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颅脑外伤后间脑发作.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60395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严重颅脑外伤后间脑发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严重颅脑外伤后间脑发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严重颅脑外伤后间脑发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严重颅脑外伤后间脑发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严重颅脑外伤后间脑发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严重颅脑外伤后间脑发作作者:高国一重型脑外伤患者中,约 15至 33出现间脑发作,其初次发作时间从伤后 24 小时到数周。间脑发作的根本原因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升高,尽管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表述间脑发作的名词有很多,包括自主神经异常,阵发性自主神经失调,阵发性张力障碍性自主神经失调,阵发性交感风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综合症等。间脑发作可见于创伤,亦可见于脑肿瘤、脑积水、缺氧、蛛血等神经外科疾病。间脑发作的临床表现包括姿势异常,肌张力增高,高血压,心动过速,瞳孔散大,高热,多汗,呼吸频数。常突然出现,可持续数小时,之后迅速结束。间脑发作常出现于停用镇静剂和麻醉剂之后。病理生理变化:理论上,间脑发作

2、源于交感、副交感神经失联系或失平衡导致的交感神经活性升高。这种失衡源于皮层控制的下降、自主神经平衡失调和重置机制的破坏。临床表现:间脑发作常突然出现。Baguley 等认为典型的间脑发作常分为三期,第一期,持续约一周,此时患者因镇静或肌松状况而无典型症状,第二期,平均于伤后 74 天出现间脑发作症状,第三期,症状消失。引发间脑发作的因素包括吸痰,翻身,环境感觉刺激,发热等。明确鉴别激发因素可以减少与之相关的发作次数。鉴别诊断:Strum 等认为,诊断间脑发作需除外自发性心动过速,高血压和高热。Baguley 认为需要满足 7 种临床表现中的 5 种同时出现,即心动过速,高血压,呼吸频数,高热,

3、肌张力增高,固定体位,多汗,即可诊断为间脑发作。Blackman 认为需每日发作一次,持续 3 日以上方可确诊,其症状包括,体温大于 38.5 度,收缩压大于 140mmHg, 心率大于 130 次,呼吸次数大于 20 次,兴奋,多汗,肌张力增高。血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素水平升高有助于明确诊断间脑发作,但是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即可确诊。目前没有特异性的脑损伤类型或影像学特征提示间脑发作的可能性。一般认为癫痫与间脑发作有关,但是 Do 等报告对间脑发作患者行脑电图检查的结果,未检出癫痫波,证实间脑发作与癫痫无关。尽管当前尚无检验学标准支持间脑发作的诊断,仍有许多研究专注于间脑发作的原因。间脑发作常提示起

4、源于颅内的神经源性变化,如新发的占位性病变或水肿,癫痫,甲状腺危像,深静脉栓塞,肺栓塞,感染,中枢性发热,成瘾性药物或酒精戒断。间脑发作的危害:间脑发作增加了继发性脑损害的危险性。常见脑组织氧降低、高血压,心律失常,高血糖,高热和高钠血症。如果患者持续处于高潮气量状态,导致血管收缩,会导致脑组织氧降低,在使用药物控制症状时,镇静或麻醉剂的使用可以即可缓解症状,持续的高血压会增加脑血流,从而导致脑水肿加重,再出血,心功能障碍。一般而言,高血压不需控制,因为血压升高是代偿反应,一般不需干预,如血压持续据高不下,可施加药物干预。一般不需长程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常见心律失常,包括心动徐缓,异位心搏,心律

5、不规则,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在心律失常出现明显症状时或威胁生命时,需要处置。长时间的间脑发作增加患者出现心梗的危险。循环中儿茶酚胺增多引起呼吸系统体液负荷过重会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其症状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相类似。机体代谢增高,可以升高体温,提高血糖水平,增加肌肉废用的危险和体重下降。在脑外伤病人,高热的原因多半来自感染,控制体温于正常范围是非常重要的。控制血糖于正常水平也很重要。机体代谢升高和多汗会引起高钠血症,肾功能不全,痰液粘稠等,所以要维持患者的能量供应以及水分平衡。治疗:间脑发作的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以减少持续性交感神经活性升高导致的副作用。药物选择取决于医生的选择,有效药物往

6、往需要经过多种尝试。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药物均可用来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常用药物包括阿片肽受体拮抗剂,多巴胺拮抗剂,氨基丁酸拮抗剂,镇静剂。患者接受 ICU 治疗阶段,静脉使用吗啡,芬泰尼,咪唑安定等,这些均为间脑发作治疗的一线药物。尽管静脉给药可以达到迅速起效,且可达到极量应用,但是会给病人带来呼吸抑制的危险。经胃肠道给药,常用来维持控制症状发作。常用来配伍使用的药物是溴隐停和羟考酮。溴隐停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作用在下丘脑水平,可以降低温度阈值,减少多汗症状,并且可以降低血压。起始剂量是每 8 小时 2.5 至 5mg,可以调整为每日 3040mg。羟考酮是阿片肽拮抗剂 ,对于对抗间脑发作

7、也有良好效果。为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初始剂量可以为每 4 小时 5mg,可以增加到每 4 小时 10mg。用药期间慎用对乙酰氨基酚。如果间脑发作出现高血压和心动过速,或者溴隐停和 受体羟考酮无明显疗效,可以加用 受体拮抗剂和 受体拮抗剂。心得安是非选择性 受体阻滞剂,可以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同时可以降低血儿茶酚胺浓度,减少心脏负荷,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中枢性高热。起始剂量可为 10mg 每日 2 次,可增加到每日 640mg。心得安会引起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建议谨慎用于哮喘和支气管疾病患者中。如果心得安无明显效果,那么可以使用可乐定或拉贝洛尔。可乐定是 2受体阻滞剂,降低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

8、素水平。而拉贝洛尔是 121受体阻滞剂。极端高热可以用氯丙嗪治疗,氯丙嗪是多巴胺阻滞剂,可以静脉、肌肉或口服使用,能迅速降低体温。低剂量使用氯丙嗪可以降低下丘脑相关的血管收缩张力,从而降低体温,因其存在抗胆碱能和锥体外系副作用,不建议长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降温毯与氯丙嗪连用可以控制体温。高热会延长间脑发作时程,所以维持正常体温能够减少发作的频次和严重程度。在处理高热时,要除外脑膜炎,肺炎,尿路感染和深静脉栓塞。在患者出现持续痉挛或肌紧张时可以使用丹曲林,可以减少钙释放,促进骨骼肌松弛,有助于降低体温,对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也有作用。见诸报道的药物治疗还包括巴氯芬,氨基丁酸拮抗剂,用于鞘内注射。有

9、报道使用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治疗闭锁综合症患者。环丙甲羟二羟吗啡酮可用于间脑发作的辅助治疗,其他药物包括苯妥英,苯巴比妥,卡巴咪嗪,美托洛尔,阿坦乐尔。理论上,任何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的药物均可使用。结语:间脑发作病人需要得到即刻处置。应静脉使用药物,尽管效果很短暂。同时要启用口服药物达到长期疗效。多种药物及剂量可选,直至生效。首先选择溴隐停和羟考酮,如高血压不能控制,则加用可乐定。治疗的目标是迅速控制交感神经过度活跃的症状,减少继发损害,促进病人恢复。每个病人都需要个体化的用药。患者不需长体给药,但是何时停药,首先停何种药物均无固定模式。第二篇第三脑室造瘘术后间脑发作的诊断及治疗 (附 20 例分

10、析)肖庆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1.1 均在术后 23 h 内出现间脑发作症状,除 2 例死亡外均于 2448 h 缓解。突出表现为呼吸浅快,最高呼吸频率达 120 次/min;心率加快,常高达 220240 次/min;血压升高,体温升高或正常。出现癫疒闲大发作 2 例,急性肺水肿 1 例。1.2 抢救过程 首先使用大剂量镇静剂苯巴比妥注射液 (最大剂量 25 mg/kg) 静脉注射,然后予 68 mg/kg 肌肉注射,q 8 h;咪达唑仑注射剂 12 mg/h 静脉滴注或丙泊酚注射液 2030 mg/h 静脉滴注。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呼吸频率改善不明显,行气管插管,予骨骼肌松弛

11、剂阻断自主呼吸后以呼吸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V) 模式辅助呼吸。常用肌松药物有罗库溴胺,首次 20 mg 静脉注射,10 mg/h 静脉滴注;或注射用维库溴铵 2 mg 首次静脉注射,2 mg/h 静脉滴注,剂量根据自主呼吸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出现肺部啰音和大量泡沫样痰等急性肺水肿表现,则酌情使用强心药物西地兰 0.2 mg,q 8 h,并可辅助使用利尿剂。2448 h 后停用肌松、镇静药物,待自主呼吸恢复正常频率后,酌情停用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继续其他对症支持治疗。间脑发作是第三脑室造瘘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若抢救不及时,则常因急性肺水肿导致病人死亡。1.3 第三脑室造瘘术后间脑发作的临

12、床特点 本组间脑发作病人均在术后 23 h 内 (即麻醉清醒后) 出现症状,2448 h 缓解。以婴幼儿多见,占 80% (16 例),可能与婴幼儿间脑功能尚不成熟有关。另外,合并第三脑室内肿瘤活检者术后间脑发作的发生率更高,其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第三脑室底造瘘+终板造瘘者出现间脑发作的机会亦高,可能与该术式对脑脊液动力学的改变更显著,从而对间脑功能的影响更大有关。1.4 第三脑室造瘘术后间脑发作的抢救 大剂量药物镇静,必要时用呼吸机控制呼吸,是间脑发作有效的抢救措施。本组死亡 2 例,其中 1 例系 3 个月先天性脑积水病儿,家属放弃抢救;另 1 例是早期中脑导水管开口处肿瘤致非交通性脑积水

13、病儿,术后 6 h 出现癫疒闲大发作后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无效。第三篇间脑癫痫【概述】也称间脑发作、自主神经性癫癎、内脏性癫癎、痉挛等位症等。间脑癫癎(diencephalic epilepsy)是指发作性植物神经机能障碍为主的癫痫发作类型。例如头痛型癫痫、腹型癫痫都属于间脑癫痫的一种类型,临床上发病人数少。有人统计:约占全部癫痫发作类型的 8.4%,男女比例为 3:2 ,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但以 3-9 岁为多。间脑包括丘脑、丘脑上部。丘脑底部、丘脑下部,后者是植物神经中枢。间脑癫痫是指这个部位病变引起的发作性症状而言,实际上病变并非累及整个间脑。但由于这一名称应用已久,所以至今仍被临床上沿用。

14、1,间脑癫痫发作特点: 植物神经机能障碍的症状是发作性的,而且是可逆的,症状常常表现在一个或两个系统上; 发作时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间歇期无任何症状。 除外其他科疾病。 间脑癫痫发作时,其症状单独或合并其他类型癫痫出现,前者叫做单纯性间脑癫痫,后者为混合型间脑癫痫。2,间脑发作的临床症状植物神经性发作是由于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间脑发作性功能紊乱。临床症状以植物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其中胃肠道症状居多,如胃气上升感、恶心、呕吐、呃逆、饥饿、干渴、肠鸣、腹痛、腹泻、小便失禁,面部及皮肤发红、苍白、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慌、出汗、流泪、呼吸改变、体温调节障碍等,因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内脏和感觉异常,所以又称

15、为内脏发作,同时又因为植物神经的中枢在间脑,所以又称为间脑发作。植物神经性发作以青少年为多,男女之比为 12,发作时间多在 30 分钟左右,脑电图多提示为阵发性双侧同步的 47 次/ 秒为主的 波。本证型症状复杂,缺乏特异性,所以在临床上,只有在排除其他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并有发作期脑电图的充分支持才能予以诊断。3, 目前在癫癎的国际分类中并未将其归为一种独立的类型,而将有发作性自主神经症状的癫癎列为单纯部分性发作的一种类型或癫癎发作的伴随症状。该症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下丘脑病变所致的周期性发作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综合征,1929 年由 Penfield 首先描述一位发作性血压升高患者,并称为间

16、脑自主性癫癎。其表现为阵发性烦躁不安,发作性血压升高,流泪、流涎、出汗、瞳孔散大或缩小、心动过速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间脑癫癎的病因多样。由于下丘脑的毛细血管网丰富和血脑屏障结构的不够健全,其有较高的通透性,因而对缺氧、感染、中毒、外伤、颅内压增高等均较敏感,易产生水肿、炎症及出血等病变,这些病变均可成为间脑发作的病理学基础。原发性间脑癫癎仅少数有家族史,继发性者病因为各类脑炎、脑瘤(特别是第三脑室底肿瘤)、寄生虫、颅脑外伤、脑血管病、中毒、变性、代谢障碍与高热等。【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概述 间脑癫癎的诊断依据有:刻板性的反复发作性自主神经症状,且发作突然,终止也突然,每次发作的症状出现顺序基本类同,发作后可照常活动,无残留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意识朦胧或一过性丧失,发作后可有嗜睡。脑电图有痫样放电。MRI 可提示下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