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了解新生儿黄疸,以后别让医院懵了咱 嫂子前几天给哥哥生了个 7 斤 4 两的小帅哥。全家人高兴得不得了。但是宝宝出生第三天,呕吐过一次之后就全身发黄。医院直接就叫转到儿科,我们还没上到六楼的儿科,宝宝的皮肤就恢复正常了。手续都办好了,就让宝宝多进行几天光疗也不错。但是医院之后的举动让我们很无语,检查这又检查那的,感觉他们就是把我们当傻子一样耍着玩。他们总是把病情夸大,让家长紧张,一下有说要抽血化验啦,一下又要做脑部 CT 啦。幸好家里有小孩有黄疸的经历,大姑退休前又是区医院妇产科的,要不肯定让他们那帮没医德的医 生得逞了。 希望宝宝早点出院,不要让嫂子难受了,不要让大家担心了。 大家一起来了
2、解新生儿黄疸是什么,省得以后被医院懵。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 28 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 2 3 天出现, 4 6 天达到高峰, 7 10 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 24 小时即出现黄疸, 2 3 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 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分类 1、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 24 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
3、时的 17 51mol/L(1 3mg/dl)逐步上升到 86 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 1 2 周内消退。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 204 mol/L( 12mg/dl)早产儿不超过 255 mol/L( 15mg/dl)。但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 204 mol/L( 12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 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 2、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 24 小时内即出黄疸; (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 12 15 毫克 /公升;
4、(3)黄疸持久,出生 2 3 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 (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 (5)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 (常称核黄疸 ),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 28 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孩子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有 60
5、%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 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 24 小时内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具体又可以分为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那么,怎么区分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呢?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只要足月儿不超过 204 mol/L( 12mg/dl),早产儿不超过 255 mol/L( 15mg/dl)即为正常。 另外,生理性黄疸的孩子除了皮肤黄染外,在食欲和精神方面都没有多大影响,而且一般在一个月内症状就会自动消除。病理性黄疸的孩子不但有皮
6、肤变化,通常还又哭又闹又拒奶,这种情况下家长必须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接受治疗,否则可能会引发核黄疸,后果非常严重。 常见的几种新生 儿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及鉴别诊断 (1)溶血性黄疸: (嫂子是 O 型血,哥哥是 A 型血,宝宝是 A 型血)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 ABO 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 0、胎儿血型为 A 或 B 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 A、胎儿血型为 B 或 AB;母亲血型为 B、胎儿血型为 A 或 AB 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这样一来,一些父母会十分紧张,担心孩子会发生 ABO 溶血,其实要说明的一点是:不是所有 AB
7、O 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据报道新生儿 ABO 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 11.9%。新 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 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2)感染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主要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 EB 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3)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 1-2 周或 3-4 周又出现黄疸,
8、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 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4)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 10-30 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 48 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 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
9、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如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临床症状 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 3 日后消退,至第 5 6 日皮色恢复正常 ;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 1 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 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2、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3、黄疸部位 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4、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5、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
10、可略延迟 1 2d 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 2 4 周。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人们常常简单地把黄疸病看作就是皮肤发黄,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皮肤发黄只是外表现象。正常人体血液里含有一定量的色素物质,叫做胆红素,如因生理和病理原因使血液里的胆红素增高,皮肤、眼白等处就会发黄。 第一,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体内的胆红素约 80%是由衰老的红细胞被破坏而形成的。 如果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胆红素激增,就会引起黄疸。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就属于这一类,新生儿生后 24 小时内就出现黄疸,而且进展很快,皮肤呈现金黄色。当血里的胆红素超过 20 毫克 %时,胆红素就可能进入脑细胞,干扰脑细胞
11、的正常活动和功能,引起核黄疸,威胁新生儿的生命。目前对严重黄疸虽已有了较好的治疗方法,但要取得理想的疗效,还必须在发生核黄疸前及时抢救。家长在观察黄疸程度时,应注意选择天然光线充足的地方,并反复多次察看有否加重。对黄疸进展迅速的新生儿要及时就医。 第二,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发生障 碍。由于肝细胞发炎或肝细胞内缺少一种酶,或这种酶活力低,就不能很好排泄胆红素,如患新生儿肝炎或败血症等。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产生生理性黄疸,就是因肝脏酶活力低下这个原因。有的婴儿吃了母乳也会引起这种类型的黄疸,因为母乳内含有一种具脂肪成分的孕酮物质。婴儿哺乳后,这种脂肪成分很快被脂肪酶分解,释放出游离脂肪酸,它
12、可以增加小肠对胆红素的吸收而导致黄疸,但婴儿是健康的。以上情况都称为肝细胞性黄疸。 第三,由于胆管阻塞,胆红素不能排泄到小肠,使胆汁淤积在肝细胞或胆道内而引起黄疸。我们称它为阻塞性黄疸,如新生儿胆道闭 锁、胆汁粘稠等。 新生儿黄疸应做的检查 正常新生儿脐血胆红素最高约 51.3 mol/L(3mg/dl),在生后 4天左右达高峰,一般不超过 171 205 mol/L( 10 12mg/dl),早产儿不超过 256.5mol/L(15mg/dl),以后逐渐恢复。凡蛋白试验呈间接反应。尿中胆红素阴性,粪内胆色素增多。 脐血 24h 28h 3 7d 足月儿 25-30 mg/dl)如不治疗将导致
13、脑损伤。重度黄疸的治疗包括光疗,蓝光照射可使胆红素变为容易从尿中排出的复合物。 为了解出生后胆红素轻度升高的原因, Snyder 博士及其同事利用体外实验阻断产生胆红素的酶,并将该组细胞暴露于自 由基环境下,结果发现没有胆红素的细胞受到损害并死亡,而能产生胆红素的细胞在自由基作用下仍能存活并传代。胆红素在机体内可循环产生,可很好地对抗自由基。至于为何婴儿的胆红素水平高于成人,可能与新生儿需适应外界变化较大有关。既往研究也提示适当水平的胆红素可减少中风、癌症和心肌梗塞的危险,也许有朝一日可将胆红素作为增进健康的药物进行应用。 编辑本段预防高危儿发生黄疸的措施 对低体重儿、窒息儿、母婴血型不合者以
14、及其它容易发 新生儿护理常见误区 1.生理性黄疸误认为肝炎 新生儿在生后 2-3 天开始出现黄 疸, 4-5 天后最明显, 7-14 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如果 10 天内黄疸消失,就不是病态,更不适肝炎,叫“生理性黄疸”;它一般在生后第 4 5 天出现,一周左右消失,早产儿黄疸可持续到 14 天消失,产生原因: ( 1)后孩子体内红细胞破坏增加,使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加,使皮肤发黄。 ( 2)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肝细胞产生的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不能有效的将间胆转化为直胆而由胆道排泄,间胆在血中浓度增高,引起皮肤黄染。 总之,生理性黄疸属正常生理过程
15、,不需要治疗。 2.挤压乳腺 乳房在生后第 4 5 天出现轻度肿胀,还可有少许乳汁溢出, 7 10 天达高潮。是因为母亲在妊娠后期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致使胎儿通过胎盘吸收了较多的激素所造成的乳腺一时性肿胀,无论男孩、女孩都可有属于生理现象, 2 3 周即可消失,千万不要挤压,它的恶果就是患“乳腺炎”。 3.错弃初乳 初乳是指产后 12 小时以内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颜色太黄,比较清淡,所以有的人认为“初乳”是“坏乳”而白白挤掉,甚为可惜。因为初乳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同时还含有大 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能杀死破伤风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双球菌及引起腹泻致病的
16、大肠杆菌,且能抵抗麻疹,小儿麻痹等病毒。实践证明产后开奶时间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产乳越多。 4.正常溢乳误为呕吐 新生儿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相对较紧张,胃容量小(约为30-60 毫升),胃呈水平位,故易发生溢乳。喟奶后应将竖起,轻拍后背,排出咽下的空气,然后取右侧卧位,枕头高 3-4 厘米即可。少量溢乳属正常现象,不应按呕吐治疗。 5.误擦胎脂 胎脂有保护皮肤,防止细菌感染及保温作用。除胎 脂较厚,皮肤皱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处,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肤而发生糜烂,其它部位的胎位的胎脂不宜擦去。 6.脱水热误为感染 少数新生儿出生后的第 3-4 天有
17、一过度性发热,体温骤升,有时可达 39度 C 左右,但一般情况良好,夏季多见。若补足水份后,体温可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不需治疗。有人误为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是不必要的。 7.新生儿脱发 有些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头发很好、很黑,过些日子有的地方会脱发,这不是病态,属正常现象,俗称“奶秃”,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头发也会越长 越好的。不过造成新生儿脱发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8.四肢抖动是不是抽疯了 因新生儿大脑发育不够完善,对下级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常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的动作或睡眠时会因突然抖动而惊醒,父母不必担心,这不是病态,是正常现象,慢慢可以随孩子的增长而消失。 诱发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有哪些 ? 非那西汀 乙酰苯胺 辛可芬 新辛可芬 伯氨喹 戊烷喹 扑疟喹 阿的平 奎宁 呋喃妥因 痢特灵 新生霉素 金霉素 氯霉素 四环素 青霉素 头孢霉素 氨苯砜 安定 苯巴比妥 水合氯醛 乙醇 氯仿 二巯基丙醇 对氨水扬酸 异烟肼 奎尼丁 合成维生素 K 苯肼 甲基睾丸酮 孕酮 皮质激素 山梗菜碱 西地兰 毒毛旋花子甙 K 苯甲酸钠 咖啡因 吩噻嗪类 (氯丙嗪、甲派氯丙嗪 ) 磺胺类 (尤其是长效磺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