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经济.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65065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经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药经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药经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药经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药经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药经济(上) 国外现状日韩汉方药发展迅速 国内现状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广州提出中药经济发展整体规划 我省现状吉林中药产业开拓绿色通道 吉林:亿元中药材资源待开发 市场动态10 类中成药制剂国外市场需求将增 中医药在世界各地的销售状况日韩汉方药发展迅速日本和韩国汉方药近年来出口增加,已成为世界主要的汉方药生产国家。据报道,日本目前有汉方药厂 200 多家,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 15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达 15 亿美元。日汉方药厂大部分通过 GMP 认证,其处方用的汉方药基本来自中国的经方和古方,但产品剂型、包装和质量控制均优于中国的中成药。因此,汉方药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中国中成药的最大竞争对手。

2、此外,日本大量植物药也颇具竞争力。OTC 草药发展较快,1991 年销售额近 70 亿美元,次年达到 73 亿多美元。韩国近年也很重视汉方药的发展,年销售额已在 10 亿美元以上。该国的汉方药厂大部分通过 GMP 认证,具有较好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条件,生产的高丽参、牛黄清心等制剂发展很快,具颇具规模。韩国植物药数量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民间具有悠久的保健和崇尚天然药物的历史,因此发展前景看好。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目前,我国中药出口遍及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总额达 6 亿多美元。然而,我国中药企业数量虽多,但产品集中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少,产品生命周期短、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在

3、国际植物药市场约占 5%的份额。据有关部门预测,国际草药市场还将以每年 10%到 20%左右的速度增长。如何抓住植物药需求增长的机会,加快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的进程,提高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是我国中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1、中药资源非常丰富自 80 年代开始进行的全国中药资源调查表明,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种类已达 12807 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 种,药用动物 1581 种,药用矿物 80 种。仅对 320 种常用植物类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就达 850 万吨左右。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 580 万亩,药材生产基地 600 多个,常年栽培的药材达 200 余种。野生变家种取得了

4、积极成果,许多已成为主流商品。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品种开展了人工种植、养殖和人工替代品研究,成功开发了活麝取香、活熊取胆及人工麝香、人工牛黄等项研究。对南药和进口药材的引种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药材进口的数量和品种明显减少。2、研究与开发力量较强建国以来,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中药科研人员,形成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队伍,中药的学科建设初具规模。此外,现代新技术、新方法正在中药研究开发过程中逐步得到应用。据统计,到 1995 年底,全国建有中医医院 2552 所;高等中医药院校 30 所,中等中医药学校 51 所;独立的中医药科研机构 77 所和上百个中药新产品开发机构;专业技术人

5、员达数万人。近几年来,国家先后建立了一批中药重点研究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扶持了一批骨干制药企业,以加强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仪器设备、生产条件有较大的改善,初步形成了中药科研、开发、生产相结合的体系。自实行新药审批办法以来,共审批中药新药逾千个,批准生产 700 余种。中成药共分 35 大类、43 种剂型、5000 余个品种。在数千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中药临床应用经验,中医药典籍卷帙浩繁,统计的秘方、验方达 30 余万首,有记载的就有 6 万余首,被国际上称为人种药理学的原始资料。一批中药文献数据库已经建成。3、规范建设已经起步自 198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正式施行以来,我

6、国在药品研究与开发的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卫生部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制定了新药审批方法,同时成立了药品审评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负责新药的审批工作,并针对中药的特点,于 1992 年制定了新药审批方法有关中药部分的修订和补充规定。该补充规定和上述新药审批方法对中药的分类、药物安全性的非临床实验与临床试验内容以及要求均有明确和详细规定,为我国中药规范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98 年国家科委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与卫生部的医学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实验动物标准以及 1993 年国家科委推行的药品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质量管理规定(试行),标志着我国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实施的 GLP 正式启动。1982 年

7、卫生部颁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也在拟定中,这一系列管理办法基本规范了我国药品研究、开发与生产的秩序。4、中药产业初具规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中药工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 1996 年统计,全国中药工业企业 1059 家,固定资产原值 133.4 亿元,年工业总产值 235.4 亿元,占中西药总产值(中药和化学药)的 21.5%,其中182 家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126 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 53.5%。中药商业法人机构 11360 个,商业网点 35339 个。工业销售产值 219.4 亿元;产值超过 500 万元的产品品种达 470 种,产值和销售额均超过 1 亿元的

8、达 21 个品种;中成药总产量达 19.9 万吨。销售收入 230.8 亿元,中药工业实现利润 19.1 亿元,完成利税 37 亿元,中药工业人均创利润 1.3 万元。出口创汇总值 5.98 亿美元,其中中药材 4.63 亿美元,中成药 1.35 亿美元。医药行业是具有高科技含量和巨大增长潜力的行业,在我国二十一世纪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作为医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药产业,“七五”以来中药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良好的发展趋势,初步形成了由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信息网络组成的产业和以 50 强为代表的集约化、规模化的中药工业企业集团。广州提出中药经济发展整体规划近

9、期,广州市科委正式下发广州中工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思路及实施规划,对未来的广州中药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规划中首先指出,广州中药产业经济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1)在国际上,到 1998 年,世界植物药市场加上保健品和植物化妆品市场的总值已超过 400 亿美元,并将快速增长至 1000 亿美元。(2)在国内,“九五”计划已把“中工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列入重点,国内一些大集团如海尔、红塔等也已向中药产业渗透,而香港特区政府已明确提出“中药港”计划。(3)但我国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着两大障碍,一是制剂、剂量大而粗;二是质量标准驻以国际化,故我国去年中药出口总额仅 5.1 亿美元(含

10、药材)。作为国内中工发展和进出口重地的广州市,中药产业至今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可是,广州的医药产品没有一个能进入国际主流医药保健市场!广州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思路及实施规划的下发是广州中药现代化从规模到实施的转折点。这个“计划”提出“到 2005 年,建成国家中工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促进中药和相关产业总值达 150 亿元”等具体目标,以二次开发中药现代化产品、进行中工企业现代改造和加强国内外重大项目的引进合作为三大重点。今明两年还要建设由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共同组建的开放式中药活性筛选评价中心,以招标方式建立中药信息网络中心等多个研究基地;把汪平建设为现代中药商贸中心,使之成为全方位

11、展示广州中药产业的窗口、海内外产业合作的桥梁、国际性中药商贸活动的新平台和国际化中药电子商务港。吉林中药产业开拓绿色通道中国加入之后,中药产业要尽快以天然绿色资源优势抢占国际市场,已成为国人的共识。国际纯天然中药,已逐渐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欧盟已开始对中草药进行立法与审批,美国也允许中草药作为复合药物进行临床研究。然而,中草药产品遭遇绿色壁垒的事不断出现,那么中草药产业的这种现状,到底是怎么造成的?是科研力量不足还是政府引导不够,或是企业没有能力做到?中药是吉林省医药工业的重要支柱,既有延边敖东药业集团这样国内著名的中医药企业,又有国内名列前茅的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吉林大学药学院、吉林省药物

12、研究所,但是吉林省的中药出口状况也和全国一样,不容乐观。中药产业要从源头抓起早在年月,国家批准吉林省为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号称“北药基地“ 的长白山是重要的绿色资源宝库,吉林省政府根据绿色贸易制度,推进绿色生产活动,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天然药物由于各地所用传统药物和药物产地的多样性,以及采收季节、药材化学成分和炮制方法的多样性,从而使药材生产成为尤需重视的第一关。由于中药材市场未能规范化管理,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出现,加上中药材生产也缺乏管理,本应在年采收的,年就采收了;本应秋季采收的,夏季就收获了;本应在南方种植的药材,却搬到北方栽培;本应在高山生长的植物,却放到平原种植,

13、违反了药材生长的客观规律。加之生产中往往以药材的外观来判断优劣,没有科学数据衡量控制,因此造成了某些中药产品今天用起来很有效,明天也许就会失效。中药材是中药制药企业的原料,是中药制药工业的基础,只有从制药企业的源头中药材抓起,坚持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才能保证我国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并且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要把专利抓住医药的知识产权是非常重要的,几乎等于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但现在大约以上的中药都没有申请专利。为什么?第一,很多中药都是来自于动植物,很难申请到专利。第二,中药缺乏足够的临床实验数据,因此很难证明中药所具有的疗效。第三,缺乏标准化。作为药品,必须标准化,才能对大范围的人

14、群都有作用。也就是说,实验的结果必须是可以重复的,然后才可以大量地生产这种药品。而中医和中药是把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来看待的,对不同的人哪怕是同一种病都可以开出不同的药。第四,从政府审批的角度来说,对西药的了解可能要更加具体一些,西药都有很清楚的分子结构,怎样与酶发生化学反应,然后又怎样作用于细胞,这些都是很直观的。而中药领域就很难有这样的资料,很多中医药的知识都是作为一种秘密存在的。毫无疑问,有些中药是有很好的疗效,但它的机理是什么却说不清楚。既然如此,它就很难在西方按照药品注册,因此也就存在不能申请专利这个问题。从法律角度来说,没有专利去保护,仿制也就完全是一种合法的行为。对医药产业的

15、影响可谓是全方位的,关税降低,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取消,外资进入引发直接投资潮等均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对医药产业影响最大的应属与贸易有关是知识产权的保护。没有专利的保护,也就等于失去了法律的保护,当外国人用高科技手段“敲碎“ 了中药的这道屏障之后,他们肯定不会是犹犹豫豫地窥探,而是长驱直入。因此,用专利保护中药是关键所在。应对挑战要将管理抓好中药已经站在现代化的门槛上,要拿到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就要采用高科技;解决中药现代化问题,包括高质量的中药材原料、一套符合国际标准的中药原料与成品的质量标准、药品的现代化管理等,这已成为吉林省医药界的共识。来自吉林省科技厅的信息显示,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工作已列

16、入中国工程院对吉林省中医药现代化“十五 “规划与个首批重大科技项目。吉林省科技厅厅长卢连大说:利用省内的资源优势,创新发展特色中药经济,将原定年启动的两项重大科技公关项目“人参标准化及系列产品开发 “和“规范化、标准化中药研究“,已提前到年启动。今年要重点抓好项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尽快取得突破性成果,组织好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和中成药生产示范企业建设,组织好“吉林人参振兴工程“ 的实施和组建具有国际水平的“新药设计筛选分离平台“ ,通过高科技提升高品质中药的技术含量标准,从而,提高吉林经济新的增长点。吉林省经贸委医药处张魏处长表示:要组织全省产值和销售收入前名中成药生产企业,按要

17、求进行技术改造;年度要完成中药现代化示范企业的技术改造,做到改造一个企业,扶持一个企业中心;提高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吉林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办公室赵大庆主任也表示:建立长白山药用植(动)物资源库,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加强对濒危植物野生变家直或仿生培育的研究开发。建立东北质谱研究中心,以长白山特有的道地中药材为重点,开展先导化合物大规模快速分离鉴定方法研究与开发,在国际上抢注先导化合物,建立中药筛选平台,做好新药设计和筛选,抢占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制高点,增强我省中药产业的发展后劲。目前,北药基地敖东集团生产的“参一胶囊“ ,不仅创造了我国第一个中药抗癌一类新药,也为从传统中药活性组

18、织筛选入手。北药基地把绿色贸易、绿色经济、绿色生活融入了吉林特色发展中药产业之中,吉林的药材成为我国冲破绿色壁垒的先锋,从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开拓全新的绿色通道。吉林:亿元中药材资源待开发新华网长春 8 月 12 日电(记者赵宝锟 )根据吉林省专家组的最新估算,吉林每年中药材资源开发潜力超过30 亿元。专家及业内人士认为,巨大的中药材资源开发潜力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科研部门、国内外中药材加工及经营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长白山素有“世界生物资源宝库”之称,是中国三大中药材基因库之一。经最新调查,吉林省仅长白山山区就有药用生物资源 443 科、2790 种。全国重点普查的 363 个药

19、材品种中吉林省就有 137 种,其中蕴藏量占全国 50以上的药材品种多达 40 余个。其中人参、鹿茸、林蛙油等药材质量优良,产量居全国之冠。近年来,吉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由 2000 年的 30 万亩发展到 2002 年的 50万亩。中药材产值已由 1997 年的 10.7 亿元发展到 2001 年的 18 亿元,年增长达 17以上。吉林省科技厅中药产业办公室主任赵大庆介绍,目前该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水平仍然与其资源优势不相适应。从中药材产品来源看,上市的中药材中有 60的品种、40的产量来自野生资源。野生资源的高比例虽然保证了质量的优良,但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部分稀少野生

20、药材的更加珍稀,也破坏了该地区优势资源的循环利用。吉林省科技厅今年年初组织的专家调研组在全面考察后,日前得出结论:综合药材资源的种类、蕴藏量和质量等数据,吉林省每年中药材资源的开发潜力至少有 30 亿元,这样的资源优势全国极为罕见。中药科技产业作为吉林省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已被列入“十五”计划发展重点。吉林省较高的中药材质量、巨大的市场开发潜能,开始吸引大型医药集团的目光。据悉,目前同仁堂、三九集团等大型医药集团都已开始考虑和制定在吉林省建立中药材种养基地的计划。10 类中成药制剂国外市场需求将增经有关市场调查统计材料表明,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10 类中成药制剂国外市场需求

21、将会增大:1.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2.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药物;3.抗风湿病与类风湿药物;4.抗肿瘤药物;5.抗过敏药物;6.增强妇幼保健药物;7.防治性病与爱滋病药物;8.抗衰老药物;9.防治肥胖和促进健美药物;10.美容中药药膳。中医药在世界各地的销售状况目前,我国中药出口已遍及世界 130 个国家和地区。在亚洲,香港约有 60的人使用中医药进行保健与治疗,有中医师 6890 名,市售中药材约 2000 种,其中 90是从内地输入,中成药有 3300 种,75从内地输入,年输入中药总金额近 2 亿美元。新、马、泰等国每年都要从中国进口价值上千万美元的中药材。在日本,汉方已被纳入其医疗保险

22、体系,约有 70的日本医生开汉方药。现有汉方药厂 20 余家,可生产903 种中成药,年销售额约 15 亿美元。每年还从我国进口 1.26 亿美元中药。韩国有中药厂 80 个,估计可生产 10 亿美元以上的中成药,1992 年中药制剂生产开始实施 GMP 标准,每年要从我国进口 5000 万美元的中药。欧洲: 在欧洲,德国是使用植物药最多的国家,把中药纳入其医疗保险体系,1995 年,中药销售额达30.18 亿美元。中国传统医药在德国颇受患者信赖,针灸已被众多的开业医生所采纳。每年还要从我国进口 2600 万美元的中药;法国将植物药纳入医疗保险体系,销售额每年约 16 亿美元;近十余年,西班牙

23、政府重视与中国中医药界的合作,开设了中医院,并合办了 4 年制正规的中医药学院;在英国,仅伦敦就有近 1000 家中药店,店内都有中医师坐堂应诊,每年从中国进口约 1050 万美元的中药。美国: 美国预防杂志最近调查显示,大约有 6000 万美国人服用过中药。1995 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中药金额为 4048 万美元。1980 年全世界药物消耗总值约 75 亿美元,至 2000 年,已增至 2700 亿美元,新药开发将成为最具有前途的行业。近年,人们把目光转而投向民族传统医药,投向中草药、植物药等天然药物。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当前,全世界 60 多亿人口中,80的人使用天然医药,这为我国传统中医

24、药的全面复兴与发展提供了机遇。第 四十六期中药经济(下) 发展趋势上半年全国中药经济形势分析和下半年前景展望 我国中医药经济发展新趋势分析 发展对策中药出口对中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打响“中药经济保卫战”上半年全国中药经济形势分析和下半年前景展望光阴荏苒,上半年转眼已逝,新世纪的来临并没有给中药市场带来生机和活力,从事中药材工作的同志普遍感到生意清淡销售难,经营效益滑坡,人气低落。在来年交接之际,分析一下过去半年的形势,展望下半年的发展趋势,并为经营者提点建议争取下半年经营有所突破,取得较好效益。不足之处,请药界朋友多提宝贵意见。1. 上半年全国中药经济形势分析中药市场大气候形势严峻。在谈到中药

25、市场经济形势时,常听到一些人说大气候不行,他们说的大气候是指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不利于中药材的经营。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一贯认为中药是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是独立运行的,与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风马牛不相及,有充足的理由证明这一点。例如:1993 年全国经济形势处于过热膨胀期,但中药材市场形势处于放开后第二个周期的低谷期,其低迷的形势比现在还要差得多;1997-1998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严重之时,中药界普遍又把生意难做归罪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其实回过头去看,危机之时的药材平均价格不但比危机前要高得多,而且比危机过后更高,危机期间大批家种根茎类药材处于供求平衡或偏紧状态,价格大大高于价值。

26、比较典型的是当时人们普遍把桔梗的滞销归罪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现在来看这是当时中药界部分人士在认识上的一大误区,桔梗滞销完全是生产过剩。笔者认为中药市场大气候形势严峻,是指中药市场本身供求关系的总和处于严重供过于求的状态,家种药材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处于接近 21 的状态;野生药材绝大部分也处于 1.51 的平衡状态。中药市场处于 1985 年放开以来的第三个周期的低谷期。1985 年放开以后,价格就如脱僵的野马而暴涨,从而刺激一大批药材生产的大发展,使一大批药材严重产大于销,价格暴跌,价又暴涨的循环。这种循环形成了波浪,就出现中药市场的周期性变化。但通过 16 年人为的调节,生产周期长短,自然灾

27、害等因素的影响,品种畅滞已经错开,步调已不一致,这种波浪将逐渐消失,这第三个周期与前二个周期的情况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导致周期的消失。价格波动频率增强,波幅缩小。这个周期表现的主要特点是:药农药商掌握了药材市场的变化规律以后,在高价刺激下生产大发展价格虽暴跌但跌不到底,在药商的囤积炒作下价格就反弹。在粮食价偏低和其它农副产品大多货丰价廉的情况下,使得生产者尚有利可图,继续发展生产,造成连年产大于销,如元胡、太子参、麦冬、川芎等。有的品种前二个周期基本呈“抛物线”发展,但这个周期呈“锯齿”形或者说“W“形发展,如白术、红花等。这样一来,使得社会商品库存量越来越多,陈货尚丰,新货又上来

28、,商品处于饱和状态,使人们普遍感到需求不足,市场疲软,这种疲软完全是由供给过多造成的。个别品种需求下降或需求大幅增加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但认为总需求下降的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一些人认为药厂整顿是需求下降的一个原因,这也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一般药厂都是边产边改,不可能停产整顿,既使一些药厂停产整顿或被淘汰,那么实力雄厚的药厂的销量增加,生产加码,也不会影响市场的销量。我国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是在提高的,更没理由因为药材价低而抑制消费,这就是笔者不同意需求下降论的依据。同时笔者也不同意那种认为中药材的快速发展会在未来 10 年的需求中有 3-5 倍增长的荒唐论点,坚持需求相对稳定略有增长的观点,认为

29、市场行情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供给量的变化。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效益是最差的。主要表现为一批去年创利较多的药材今年上半年创亏,如山萸肉去年初突破的百元以后扶摇直上最高达 350 元,整个商业效益包括药厂的效益不下一亿元。但去年产新后,药厂、药商均作出错误的决策,抬价抢购山萸肉,不但把好处都给了药农,甚至把上年赚的钱也掏出来。同样原因,佛手亏损也很严重,教训极其深刻。还有一批去年盲目囤积炒作,今年上半年亏本出售的,如桂筒、麦冬、胡椒、川芎、太子参、玄参、白术、节菖蒲、草豆蔻、红花、桂圆肉、款冬花等。大批药材供过于求,批发环节销量下降,竞争激烈利润率低,如元胡、丹参、枸杞、板蓝根、三七、当归、党参、黄芪、泽

30、泻、徐长卿、旱半夏、桔梗、猫爪草、射干、半枝莲、瓜蒌、北沙参、赤芍、补骨脂等。大批野生药材价格平稳,薄利营销,今年上半年创利较好的野生品种有:辽五味由于韩国生产五味子酒需量大增,导致价格暴涨,同时也带动南五味子价格上扬是商业创利的好品种;羌活有大庄家入手囤积操作,价格比常年上升一倍多,将有限的野生资源发挥出了更佳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家种发展;野菊花由于去年采集时阴雨天多,产量大降,抓住机遇炒作成功,是野生药材中创利较多的品种。由于寒流干旱的影响,引起药商关注而囤积价扬的还有花椒、连翘、杏仁、山桃仁等。家种品种中大茴的经营效益是最好的。白芍是药界最不看好的品种,但去年产新以来,价格稳步上升,经

31、营者都赚钱,是获利较好的大宗药材中少有的品种。益智仁低价成本出售的效益比较好,但高价位进的货出售亏本。良姜也是同样。郁金、薏苡仁在经历三年多低谷后是今年上半年涨价幅度较大的品种,效益较好。大批药材降价,应该有利于中成药生产,厂家降低了成本,容易提高效益,虽然市场竞争也同样激烈,但中成药厂家与经营者的效益均大大好于药材商业。关于药材出口情况,笔者拿不出数据来论述它的升降。但据常年经营出口业务的药商反映,出口业务量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与国内形势基本相同。2. 下半年前景展望下半年中药经济形势难有大的改观,商业形势依然严峻,对此商业工作者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今年下半年大批家种药材产新前库存尚丰

32、,又迎来大量新货上市,药农大多经济薄弱,急需用钱而争先恐后投售,而商家对供过于求的品种大多不愿囤积而使资金积压,导致价格下降的力量大于上升因素。先看夏季已产新下来的药材:元胡连续五年产大于销,药农积压的库存庞大,终于支撑不住,价格将缓慢下跌,浙江元胡收购价将跌至 8 元左右,其它产地将跌至 7-6 元。麦冬产新跌至 3.5-4 元的低谷,由于大量资金流入囤积,使得价格有所反弹,麦冬亩产提高,在解决药农卖药难的同时,也误导了生产,明年仍将产大于销,此品难保管,存货者难以达到预期收益;川芎前年已产大于销,去年又有大户盲目囤积炒作,导致今年产量大增,价落至 2.5-2.8 元低谷,人为过早囤积不利于

33、调减生产,去年育苓多,今年下种面积仍大,商品将多上加多,令囤货者进退两难。太子参前年已产大于销,囤货炒作者亏损严重,去年产量较大,价暴跌后,又有人在下种前盲目囤积炒作,使价格从 9 元升至 16 元,误导生产,今年仍产大于销,供需矛盾已经显现,曾经有过二次百元以上的高价,仍有许多人急不可待地想囤积,均不利调减生产。太子参、川芎、麦冬都在步元胡后尘经历过高价辉煌以后又经历连年产大于销。为了遏制生产发展,商家不宜过早囤积尤其不要在药农下种前囤积。秋冬季将产新的家种药材,白术在产新前尚有半年存量,产新前价将缓慢下滑,10 月将产新,产量将达一年半用量,加存量供求比例为 21,从 1998 年以来连年

34、炒作白术,亏多赚少,生产者无几多悲惨也无几多辉煌,价格变化成“锯齿“ 形,规律已经打破。前面供过于求周期未结束新的供过于求周期已开始,以后将怎样运行尚难预测,但有一条不可改变,即价格规律不能改变。玄参 1999 年已形成产大于销,价落低谷,去年产新时盲目囤积炒作,导致价格大幅上扬,促进生产发展,低价囤货者脱手后盈利,高价囤货者大多亏损。陈货尚丰,产新又产大于销,价格将再次落入低谷。菊花陈货量大,生产调减力度不大,低价运行尚需时日。北方产党参已连续二年产大于销,今年虽干旱,但仍产大于销,此品难保管,价将落低谷,药农亏本,商家经营困难,需调减生产才能再现辉煌。黄芪用量大但产量大,在中低价位运行。北

35、沙参库存大,生产曾有调减,但总量供给仍充裕,如南韩产新收鲜货量大,价将上升 1-2 元或接近价值。小茴虽用量大,但产地没有其它生产门路,还是广种薄收总量供给仍属过剩,价格难有大的起色。桔梗三年低谷是最长的一个周期,原因在于库存太大,农民虽亏本或保本微利,但逆反心理使得还有不少产量应市,如南韩收鲜量大,将推动价格上扬,但存货的推出是抑制价格上升的主要因素,过早宣传发展生产,生产者经营者均难取得好的效益。天麻产新将形成产大于销局面,价格将有大幅下滑,产新前尚有一、二百吨高价库存未能出手而面临亏损,经营者务必谨慎。黄柏库存量仍大,价格难有大幅上涨。连翘是否会因灾大减产而导致价格大幅上扬得看实际情况。

36、丹皮货丰产量下降不大,价格难上台阶。大茴二年受灾减产创下以后很难打破的辉煌记录,今年秋角产新提前价趋落,待 8、9 月大量成熟产新时价将降至 20 元左右,经营者宜勤进快销,谨防滑坡存货亏损。该品用量大,库存空,对药农来说仍是收益较好的一年。佛手今年已经产大于销,农民抢青提早上市,价猛跌,大量成熟上市后价将回落至 20-30 元的价值线上,但用途拓宽销量大增,今年不会出现烂市,药农收益不错,明年或后年产新后严重供过于求将在低价位运行多年。前景看好的大宗药材并不多,红参生产控制较好,近几年价较平稳,销售淡季价不降反升,是库存薄弱的信号,蕴育着商机,如今年产不足销,价格有上一台阶的可能。白芍是大宗

37、药材中库存最薄,价位最低,需求最旺,而又产不足销的奇特品种,只是人气最低落,商机如何?看实践!黄连价处高位,但短期内不能形成产大于销,价格主要靠农民来维持,囤积商机不佳,勤进快销应有利可图。闻三七产地已采取调减生产的措施,并有浙江苍南人大货囤积,三七价难再下跌,经二、三年大力度调减,三七有可能再现辉煌。节菖蒲、辽细辛去年高价采挖过多,致使库存尚丰,估计后几年面临严重产不足销,前景仍看好。山栀子走出低谷,前景看好。益智仁产不足销矛盾突出,生产周期长难在短期内形成产大于销,前景看好。浙贝有紧无缺,价处高位较稳,宜在勤进快销中创利。云木香库存尚丰,生产家种变野生资源尚存,不宜拔苗助长炒之过急,顺其自

38、然必有辉煌。水、旱半夏均宜勤进快销。蛇床子库存较薄,今年因旱且资源减少,今年产量大大低于常年,但高于去年,总供给量少于上年,价位不高应该还有商机,就是日常经营,也是野生品种中一个较好的品种。一些野生药材大多应采取积极经营的方针,积小利为大利。3. 为经营者提几点建议1. 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经营决策水平经营者应对严峻经济形势要静下心来,认真地回顾总结多年来经营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中获得较为理性的认识,只有不断地总结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预测水平和业务决策水平。2. 重视信息研究,提高鉴别信息的能力市场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市场变化万千,信息传递十分快捷,不重视信息,埋头做生意,不可能取得好的经营

39、效益,无论是压货大批发经营还是日常经营,都必须随时关注市场变化,对自己经营的品种要把握宏观态势,总趋势把握住了就不会犯大错误。写信息要有水平,看信息同样需要水平,对信息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分析,在头脑中进行加工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3、对经营商品进行分析排队,对库存商品进行调整,对前景不好的商品要忍痛割爱,对前景好的品种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一定的期望值,保持良好的市场心态。要在信息中筛选出好品种,寻找突破口,品种找对了,也许会很快扭转被动局面。实践证明:大家看好的品种未必是好品种,反之只有少数人看好的品种也许还是好品种,关健在于是否经过了调查了解,经过了大脑分析,经过供需双方量的对比,经过对市

40、场经济经营方式的学习了解,切莫盲目跟风。4、注重调查研究,但要注意调查方法,提高调查水平,提高把握“实事“ 的能力。不少人注重调查研究,在意向经营一个品种前总要到产地进行一番调查。但不少人在经过调查后决定经营的品种导致的结果是大失败,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调查水平问题,看到丰的地方就认为整体丰收,看到欠收就认为减产严重。没有确定真正丰收或正常年景的产量将能达到什么程度,没有把握这个品种的历史情况,现处的宏观态势。市场预测决策水平就在于把握实事的能力和求是的水平。最后真诚希望中药商业工作者振奋精神,正视困难,不畏困难,克服困难,勇于开拓,捕捉商机,搞好经营,争取下半年取得较好的商业效益。我国中医

41、药经济发展新趋势分析我国中医药经济发展新趋势分析21 世纪医药卫生工作将从单纯性防病治病逐步过渡到维护和增强人们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轨道上来,“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将真正成为现实。中国医药卫生市场,特别是中医药市场正在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新趋势。财路一:人口老龄化21 世纪是中医药充满发展机遇的年代。随着全球进入老龄化社会,疾病谱和医疗卫生模式均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于合成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大,而中医中药、天然药等传统药物疗法则作用缓和,特别是对多脏器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更是理想药物。老年人群是最需要医疗卫生呵护的特殊人群,也是消耗医药卫生资源最多的人群。许多令人棘手的医学难题都集中在老年人群,特

42、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骨质疏松、帕金森氏病等疾患,都急需要更确切、更有效、更少毒副作用的新方法、新途径、新药品。而中医中药则必将减为新世纪开发新制剂的重要宝库和源泉。财路二:农村需求大农村中医药事业具备了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功能的双重服务性质,并以多种形式因地制宜为农民健康服务,在广大农民迫切希望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过程中,中医药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有关资料表明:“十五”期间,农村药品消费需求有可能达到 15的年增长幅度,即由现在的农民人均 12.5 元增加到 2005 年的 25.30 元左右。2005 年农民人均药品消费水平将比“九五”期末增长 1 倍,消费总额

43、增加约 110 亿元,而中医药的消费将占有很大比重。财路三:精制中成药中草药开发已引起欧、美、日等国家制药界的极大关注,不同规模的制药企业不断增多。1995 年,美国草药市场达到 184 亿美元,日本是除中国之外使用中药最早、最普遍的国家,也是中药研究与开发最先进的国家。德国对植物药及制剂的研究开发十分重视,德国是欧洲各国中最大的草药销售国,年销售额达 22 亿美元。我国中成药产量 1984 年-1993 年增加了 93.6,销售额增长 4.6 倍,中药在国内中西药市场销售总额的比重达 39.34。国际植物药(中药)市场年销售额高达 300 亿美元,市场需求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01

44、 年上半年我国中成药出口较去年同期增加 15.9。但我国目前中药年出口额仅占国际传统药物市场的 3,占世界药物市场的 0.18。因此,我国中成药生产和发展及在国际市场的地位面临着全方位性的挑战。“十五”期间,将重点发展中药、生物工程药物和优势化学原料药,其中中药被列为医药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必须走精制中成药道路,力求做到“三效” (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五方便”(服用方便、生产方便、运输方便、携带方便、保存方便)。财路四:中药保健品目前我国保健品年销售额接近 500 亿元,并以每年 1315的速度增长。一是开发范围向多领域发展,如饮食中的中药减肥茶、降脂条

45、、美容茶等;美容化妆品中的毛发再生精、肤美灵等;卫生用品中的药物牙膏、药物香皂、药物洗发露等;日用工业品中的中药纺织品、药物衣裤、药物鞋袜等。二是保健品的剂型朝着更方便、更实用方向发展,在传统的粉、散、丸、膏的基础上,又开发出冲剂、颗粒剂、软胶囊、透皮剂、贴膏剂、缓释剂等多种剂型。三是研制生产向多元化发展,保健品的研制不再是医药行业的“专利品”,更广泛的行业如食品、化工、酿造、调味等企业都相继参加投资或竞争。四是销售经营呈现多渠道的网络化,保健品不单纯在医药商店经销,而是大型商场、百货商店、食品商场或保健品连锁店均有销售,形成了百业竞销的新格局。财路五:药膳食疗热药膳食疗学是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

46、导下,运用烹任学、营养学、营养卫生学等相关知识,研究中药与膳食的结合,用于保健强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一门临床应用学科。包括特制滋补食品。目前常用的5000 种中草药材中可供制作滋补食品和食疗药膳补品达 500 种左右,这种特制滋补食疗药膳食品,多数出自古代医籍或民间经验,或是近代加工改进的制品。具有各种保健作用的肴馔,如点心、小吃、糖果、蜜饯等等。药膳食品的保健类大都有减肥、美容、增智、增力、明目、聪耳、固齿、美发等作用;治疗类大都有解表、祛痰、消导、清热、祛湿、理气、补血、熄风等作用。按药膳食品工艺特点分类,其中有茶饮类、汤品类、果实粉面类、家蔬类、酿造类、甜食类、粥糜类等。主动适应消费

47、者心理变化,把治病、康复与强身保健结合起来。中药出口对中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据日前召开的濒危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战略研讨会资料显示,我国中药出口在 90 年代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值为 230 亿元人民币,中药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90 年代,我国提出并实施了中药现代化工程,将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提到了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现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又在组织国务院有关各部委研究“十五”规划中的中医药发展战略问题。国家已充分认识到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药国际化是中药现代化工程实施中药产业提升的体现,我国中医药的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

48、争,必将对我国的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中药出口还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与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90 年代以来,我国中医药的出口有了较大的发展,加大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中药年出口值平均为 5.46 亿美元,1995 年曾达到创纪录的 7.7 亿美元。我国中药出口在 90 年代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年贡献值为 230 亿元人民币,其中 70%以上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产品,约合 160 亿元人民币。即使按人年均1000 元人民币为脱贫线计算,中医药的出口保证了中西部地区 1600 万人脱贫。不少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目前,中西

49、部地区的四川、宁夏、云南等将中药的发展列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一些老少边穷地区将种植药材作为最重要的脱贫致富的手段。一些林场的林业工人也将种植药材作为今后最主要的谋生出路。打响“中药经济保卫战”日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第一季度药品抽检结果显示,中药材的不合格率最高,为 25.3;抽查的一批中药企业的产品,不合格率为 7.5,其中包括一些在国内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企业。而就在此前,国家“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已把推进现代中药产业化进程,加快现代中药产业的技术进步列为“十五”重大专项。在这不和谐的旋律中,国人渐渐体会到了国际中成药市场 100 亿美元的销售份额中,作为中药发源地的中国仅占其中 3的尴尬处境。中药之所以姓“中”,除了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中草药资源外,与中国悠久醇厚的中医药文化也是息息相关的。目前,国际市场每年中成药销售额高达 100 亿美元,而且每年仍以 10的速度递增。相比之下,我国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水平较低,在其中仅占 3,且大部分是原料药、保健药,这与我国作为中药发源地的地位很不相称。与此同时,已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40 个品种的天然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