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就业和再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 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我国当前就业形势总的特点是,新增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压力大,在就业压力大,消化往年失业劳动力的压力大,劳动力供求难以缓解。 1、劳动力供给势头强劲。一是新增劳动力的规模仍然很大。 “十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增就业人口 960 万人。其中,2002 年出现新增劳动力高峰,总量为 1106.9 万人。最低年份出现在 2005 年,总量为 786.01 万人。二是下岗、失业人员。 “十五”期间,下岗、失业人员存量超过 1000 万人。到 2000 年底,滞留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为 657 万人,登记失业人员为 593 万人。这些人中除部分
2、中老年职工愿意退出就业外,大多数人仍需再就业。三是农民工。 “十五”期间,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数量将更加巨大。农村经营方式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大量劳动力涌入城镇,目前已达 5000 多万人,其潜在流动量仍将有 1.5 亿人之多。四是政府机构改革分流人员。政府机构改革分流超过 100 万人,从 2004 年起,市、县、乡一级开始精简机构,分流人员,目前在编人员是 500 万人,精简20%计 100 万人。若考虑目前已经超编 30 万的因素,分流人员数额将更大。 2、劳动力需求形势萎顿。目前,我国经济进入了“高增长,低就业”的阶段。上个世纪 80 年代,经济年均增长 9%,就业年均增长
3、 3%;90 年代,年均经济增长超过 10%,而就业年均增长只有 19%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关、停、并、转了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造成下岗职工的大量增加,而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提高产品资本、科技含量的同时,原来十分突出的劳动密集型特征迅速淡化。有资料显示,1989 年以前,乡镇企业每年吸收 1260 万农村劳动力就业。但进入 90年代以后,特别是近几年,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量大大降低,1999 年只增加了 160 万人。而民营经济劳动密集型的特征也在迅速淡化,人均资本投入呈逐年增加的态势。1999 年民营企业人均资本投入为 5 万元,比 1989
4、年增长 9 倍,其中私营企业已达到 10 万元,相当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与此同时,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优势未能发挥出来。2000 年,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已经上升到 33.2%,但在这个能够吸纳就业人口的产业中,从业人员占全国从业人员的比重只达到 27.5%。加入 WTO 后中国的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入世后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将促使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进而造成企业下岗职工大量增加,并导致农村劳动力加速向城镇转移,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虽然入世后,外资注入的增加会创造一些就业机会,但总体上讲,其造成的失业冲击要大于其吸纳的就业机会。 3、劳动力供求矛盾难以缓解。第一,就业压力的地
5、区分布不平衡。特别是在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愈来愈大的就业压力,但这些地区的劳动力异地转移却受到市场分割,社会保险制度等方面的限制。第二,就业的城乡结构矛盾突出。城市及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增加了就业岗位,并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机遇,但由于城镇就业压力增大以及户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制约,出现了就业上的“城市排斥农村”的倾向。第三,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不平衡。高学历和短线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高。低学历及长线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偏低,大中专毕业生的供需和层次错位问题突出。第四,有人没事干与有事没人干并存。传统职业和就业岗位正在萎缩乃至消失,而社区服务等领域虽然蕴藏着很多就
6、业机会,特别适应于大龄下岗职工,但受就业观念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社区服务吸纳就业的能力还很低。 二、我国的就业和再就业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这已成为全党的共识。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内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中央在 2005 年 11 月 8 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和再就业的通知中指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将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进一步落实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在重点解决好体制转轨遗留的再就业问题的同时,努力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有步骤地统筹城乡
7、就业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这些为我们解决就业问题指明了方向,根据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来探讨我国目前的就业对策,得出如下结论: 1、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双增长和良性互动。我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正确的增长路径,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双重目标。要通过发展经济来促进就业,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践,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增长速度至少达到 4-5%时,才能有效地创造就业机会,并且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也随之增加。因此,保持一个较大的经济建设规模,不仅对于刺激就业机会是有益的,而且对于容纳本地区的劳动力
8、供给也是必须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经济发展质量对经济规模有着双重作用,既能够促进新的建设规模良性发展,又有利于阻止经济规模的过度膨胀。保证经济发展质量,在一定意义上是指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倾向,也表现为尽量去除经济“泡沫” ,以实现较高的资本收益率和增长的有效性。只有经济规模符合发展质量要求的时候,才可能减少国民经济波动幅度,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使经济波动对劳动者的损害降到最小。在经济稳定发展的格局下,还要注意培植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 2、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中扩大就业。第一,在提高产业科技含量的同时,发挥劳动力充裕的比较优势,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对世界科技日新
9、月异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一方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国的路子,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的比较优势,选择合理的产业、技术结构政策,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企业之间的合理组合,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不同的地域、行业的合理分工,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双赢。第二、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发展第三产业,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就业成本低,可以容纳各种层次的人员就业。我国产业结构正处在以第二产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转型时期,第一产业整体上需要向社会排放劳动力,第二产业由于资本有机
10、构成不断提高,也不会增加太多的劳动力需求,扩大就业的出路和潜力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近几年的数据表明,我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只能带动 17 万人就业,而第三产业可以带动 85 万人就业。但是,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水平还比较低。目前我国服务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仅为 33.6%,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10 个百分点,也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 60%以上的水平。我国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还不到 30%,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 40%左右,发达国家则达到 70%以上。如果中国的服务业的就业比重能够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就可以增加 9000 多万个就业岗位。第三,在培育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的同时
11、,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发挥其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 “小企业、大就业”中小企业具有适应市场能力强,资本有机构成低,吸纳就业多等特点。同样的投资,小企业吸纳就业为大企业的 5 倍左右。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户数的 99%,在工业总产值中约占 60%,实现利税约占 40%,就业人数约占 75%,新创造的就业机会占 80%以上。中小企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生力军,还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推进工业化进程,必须培育一批支柱产业,骨干企业,但同时务必把发展中小企业摆到突出的位置。第四,在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的同时,加快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开辟新的就业增长点。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12、中以中小企业居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2001 年与 1991 年相比,在城镇从业人员中,国有、集体企业净减 5361 万人。个体、私营经济净增 1.18 亿人。我们必须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途径。把工作思路由“政府安排就业”转到“鼓励激发民间创业”上来。为此,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供各种有效服务,努力改善创业环境,鼓励民间投资,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 3、在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中扩大就业。坚持市场调节就业与政府促进就业之间的有机结合,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应加快完善劳动力市场,更好地发挥劳动力市场在配置劳动力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引导劳动者自主就业。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政府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中的重要作用。政府的作用包括:科学制定就业规划;引导和调节劳动力供求;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程序;提供就业服务等,把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有机的结合起来,改革和加强教育、职业培训,增强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再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政府应安排促进就业专项资金,设立公共就业服务项目,通过实行工资性补贴,提供免费服务和培训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体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