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鸽的论文.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239817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晓鸽的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晓鸽的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晓鸽的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形势与政策论文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其对策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失衡,大学生就业逐步呈现出“眼高手低”的就业心态与“驱东避西”的就业取向,由此相互交织而激发的失业现象以及相干社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改善不仅与我国经济增加程度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完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等紧密联系,同时也取决于大学结业生小我私家就业观念的改变。 跟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结业生人数也连年增加,2003 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结业的第一年,结业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 44.6%,2004 年结业 280 万人,比上一年增加 32.1%,2005 年结业到达了 338 万人。而市场需求没有较着的增加,供需矛盾仍

2、然十分凸起,就业压力大。这两年结业生人数仍有较大增加,面对工作岗亭没有较着增加的现实,结业生们要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屯子富余人口进行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对近几年高校结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表明,有几个很较着的独特的地方:一、供需差:结业生供需矛盾凸起是最近几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从 2001 年至 2005 年,全国高校结业生从 114 万增加到 338万,是扩招前的 3 倍;然而,佣人岗亭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 二、选材刁:应届生就业不吃香 在大学结业生“就业难”的同时,佣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 。很多多少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

3、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三、专业同: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最近几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备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结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四、薪酬低: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 66.4%的本科结业生希望本身的月薪在 2000 元以上,但据关于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 16001700 元/月,结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 五、假招聘: 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 。一些企业利用时下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

4、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 1大学生就业难深层原因分析 (1)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构成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家庭与学生小我私家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就业困难。家庭对子女教诲出格是接受高档教诲的投资日渐增大,对子女就业的期望自然伴随教诲投资的增加而提高,这是一种客观反应。就学生及家长的主观愿望而言,虽然我国的高档教诲已经从精英教诲进入了大众化教诲阶段,但家长与大学生小我私家仍然始终对结业后的就业抱着高期望值。当这种高期望值与现实中的就业岗亭或机会存在

5、落差时,大学生就可能陷入难于就业的处境。因此,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构成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2)信息市场的不完美导致就业信息的不对称。 结业生求职和佣人单位招聘是一个互动历程。在此历程中,结业生需要通过各种路子获得佣人单位的信息,同时佣人单位也要充分了解求职人的信息,二者是双向选择的历程。一方面,求职人员需要了解佣人单位所需人才、薪资待遇、详细工作等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佣人单位则需要了解求职人员的真实信息,包括其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由于今朝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就业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的缺陷,就业信息往往餍足不了劳资双方的要求,这就会导致以下两种情况的发生:一是大

6、学结业生进入了不适合本身的企业,接受培训后没多久就跳槽,或者是根本适应不了该企业的工作环境而被淘汰,从而促使企业招生风险加大而很少敢招收毫无经验的应届结业生;二是一些结业生缺少对企业的了解,进入后发现“事与愿违” ,但某些企业会依靠占有档案非法索取高额违约金,很多结业生情愿失业也不签这类单位。 (3)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 我国的大学生培养机制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不供应,非常短缺,而社会不需要的人才大学又拼命培养,导致过剩,因此,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实际上是一个结构性过剩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地步,许多高校仍在远离市场实际需求,根据本身的经验而非实际调查闭门造车,相干教材

7、也过于陈旧,在这种状态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可能为社会所接受?高校教学质量的下降和无所不在的浮躁氛围,又加重了结构性矛盾。现在,许多高校对教学的忽略程度使人难于置信。这些高校纷纷劳民伤财,建造豪华校园,而对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投入则非常吝啬,这种主次颠倒的做法在眼下极其普遍,许多高校以近乎暴发户的心态扩张,而对高校最核心的教学工作置之不睬,培养出来的学生越来越远离社会的需要。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参加工作后,佣人单位每每不得不对其进行二次培养,这无疑将加大佣人单位的成本,令其头痛不已,垂垂失去对大学结业生的兴趣,许多佣人单位招生要求必须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也是基于这一苦处。 (4)就业市场不规范是瓶颈

8、。 今朝,我国就业市场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允与不规范的现象,就业市场发育不良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多方面的损害。在我国的就业市场上,一方面是片面的人才观、佣人观造成了学历崇拜与学历歧视并存,直接减低了大学结业生与就业机会的有效匹配,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伟大华侈,扭曲了正常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各种非正常现象的影响,粉碎了就业市场的公允性,人际瓜葛客观上在我国现阶段的就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业机会的不公允不仅表现在大学生之间,也表现在大学生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正是由于关于部门未能有效地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允竞争,导致了本来应当最具就业竞争力的大学结业生反而成了特殊的就业弱势群体,这是就业市场异化

9、的直接结果。 3扭转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理性思考 时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构性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在当局宏观调节控制下大学生、市场、高校三者的协调与互助 (1)当局: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做好宏观调节控制,给大学结业生创造一个比较平等的竞争择业环境。 当局应做好长远规划,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和区域差距,这不仅瓜葛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瓜葛到国家的长远发展问题。 短期内当局解决大学生就业厄境的燃眉之急应该是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消弭那一些故障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政策壁垒,尤其是关于户口和流动问题,这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时下大

10、学生涌向大城市就业难的现状,但可以有效缓解时下大量学生纷纷积压在大城市求职的状态。 适当把资源向中小城镇倾斜,缩小城市和地区在政治资源上的差异,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向不发达地区、小城镇等地区移动,这样不仅能为小城镇带来人力资源,也能相应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促进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维护公允竞争才是根本。当局部门应当尽快创造与维护就业市场的一体化与公允的就业环境,改变在大学生等特定群体就业方面所采取的相互分割、头痛医头的政策取向,将注意力、财力、行政强制力等转移到努力创造与维护公允的就业市场竞争环境上来。为此,一要禁止就业歧视与摒弃学历崇拜,代之以公允就业与能力优先;二要规范劳动就业市场,强化对劳动

11、者就业的监管,消弭各种不合法竞争行为; 建立和完美社会保障体系。多数人总是指责大学生择业不够理性,期望值较高,却很少有人深层次地分析高期望值违后的原因。大学生在择业时缺少安全感,常有后顾之忧,担忧失业、生病以及其他状态后生活没有保障。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美、成熟,出格是城乡二元结构和工具地区发展不平衡使社会保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故大学生在择业时心有后怕,不得不考虑社会保障这个很实际的问题,从而争相到条件好的大中城市和单位就业。要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和屯子担任或不担任业,改变今朝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建立和完美社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出格要在西部和泛博屯子地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

12、业有救济”的政策。如果真的做到这一点, “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屯子去”的口号就不会只是一句空话,而会在不久的未来变为现实。 当局在宏观调节控制的历程中应该注意协调学校与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除了制定所谓的就业率指标外,更应该注重宏观上的规划和指导,合理引导高校的招生规模以及市场经济结构。 (2)大学生:改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向市场。 理念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树立正确就业理念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小企业有重要岗亭,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机遇,最艰辛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心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

13、最快的地方。 机不可失,早作决断。时下,很多结业生还在左顾右盼、犹豫不定,有的学生手中有几个选择但迟迟不签约,总希望奇迹在明天出现。岂不知,佣人高峰稍纵即逝,在结业生供给充足、社会需求呈现买方市场的态势下,好的佣人单位不可能在一个需求周期内两次或多次到同一个学校去,更不可能苦苦等待你迟来的答复。所以,建议今朝有就业意图的同学尽快签约。当然,实在不睬想的也不要强人所难。 全面撒网,重点网鱼。还没有找到工作的结业生,就业信息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要尽快与学校就业部门联系,取得主渠道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缘、血缘、学缘”瓜葛,发动老乡、亲朋、同学、校友找信息。在有方针的情况下,要重点“网鱼” ,在没有方针的条件下,可以有选择地全面“撒网” ,甚至“有枣没枣打一竿”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