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重新认识中国古代先知先觉.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57020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重新认识中国古代先知先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7、重新认识中国古代先知先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7、重新认识中国古代先知先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7、重新认识中国古代先知先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7、重新认识中国古代先知先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二章 重新认识中国古代先知先觉“我们传福音给你们,是叫你们离弃这些虚妄,归向那创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永生上帝。他在从前的世代,任凭万国各行其道,然而为自己未尝不显出证据来。 ”(徒 14:15-17)太阳不停地照这四方,那“公义的日头” ,也同样长明不息。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约翰 1:9)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真理与谎言之间的大斗争,从人类堕落起,至今未止,而且愈演愈烈。然而,那“真光”已经“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在罪恶与苦难中挣扎的世人,从来没有一刻被完全弃置于黑暗之中。“所以你们要知道:那以信为本的人,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并且圣经既然预先看明,上帝要叫外邦

2、人因信称义,就早已传福音给亚伯拉罕,说:万国都必因你得福。 ”(加 3:7-8) 上帝的旨意乃是让世人都成为“天子” ,因为“上帝在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又因爱我们,就按着自己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份。 ”(弗 1:4-5)那最早将福音传给天下万国的,就是上帝自己!以何方式?“在古时藉着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 ”(来 1:1)这福音在上古之时,除了传给以色列之外,是否还传给了别的国家?那使人得福,成为“天之骄子”的“大好的信息”是否曾传到过古代中国?请听那位直接为基督所拣选,作外邦人(非犹太人)之使徒的保罗是如何说的:“可

3、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但我说,人没有听见吗?诚然听见了, 他们的声音传遍天下,他们的言语传到地极。 ”(罗 10:17-18)按照保罗的说法, “他们的声音传遍天下,他们的言语传到地极” 。既如此,那真理之声在古时也必曾传到过中国在大地。那么,上古之时,谁是中华大地上真理的传声筒?我们上面提过“上帝在古时”是“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的(来 1:1) 。中国的先祖们,是否也有“众先知” 、 “智慧人”或“文士”晓谕他们?答案如果是肯定的,他们会是谁呢?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给“先知”下个定义。我们先来看两则现代辞书对于先知一词的定义。著名的韦伯氏大学词典将“先知

4、”定义为:“宣讲神圣启示的人;有着比普通人更深的属灵与道德洞察力的人;预言未来事件的人;某一事业或教义或团体的有效的领导者或代言人。 ”现代汉语词典将先知定义为:“1 对人类或国家的大事了解得较早的人。2 犹太教、基督教称预言者。 ”与现代辞书不同,中国古人对先知及其使命有独特的定义。孟子在万章章句中提到了伊尹的一句话。伊尹,名阿衡,是商朝汤王时期的一位高人。汤王奉天为王之后,先是派人带着聘礼去请他出琰辅佐朝政,被伊尹婉言谢绝。后来汤王又三次派人请驾,伊尹决意前往商室,倡导先王之道。伊尹之于成汤,正如舜之于尧,禹之于舜。临行前,他这样说:“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

5、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译文:“上天抚育百姓,就是要先知先觉的人启发后知后觉的人。我是上天造就的先知先觉的人,我将用此道(尧舜的仁义之道)去启发现在人的觉悟。 ”孟子万章章句上“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 ”译文:“上天生育百姓,同时也立了国君,立了老师,派给国君和老师的使命,就是帮助解明上帝爱护百姓的道理。 ”书经泰誓若将这两段话综合起来,就可以看出中国的先知不仅从上天领受其信息,而且还是上天选立的百姓之师。显然,这种定义是现代辞书所不及的。然而,细心的读者将看到, 圣经对先知及其使命也有类似的看法。“主耶和华若不将奥秘指示他的仆人众先知,就一无所行。 ”(

6、摩 3:7)2上帝对世人将要采取的行动,包括赐福与降灾,都预先告诉他所拣选的先知。上帝在降洪水毁灭世界的一百二十年前,将这一“奥秘”告诉了当时的义人挪亚,并吩咐他预备方舟,好在洪水来临时不至被水淹没。有趣的是,汉语的“知”字是由“矢”字(即箭,如有的放矢)和“口”字组成,有如口中的箭,直射人心,暗示着一种得到“真知”之后的扎心的感受。因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先知们也可能是受了上帝圣灵的默化感动, “先”于他人“知” “道”而领受“天命” ,将其所“先知”之道传给他人,但并未收入圣经之中。中国的经典中有不少记载,直接以“上帝说”开头,表明上帝在古时,并没有忽视中国古人,而确实与我们的先祖有过交通与引

7、导。看明了先知及其使命,接下来要回答的是,中国的先知都有些什么人?由于史料的缺乏,我们无法给出完整的古代先知名录。但其中有一些人却是广为人知的。比方说被尊为万世师表的中国古代圣人孔子(公元前 551-前 479) 。他自称是学效先王之道(尧舜所传的圣人之道) ,孔子收集整理了大批的上古时的诗书史料,自谓“述而不作” 。他一生设帐授徒,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孔子是古代圣人之道之集大成者,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历史学家,又是传统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儒家虽不称为教,但其思想对中国以及东南亚儒家文化圈的影响之深,则是有目共睹的史实和现实。与孔子同时代而稍长于孔子的老子(生卒不详) ,今天被认为是中国道家思想与

8、道教的开山鼻祖。他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既简明又包罗万象的道德经 。或许他的教导与信息历代以来一直被人误解,被神秘的迷雾所笼罩,使其中的灼灼亮光未有射入人心。被中国人奉为“亚圣” ,在孔庙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孟子(公元前 372-前 289) ,其生平事迹也与孔子老子一样不详,他也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充满智慧与教诲的孟子 ,并被收入四书之中,与五经并列,成为中国读书人的必读经书,并被列为宋以后的科举考试的必试内容。还有一些比上述三位早又倍受三圣尊重与仰慕的上古时期的君王与圣人,如尧舜、文王周公等,都应列于中国的先知与智慧人之列。有趣的是,孔子之前的中国古人,均称从天领受的道为圣人之道。孔孟之后,为道者虽称

9、所承继的孔孟之道,其实也就是圣人之道。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道统,虽然时代变迁,但这个道统却不改变。论到这个千年延绵传承的道,唐代大诗人、大文豪韩愈在他所定的原道中说:“尧以是传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按照韩愈的说法,孟子之前的先知们所传的都是同一个道。孟子之后这个道开始在中国传偏了。可是要找到千古传承的道的来龙去脉,真正的解开千古薪火相传的圣道,就有必要回到中国上古历史的起点。中国的历史分为传说的历史与“信史”两部分, “三皇五帝”中的尧舜就属于传说的历史部分,而中国的信史始于公元前 2205 年所建立的中国第一个

10、朝代“夏” 。中国人在此之后的历史均有着可信的史料保存至今。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没有早于公元前2205 年的记载呢?或许夏真是中国历史的开始也未可知?有没有别的有关世界历史的可信记载可以帮助解决这个几千年来扑朔迷离历史悬谜呢?世界上完整记载从地球受造之初起始的人类历史的惟一一部史记,是希伯来人的经书现在被称为圣经 。其中的第一卷书创世纪 ,是希伯来人摩西在公元前 1500 年前受上帝圣灵感动所写下伟大史诗。 创世纪记载了“起初,上帝创造天地。 ”上帝在六日之内创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 “到第七日,上帝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上帝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 ”(创 2:1-2 )

11、这便是世界各国七日一周,经年循环不息的来历。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和样式”造了一个男子亚当;然后再从亚当身上取其肋骨,为他造了一3个配偶帮助他,名叫女人。人类始祖受造之初,完美圣洁,毫无罪污。上帝将他们安置在可爱的伊甸园里,万物生长,佳树成荫。在伊甸园中间又独有两棵树:生命树与善恶树。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郭璞(276-324 )对其中的生命之树,就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万物暂见,人生如寄,不死之树寿蔽天地。 ”“赤泉驻年,神木养命,禀此遐龄,悠悠无竟” (郭璞赞 ) 。人“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 ”(创 3:22,岂不就是“不死之树” 、 “神木养命”?将来得赎之民所居住的圣城新耶路撒冷的“

12、街道当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从上帝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样果子,每月都结果子;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民。 ”(启 22:1-2 ) 。那生命河岂不就像郭璞诗中所说的驻年的 “赤泉”?那些“可得权柄到生命树那里,也能从门进城” (启 22:14)的人,岂不是“禀此遐龄,悠悠无竟”?根据圣经的记载,公元前 2348 年,上帝发动了一次全球范围内的大洪水来洗净地球。洪水淹没了地上一切山脉丛林和活物,惟有忠实的挪亚一家八口藏于他在洪水前用 120 年时间所造的方舟内的动物得以幸免,在洪水之后再度生衍繁殖于世。有学者认为,这次事件记载于汉字的“船”字中了。因为除了动物之

13、外,当时得救的就只有挪亚一家八口。有趣的是,中国传说中最古老的人物里有女娲、神农与伏羲三个人物。传说中女娲“铕土为人” , “炼五色石补天” ,乃是人类的始祖;神农与伏羲是与他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圣人。现存的神农本草经 ,即托神农之名而作。而伏羲则被普遍认为是中国之精华“八卦”的创始人。最值得注意与令人惊讶的是,这三个传说人物的名字的发音,与方舟中的幸存者挪亚、闪、雅弗极为相近。这种惊人的相似性,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先民们所了解的人类历史,与圣经的记载相去不远。在中国先祖的信仰中,万物都是天所造。人更是上天创造的杰作。洪水之后,挪亚实际上成了人类新的始祖。有一点是肯定的:补天之事,乃是因天下有

14、大洪水而起。这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圣经所记载的洪水的真实性。因为科学的概率论,排除了相距遥远的两个文明,纯粹偶然地记下了同一事件以及三位同名的经事人的可能性。我国最早的史书书经开篇就是尧典篇 。因此,以尧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与领袖,应当是有充分的历史根据的。据书经记载,尧舜曾向“上帝”献祭。 “上帝”是对至高主宰者的敬称。中国人的上帝与希伯来人所说的上帝,其创造主的身份以及其圣德与本性的方方面面都一一对应。更值得注意的是两者的发音也极其相近。希伯来人称“全能者”为 El Shaddai;用汉语中保存古音最完好的广东话读“上帝”一词,与希伯来 Shaddai 相差无几!这难道又只是一种巧合?!尧舜二

15、帝,及孟子提到的伊尹等,都是当时的有德之人,他们或许就是中国最早“圣人” 。他们的话常被后世的圣人所引用。我们将在本书中发现,他们所教导的道理正与圣经如出一辙。不仅如此,我们还将发现,中国古代的圣人所作的一些预言也与圣经中的一些最奇妙的预言不谋而合。虽然不是每个预言都如圣经中的预言那样准确无误,但却无疑向世人证明:“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地上的人。 ”(约 1:9)中国古代的先知们,作为天道的传声筒,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属天的教诲。基督与撒但之间的大斗争,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有迹可寻的。围绕着这些记载着上天声音的宝贵经训,善与恶之间展开了一次次传扬与销毁的斗争。但乌云毕竟遮不住光明, “公义的日头

16、”总是照亮着中华大地上那些不断求索的诚实的人。圣经上说:“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 ”(箴 4:18) 。有真光不断的从中国古代的先贤身上放射出来,如点点烛光,将人引向那璀璨的大光圣经中大好的信息天国“永远的福音”!(启 14:6)第三章 华夏文明宝库与圣经一样,中国经典几千年来得以流传下来,其间也是大起大落。这些经书也与圣经一样,是由许多位不同的作者写成,而且总体的历史跨度达越数个世纪而成。还有一点可4能也会令今天中外读者感到惊讶:其中的许多作者在论到自己的使命和教导时,都是直指上天或上帝,其情之诚,其状之恭,令人肃然生敬。数千年来,这些经书在中国历史的传承中,一直起着极其

17、重要的作用,深深地渗透到了我国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艺术与哲学、史学民俗,以及民族传统中。1856 年一位来自英国的非国会教会(即新教)传教士理雅各,回到英国后自发地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翻译中国经书的工作,成了将中国经书最多的介绍到西方、介绍到世界的第一人。他对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所做的贡献之大是无庸讳言的。他这样评价有着四千年历史的中国:“很明显,在这个民族中无疑有着某种最伟大的道德力量之准则。中国人所养就的师道尊严是任何国家都不可比拟的,世上也没有任何其他国家能像中国那样敬重学问。中国的所谓经典通常是指四书五经 。据康熙字典中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字典的解释:“经者道之常也” ,即永恒之真理的意

18、思。五经:即易 、 书 、 诗 、 礼 、 春秋 。关于五经, 汉书艺文志中有一段话论到“六艺”极为切要:“六艺之文, 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言志,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着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 ”四书包括论语 、 大学 、 中庸 、 孟子四部书。(一) 论语记载了孔子在不同的场合下与弟子或他人的讨论,称为“论” ,及孔子不问自述的一些讲话,称为“语” 。 论语成书至少是在孔子死后四十年,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传记文学之一。 论语全书共二十章,15917 个字。文字虽简,内容却广且深,对后世的影响力之大,可以从“半部论

19、语治天下”的说法中见出一斑。对孔子的生平事迹最可靠的记载也还在论语一书。(二) 大学大学出自礼记第四十三章。作者究竟是谁,历来说法不一。古人一般认为是子思依祖父孔子的教诲而作。据唐氏奏疏引汉贾逵之言,说子思因“恐先圣之学不明,而帝王之道坠,故作大学以经之,中庸以纬之。 ”大学所提倡的思想总结为三纲八目。三纲者:“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而八目则为: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英国著名历史学家, 世界史纲的作者威尔斯将大学一书列于世界最伟大的十部著作之一。(三) 中庸如上节所引语录所言,一般认为中庸一书为子思所作。(四) 孟子孟子一书可能由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人所作,目

20、的是要弘扬孔子的仁义之道,抨击当时的异端邪说。孟子一书的重要性可从孟子在孔庙中的地位上见诸一斑。孟子被称为亚圣,其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人提到儒家也是孔孟并称。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唐代韩愈在原道中说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这话点出了孟子在这个道统传承过程中的地位。而孟子一书就是这一传承的具体体现。二、五经五经包括易经 、 书经 、 诗经 、 礼记 、 春秋 。(一) 易经古人称易经为“群经之首” ,又称为“五经之原” 。 易经是五经的枢纽和根本。所以写下易经 ,是为了“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就是说要推究

21、事物之理,使人性得以充分发展,以至于完成天定的人生使命。 易经大有究天人之际、寻造化之原之势,以求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修齐治平之本。用现代的话来说, 易经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的宇宙观与人生观,使我们有信心、有定见、乐观积极、奋发有为。一言以蔽之,则为明天人合一之5道。就是要找到人生的意义,实现符合天道的正确的人生。 一、 卦(1)六十四封伏羲画封、乾坤居首二、 封辞(1)封辞文王作(2)爻辞周公作三、传 彖传,象传,辞传,文言传,说封传,序封传,杂封传孔子及其门人作品从伏羲至周代之始,经过 3600 多年。据传说,夏代的易称为“连山” ,商代的易称为“归藏”。我们现在所说的易经

22、又称周易 ,实则经过了四圣之手伏羲、文王、周公、孔子,最后由孔子修订成书。用孔子自己的话来说,学易可能避免人生走入误途。 论语述而载孔子言:“加我以数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也。 ”这句话可能性和他说的另一句话连起来读:“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可见在孔子的人生中, 周易以他这位乐天知命的夫子有着何等的地位。 周易能帮助他认识天定的人生使命与目的,能帮助他避免人生重大的错误。孔子说:“不占而已矣。 ”这对于今天学易的人,应该是一个重大的启示。我们不可将重心偏置于占卜之类的活动,而应该从中寻找上天所定的人生目的。 系辞上传载:“是故圣人以能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之下疑”

23、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圣人用易来启迪天下人的心志,成就天下人的事业,了断天下人的疑难。人间的事业第一要讲究的就是“天时” 。只有对这天时有充足的了解,人间的事业才可能立定成就。从孔子叙述中可以得知, 周易里面深藏着不少上天所启示的道理,不然人何以因读易而可知天命呢?易的博大精深,不是一两篇文字可以穷尽的。我们将仅摘取易经中较具代表性的语录,来研究这部古经以人类认识上帝以及上天所赋予的人生使命的指归。另外,我们知道圣经为一部上帝亲自启示的经典。人们读圣经也是为了知天命而行天命即行上帝的旨意。而且圣经是对上帝旨意的完全的启示。两经既同样启示上天的道理,我们还将发现,藉着圣经所发出的亮光可以帮助我们更

24、好的理解易经 。我们甚至可以作一个结论,不懂圣经的人不能真正读懂易经 。(二) 书经书经又称为尚书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宗教、社会习俗的惟一的宝典。其内容大多为古代策命告誓之原文。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乐家,弟子盖三千焉。 ”上古时全书的书名只有一个“书”字。因此孔孟论到书经时都是以书指称。后来朱熹在“书”的前面又加上了一个“尚”字, “尊而重这若天书然,故曰尚书。 ”书是孔子教育弟子的主要教本之一。孔子所修订的书本有一百篇。我们现在所存的尚书称为今文尚书 ,共二十八篇,其历史年代跨度长达 1700 年之久,是一直公认的可信的史料。 书经中

25、所记载的中国古代先祖们对上帝的虔敬之心以及与上帝的亲密往来可能会令今天的国人大感惊叹。(三) 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先秦时称诗或诗三百 ,到了汉朝时因汉武帝“独尊儒术” ,儒生们在“诗”的后面又加上了一个“经“字,把它作为儒家的经典加以传习,所以才有了诗经之名。诗经的创作时代大约是从周初叶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 11 世纪到前 6 世纪之间。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诗原有 3000 余篇,后经孔子删减淘汰,选择了其中的 305 首定为诗三百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列于风者,皆足以观国政之盛衰;凡列于雅者,皆足以考王道之得失;凡列于颂

26、者,皆足以见先王创业垂统之意。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为朝廷举行集会及典礼时的乐曲,而小雅则兼含民间的乐曲。而颂则多为国家在重大的祭祀或6隆重的庆典上所演奏的庄严盛大的乐章。古时的诗与曲是不分的,可以说诗经是中国的古典音乐。诗经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在史学上所达到的境界都是空前的。无疑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制度、人文思想、人的认识水平,探求古人的信仰与对人生的理解的一个重要的教本。诗经内容丰富,题材也较广泛。我们现在重点研究的是诗经中的神学思想。(四) 礼记古代所谓礼,涵义甚广,传统制度、成文法规与民间风俗习惯等,无所不包。礼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核心,大至祭天之制度与国家的法令,小到个人的行为规范。

27、所以中华民族又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旧时称礼经为“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其中的道理是一贯的。收入五经的礼记为孔门弟子根据孔子的教导所作。(五) 春秋春秋是中国第一部历史著作,是第一部完整的编年史,惟一的一部由孔子亲自执笔而成的史书。 春秋所记为鲁国自公元前 722 年到前 481 年二百四十年间的历史,共十一卷,千八百余事,一万六千五百余字。倾注了孔子晚年的心血,可以说是微言大义,满卷正义之道。孟子在论到春秋时说,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春秋 ,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

28、其惟春秋乎。 ”论到春秋的社会影响力,孟子又道:“孔子成春秋 ,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腾文公章句下 )后世有所谓“春秋笔法”之说,也源自于孔子的春秋 。我们还将要讲的另外几部古经,虽不在上述四书五经之列,可其地位和影响丝毫不下于上述各书。一部是老子的道德经 。 道德经的作者与写作年代历来是一个悬案,我们这里也不敢多言。只需指出, 道德经虽仅五千言,却是字字珠玑。 道德经分为道篇与德篇 ,纵观全书,其所论多为圣道与圣人,俨然一部中国的古代的“传道书”!另一部是孝经 。 孝经曾位列六经之位,无论是上流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一般都以孝经教子育人。观其全文不过千八百字,可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之大,实不在任

29、何上述经书之下,文明世界,惟神州中华有此一部孝经世代相传。孝经乃对上帝所亲立的“十诫”第五诫之阐发细说,中国社会蒙上帝之赐福,数千年国立不破,实为遵守此命而蒙上帝应许之福使然。关于“十诫”我们后文将有专门介绍,这里就不详说了。希伯来人虽有十诫明文,可言行不一,虽为上帝特选作为圣言的保存者,可是其信诚却远不如中国先人。以色列屡遭灭国之灾,有辱上天所托;偌大个中国却蒙福至今,其中孝之理大矣!顺从与不顺从,乃是祸福的关键。另一部列于本书讨论范围的是墨子一书。墨子生平无考。据史记所载:“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传统认为,墨子当介于孔孟之间。墨子一书为其门生对其言

30、论的记述与阐发。在孟子时,墨家学说已达到“其言盈天下”的地步。墨家的思想虽未被接受为中国的正统,可其核心部分实为中华智慧的精华之一。第四章 孔孟二圣的惊世预言孟子是上古圣人中的最后一位,历史上称之为亚圣,其地位仅次于孔子。唐儒韩愈把孟子作为尧舜之道的最后传人。他在原道中写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这里所说的孟轲,就是孟子。有关他的生卒年代,史籍无明确记载。据推算,大约为公元前 373 到前 289年。孟子一生享年 83 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孟子一书。 孟子一书共七章,意深境远,其对传统的中国人的影

31、响实非言语所能笔录。下面我们将与大家一起探究孟子书中的几段精彩的预言。7一、孟子的大预言我们在孟子一书常可读到孟子论到从传说中的两位先王所传下来的“尧舜之道” 。虽.然现有的历史对于这个大道的过程没有明确的记载,可是孟子却给出了各个圣人之间传承的大致年限。 孟子尽心章句最后一段,也是孟子全书最后一段。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 ”我们先来看第一句的前半句:“由尧舜至于汤,五百余岁” 。舜在禹登帝王

32、之位之前去世,而禹是建国于公元前 2205 年前后中国第一朝夏朝的第一位帝王。根据历史年代,殷商第一位帝王汤王卒于公元前 1753 年。汤王去世之前五百年,则为公元前 2253 年。而这个年代正与尧舜在中国历史上发挥影响的年代相吻合。再看第一句的后半句:“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 ”这里所说的禹就是民间传扬说的大禹治水的那位治水英雄,中国夏朝的第一位帝王。皋陶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是辅佐舜和禹两位帝王的两朝重臣。说是大臣,其地位却又异常的特殊,常常教导舜和禹(见尚书皋陶谟 ) ,与圣经中的先知地位极为相似。他们与舜和禹生活在同一时代,故得亲自见到尧舜并晓得其道。我们在这里看到了

33、一幅孟子所描述的“圣道”薪火相传的美妙图景。汤是这个链环中的关键性的第一环。夏朝的最后一位帝王桀,亲女色,疑直臣,荒淫无度,滥杀忠良。汤会合诸侯,起兵来桀,取而代之,夏灭商立,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汤武革命。 ”孔子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周易革第四十九 ) 。汤王是一位圣明的君王,尧舜之道在汤身上得以发扬光大,普照天下。第二句:“由汤到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中国帝王年谱上虽无文王之名,可他却是周朝真正的开国元勋。 诗经上充满了对文王的赞扬。例如皇矣:原文 译文皇矣上帝! 伟大啊,上帝伟大!临下有赫。 面对下界,洞然明察。临观四方, 观

34、察四方之国,求民之莫。 觅求安民之所。维此文王, 就是这位文王,帝度其心, 上帝审察其心,貊其德音, 巩固他的威信。其德克明, 他能明察曲直是非,克明克君, 他能分辨邪恶善美。克长克君。 赏罚分明,人人敬畏。文王名昌,乃商纣王时期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的一位诸侯,世称周。他生于公元前 1229 年,卒于公元前 1132 年,终年 97 岁。是周易的作者。因此,从商汤(卒于前 1753 年)到文王出生共历 524 年。第三句:“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 ”我们看到,孟子在讲论圣道传承链环时是谨慎而恭敬的,旨在向后世说明, “孔子之道”就是最初中华

35、祖先承天所启的“尧舜之道”或“圣人之道” 。从文王去世的公元前 1132 年,到孔子出生时的公元前 551 年,其间相距共 581 年。太公望、散宜生都是归服文王周朝开国大臣,他们乃亲受文王教诲,故对“圣人之道”是见而知之。而8孔子则是从古籍和向当时的人学习而得“先王之道”的。可惜到了孔子时,先王之道中的“大道”以及真正的祭天之礼已经失传。孟子看到上天所赐的“圣人之道” ,如此精妙地保存传世,深知上天不绝此道。虽然孔子已去,到他的年代未见其他圣者兴起。然而他仍然充满信心地预言说:“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在世者。 ”译文:“那时有天时,现在也有天时。五百年必有圣王兴起,而其

36、间必有一些有德之人出现。”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依孟子的看法,从尧舜到成汤,其间五百余年;从成汤到文王其间又经过了五百余年;从文王到孔子也是五百余年;那么在孔子之后五百余年,世间必有一位圣王兴起!而且这些圣人一位比一位更加贤明,对“圣人之道”的领受一位比一位更加光大。在孔子的眼里,文王周公乃是集古圣之大成者;而在孟子的眼里,孔子则又胜过于一切古圣。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说:“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天道的这种渐进性,正如同圣经所说:“但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 ”(箴 4:18)上天所赐的圣人之道,必不因日久昏暗,恰恰相反,将以更明亮的光辉照亮世界。那么

37、,孔子之后的五百年将要兴起的这位“王者” ,必如中天之日,光彩照世!孔子卒于公元前 479 年。据太史公记载“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复留。惟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 ”依此推算,孔子丧礼终日应当往后推六年,即公元前 474 年。五百年之后就是公元 27 年(没有公元 0 年,因此另一年),正是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但光武帝在位十五年,并非有惊人的建树。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任何功过三朝圣王的帝王将相。那么,孟子的这个预言是否落空了呢?如果没有,那么,这位“王者”会是谁呢?如果在中国的历史上找不到这样的一位“圣王” ,又当从何处寻找呢?孔

38、子似有一段话指点迷津。商太宰见孔子曰:“丘圣者欤?”孔子曰:“圣则丘弗知,然则丘博学多识者也。 ”商太宰曰:“三王圣者欤?”孔子曰:“三王善任智勇也,圣则丘弗知。 ”曰:“五帝圣者欤?”孔子曰:“五帝善任智勇也,圣则丘弗知。 ”“三皇圣者欤?”孔子曰:“三皇善任因时者。圣者则丘弗知。 ”商太宰大骇曰:“然则孰者为圣?”孔子动容有闲,曰:“西方之人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丘疑其为圣,弗知真为圣欤?真不圣欤?”商太宰嘿然心计曰:“孔丘欺哉!” 列子仲尼这位官员不敢相信,为何中国人所津津乐道的,从古就一直向往的圣王竟然不是中国人,而将生西方!列子所记的这段经文,历

39、来未受到注意。其中的原因众多,很多人也以为,孔子所的“西方之圣”乃为戏言。然而,孔子却是认真的。 列子上说:“孔子动容有闲” ,足见孔子论到这位圣者时的激动与向往的神情。孔子不仅指明了圣王的方位,而且还提到了他施行王政的时间上的特点:“如有王者,必世后而仁。 ”(译文:“若有真正的圣王兴起,他将等候三十年,然后将仁爱之道昭示于天下” 。论语子路第十三孔子所说的这位西方圣王,为何要等三十年才将仁爱之播于天下?孔子所说的究竟是甚么意思?相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来说,以色列乃是中国的西方。我们不妨将眼光从中国转向世界,从中国先知的预言转向希伯来先知的预言,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线索。二 古希伯来先知对圣王

40、的预言 查世界各国之经典著作,只有希伯来的圣经中才有一段跨度超过二千年的关于至高者的圣王预言。这段预言出自旧约圣经中的但以理书中。但以理生于 BC587 年,他与孔子(BC551-BC479 )恰为同时代的人,正值犹大国(以色列)历史上的所面临的生死存亡时期。犹大国最后的四位国王,不敬拜他们的创造主上帝,却反倒拜起了偶像,拒绝上帝的恩典与保护。因此上帝允许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攻占了他们的国家。9在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王之孙为王的第三年,上帝借天使向他说了一段可怕的预言。结束时又给了他一段与时间有关的预言说:“到二千三百日,圣所就必洁净。 ”(但 8:14)对后一段预言,但以理百思不解,并因此病了数

41、日。 (见但 8:27)他清楚地知道犹大国将在巴比伦为奴七十年,因有先知耶利米预言说:“这全地必然荒凉,令人惊骇,这些国民要服侍巴比伦王七十年。 ”(耶 25:11)在玛代族大利乌王元年,年近百岁的但以理知道七十年被俘的年岁将满,便禁食,披麻蒙灰,向上帝祈祷恳求归回故土。 (见但 9:4,16,19)上帝应允了但以理的祷告,并派天使加百列迅速飞来,对他说道:“为你本国之民和你圣城,已经定了七十个七,要止住罪过,除净罪恶,赎尽罪孽,引进永义,封住异象和预言,并膏至圣者。 ”(但 9:24)七十个七是从二千三百日预言截下来的一段,它的起点是 BC457 年。圣经说:“你当知道、当明白,从出令重新建

42、造耶路撒冷,直到有受膏君的时候,必有七个七和六十二个七。正在艰难的时候,耶路撒冷城连街带濠都必重新建造。 (但 9:25)六十二个七的终点有受膏君,那么这是哪一年呢?七个七是 49 年,六十二个七是 434 年,这样就到了AD27 年。那么,公元 27 年发生了什么大事呢?耶稣受洗。耶稣的受洗就是受圣灵的膏,成为受膏者。耶稣受洗之后三年半,也就是公元 31 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成为祭祀的羔羊,为人类的罪而献上,使预言他伟大牺牲的祭祀与供献从此止息。在这里,孔孟的预言得以证实,我们不得不承认,上帝不仅拣选希伯来的先知,也拣选中国的哲人,使泱泱大国接受救恩的信息。三、王者耶稣但以理的这段在耶稣降

43、生五百多年前所作的预言,乃是基督教的基石。没有这则预言的应验,就少了一个最有力的证据,证明耶稣就是那位将要降世的救世主。而预言中关于救主之受膏、受死、除去罪孽引进永义等使命在耶稣身上的应验,正说明基督就是那位要来的弥赛亚。世人可以欢喜地说:“看哪,这是我们的上帝,我们素来等候他,他必拯救我们。这是耶和华,我们素来等候他,我们必因他的救恩欢喜快乐。 ”(赛 25:9)上古的中国人似乎很早就在等候这位王者的来临,因为他来就是要将百姓从罪罚之中救出来。孟子引书经仲虺之诰上的话说:“蹊我后,后来其无罚。 ”译文:“恭敬等候我们的君王,君王为了我们就不再有罪恶的杀罚了。 ”孟子腾文公章句下这位王者是谁呢

44、?耶稣庄严地宣告自己是真理王国的王!是凡听从真理之人的王!在耶稣的十字架上有一个牌子,上面用三种文字写道:“犹太人的王。 ”圣经告诉我们:外面作犹太人的人,不是真犹太人,惟有内心顺从真理的人,才是真犹太人。 (罗 2:28,29)因此,耶稣基督乃是世界真正的圣王!现在,让我们回到孟子的预言:孟子的预言没有落空,原来他所仰望的那位将在孔子后五百年降世的王者,不是别人,正是从天而降的真命天子耶稣基督!令我们大感惊奇的是:孟子与但以理,这两位生活在不同国度的先知所发的预言,竟同时应验在耶稣基督身上。这难道又只是另一个惊人的巧合?!孔孟的预言向人们提供了第二个可信的证据,使人们确信,耶稣就是那位从远古

45、就一直被人仰望的圣王!耶稣真是那位“万国所羡慕的” (该 2:7)仁义之王!我们因此更有理由相信,圣经中的上帝就是中国古人所敬拜的上帝!我们因此更应该感谢上帝,在中国的先贤们,为华夏的子孙留下了寻找并确认那位要来临之圣王的预言!使“我们可以靠着他得救。 ”让我们进一步在历史的长河中寻索,看这位在中国兴起先知,发出预言的上帝,藉着华夏的先圣,为了使中国人认识他,还留下了何等宝贵的记载。第五章 中国古人所认识的皇天上帝中国古人心中的上帝是不是圣经所记载的上帝呢?传说中的“五帝”中最后二位分别是尧和舜。这二位先帝一直以圣王的美名而流传了下来。论到尧,孔子这样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为大,

46、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10章。 ”译文:“尧作为国君真伟大啊!崇高啊!只有天最大,惟独尧能效法天。他的恩德广博无边,老百姓不知道怎样去称赞他。他的功业真崇高啊!他的礼仪制度也太美好了!” 论语泰伯第八书经舜典中记载舜帝“肆类于上帝” 。从这两则短短的描述之中,可以看出尧和舜都是敬拜真神上帝的。 书经梓材有这样的记载:“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 ”译文:皇天上帝将中国版图及其人民赐给先时的圣王。 ”可见中国的先民深信,是上帝赐给他们圣王以及美丽的国土和广大的人民的,所有的先王都是受命于天。使徒保罗这样说:“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

47、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 ”(徒17:26-27 )上帝不仅将各国安置于各地,又赐给他们完全的自由。 “他在从前的世代,任凭万国各行其道。 ”保罗这里所说的上帝“任凭万国各行其道, ”就是给万国自由行动的权利。当早期的中国人顺天而行,就有福惠从天而降临到他们;若是背逆上天而行,国家所面临的就是灾祸,君王就被剪除,而由仁德之主取而代之。在漫长的年月中,上古的大多数君王都敬畏上帝,顺天而行。根据史书所载,秦王朝之前的三朝的最后一个君王都偏离了正道,上帝就兴起仁德之主来攻击他们,不仅取了其王位,而且改朝换代。 “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 ”译文:天道乃是赐福善良而降祸于淫恶。上天降灾于夏朝,以彰明其罪恶行径。 ”书经汤诰领导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革命的汤,上顺天心,下合民意。他清楚的知道他征伐夏桀的使命是来自上帝的。在征伐之前对民众说:“有夏有罪,天命殛之。 ”又曰:“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译文“因夏罪恶多端,上天命我去攻灭它夏氏犯有大罪,我畏惧上帝发怒,所以不敢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