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就业和再就业.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22872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失业就业和再就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失业就业和再就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失业就业和再就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失业就业和再就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失业就业和再就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失业、就业和再就业第一节 我国失业和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其成因 失业与就业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就业是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所进行的活动。失业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有竞争就有就业和失业。解决失业问题,根本的途径就是增加就业,这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就业乃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安国之策。我国有 13 亿人口之众,就业压力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实现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重大任务。特别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解决好企业改制中的下岗失

2、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以及积极稳妥地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学生就业、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等问题,对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如何正确认识失业和就业问题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复杂的过程,失业问题现在再也不是一个人们忌讳讨论的话题,认真解决好失业问题,扩大和促进就业成为政府工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就业是劳动者获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和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前提。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必须从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战略高度,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战略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认真研究和落实中央关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措施,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扎实工作,确保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实现工业化和向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在经济全球化、农村城镇化和发展高新技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就业问题,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要准确把握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集中力量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

4、的关系,通过发展经济促进就业,通过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正确处理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结构调整的关系,使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结构调整协调推进;正确处理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的关系,坚持减员增效和促进再就业相结合、职工下岗分流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正确处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扩大就业的关系,把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扩大就业的关系,通过两个“两个确保“解决保障生活的当务之急,通过促进再就业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根本出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保障。 二、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实

5、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人民普遍实现了就业,那时的就业是低收入、低水平的就业,在中国似乎消灭了失业问题。我国的失业问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凸现出来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原有的隐性失业逐步显性化。马克思指出,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对劳动 力需求相对或绝对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却在绝对增加,于是出现过剩人口;这种过剩不是绝对过剩,只是相对过剩;相对人口过剩不仅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所以资本主义不可能消灭失业。可见,资本主义必然存在失业,这是由制度决定的。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为充分就业提供了

6、制度保证,不会存在失业问题。出于这种观念,认为“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越性。事实上我们从来就没有消灭过失业,长期以来“失业人口“与“失业率“在我国的统计中一直表现为“城镇登记待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待业率“。直到 1994 年,国家统计局才把“城镇登记待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待业率“的称谓改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个改变,表明我国公开承认存在着失业现象和失业人口,使得过去的隐性失业显性化了。 第二,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都呈升势。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 3.3 亿个就业岗位,其中创造非农就业岗位 24678 万个,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创造就业

7、岗位最多的国家。19801999 年期间世界总劳动力人数增加了 8.59 亿人,其中我国增加了 2.12 亿人,占世界新增劳动力总数的 24.7%。从 1990 年至 2001 年,我国从业人员规模从 6.5 亿人扩大到 7.3 亿人,增加 8300 万,就业规模的扩大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从速度上都是相当可观的。但与此同时,失业人口也在不断增加,失业率也在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全国城镇实际失业人口 1993 年为 540 万人,1995 年为 746 万人,1997 年为 1030 万人。全国城镇失业率 1993 年为 2.6%,1996 年为 3.0%,1998 年为 3.1%,200

8、1 年为 3.6%,2002 年 9 月底为 3.9%。这说明我国就业总量和失业人数都在增加,并且幅度很大,但要求就业的人数增加超过了就业岗位的增加。 第三,实际失业率高于登记失业率。按国家统计局的定义,失业人员指非农业户口,在一定劳动年龄、有劳动能力,而且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目前,我国统计失业率远低于实际失业率。主要原因:一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失业率仅限于城镇,不包括农村的失业人员。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农村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状况比较突出。二是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统计仅限于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正式登记的未计算在失业之内,如未能及时安置就业的大中专毕业

9、生、复退军人等。三是失业率的统计只限于公开失业,企业内的不公开失业即通常所谓的“下岗“和“富余“人员没有统计在内。在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中的下岗职工以及出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依然没有和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现在共有 600 多万人,如果把他们和失业人员一起计算,失业率为7%。 第四,总量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同时存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失业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显然有悖于传统经济理论。按照传统经济理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失业情况是与经济增长呈反方向的,即随着一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经济规模就会扩大,雇佣需求随之增加,就业情况就会好转;反之,一国经济增长减速,就业情况就会恶

10、化。但我国却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与失业同时上升的趋势。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劳动力供给超过了由于经济增长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即总量型失业;另一方面我国失业人员生成的原因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科技的进步和劳动力自身素质不能满足需求,这属于以结构性为主的综合类失业。后一种类型的失业突出表现是在大量的人没有工作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岗位空缺,而失业人员不能胜任。这种结构性矛盾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还将继续存在。 三、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成因 造成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步分析。 1.人口总量过多,生产力不够发达 就业问题的产生表现为劳

11、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在我国首先是不适应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的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也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首要障碍。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2000 年末我国大陆人口为 12.65 亿,10 年来人口平均增长率下降了 4 个百分点;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总量的增长还是相当可观的。人口的快速增长势必带来从业人员总量的增长。我国的从业人员总数已由 1978 年的 40153 万人增加到 2000 年的 71150 万人,共增加了 30997 万人,年均增长率为 2.63%;劳动力供给年均增加 800 万人以上。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保持经济的快

12、速增长,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还不能与人口尤其劳动力人口的高速增长相适应。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计算,中国以世界上 9.6%的自然资源(指电力生产量、商业能源使用量、农业种植面积和水资源)、9.4%的资本资源(指国内投资额、资本市场、净外国直接投资,按实际购买力平价计算)、1.85%的知识技术资源(指个人电脑数、互联网主机数、本国居民申请专利数、科学论文发表数和研究与开发支出,按实际购买力平价计算)、1.83%的国际资源(指出口货物和服务总额、进口货物和服务总额、版权和专利收入、版权和专利支出)来为世界上 26%的劳动力人口创造就业机会。 2.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引发失业 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

1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急剧变动时期,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并进,由此会引发失业问题。 第一,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户籍管理、粮食供应和计划招工所形成的城乡屏障使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业部门,农业劳动力不能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向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非农业部门自由流动。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打破了这一障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从业人数比重由 70.5%下降到 50.1%,20 多年间有 2 亿多劳动力转移出来,其中有 1.3 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农村工业即乡镇企业。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农村

14、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要转移出来,但农村工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日趋减弱,这样使得农业劳动力的失业便变得极为突出。 第二,技术进步使得吸纳劳动力相对减少从长远看,技术进步有助于促进劳动力就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分工,产业和部门越来越精细化,并且以加速度的方式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吸收新的劳动力就业。另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先进机器的推广还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拓宽就业的领域,如技术进步可以使原来不能开发的资源得以开发。新技术的应用对就业量的扩大更多地表现为开发、研制、维修机器的劳动力在大量增加,以及为培养各类人才的各类学校、研究机构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增多上。但另一方面技术的

15、进步会对劳动产生替代作用。先进技术的推广或应用,先进的设备代替落后的设备,机器代替了人更多的职能,节省了人力。当技术替代工作岗位的规模和速度超过技术进步创造新工作岗位的规模和速度时,必然产生失业。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大发展超过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GDP 的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力不断下降,20 世纪 80 年代 GDP 每增长1 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 0.32 个百分点,而目前还不足 0.1 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能力的减缓,加大了就业压力。 3.经济体制改革引发失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16、转变,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形式转变,资源配置方式由国家计划调节和控制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到企业自主经营,自主决策,由市场统一配置资源的转变。由于这些转变,隐藏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失业问题逐步暴露出来。 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的失业有两种:一是下岗型失业,二是破产型失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企业冗员问题越来越突出,下岗分流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19952001 年期间,全国城镇下岗职工累计 4500 万人左右,其中约有 2/3 左右实现了再就业,但依然有 1000 多万下岗人员没有找到就业岗位。 破产型失业是市场经

17、济条件下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部分企业因种种原因可能会破产倒闭,这些企业的工人便被抛到失业队伍中,这一类型的失业在我国总失业人口中的比重比较高。这些破产企业向社会分流出的大量职工,与企业排放出来的富余职工和社会上新增加的劳动力共同形成了巨大的失业源,加大了就业压力。 四、目前我国就业形势的新情况、新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解决就业问题是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正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交织的情况,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

18、尖锐。“十五“期间,每年城乡新增劳动力升至峰值,加上现有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达到 2200 万至 2300 万人,而每年新增就业岗位 700 万至 800 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 1400 万到 1500 万个。同时,在农村还有 1.5 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城乡就业压力并存。 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在现阶段,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还会加剧。 三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凸显。尤为突

19、出的是,全国大龄下岗失业人员超过 300 万人,这部分人已经成为就业的特别困难群体。由于下岗失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就业技能单一,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能力弱,再就业难度更大。矛盾的焦点集中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上,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带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 目前对我国就业形势有两种不同的判断:一是认为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已进入高失业阶段。二是我国在就业压力增大,但就业形势比较稳定。后一种观点比较符合当前我国就业状况的实际,主要依据是:我国就业供与需总量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就业与供给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一方面非熟练、低技能人数基数过大、比例过高、供给过多,另一方面熟练、高技能、新兴技术

20、就业者得不到满足,且工资增长率过高;就业困难群体在扩大,许多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比率愈来愈低,就业难度愈来愈大,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在短期内我国城乡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第四章 失业、就业和再就业第一节 我国失业和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其成因 失业与就业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就业是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所进行的活动。失业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有竞争就有就业和失业。解决失业问题,根本的途径就是增加就业,这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就业乃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安国之策。我国有 13 亿人口之众,就业压力巨大是我国的基

21、本国情。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实现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重大任务。特别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解决好企业改制中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以及积极稳妥地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学生就业、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等问题,对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如何正确认识失业和就业问题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复杂的过程,失业问题现在再也不是一个人们忌讳讨论的话题,认真解决好失业问题,扩大和促进就业成为政府工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就业是劳动者获得收入、提高生活水

22、平和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前提。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必须从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战略高度,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战略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认真研究和落实中央关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措施,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扎实工作,确保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实现工业化和向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在经济全球化、农村城镇化和发展高新技术、进行经济结构调

23、整的背景下,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就业问题,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要准确把握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集中力量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关系,通过发展经济促进就业,通过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正确处理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结构调整的关系,使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结构调整协调推进;正确处理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的关系,坚持减员增效和促进再就业相结合、职工下岗分流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正确处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扩大就业的关系,把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扩大就业的关系,通过两个“两个确

24、保“解决保障生活的当务之急,通过促进再就业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根本出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保障。 二、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人民普遍实现了就业,那时的就业是低收入、低水平的就业,在中国似乎消灭了失业问题。我国的失业问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凸现出来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原有的隐性失业逐步显性化。马克思指出,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对劳动 力需求相对或绝对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却在绝对增加,于是出现过剩人口;这种过剩不是绝对过剩,只是相对过剩;相对人

25、口过剩不仅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所以资本主义不可能消灭失业。可见,资本主义必然存在失业,这是由制度决定的。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为充分就业提供了制度保证,不会存在失业问题。出于这种观念,认为“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越性。事实上我们从来就没有消灭过失业,长期以来“失业人口“与“失业率“在我国的统计中一直表现为“城镇登记待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待业率“。直到 1994 年,国家统计局才把“城镇登记待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待业率“的称谓改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个改变,表明我国公开承认存在着失业现象和失业人口,使得过去的隐性失业显性化

26、了。 第二,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都呈升势。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 3.3 亿个就业岗位,其中创造非农就业岗位 24678 万个,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创造就业岗位最多的国家。19801999 年期间世界总劳动力人数增加了 8.59 亿人,其中我国增加了 2.12 亿人,占世界新增劳动力总数的 24.7%。从 1990年至 2001 年,我国从业人员规模从 6.5 亿人扩大到 7.3 亿人,增加 8300 万,就业规模的扩大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从速度上都是相当可观的。但与此同时,失业人口也在不断增加,失业率也在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全国城镇实际失业人口 1993 年为 540 万

27、人,1995 年为 746 万人,1997 年为 1030 万人。全国城镇失业率 1993 年为 2.6%,1996 年为 3.0%,1998 年为 3.1%,2001 年为 3.6%,2002 年 9 月底为 3.9%。这说明我国就业总量和失业人数都在增加,并且幅度很大,但要求就业的人数增加超过了就业岗位的增加。 第三,实际失业率高于登记失业率。按国家统计局的定义,失业人员指非农业户口,在一定劳动年龄、有劳动能力,而且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目前,我国统计失业率远低于实际失业率。主要原因:一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失业率仅限于城镇,不包括农村的失业人员。由于多方面原因,我

28、国农村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状况比较突出。二是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统计仅限于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正式登记的未计算在失业之内,如未能及时安置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等。三是失业率的统计只限于公开失业,企业内的不公开失业即通常所谓的“下岗“和“富余“人员没有统计在内。在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中的下岗职工以及出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依然没有和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现在共有 600 多万人,如果把他们和失业人员一起计算,失业率为 7%。 第四,总量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同时存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失业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显然有悖于传统经济理论。按照传统经济理论,在绝大多数

29、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失业情况是与经济增长呈反方向的,即随着一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经济规模就会扩大,雇佣需求随之增加,就业情况就会好转;反之,一国经济增长减速,就业情况就会恶化。但我国却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与失业同时上升的趋势。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劳动力供给超过了由于经济增长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即总量型失业;另一方面我国失业人员生成的原因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科技的进步和劳动力自身素质不能满足需求,这属于以结构性为主的综合类失业。后一种类型的失业突出表现是在大量的人没有工作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岗位空缺,而失业人员不能胜任。这种结构性矛盾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还将

30、继续存在。 三、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成因 造成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步分析。 1.人口总量过多,生产力不够发达 就业问题的产生表现为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在我国首先是不适应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的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也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首要障碍。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2000 年末我国大陆人口为 12.65 亿,10 年来人口平均增长率下降了 4 个百分点;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总量的增长还是相当可观的。人口的快速增长势必带来从业人员总量的增长。我国的从业人员总数已由 1978 年的 40153 万人增

31、加到 2000 年的 71150 万人,共增加了 30997 万人,年均增长率为 2.63%;劳动力供给年均增加 800 万人以上。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还不能与人口尤其劳动力人口的高速增长相适应。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计算,中国以世界上 9.6%的自然资源(指电力生产量、商业能源使用量、农业种植面积和水资源)、9.4%的资本资源(指国内投资额、资本市场、净外国直接投资,按实际购买力平价计算)、1.85%的知识技术资源(指个人电脑数、互联网主机数、本国居民申请专利数、科学论文发表数和研究与开发支出,按实际购买力平价计算)、1.83%的国际资源(

32、指出口货物和服务总额、进口货物和服务总额、版权和专利收入、版权和专利支出)来为世界上 26%的劳动力人口创造就业机会。 2.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引发失业 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急剧变动时期,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并进,由此会引发失业问题。 第一,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户籍管理、粮食供应和计划招工所形成的城乡屏障使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业部门,农业劳动力不能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向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非农业部门自由流动。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打破了这一障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

33、降,从业人数比重由 70.5%下降到 50.1%,20 多年间有 2 亿多劳动力转移出来,其中有 1.3 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农村工业即乡镇企业。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要转移出来,但农村工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日趋减弱,这样使得农业劳动力的失业便变得极为突出。 第二,技术进步使得吸纳劳动力相对减少从长远看,技术进步有助于促进劳动力就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分工,产业和部门越来越精细化,并且以加速度的方式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吸收新的劳动力就业。另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先进机器的推广还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拓宽就业的领域,如技术进步可以使原来不能开发的资源得以开发。

34、新技术的应用对就业量的扩大更多地表现为开发、研制、维修机器的劳动力在大量增加,以及为培养各类人才的各类学校、研究机构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增多上。但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会对劳动产生替代作用。先进技术的推广或应用,先进的设备代替落后的设备,机器代替了人更多的职能,节省了人力。当技术替代工作岗位的规模和速度超过技术进步创造新工作岗位的规模和速度时,必然产生失业。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大发展超过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GDP 的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力不断下降,20 世纪 80 年代 GDP 每增长 1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 0.32 个百分点,而目前还不足 0.1

35、 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能力的减缓,加大了就业压力。 3.经济体制改革引发失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形式转变,资源配置方式由国家计划调节和控制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到企业自主经营,自主决策,由市场统一配置资源的转变。由于这些转变,隐藏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失业问题逐步暴露出来。 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的失业有两种:一是下岗型失业,二是破产型失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企业冗员问题越来越突出,下岗分流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199

36、52001 年期间,全国城镇下岗职工累计 4500 万人左右,其中约有 2/3 左右实现了再就业,但依然有 1000 多万下岗人员没有找到就业岗位。 破产型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部分企业因种种原因可能会破产倒闭,这些企业的工人便被抛到失业队伍中,这一类型的失业在我国总失业人口中的比重比较高。这些破产企业向社会分流出的大量职工,与企业排放出来的富余职工和社会上新增加的劳动力共同形成了巨大的失业源,加大了就业压力。 四、目前我国就业形势的新情况、新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解决就业问题是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正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下

37、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交织的情况,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十五“期间,每年城乡新增劳动力升至峰值,加上现有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达到 2200 万至 2300 万人,而每年新增就业岗位 700 万至 800 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 1400 万到 1500 万个。同时,在农村还有 1.5 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城乡就业压力并存。 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

38、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在现阶段,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还会加剧。 三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凸显。尤为突出的是,全国大龄下岗失业人员超过 300 万人,这部分人已经成为就业的特别困难群体。由于下岗失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就业技能单一,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能力弱,再就业难度更大。矛盾的焦点集中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上,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带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 目前对我国就业形势有两种不同的判断:一是认为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已进入高失业阶段。二是我国在就业压力增大,但就业形势比较稳定。后一种观点比较符合当前我国就业状况的实际,主要依据是:我国就业供与需总量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就业与供给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一方面非熟练、低技能人数基数过大、比例过高、供给过多,另一方面熟练、高技能、新兴技术就业者得不到满足,且工资增长率过高;就业困难群体在扩大,许多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比率愈来愈低,就业难度愈来愈大,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在短期内我国城乡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