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基本原理与哲学(50题答案).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37466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基本原理与哲学(50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马克思基本原理与哲学(50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马克思基本原理与哲学(50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马克思基本原理与哲学(50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马克思基本原理与哲学(50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P15192、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主要内容 P27293、怎样理解社会的物质性?P3334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P30325、简述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形式 P3436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437、什么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P46478、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P4546 9、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P434410、如何把握质量互变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P46、4811、怎样理解辩证的否定观?(11 题若出论述题可照此详答)P46471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

2、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何重要意义?P474813、如何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规律观的基本内容?P54551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及其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P565815、如何理解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P6316、简述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P6617、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共同点和根本区别.P666718、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46519、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P686920、为什么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P707120、为什么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简)为什么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

3、展的过程?(详)P707121、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简)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详)P737422、简述真理的客观性。P717223、用真理的辩证性原理说明如何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P7375 P888924、实用主义真理观的错误何在?P722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7726、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当今的社会思潮 P979927、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现实意义?P989928、怎样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以及它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P10210429、简述国体和政体的辩证关系?P106107

4、30、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P10710831、如何理解社会发展过程是客观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P11011132 如何理解社会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P11111233、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P10911034、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P11311535、试析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2312636、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重要观点,并联系实际谈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P13013237、如何理解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P132136 38、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P14

5、31443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P14540、如何理解价值规律及其作用?P14614841、试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P1511524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 P149 P15043、如何理解资本的原始积累及其途径?P14114244、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什么?P15315445、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P15746、试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P16917047、试析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P16816948、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具体表现。P49、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本质?P19820450、怎样理解“两个必然”和“

6、两个决不会”的一致性?P267268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此题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的四个方面去回答。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四个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7、2、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主要内容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现实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怎样理解社会的物质性?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

8、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它的客观物质性与自然物的客观物质性完全一样。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列宁对物质概念的科学规定: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5、简述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

9、形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43 因为: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7、什么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

10、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

11、,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3、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简化表达供答题作参考)(1)由新生事物的本质特点所决定。(2)由事物发展的辨证本性所决定。(3)由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社会进步客观要求所决定。 (社会领域)8、 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 (1)相互区别:二者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2)相互联结: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同共性相联结而存在。 (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的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矛

12、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不懂得辩证法。学习和掌握这一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人的认识过程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只有掌握了两者辩证关系原理,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 其次,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根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既要遵循社会主义发展的总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这是共性;又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实践特点,这是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是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实践证明,只有

13、这样,才能取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 21 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新境界,提出新思路,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9、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P37 (1)使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2)使矛盾双方在相互吸取中各自得到发展。 (3)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引起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推动事物的量变。 (2)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造成事物的质变。 3

1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共同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因此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0、如何把握质量互变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的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事物的发展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我们就要十分注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把握好事物的“度”。所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

15、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成事物质的飞跃;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然而,当事物质变的条件已趋成熟时,则应把握契机,乘势而为,勇于创新,促成事物的转化。如果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必将一事无成。 11、怎样理解辩证的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3、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4、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既克服又保留) 5、辨证否定观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11 题若出论述题可照此详答 辨证否定观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辨证否定观原理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都

16、必须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防止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片面性。比如,对待文化遗产,既要吸取精华,又要弃其糟粕,既要反对历史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对待外国外国文化,既要大胆地吸取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又要对其腐朽的东西给予坚决的批判,既要反对一概拒绝、盲目排外,也不能全盘照搬、崇洋媚外,等等。1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何重要意义? 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

17、式前进的过程即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第一,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否定就是质变,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并为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条件和起点。 第二,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新事物克服旧事物过时的、消极的因素,保留和发展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以丰富自己,每经过一次否定,事物都在原有基础上前进一步。(2)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第一,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本身就是周期性的曲折,这是曲折性的主要表现。 第二,事物发展的前进、上升总趋势中,有时会出现局部的“倒退”或“逆转”的曲折。 (3)掌握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统一的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18、。 第一,它是我们反对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和“ 直线论 ”的有力武器。 (理论意义) 循环论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直线论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认为事物发展道路是直线似的,没有任何曲折和倒退。这两种观点都是形而上学的。 第二,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对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意义) 一方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建立必胜的信念。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符合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

19、路。从历史的总进程看,这是社会发展必然性、上升性的体现; 另一方面,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困难,经历各种挫折。我们要充分认识其艰巨性和复杂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总结经验教训中,不断开辟历史发展的新途径。任何消极悲观和盲目乐观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此外,也可能联系当前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遭遇的严重挫折谈认识。可参照第33 题“如何理解社会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来回答。13、如何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规律观的基本内容? 一、定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二、特点 1、规律是事物的

20、本质联系。 2、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3、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4、规律是客观的。1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及其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在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意识能动作用的正确发挥离不开客观物质条件。 (2 )意识能动作用的正确发挥须遵循客观物质规律。 ( 3)意识能动作用的正确发挥要通过客观物质活动。15、如何理

21、解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 主体是指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 16、简述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1、唯物主义反映论 (1)基本前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2)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3)基本原则 :反映论 (4)基本观点: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唯心主义先验论 (1)基本前提: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2)

22、认识路线: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3)基本原则:先验论 (4)基本观点: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经验的东 西,是精神自己认识自己。17、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共同点和根本区别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之间具有原则区别。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有两个根本缺陷:其一,它离开实践来观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其二,它不能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这就决定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两个根本缺陷,把科学的实践观点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从而创立了能

23、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8、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19、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形式、内容、阶段、特点等方面有着根本区别,另一方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辩证联系: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3)

2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总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割裂二者关系会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20、为什么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认识和实践认识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20、为什么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简) 1、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的原因: (1)主观条件的制约 (2)客观条

25、件的制约 2、造成认识运动无限性的原因: (1)物质世界的无限发展 (2)社会实践的无限发展20、为什么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详) 第一、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原因是: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造成认识运动无限性的原因是: 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

26、移而言,人们的认识 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永远也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社会实践及其发展也是无限的,由此决定人类的认识运动也是无限的。21、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简) 简洁答题: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真理是一个过程,它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21、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详)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区别的: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27、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每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从广度上说,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于扩展。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渗透和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

28、真理。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 22、简述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定义)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客观性 (1)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2)检验真理的标准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23、用真理的辩证性原理说明如何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 1、真理的辩证性原理即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详见“21” 简答题) 2、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

29、必须做到坚持与发展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也是人类的认识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一个阶段,体现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了它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绝对真理;然而,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人类认识的一切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相对真理。同一切科学真理一样,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因此,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应当是: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要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

30、理论创新的目的,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为理论创新的动力,以研究和解决我们在前进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理论创新的着力点,不断打开理论创新的新视野,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进展,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努力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本段可略)24、实用主义真理观的错误何在? 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的”完全等同起来,这就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真理既然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就能够指导实践,给人们带来利益,可以说它是有用的;但是,并不是任何有用的都是真

31、理。例如,谎言和骗术对于野心家和骗子是有用的,但它们永远不是真理。 2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其本性是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相符合,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否符合及符合的程度。这就要求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东西,必须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和验证的特点。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即它本身既是直接的现实,同时又能使理论变成直接的现实。因此,实践就成为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联系进行对照和验证

32、。所以,实践也就必然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点) (1)由真理 的本性(主客观符合)所决定 (2)由实践的特点(直接现实性)所决定26、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当今的社会思潮社会存在时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当前,我国各种社会思潮同时并存,正确的与错误的彼此交织,积极的和消极的相互激荡。对这种状况需要进行科学分析,才能形成正确认识。 首先,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理解社会思想多样化。 我国社会经济成分

33、、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趋多样化,决定了社会思想的多样化,这是一种正常状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的运用) 多样化的社会思想、观点的争鸣切磋,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激发创造活力,促进社会进步。 但也不可否认,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也在滋长。比如,有些人国家观念淡薄,集体意识淡化,理想信念动摇;有些人信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有些人宣扬指导思想多元化,主张照搬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等等。 这些错误思想虽然不是主流,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会扰乱人们的思想,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社会意识能动反

34、作用原理的运用) 2、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个社会 ,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又对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有巨大的反作用。任何国家都有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并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发挥强大的引领和整合作用。 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居于主导地位,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建构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意识能动反作用原理的运用)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创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生动具体地坚持和

35、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活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利于引领整个社会思想文化健康发展,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反之,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大厦就会倾覆,人民将失去前进的方向。 3、如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思潮的健康发展? 一是要坚持和发展好马克思主义。 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同时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新的实践,总结新的经验,作出新的理论概括。 二是要对社会思潮状况有全面准确的把握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认真分析当前我国

36、社会矛盾各方面的变化,揭示社会思潮形成和流传的社会基础,加强对社会思潮的超前预测,研究社会思潮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和演变规律。 三是要根据各种社会思潮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引导社会思潮沿着正确的轨道,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紧紧围绕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作出深入的分析和回答,把疑惑说明白,把道理讲透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同时,对于错误的思想要予以科学的分析和批判,努力消除各种错误思潮对人们思想的消极影响。27、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第一,社会意识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

37、水平的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社会意识的能动反作用详解 第一、社会意识能动反作用的质 第二、社会意识能动反作用的量 第三、社会意识只有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起作用 第四、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 第五、用先进社会意识战胜落后社会意识,使先进文化逐步深入人心,广泛掌握群众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的现实意义 原理要求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大力推进社会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的 建设,用先进社会意识战胜落后社会意识,使先进文化逐步深入人心,广泛掌握群众,

38、让先进的社会意识、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参阅详答 在当代中国,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居于主导地位,反映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利于引领整个社会思想文化健康发展,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反之,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大厦就会倾覆,人民将失去前进的方向。 要根据各种社会思潮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引导社会思潮沿着正确的轨道,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要紧紧围绕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作出深入的分析和回答,把疑惑说明白,把道理讲透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同时,要对错误的思想予以科学的分析和批判,努力消除各种错误思潮对人们思想的消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