文化的大量研究还表明,母 语文化在外国语言文化的学 习中会发生正迁移作用,即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对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束定芳、庄智象曾指出:“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 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 对容易些。同 样,如果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结构上越相近,文化背景越相似,交际能力的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 ”高一虹根据人本主义心理

5、学家弗洛姆(BrichFromm)的“生产性人格”理论,通过对52 名中国外语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实验提出了“生产性外语学习”的概念,即“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目的语与母语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目的 语文化与母 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生 产性外语学习中,母语和母语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许多英语界泰斗如傅雷、钱钟书、季羡林、 许渊冲、王佐良、许国璋、王宗炎等也都是学通古今、在母语和母语文化方面有极高的造 诣的。因此,在外语语言与文化学习中,我们要正确利用母语和母语文化,使其 发挥更大的正迁移作用。 二、进行文化对比需要以母语文化为参照 由于成人外语学习者的大脑不可能

6、是一无所有的白板,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无意识地在头脑中把所学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我 们的教学应充分利用 这一自然现象,而不 应阻止其产生。因为文化对比可以促进外国 语言文化的学习。恩格斯曾说过, “只有将母语同其他语言对比时,你才能真正懂得所学的 语言” 。关于在第二 语言(L2)学习中第一语言(L1)的参照作用,Stern 也进行了很好的描述:“让我们从早已熟知的关于 L1 的知识出发,从不可避免的迁移和干扰现象出发,把这些迁移和干 扰的存在看做是外语学 习的一种前提。毋庸否 认,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是把 L1 作为 参照物的;在此基础上,我 们 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两种语言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帮

7、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新的 L2 系统。在跨 语言的学习策略上,我 们因为首先承认了迁移干扰作用,所以要有意 识地在 L1 和 L2 之间移动,比较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逐渐而又有意识地完成从 L1 向 L2 系统的转换,帮助学 习者建立新的 L2 语言体系。 ”看来第二语言与文化的学习是在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对比中进行的。而要进行文化对比首先需要学习者深刻理解母语文化。学生从出生到大学一直 处于母语文化的氛围之中,对中国的 历史、文学、风土人情、 政治制度、 教育体系都有所了解,但和英美文化比较起来,中国文化有什么 总的特点,他 们还不甚了解,他们还没有把所积累的零散的、感性的

8、文化现象上升到一个系统的、理 论性的认识高度, 这 就需要老师在语言材料明显涉及英美文化特征时适时地和中国文化加以对比,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总体印象,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比如在涉及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 时,就 应该对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加以介绍,对比两者的差异。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具体的交 际规则,比如英美人为什么有那么多隐私、他们为 什么不能理解中国人的谦 虚等,从而指 导学习者的具体交际,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时一种英 语文化现象, 费了好大劲 也解释不明白,如果用一个相似的汉语文化现象作参照,问题 就很容易说清楚。因此,刘润清先生在其专著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认为, “学习外

9、 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 语言之间 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由此可见,外 语学习者具有较 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也是必需的。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 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是,掌握足够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遵从目的语人士的交际规约,从而避免 产生交际冲突和误 解。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应当承认差异并容许差异存在的,如果一味拿一方的(一般是强势文化)文化做标准去消除差异,这有可能会降低交际的难度,但 这是以牺牲世界文化的多 样性为代价的。世界文化是需要多样性的。汤一介认为,当今人类社会各民族、各国家大都能从

10、其文化传统中找到某些贡献于人类社会的资源,不过都只能在某些方面做出 贡献,而不可能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切问题。人类文化在哲学、宗教、医学等方面都是具有互补性的。 “有众多学者认为,今天人类文化所表现的特色,强烈呈显工具性的及手段性的理性,缺少目的性的关怀,而东方文化在目的性关怀方面,自有其独特的价 值”。因此,在交际中应使双方都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既拿来又送去,互相学习,共同享受各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保护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使交际双方能够充分发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的声音,又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 ”。我 们要保有自己的文化身份,继承和发扬 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具 备较 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

11、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四、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提高学生 综合素质 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 英语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而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唇齿。汪榕培先生认为,素质教育应强调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会做人,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确定正确的价 值标准;二是学会学习,能够终生积极、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努力创造新知识;三是学会生存,既能掌握一般生存技能,又能掌握特殊专业技能,能 够在复杂多 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四是具有较强的国际理解力 。外语教学作 为外语专业学生接受教育的一条主要渠道,应成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途

12、径,即通 过外语教学,不但要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我国 1998 年颁发的关于外 语专业面向 21 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我国新世纪外语人才的培养规格、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问题”中提出了 5 个不适应,在“知识结构”、 “能力”和“ 素 质”的不适应中指出:“ 学生往往缺乏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语言技能 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 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对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

13、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在教学原则中也明确规定:“专业课程教学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专业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 质、文化素 质和心理素 质。 ”“应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在文化素养方面应“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这些都说明大纲把对学生素质的要求提到了相当高的位置。而要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母语 尤其是母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素质提高的基础。有了深厚的母语和母语文化功底,学生才会

14、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 质和正确的价值标准;才能够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努力 创造新知识;才能 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并且具有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才会具有较强的国际理解力,并且能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形成 对两种文化的正确 态度,既不会成 为盲目崇洋媚外、鄙视母语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者,也不会成 为盲目自大、拒绝一切外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的民族中心主义者。总之,学习者母语和母语文化水平提高了,才会有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其外国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进而促进其跨文化的交 际能力的形成。 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把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了,目的语的

15、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随着对外语人才要求的不断变 化,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外 语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外语知识、较 高的外语技能和外语交际能力,而且还必须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这是仅 靠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学 习难以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国强,王宇新大纲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2陆魁秋主体文化与交际能力J外 语与外语教学,1999(5) 3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 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高一虹生产性双语现象考察J外 语教学与研究,1994(1) 5SternIssuesandOptionsinLanguageTeaching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284 6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华文化定位C乐黛云,李比雄跨文化对话(6).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7章礼霞性相近,习相远对中外跨文化对话与跨文化交流的思索 外 语与外语教学,2002(7) 8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外 语与外语教学, 2000(7) 9汪榕培面向 21 世纪的我国高等外语专业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2)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