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52500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北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北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三年级科学 亲历科学一、 活动目标1、能从“为什么会这样” 的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能对周围常见的现象产生好奇。3、能从周围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二、教学过程1、通过观察书上的“风雨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厂、 “秋天里树叶为什么会飘落?”、“ 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三幅图,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探究周围事物中的奥妙产生好奇心。通过组织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电视机提出问题的活动,训练学生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2、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关于电视最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3、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像,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关于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中

2、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从而巩固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的训练。4、本活动的重点是提出问题的训练,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训练,教学中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学生提出问题的答案上。很多问题的答案要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渐获得。吹纸片一、活动目标能在教师指导下,对问题进行假设、实验、解释实验现象,交流、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二、教学过程1、这个活动可以两个人一组进行,一人进行实验,一人进行记录。接着再变换角色重复一次实验。2、这个活动的难点是对实验现象原理的解释。由于科学地解释这个现象涉及到空气流动和大气压力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尚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学生只要能说出这个现象与空气的流动有关即可。同时,

3、允许学生对这种现象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教师不要纠缠学生答案的“对与错” 。 3、这个教学环节的重点是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习科学课的兴趣。通过猜测、实验、记录、思考、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大部分学生的猜测可能与实际观察到的现象不一致,这正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良好机会。吹乒乓球一、活动目标:能对探究有趣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产生兴趣。二、教学过程1、实验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教师可以根据情况成。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这个实验。选择是否在课上完2、教师组织这个活动的时候,可在乒乓球下面放一个盆,这样球就会落在盆里,可以避免学生四处找球。3、当向漏斗颈吹气的时候,漏斗中就会形成一

4、个低压力区(漏斗颈与漏斗交接的地方),乒乓球就会被其周围压力较高的空气向漏斗里面推。 4、这个实验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均匀、快速、连续吹气,可以让学生多试几次。5、活动的重点是学生通过实验认识这个有趣的现象与空气流动有关,不要求学生解释这个现象的原理。认识自己课时安排:用2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二) 第三课时完成拓展活动。2记下现在的我一、活动目标1、能找出一种办法描述现在的自己,并进行简单记录。2、能说出自己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3、能用勾画轮廓图的办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4、遇到自己一个人不能完成的事时,能够请别人帮忙,同时也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5、 二、教学过程1、四人一组,活动时间约30口35分钟。2、教材中采取组织学生勾画轮廓图的办法。教室四周或教室外围的墙壁可供学生勾画轮廓图时站靠,可以参照教材中的示意图。注意提示学生,在勾画轮廓图时,组内同学要分工合作,最好用较粗的彩笔并与纸保持垂直的角度沿被画学生的身体轮廓勾画;观察身体可分为哪几部分,标在各自的轮廓图上。3、当学生只凭眼睛进行观察得不到更多更准的信息时,可引导学生先 进行估算,再体验用秤、尺测量体重、身高、腰围以及其他感兴趣的部分的长度,如腿长、手长等。测量人体各个部分的数据时,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用什么方法,要启发学生思考没有卷尺时怎样量腰围(可用绳子量,之后用直尺量绳子的

6、长度,为下一单元中测量盘曲着的蚯蚓打基础);还可测一分钟心跳次数等,并将结果记录在各自的轮廓图上。4、勾画轮廓图时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给教学活动的组织带来一定的 困难;如果在课堂上勾画轮廓图需要时间太多或不易组织,可让学生请家长帮助在家中完成,再带到课堂上,完成其他内容。5、学生可能会对身体的内部结构产生兴趣,提出问题,教师可告诉学生此课只了解身体的外形特征。测量时,读数可以不很精确。记录外形轮廓时只要求勾画大致轮廓,衣服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仔细观察找特征一、活动目标 1、能借助尺子或放大镜观察用眼睛不能准确看出的物体。2、能举例说明有些形态特征是会改变的,有些是不会改变的c3、能较正确地用图

7、和文字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二、教学过程1、四人一组,找特征约10分钟,记录约10分钟,按照轮廓图猜人游戏约15分钟。思考约510分钟。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日已与其他同学有哪些不同特征。用镜子、放大镜进行仔细观察找出自己与其他同学在外部形态上显著不同的特征,如有无酒窝、有无红记、指纹的差异、是否梳小辫等,并将这些特征标在自己的轮廓图中相应的位置上。3、引导学生猜想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人体的各种特征哪些会发生改变,哪些不会改变。4、向同学展示自己的轮廓图(图中不要写出姓名)。与其他小组同学一起,将各自的轮廓图重新排列顺序后,从中任取一张,根据图中所具有的信息,猜一猜勾画的是谁?二、教学过

8、程 让学生填出所找到的特征,并在是否会改变的相应栏中打“” 。留指纹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能发现不同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2、能举例说明指纹识别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过程1、四人一组,留指纹活动约25分钟,讨论约15分钟。2、小组同学分别将自己右手食指的指纹按在小组每位同学的书上,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写下各自3的名字,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是否一样。3、小组同学打乱刚才按指纹的顺序,再次将右手食指的指纹按在另张半透明的白纸上(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到所按的位置),不再写出名字。设法找出与前一次的指纹中哪个相同,判断是小组中谁的指纹。这是指纹识别的基本 道理。4、组织学生讨

9、论指纹的特性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可从阅读“科学在线” 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指纹识别技术在计算机、银行等领域的应用。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一、活动目标1、能将观察记录的图表做长保存。2、能关注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二、教学过程1、 将自己的轮廓图保存好。当每学年开学时,在保存的轮廓图上再次勾画出身体的轮廓,并与旧图相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此活动为课下拓展活动。在学生找出的特征中,胎记、指纹、耳垂、有无酒窝、平舌卷舌、额头发际是否有“美人尖” 、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等是不易改变的。而有些特征如有无小辫、指甲长短等是容易改变的。在知识上,教师要刻意强调,“不能改变”的特征

10、仅仅是指在某个个体的一生中才成立,因为到了此个体的下一代,这些“不能改变” 的特征也可能会改变。寻找动物和植物课时安排:用2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做好初步记录。第二课时汇总小组记录,进行汇报交流。第三课时进行拓展活动,训练综合运用感官认识事物的方法。寻找身边的动植物一、活动目标1、能用感官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的特点。2、能把自己看到的动植物给别人看,还能关注别人看到了什么。3、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做寻找和记录等活动。4、能够做到不采摘植物,不捕捉小动物。5、能辨认两种以上动植物的名称。二、教学过程1、建议本课活动分小组进行,一般可分为四人一组,这样便于学生合作进行寻找、观察和记录活动

11、。每组准备一套工具。2、活动开始前要制定活动计划。小组内进行分工与协作。还要对寻找动植物的区域进行划分。另外,要鼓励学生在观察动植物时进行发散性的提问,同时把问题记录下来;回来后再与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可进行探究的问题。 3、学生在进行寻找动植物的活动时,因为是在大自然中进行,学生可能对这类活动非常感兴趣。在开始寻找前,教师必须把注意事项交代清楚,以防止危险的事情发生。并强调,观察时不能打扰小动物的正常生活,不能破坏动植物的生活环境。4、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和他们一起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不认识的动植物,要及时画下来或者用文字描述记录、下来。在进行小

12、组汇总、整理观察记录时,由于学生第一次学习记录、整理观察到的信息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困难,这时教师应注意进行方法提示,引导学生做出比较规范的书面材料。另外,课文中给出了记录卡(文字可写在记录卡中,图可画在记录卡右侧的放大镜中)和观察报告的范例,学生可以参照范例填写空白的报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与书上形式不同的报告。教师一定不要限制学生的想法。 45在进行汇报交流时,由每个小组向全班进行汇报,同时进行简单的自评和小组间的互评。对于用哪种形式交流自己探究的结果,课文也给出了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只是一种提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交流形式。6、活动后应让学生认识到: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

13、察、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感官在观察中的作用很重要,综合利用各种感官能准确、全面地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猜一猜一、活动目标1、能综合运用12种感官辨别事物。2、能告诉其他同学自己是如何听对、摸对的经验。二、教学过程 这是弹性的内容,教师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情况进行取舍。活动时间在15分钟和30分钟之间。分小组进行活动,教材的插图只是一种活动提示,教师根据学校条件自行设计活动,只要能达到活动目标的要求即可。例如,可以把要识别的物体放在布袋里,让学生通过摸、闻来识别。选择识别材料时,应注意选择那些当地便于寻找到的几种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便于用感官识别的物体。另外,不要选择那些容易伤害学生身

14、体的动植物。例如,带刺或有毒的植物等。年级科学蚯蚓课时安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观察蚯蚓一、活动目标1、能用感官估测蚯蚓的长度、重量。2、能设法测量出蚯蚓的实际长度。3、能正确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细微结构。4、能与其他同学配合测量蚯蚓的长度。 5、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二、教学过程1、在活动开始前,先选一种小动物,本课以蚯蚓为例。2、先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蚯蚓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梳理,找出可以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分组。例如,可以分为“研究蚯蚓如何运动组” 、“研究如何测量蚯蚓身长组”、 “ 观

15、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结构组” 等等。教师应提示学生:在小组进行实际研究之前,应先做一个研究计划(包括怎样研究、用哪些工具观察、怎样分工等)。3、对于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困难,教师应注意提示,例如“怎样测量处于盘曲状态的蚯蚓的长度?” 可以提示学生先用线绳比着蚯蚓身体盘一下,再量线绳的长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活动的重点不是要测量出蚯蚓的准确身长,而是让学生学习使用一些测量的方法。4、把研究的结果记录在学生用书的表格中。5、将观察后的蚯蚓继续养在潮湿的土壤里,以备下一个活动继续观察。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一、活动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共同设计探究蚯蚓生活习性的方案。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观察报告。3

16、、能说出蚯蚓对农作物生长的益处。 4、能将实验用的蚯蚓放回大自然。二、教学过程 1、此活动是活动1的延伸,活动开始前,对上节课的观察结果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在交流后引入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2、让学生对蚯蚓喜欢的生活环境进行预测,根据不同的预测进行分组。 3、实验时,教师只对方法进行提示,不做过多干涉。例如,在研究蚯蚓喜欢干燥的还是湿润的土壤时,要把蚯蚓放在干土与湿土的分界线上,看蚯蚓爬向哪一边。要注意提示学生不能把一次实验现象就当作结论,要进行重复实验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54、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预测,按教材的提示写出观察报告,并进行小组交流汇报。5、课后组织学生把观察过的蚯蚓(或其他小动物

17、)放回大自然,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大自然的好机会。蚯蚓适合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里。第五课 凤仙花课时安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活动3的教学。观察凤仙花。一、活动目标1、能用感官或借助观察工具观察植物的细微结构。2、能说出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的。3、能与其他同学分工进行观测凤仙花的活动。二、教学过程 1、活动分组进行,一般四人一组为宜。小组内要进行分工,有人负责测量,有人负责记录。2、建议在室外花园或温室中进行,农村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鲜花较多的大自然中进行,课文第18页上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对观察的对象有

18、尽量多的选择余地,二是让学生对植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3、要让学生先对所观察的植物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选择所要观察的植物。课文中给出的凤仙花只是一个提示,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和学生的兴趣,选择所要观察的植物。4、把观察结果填写在事先准备好的记录图表中。值得一提的是,书中 要求的是画一株凤仙花的图。在实际活动中,应该让学生画出所观察植物的草图,没有必要都去画凤仙花。5、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思考,学生会发现不仅自己观察的植物,而且其他植物也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的。课后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记录、图文收集起来,以板报或文件夹的形式展示出来,促进学生

19、进行交流。种子植物都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不同种子植物的各个器官的外形特征也有所不同。标出下列植物的各个器官一、活动目标1、能找出不同种类植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能辨别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基本器官。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二、教学过程1、通过标出教材中第20页上图中植物的器官,巩固活动1对植物的认识。同时,对几种植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外形上的不同点。2、进行交流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活动后使学生能意识到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爱护花草树木一、活动目标1、利用学到的植物知识,对保护周围植物提出合理的建议2、能在课后做一

20、两件保护周围植物的事情。3、能从植物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植物。二、教学过程1、欣赏植物给环境带来的美。2、引导学生保护植物。3、引导学生参照书中的实例,提出保护植物的建议。图画记录所观察的植物;能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六课、土 壤课时安排:用23课时完成。先用两课时完成活动1、活动2和拓展活动的学习,再在大约三周以后安排且课时讨论、分析拓展活动的结果。前面两课时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1)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拓展活动,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2)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拓展活动。观察土壤6一、活动目标1、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能对土壤进行观察、记录。2、能说

21、出土壤的主要构成。3、能用正确的方法采集土样。4、能够分工合作进行活动。5、在观察活动结束时,能主动将小动物放回大自然。二、教学过程1、本活动在室外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分工合作。2、采集的土样中如果有小动物,应把土样放进带孔的塑料袋里,观察完土壤以后再把小动物放回大自然;如果采集的土样中没有小动物,应把土壤放进无孔的塑料袋中。3、把采集的土样放在教室窗台上晒干,让学生观察并与晒干前土壤的颜色、手感和气味相比较,分析土壤中的主要成分。只要土壤晒干,学生课下右随时观察。4、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结果及时填写在报告中,并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总结和交流。找出土壤中的砂和粘土一、活动目标1、能够在教

22、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土壤成分的活动。2、能利用筛子等工具把砂和粘土区分开。3、能归纳总结出土壤的主要成分。二、教学过程1、先组织学生猜想土壤里还有什么?怎样将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开?2、启发学生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工具,设计实验操作的过程。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区分砂和粘土。3、如果学生设计使用沉降的方法将砂和粘土分开,应让学生按顺序操作。由于这个实验当堂不能出结果,应适当要学生前一天准备好,沉淀8小时的实验结果,让学生自己观察。4、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区分开的砂和粘土有什么不同?沉降物大致分成几层?每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与用小筛子做的实验结果是否相同?5、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鼓励学行进一步研究,观察

23、分析除了砂和粘土之外,土壤中还有什么。沉降杯中为什么有气泡向上冒?什么浮在水面上?土壤以上的水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用小勺,把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撇出来,分散在纸巾上,用放大镜观察它们是什么?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这个活动与“埋垃圾”活动有联系,待埋垃圾的结果出来以后,教师最好把在土壤里能腐烂的东西和腐殖质的关系讲一下。6、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砂和粘土的特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比较。教师应启以学生从颗粒的大小、粘性等性质上进行比较实验。进一步认识土壤成分中的砂颗粒较大、粘性较大。7、最后各小组汇报,与全班同学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法和结果。此环节为归纳能力和表达力的训练,可

24、以帮助学生体验集体比个人的分析更全面。如果学生不能说出腐殖质,可以在埋垃圾活动中再帮助学生理解。8、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工具和材料,设计实验,利用多种方法对土壤成分进行研究是本活动的重点。埋垃圾一、活动目标1、能应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物体在土壤中的腐烂情况做出测。2、体验到用证据说明问题的重要性。3、能举例说出在土壤中能腐烂和不能腐烂的物体对土壤和植物生长的影响。7二、教学过程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猜想生活垃圾中哪些物体在土壤里能腐烂,哪些不能腐烂,并把猜想结果记录在表格中。2、将一些生活垃圾放到装有一半土壤的塑料桶式铁桶中,底部和周边的孔会帮助加快腐烂的过程。3、让学生再用比较多的

25、土把这些垃圾埋起来,然且用小喷壶往土壤上喷水,直到土壤变得潮湿为止。4、每隔几日,在上面再喷些水。5、几个星期以后,将土挖开,观察几周前掩埋的垃圾哪些腐烂了?哪些不能腐烂?6、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表格中。7、将实验结果与猜想对照。8、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腐殖质。第七课 土壤的保护课时安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实验,并通过分析资料找出黄河中下游河水发黄的原因;第二课时完成保护土壤的拓展活动。水土流失实验一、活动目标1、能猜想出造成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并能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2、能意识到土壤遭到破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26、4、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进行实验。二、教学过程1、本活动先引导学生看教科书中的图或有关黄河的影像资料,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黄河中下游的水为什么是黄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组开展水土流失的实验。2、在一个浅盒子中填满壤土,并拍实;在另一个盒子中放入种有草皮的壤土。分别在两个盒子一端的下面放一块砖,使其倾斜,在另一端的下面各放一个托盘式盆。3、在盘上方同样的高度,同时用喷壶往两个盘上分别浇同样多的水。在向两个盒子喷水时,应使喷壶所处的高度、倾斜的角度、壶嘴孔直径、喷洒时间保持一样,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4、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两个盒子中的壤土发生了什么变化,把结果实事求是地记录在表中,并讨论草对土壤

27、的作用。5、让学生看森林被砍伐的图,设想一下如果森林都像图中那样被砍伐了,暴雨或洪水对土壤会有什么影响呢?讨论水、土壤、植物之部的关系?6、根据以上事实,引导学生分析黄河流经的地方是什么样的?找出黄河中下游水发黄的砂因。7、在本课结束时,布置调查和搜集资料,了解周围的土壤受破坏的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拓展活动做准备。保护土壤一、活动目标1、能调查周围土壤遭到破坏的原因,并做好记录。2、意识到保护我国土壤资源的重要性。3、联系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一条保护土壤、防止水土壤流失的建议。二、教学过程1、教师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开展调查的实际情况,安排本课的教学方式和具体过程。2、在课室开一个展示会,展示学生的

28、调查结果和收集到的图片、文字等资实,对学生搜集到的音像资料,可以有选择地播放给学生看。对学生的调查活动,要给与积极的评价,做得好的重点表扬,做得一般的也要鼓励。3、在交流调查结果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提出保护土壤的建议,并以书面形式展示,8进行评选。对于那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可以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调查土壤受到破坏的拓展活动,鼓励学生提出保护土壤的建议第八课 水课时安排:建议用3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第三课时完成拓展部分的教学。一、活动目标1、能够用五种感官综合感知水的基本物理性质。2、能够把观察到的现象实事培育是地记录下来。3、愿意将自己的发现与

29、同学交流。4、能具体说出水有哪些基本物理性质。二、教学过程1、活动开始,教师可简单提一引些活动要求,如:小组内要分工合作,充分利用眼、耳、鼻、舌、手等感官,想的方法要多,记录要真实等。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尽可能用与其他人不同的方法观察,不要直接教具体方法。当学生无从下手时,可让学生参考教材中的插图。2、教师指导学生往塑料袋内灌水,感知水会流动,无固定形状的性质;通过将水和牛奶、石头比较,引导学生感知水是无色的、会流动的;通过把手放到水槽中,一方面感知水是透明的,另一方面提示学生直接用手去抓水、捧水;尝味道时,要用舌的前部,注意提醒学生对不知道的东西不能随便尝。3、教材中未涉及到的闻气

30、味、听声音的方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给予启发和指导。4、学生活动时,切忌由教师带着学生按一看、二闻、三尝的顺序一步一步操作。具体观察方法的指导,可在组织讨论时给学生一些启发。5、活动1结束后,可安排学生课后围绕水与生命的关系开展调查。水和生命一、活动目标1、能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2、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于水与生命脉关系的不同看法。3、大胆想像没有水的世界会是怎样的。二、教学过程1、课前应先让学生做一些有关水与生命的调查,如询问家长、查阅资料、搜集图片等。2、一般分为4人一组,活动时间为一课时。3、活动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填写教材上的关系图。然后,通过交流将关系图填写得更充实,

31、引导学生发现水与生命之间既有直接的关系,又有间接的关系。最且,让学生充分展开想像,讨论“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和周围环境会变成什么样?”4、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可展示学生和教师搜集到的相关图片,如:干旱地区龟裂的土地、枯黄的庄稼,湿润地区繁茂的植被、优美的风光。如果的条件,还可以播放一些的关水与生命的影像资料片。5、讨论结束后,可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画一幅以“没有水的世界” 为题的想像画,或写一篇同样题材的短文。榨果汁一、活动目标1、能完成解剖、挤汁等基七的操作活动。2、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说明水与植物的密切关系。二、教学过程3、一般可四人一组,活动总时间为一课时,也可安排学生在家里完成。4

32、、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来开展榨果汁的活动。5、如有条件,可利用天平来分别比较几种不同的果实或茎叶在榨取前后水分和残渣的质量。质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植物含水量的多少。设计实验及简单制作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水与生命的关系。第九课 浮与沉课时安排9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活动3的教学。物体的浮与沉一、活动目标1、能对由常风材料制成的物体的沉浮进行预测。2、能利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沉浮。3、能根据沉浮状态对物体进行分类。二、教学过程1、活动可4人一组,合作进行。2、在本课导入部分,引导学生对照插图说说“哪些物体会浮起来” ,“哪些物体会沉下去” ,以

33、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在学生回答正确或对答案产生争议时,可自然开始本次活动。3、学生预测某物体的沉浮特点时,如棉花、海绵、小瓶(有盖与无盖)、废纸等,如果有争议,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预测的根据,再让学生根据预测将材料在实验桌上分门别类地摆开。4、指导学生实验时,一定要强调操作方法,如轻轻地将材料贴近水面后再放入水中,每次放一种材料,注意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等。A)教师在巡视的时候,可根据各组实验情况,适时提出一些有关沉浮原理的问题,如:是不是所有能浮在水上的物体都比沉下去的物体小?为什么有的物体能浮在水上,有的却要沉下去?B)可以边实验边记录,也可以在实验结束后集中记录。如材料较多,可以

34、给物体编号,记录时只记某物体的号码即可。C)活动结束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预测是否正确,并初步体会实验的重要性。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活动目标1、能选择一个恰当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制订简单的究计划。2、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改变物体沉浮。3、能意识到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往往是最好的结果。二、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选择问题,燕自由结组。教师要对学生选择的问题做个简单的统计,明确各组的任务。2、实验前先要设计好实验方案,每次尝试都可作为一种方法记录下来。3、交流时,要指导学生说清过程和结果(即说清楚实验步骤和看到的现象),更要启发学生说清从失败到成功的实验过程。4、可让学生用刚获得的经验尝试解决一些实

35、际问题,如:设计打捞沉船的方案、推测潜水艇的沉浮原理等。感受浮力一、活动目标1、能用不同方法感受到浮力的存在。2、能说出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3、能举例说明浮力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二、教学过程1、分成4人一组。2、在上一活动的基础上自然进行。例如,学生交流时可能会提到:“我把瓶子向下按,有顶手的感觉”;“橡皮泥在水里变轻了”等现象。教师可适时提示其他同学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从而开始本活动。3、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按顺序认真体验12次,要轻轻往下按物体,再慢慢将手抬起。104、活动后可引导学生具体谈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过类似的感觉。如果学生始终没提到过浮力这个概念,此时要告

36、诉学生,在水中感觉到的那种往上顶手的力,科学上称为浮力。5、活动结束后,可引导学生在插图的启发下,举一些日常生产生活中和浮力有关的实例。如:船、游泳圈、救生衣、救生衣、淘米、煮饺子等。第十课 流动的水课时安排:建议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中的制作小水轮,部分。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研究如何使小水轮转得更快,并完成拓展活动。 感受流水和静水一、活动目标:1、能亲身体验到流水的力量。2、能用文学语言描述自然界中不同水体的美丽。二、活动过程:1、4人一组开展活动。2、首先组织学生观察教材引入部分的4幅插图。让学生发现在自然界的水体中,有的水平如镜,有的奔腾咆哮,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进而让

37、学生实际去感受这种力量。3、让学生通过控制烧杯的高低和水量,反复体验流水的力量。体验静水和流水可交*进行。 ,4、鼓励学生利用现有材料模拟海浪、瀑布的状态,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让小水轮转起来一、活动目标: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制作一个供实验用的小水轮。2、能想出2种以上让小水轮转得更快的方法。二、活动过程:1、4人一组开展活动。2、制作小水轮是学生学习科学课以来的第一次较完整的制作活动,在教学中尽量帮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3、怎样让水轮转得快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绝好机会,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尝试并判断方法的可行性,自己

38、比较哪种方法更好些,教学中不要带着学生齐步走。4、交流时,注意启发学生倾听其他小组的意见,虚心学习更好的方法。对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尝试让他们对想到的方法进行归纳。制作小水轮的第一种方法:1、把水轮图样放在塑料片上,在片上刻一个与水轮图样完全相同的圆圈。2、沿着所画线往下剪。3、老师帮忙在中心处打一孔。4、把吸管插入轮中心。调整叶片,使轮的每一个叶片都能转动接水。5、把竹扦插入吸管。6、把插上了竹扦的轮子放在水流下面,看是否转动灵活。制作小水轮的第二种方法:1、模仿教材拓展部分的水轮插图。2、切一段萝卜,周围插上几片较硬的材料(牙膏皮、剪开的塑料瓶壁),沿萝卜中心插一根自行车辐条。3、将西瓜皮削成圆形,沿周边刻开几个缺口,中心插上自行车辐条。评价建议利用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评价:1、你会制作小水轮了吗?2、你是怎样让小水轮转起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