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第 2 课 谈骨气 教学设计谈骨气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清课文的说理层次,赏析本文选择典型事例论证观点的写作方法。2理解议论文中记叙与议论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运用讲故事、朗读、比较、举例等方法加深对本文的学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思考,了解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采用的“讲道理,摆事实” 的论证方法,并认识所用事实论据的典型性。 教学难点议论文中记叙与议论的关系。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视频 (故事导入) 张传卫-让中国制造有尊严把一个作坊式的小工厂做成了世
2、界排名前六的新能源企业,把看人脸色、缺乏核心技术的新能源装备弱国,做成这一领域的世界研发强国,这是民营企业家张传卫用 23 年的时间,用坚守换来的成果。张传卫回忆:“当时在德国人那里他不让我们去看他的风机,只允许在远距离 1 公里之外去看,不准照相只准离远看。那真的是刺激到了,我们才意识到这些大型装备你靠买是买不来技术的,你靠许可是许可不了技术的。我觉得是一个国家的尊严。 ” 让中国制造在世界上有尊严,老张选择用自主创新打破封锁。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入新课。二、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参见课文导读)本文的作者吴晗本人也是个有骨气的人。简介吴晗及写作背景。第一单元 第 2 课 谈骨气 教学设计文章
3、写于 60 年代。1959 年 4 月,毛泽东针对干部中不敢讲真话的问题,提倡学习海瑞“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精神。当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积极“响应号召” ,于 6 月间发表了海瑞骂皇帝一文。之后,又相继写出论海瑞 、 海瑞罢官等文章和剧本。但他万万想不到的是,他的剧本海瑞罢官 ,竟会被诬陷为“大毒草” ,并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文革”期间,他先被揪斗批判,后投入监狱,在残酷折磨之下,他坚持真理,永不屈服。由于不肯向四人帮低下高贵的头颅,于 1969 年 10 月 11 日吐血而死,他的妻子、女儿也一起被迫害致死。1979 年 7 月中共中央批准中共北京市委决定,为其彻底平反。
4、吴晗以生命为代价维护了人格的尊严,他就是一个很有骨气的人。三、朗读课文,梳理内容1、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停顿,读出感情,注意字词。(吴)晗:hn 嗟:ji 吆(喝):yo 拘(囚):j 拘囚:拘,逮捕或拘留;囚,囚禁。 高官厚禄:古代官吏的俸给。 拍案而起:桌子。 富贵不能淫:惑乱。贫贱不能移:改变。 威武不能屈:屈服。2、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小组讨论给文章分层并加以讨论。学生发言,教师归纳:可以有两种分法。第一种分法:第 1 自然段至第 4 自然段提出论点,对“骨气”作初步的解释;第 5 自然段至第 9 自然段举例论证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第 10 自然段得出结论:“
5、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骨气,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一定能取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 ”第二种分法:第 1 自然段提出论点,第 2 至第 9 自然段进行论证, 末了一段作结论。讨论:这两种分法,哪一种好呢?为什么?(引导学生分析 2、3、4 这三个自然段的内容和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第 2 自然段引用孟子的话,把“骨气”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第 3 自然段指出“骨气”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第 4 自然段指出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第一单元 第 2 课 谈骨气 教学设计“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但是,中国人的骨气都体现了, “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这三节的内容是对论点的十分必
6、要的解释与补充。如果没有这些,对相当抽象的概念“骨气”是很难展开论述的。也正因为它是论点的说明与补充,把它划入第一部分更为合适。明确:第一部分:(14 段)提出论点并加以解释,说明骨气的含义及今天我们对待骨气的原则。第二部分:(59 段)分析问题。围绕中心论点,列举文天祥,古代穷人,闻一多三个具体事例进行论证。第三部分:(10 段)解决问题。总结全文,指出无产阶级骨气的具体表现,号召我们克服困难,奋勇前进。4、赏析课文提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明确:开篇点题,开宗明义,这个论点是开头直接提出来的。提问 2:第二段中“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运用了什么
7、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排比 增强气势,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句语出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 “淫” “移” “屈”的意思的分别是迷惑;改变;屈服。提问 3:在这里作者引用孟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作者在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接着就引用孟子的话阐释了什么叫“有骨气” ,为后文展开论证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孟子的这三句话可以看作全篇的纲,它贯穿于全文的始终。提问 4:第 3、4 两段的内容是什么?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第 3 段从历史的角度,指出有骨气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这是对论点的肯定。
8、第 4 段人继承的角度,指出学习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的意义,骨气总是为进步事业服务的,这是对论点的支持。并由此领起下文三个具体事例的记叙。第一单元 第 2 课 谈骨气 教学设计这是提出论点部分。文章先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随即解释了论点的含义,逐层展开阐述,侧重从历史传统方面突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中心论点。研读课文第二部分:请学生复述文天祥、古代穷人,闻一多的事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个事例,并说说这三个事例分别与孟子哪句话相对应。明确:第一个事例:文天祥宁死不降元,与孟子的话“富贵不能淫”相对应。第二个事例:古代穷人不食嗟来之食,与孟子的话“贫贱不能移”相对应。第三个事
9、例:闻一多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与孟子的话“威武不能屈”相对应。提问 5:三个事例是什么论据?三个事例能否颠倒秩序?说明理由。学生讨论后归纳。明确:三个事例是事实论据,三个事例不能颠倒秩序。理由是:本文的三个事例是经过精心选择的。三个事例分别与孟子的三句话相照应,从三个角度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中心论点。同时,这三个人物代表了从古到今,从士大夫阶层到平民百姓到现代知识分子中有骨气的范例,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很广,有很强的说服力,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讨论分析:学生快速阅读第二部分,划出其中的记叙部分,并结合下列事例思考: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有什么区别?教师给出课外阅读材料廉者
10、不受嗟来之食 ,引导学生与课文第二个事例进行比较。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原文: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 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礼记檀弓下 )齐国发生了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放了食物,等待饥民来,给他们吃。 有个人饿得很厉害,用衣袖蒙着脸面,拖着鞋子,踉踉跄跄地走来。 黔敖见了,左手拿着饭菜,右手端着汤,吆喝道:“喂!快来吃吧!”那饥民抬眼望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吆喝来的饭菜才饿到这个地步的。 ”黔敖跟在后面表示歉意,第一单元 第 2 课 谈骨气 教学设计但是这
11、个人始终不肯吃,便活活饿死了。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课文第 5、7 自然段,第 9 自然段的前半部分都是记叙部分。比较后不难得出: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作为事例充当立论的论据或论证的材料,比较简明概括,记叙只是为议论提供依据,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记叙文中的记叙需要对人物、事件作细致的描写,具体而又生动。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的有什么不同?记叙是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方法,记叙出事件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并在这过程中描写人物,把人物的经历表现出来。在记叙文中,运用记叙方法是为了使读者对文章所写的人和事获得清晰的印象和正确的理解。在议论文,记叙常作为论据,用它来论证观点,它与证论点为准。如本课中所选三
12、个事例中的人物,代表了从古到今、从士大夫阶层到平民百姓、到现代知识分子中有骨气的范例,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很广,有很强的说服力,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议论文中的记叙只强调选择性,不强调完整性。有关文天祥,闻一多的事迹很多,这里只根据需要,选择有关部分记叙,而其他方面则概不涉及。另外,议论文中的记叙一般都是概括的,以说清楚事例为准,而不必像记叙文中的记叙,靠详细描述来打动读者。提问 6:课文最后一段指出无产阶级的骨气是什么?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无产阶级的骨气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最后
13、一段的作用是总结全文,号召我们克服困难,奋勇前进。五、总结文章写法特点课文在写作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1.对“骨气”含义的分析逐层深入,贯穿始终。第 1 自然段提出论点后,紧接着在第 2 自然段引用孟子的三句话解释“骨气”的含义,把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气概,这是对“骨气”含义的第一层分析。第一单元 第 2 课 谈骨气 教学设计举例之前在第 4 自然段先概括指出“骨气”的社会性、阶级性, 再着重分析“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的共同特点,即“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是对“骨气”含义的第二层分析。举例之后在课文结尾揭示无产阶级“骨
14、气”的本质特征。它是我们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又区别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的“骨气” 。这是对“骨气”含义的第三层分析。逐层深入进行分析,增强了文章的说理力量。2.精心选择和安排事实论据。见第二部分分析中三个事例的分析。六、拓展迁移课文中说:“每个时代都有许多这样有骨气的人。 ”从平时阅读,知识的积累以及对生活的观察中,请大家举出几个有骨气的人的例子。(1)富贵不能淫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屈原为报国爱民,即使沉江自溺也在所不辞;钱学森不为名利所动,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毅然回国等。(2)贫贱不能移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 , (他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在
15、衰病的晚年,他抬起头来,挺起脊梁,宁肯饿死,坚决拒绝敌人的“救济” ,这种品德,这种气节,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毛泽东曾赞扬他有不食“嗟来之食”的气节。 )苏武“留胡节不辱”等。(3)威武不能屈顾炎武,郑成功,李公仆,江姐,刘胡兰,夏明翰,陈然,陈真等(顾炎武饱经忧虑,坚持抗清;郑成功历尽艰险,收复台湾,大振台湾,大振国威;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英勇不屈,慷慨就义;陈然被囚于“中美合作所”时,受尽各种酷刑,特务逼迫他写自白书,他严词拒绝,并在激怒中写下了著名的自白诗这些人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骨气,表现了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七、布置作业:在我国历史上,有骨气的人又岂止这三个。在历史及现实的生活中,你还了解哪些有骨气的事例?附:板书设计第一单元 第 2 课 谈骨气 教学设计提出论点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事例论证 文天祥宁死不降元 富贵不能淫 古(士大夫)穷人不食嗟来之食 贫贱不能移 (平民)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 威武不能屈 今(知识分子)总结归纳 发出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