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一模 33 题汇编一、探究未知反应 物质成分的检验东城 33 (5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获得以下信息:钾、钙、钠等活泼金属能和冷水发生反应,且能在 CO2 气体中燃烧。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该小组同学将钠置于充满 CO2 的集气瓶中进行燃烧,反应后集气瓶内有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1)若钠着火,可以选用的灭火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 。A水 B泡沫灭火剂 C干沙土 D二氧化碳(2)该小组同学经分析得知,白色固体中不可能有 NaOH,原因是 。他们对白色物质的成分进一步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如下假设:白色物质是 Na2O 白色物质是 Na2CO3白色物质还可能是 。(3)为确定
2、瓶壁上白色物质的成分,该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 样品全部溶于水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CaCl2 溶液,静置 出现白色沉淀取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无明显现象 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分析,你认为上述三个假设中, (填“” 、 “”或“” )成立。钠在 CO2 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朝阳 33 (7 分) 据报道,一辆载满 20t 电石的货车,在高速路上发生意外,燃起大火并伴有大量黑烟,这辆货车在雨中燃烧了很长时间。某化学小组对电石中碳化钙(CaC 2)的性质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查阅资料】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
3、一种可燃性气体和一种白色固体。乙炔(C 2H2)气体燃烧时伴有大量黑烟。【猜想假设】甲同学对碳化钙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作出如下猜想: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氢气 氧气 乙炔白色固体可能是: 氧化钙 氢氧化钙 碳酸钙(1)你认为甲同学猜想的理由是 。(2)其他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有不合理之处,请指出并说明理由。【实验探究】步骤 1:取适量碳化钙加水,收集生成的气体,验纯后点燃,气体燃烧,伴有大量黑烟,说明碳化钙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步骤 2: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 ,说明碳化钙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是氢氧化钙。【反思交流】(1)碳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4、序号) 。A碳化钙与水反应放热 B碳化钙应贮存在阴凉干燥的库房C碳化钙与水反应可用于测定电石中碳化钙的含量D实验室用电石与水制乙炔的发生装置与制氧气完全相同二、探究未知反应 反应原理的确定海淀 33. (8 分)制作馒头时常加入泡打粉,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产生二氧化 碳气体,使馒头变得松软可口。小明对泡打粉的发面原理产生兴趣,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 泡打粉是一种复合膨松剂,又称为发泡粉,可作为快速发面剂用于制作面食。某种泡打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粉和酒石酸氢钾。【提出问题】泡打粉为什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猜想】猜想 1: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 2:酒石酸氢钾受热分解产生二氧
5、化碳气体 猜想 3: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在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探究】 小明利用以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装置 1 装置 2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装置 1 的 a 试管中放入小苏打,加热a 试管口内壁有无色液滴,。b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猜想 1 正确 在装置 1 的 a 试管中放入酒石酸氢钾,加热a 试管口内壁有无色液滴,石灰水不变浑浊 _ 在装置 2 的 c 试管中放入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的混合物,滴加 。,石灰水变浑浊猜想 3 正确【实验反思】 (1)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小明又查阅到碳酸氢钠分解的反应为: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6、,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和所学知识,小明对探究问题又提出了第 4 个猜想,并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利用装置 2 完成实验验证,其实验方案为 。(2)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下列关于泡打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A.泡打粉保存时要注意防潮 B.使用泡打粉前不需要将面进行发酵C.用纯碱替代泡打粉能起到完全相同的效果D.泡打粉在加水揉面与蒸馒头的过程中均能起到发面作用昌平 33(8 分)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个兴趣实验。向包有 Na2O2的脱脂棉中吹气,发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于是他们决定探究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提出问题】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查阅资料】1. Na2O2 是一种淡黄色固
7、体,常温下能与 CO2、H 2O、HCl 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不能与 N2 发生反应。2. 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及含量:N 2:74% ;O 2:16%;水蒸气:6%;CO 2:4%3. CO2 既不与 NaHCO3 反应,也不溶于饱和的 NaHCO3 溶液。【猜想与假设】 1. 可能是 CO2 与 Na2O2 反应产生了 O2,释放出热量。2. 可能是 H2O 与 Na2O2 反应产生了 O2,释放出热量。3. 可能是_与 Na2O2 反应产生了 O2,释放出热量。【实验验证】实验 I:验证 CO2 与 Na2O2 反应产生了 O2,释放出热量。甲小组同学用图 1 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
8、去)制取并收集了一瓶 CO2 气体,将包有Na2O2 的脱脂棉放在燃烧匙中,伸入集气瓶,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得出结论,猜想 1 成立。乙小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 CO2 与 Na2O2 反应产生了 O2,理由是 。同学们经过讨论,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用图 2 所示的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1 成立。打开止水夹 K,鼓入纯净、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 K。注入稀盐酸,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图 2连接 氮气袋包有 Na2O2 的脱脂棉KA大理石B C D E 碱石灰(CaO 和 NaOH 的混合物)图 1【解释与结论】1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9、。2装置 B 的作用是_ 。3装置 C 中盛放的药品是_ ,作用是_。实验 II:验证 H2O 与 Na2O2 反应产生了 O2,释放出热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 H2O 与 Na2O2 反应产生了 O2,释放出热量(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三、物质成分的确定 1、定性判断 (液态)丰台 33、 (8 分)实验课上,甲同学用石蕊试液测定稀盐酸和 NaOH 溶液的酸碱性,乙同学用石蕊试液测定石灰水和 Na2CO3 溶液的酸碱性(如右图所示) 。实验后进行废液处理:甲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液体倒入烧杯 A 中,得到蓝色溶液;乙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液体倒入烧杯 B 中,得到蓝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10、最终将 A 中的溶液和 B 中的上层清液倒入烧杯 C 中。(1)甲同学的实验中向 中滴加石蕊试液后,溶液颜色为红色。(2)甲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液体混合后,烧杯 A 中的溶液溶质一定有 。AHCl B NaOH CNaCl(3)两位同学继续对烧杯 C 中的废液成分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通过分析上述实验现象,烧杯 C 中的废液除石蕊和水外,其组成可能为: , , 。【设计完成实验】请设计实验验证烧杯 C 中的废液可能的组成: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4)最后,两位同学向烧杯 C 中加入 ,实现了此次实验的绿色排放(呈中性) 。(固态)房山 33(7 分)某校化学小组同学从家中带来淀粉、食盐
11、、纯碱、泡打粉、去污粉和部分变质的熟石灰 6 种固体物质。老师从中取出任意 3 种并编号,让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确认分别为哪种固体。固体 固体 固体品名:504 双吸剂成分:铁粉、生石灰等【查阅资料】1该去污粉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碳酸钙2该泡打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有机酸 3熟石灰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准备】为顺利完成任务,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预备实验。部分现象记录如下:实验 1取样,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实验 2取样,加入适量稀盐酸淀粉 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不溶物 无明显现象泡打粉 有气体产生,试管底部有白色不溶物 有气体产生【实验过程】小组同学对老师提供的三种固体进行
12、实验探究。部分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 1取样,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实验 2取样,加入适量稀盐酸实验 3取实验 1 上层清液,加入 3 滴酚酞溶液固体 有气体产生,试管底部有白色不溶物 有气体产生固体 固体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有气体产生 溶液变红固体 有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白色不溶物 有气体产生 溶液变红【得出结论】1固体、加水形成的溶液 pH 7 (填“ ”、 “”或“=” ) ;2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得知,固体是 ,固体是 。3.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固体不能确定。请你设计确认该固体的实验方案 。【实验反思】检验和鉴别也是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面对多种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上述实验活动给我们的启示是 。
13、(固态)燕山33. (10 分)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 双吸剂” ,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 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 Fe、Fe 2O3、CaO 、Ca(OH) 2、CaCO 3。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 Ca(OH)2 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1:甲同学的方案(见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
14、有不溶物,溶液变红固体中一定含有 和氢氧化钙(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Fe2O3(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固体中一定含有 CaCO3实验质疑:(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一定含有 Ca(OH)2 的结论,理由是 。(2)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 Fe2O3 的结论,理由是 。实验探究 2: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方案继续验证。(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丙同学实验中又能得出固体样品中一定还含有 ,仍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该物质是
15、。2、定量判断(液态)顺义 33 (7 分)课外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加足量稀盐酸研碎,并用磁铁充分吸引残留固体固体样品滤液 A滤渣 B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滤渣 C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过滤加足量碳酸钠溶液(右图) ,想通过探究确定其成分,以便重新利用。【初步分析】操作不规范可能造成标签破损,能造成标签破损的不当操作有 (写一点) 。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填字母代号) 。A酸 B碱 C盐【查阅资料】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 物有 NaCl、NaOH 、Na 2CO3、NaHCO 3。有关四种物质的信息如下: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
16、HCO320oC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水溶液的 pH 7 14 11 9【实验探究】为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芳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过程:图乙 图丙(1)实验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由此得出结论是 。(2)实验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还有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活动,小刚认为不能确定瓶中试剂的成分,小芳认为可以,小芳的理由是 。【拓展应用】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小组同学联想到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设计了如图丙所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固态误差分析)门头沟 33. (8 分)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
17、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原理思路】利用 Na2CO3 与稀 H2SO4 反应产生 CO2,通过 CO2 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 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石蕊试液稀盐酸(1)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2)浓硫酸的作用为 。【交流讨论】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 _(填序号) 。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 装置内空气中的 CO2 没有排出反应产生的 CO2 未被完全吸收 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方案改
18、进】为减少误差,使 CO2 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图乙 B 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 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_。【数据分析】若撤去图乙中的 C 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_(填“偏高” 、 “偏低”或“无影响” ) 。【拓展提高】已知 Na2CO3 溶液滴加稀硫酸并不断振荡,先生成 NaHCO3,当 Na2CO3 全部转化为NaHCO3 后,生成的 NaHCO3 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CO2。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 X溶液
19、。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 X 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为_。(气态)大兴 33 (7 分)某工业生产上规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允许排放量不得超过 0.02mg/m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碘量法”测定某化工厂附近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查阅资料】淀粉遇碘(I 2)变蓝,遇氢碘酸( HI)不变色。氢碘酸为无色液体。图甲图乙【测定原理】碘溶液吸收 SO2 的化 学反应原理是:SO 2 + I2 + 2H2O=X + 2HI。X 的化学式为 。【测定步骤】(1)取配制好的碘(I 2)溶液 5.00mL(含 I2 的质量为 6.3510-4 mg)于下述装置中的反应
20、容器内,并滴加 2-3 滴无色淀粉溶液。(2)利用上述装置到指定的测试点抽气,每拉动 1 次注射器抽气 100mL,并注入碘溶液中,直到反应恰好完全为止,记录抽气的次数。抽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实验中表明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3)换到不同地点再重复实验 4 次(每次所取碘溶液相同) 。这样做的目的是 。每次实验的抽气次数记录 见下表。实验次数 1 2 3 4 5抽气次数 42 38 36 44 40【得出结论】 二氧化硫的含量 是否超标【交流与讨论】实验结束后,有同学提议:可将插入碘溶液的导管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 。附加:其他的定量分析极值法2012 西
21、城二模 33.(8 分)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 双吸剂” ,其标签如下图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 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 Fe、Fe 2O3、CaO、Ca(OH) 2和 CaCO3。【实验探究】甲同学的方案: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固体中一定含有 ,氧 品名:504 双吸剂原 成分:铁粉、生石灰等得到浅绿色溶液。 一定不含 Fe2O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
22、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 Fe2O3的结论,理由是 。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1)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中一定含有 。(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乙同学对滤渣 B 又进行探究。【反思与评价】丙 同 学 认 为 乙 同 学 的 方 案 中 仍 有 一 种 物 质 不 能 确 定 。 丙 同 学 经 过 实 验 测 得 上 述 残 留 固 体 中 含钙 物 质 的 总 质 量 为 1.6 g, 滤 渣 B 中 CaCO3的 质 量 为 1.0 g, 滤 渣 C 的 质 量 为 1.0 g。【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久置固体的成分是 。2011 西城二模 33 (
23、7 分)有一包未知粉末,其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生石灰、氯化钠、硫酸铜六种物质中的四种。兴趣小组为确定其组成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甲组同学进行定性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分析(1)取少量该未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粉末部分溶解,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滤液。原粉末中一定不含 ;白色滤渣不一定是原粉末中的碳酸钙,其理由是 (用方程式表示) 。(2)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滤液中存在碱性物质。(3)向(2)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Na2CO3。【实验二】乙组同学进行定量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和 Fe2O3。21 g 未知粉末加入 100 g15%的稀盐酸8.8 gCO2恰好完全反应溶液 A 固体 B蒸发残留固体加足量水充分溶解滤液 A加足量碳酸钠溶液固体样品研碎,并用磁铁充分吸引 过滤 过滤滤渣 B滤渣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