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业 3:鄱阳湖区域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利用鄱阳湖的自然资源是促进鄱阳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请论述如何合理综合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答题要求:紧扣鄱阳湖的自然资源,结合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从资源开发与保护、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展开论述。篇幅在 3000 字以上。鄱阳湖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鄱阳湖位于江西省的北部,是江西的母亲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湿地、重要的候鸟越冬地,属于世界的“生命湖泊” 。鄱阳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中水质最好的湖泊,被誉为长江中下游的“天然调节器” 。它的水量和水质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粮
2、食安全和用水安全。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创一流的空气、水质、生态、人居环境和环境保护机制,就是保护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使江西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环境更优美,造福子孙后代。鄱阳湖的重要自然资源:鄱阳湖流域地处东亚季风区,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水热基本同期,无霜期近 300 天,适合水稻等多种高产作物生长。鄱阳湖流域自古以来号称“鱼米之乡”,是江西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是我国和江西省 主要商品粮、油、棉、鱼生产基地 鄱阳湖湖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17左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4001700 毫米。湖内共有鱼类 90 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大的有鲤、鲫、鲢、鳙、青、草
3、、鳡、鲌等 10 余种,年产量达 2550 万公斤以上。此外,还出 产众多的贝类、虾、蟹、水禽、莲藕和湖草等水生动、植物.出露的洲滩湿地面积达 2,787 平方公里,为中国其它诸湖所罕见。鄱阳湖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湖中有水生植物 102 种,隶属于 38 科;鱼类 122 种,分属于23 科;保护区有鸟类 280 余种,分属 17 属 51 科,其中水鸟 115 种,约占全国 225 种水鸟的 51%。鄱阳湖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淡水资源,而且养育着湖区周边地区近千万的人口,在江西整体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鄱阳湖具有独特的湿地资源、生物资源、生态资源和极具特色的生物多样性。鄱阳湖湿地是
4、我国东部地区最典型的湖泊湿地,也是世界瞩目和关注的重要湿地,它们对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鄱阳湖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自然灾害频繁: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农业生产和安居乐业,沿湖群众一遇洪涝就可能颗粒无收甚至无家可归,总是生活在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中。98 年特大洪水灾害后,国家采取了 “移民建镇,退田还湖”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基本上治了标,而灾民移出后,在新的环境中有出现生计和发展问题。另外,五河流域植被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淤塞江湖,导致鄱阳湖湖体萎缩,调蓄洪水能力大大减弱。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由于人类频繁的生产活动及土地资源的超负荷运转,鄱阳湖自然资源
5、日益减少,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在下降。森林资源多样性遭到破坏,天然林锐减,人工林林相单一,森林资源的多样性破坏,导致生态系统受到威胁。淡水渔业资源减少,由于贫困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人们为了生产,不顾法律法规、缺乏全局观念,超负荷的捕捞、滥捞,特别是非法电捕、毒捕恶劣行为等导致这一资源日益减少。候鸟受到威胁,历年来,鄱阳湖地区的候鸟有增无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日益严重恶化,另一方面是鄱阳湖确是候鸟的一块风水宝地,但这决不意味着鄱阳湖地区的环境没问题,候鸟也没事。其实,一只白鹤在沿海可卖到 3-4 千元,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非法毒、猎多种候鸟,这种活动每年频繁发生,其造成的恶果是:
6、破坏了候鸟的生栖安居环境,许多候鸟还没有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就得远徙他方,进而使该地区的湿地生态被人为破坏。(背景信息:鄱阳湖是我国著名的湿地,1992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鄱阳湖湿地,即鄱阳湖高低水位消落区及其邻近浅水区,包括水域、洲滩、岛屿等面积共有 4070 平方千米,具有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且开发潜力大的特点。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的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候鸟保护区,现在它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另外,鄱阳湖区的有限资源并没有得到高效利用,如旅游资源,九江地区有那么多的旅游景点,却没有很好的包装,景点孤单、没有品位,旅游产业没有规模,作坊经营;
7、再如淡水渔业,更多的是出售鱼原料,很少有深加工产品,更没有精品和拳头产品;还有如林业深加工、湿地资源深加工等都存在产业化和精品问题。农村社区生产力低下,缺乏现代农业生产技能 :农村,农业生产还停留在一根扁担一头牛的传统农业,大量农业生产活动完全靠人力来完成,生产力十分低下;生产技能也十分原始和简单,完全凭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经验来开展农事活动。目前,农村普遍存在不知道如何调整自家农业产业,在广大农村出现农田板结、马蟥绝种、青蛙几乎绝迹等严重现象. 另外,缺乏致富信息和种植养殖新技术,只有单纯地耕作传统农业,没有更多的致富门路,这最多只能维持生计,无法摆脱贫困。生态环境面临挑战:自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8、实施以来,其病虫害的爆发时间在一定区域内相对集中,但各家各户施用农药的时间却不得统一,结果是:甲田块施药时,其附近他家的田块如果不同时施药,则甲田块的病虫害(如红蜘蛛、棉铃虫等)就会到附近的田块甚至到附近的山上躲起来,等药效过去后再回来. 这样就得经常施药甚至不断施药才能解决问题,但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城镇的酸雨、烟尘、噪音及工业“三废”等污染日益严重地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 鄱阳湖流域上游五河(赣江、抚河、饶河、修河和信江汇集鄱阳湖后入长江)的污物顺流而下造成对鄱阳湖的污染是鄱阳湖水环境污染的主因.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自然演变结果,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已呈不断恶化趋势,具体表现
9、为湿地资源减少,湖泊调节功能降低,濒湖区居江西省人口密度最高的平原景观生态区,因人口压力造成用地与养地失调,耕地有机质下降,土壤潜育化严重。鄱阳湖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总体思路鄱阳湖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必须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问题:首先是资本积累问题、人才问题、创新问题、移民建镇后农民的生计和发展问题;其次,必须总结过去几十年来在保护、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做好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快产业升级;再次,着眼全局、统一思想、高效管理,一心一头谋发展. 理顺好了这些问题. 其总体思路也就明确了. 即:解放思想、着眼全局、扩大开放、积累资本、加快产业升级、逐步把鄱阳湖区建成资源深加工精品
10、基地和出口基地。对策与措施建立鄱阳湖区自然灾害预警系统:鄱阳湖区的水旱自然灾害是制约该地区发展的最大天敌. 因此,防灾减灾必须综合防治,除要加强江河堤防外,建立能快速反应的灾害预警系统,从而使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对既成的灾害进行准确的实时监测和灾后评估,为未来的灾害预警提供依据,实现前期预警、实时监测、灾后评估、综合防灾减灾.大力发展替代产业:移民建镇实施以来,利用各种渠道如小额信贷、科技扶贫等已摸索出一系列替代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避洪农业;大水面增值保护生产繁养;“三网”养殖 ;退田还湖区部分可利用的低洼地开发。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大力开发人力资源鼓励人员回家兴办企业,既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11、发展经济,又可解决当地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有助于剩余劳力的转移,另外,在家务农的人员要加强农业技术(包括种、养、加、病虫害防治和肥料、农药的科学施用等)的实用性培训,以适应农业产业升级和有机农业的发展要求. 同时还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吸引、培训和引进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和相关主产业的高级专业人才,加快人才交流和技术交流,为实现工业化和产业升级服务。加强候鸟保护,合理开发生态旅游旅游业关联带动性很强,在就业机会的创造与经济发展的促进方面有非常强的优势. 以候鸟观赏与湿地农业观赏为特色的生态旅游的开发,将帮助湖区农民发展以家庭旅馆和观光业为主的替代产业,使社区从生态旅游中获得经济收益,缓减退田还湖
12、、湿地恢复后的生活来源问题,从而促进当地生态保护与社区经济协调发展. 树立全局意识,加强宏观管理鄱阳湖区是一个完整的水陆相生态系统,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时往往出现各行各业各部门根据自身的特点各行其是,缺乏全局观念. 因此,必须在行政上精简管理机构、各部门统一思想和行动步伐,树立全局观念,同时在运作上引入市场机制,无论是支柱产业,还是大中型国有企业都必须逐步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这样才有生命力;加强宏观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办事效率. 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筹集开发资金. 以加速该区域的发展. 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开放思维通过加速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步伐来提速区域经济振兴是实施跨越式发展的一条新路. 形势逼迫我们必须树立“发展是硬道理 ”的思想,一切要从大局出发,树立全局观念,抢抓机遇,发扬井冈山革命精神,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坚定信念,鄱阳湖区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今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鄱阳湖的发展,总体上,以培育生态文化为先导,以建设绿色乡村、生态城镇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但根本上,看的是行动,只有现在行动,群众行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