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 试 大 纲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委员会 制定中国盲文出版社为了推进盲人医疗按摩事业发展,提高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素质,保障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和患者双方的利益,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于 年共同发布了 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 ( 卫医政发 号) ( 以下简称 “ 办法” ) 。“ 办法”规定,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从医资格评价实施考试制度,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负责组织实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是评价盲人医疗按摩人员是否具有执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的考试,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申请在医疗机构中从事盲人医疗按摩活动的资格。盲人医
2、疗按摩人员在医疗机构中从医执业,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应当具有医疗按摩方面的基础知识、理论与技能,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根据考试工作需要成立了 “ 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委员会” ( 以下简称 “ 委员会” ) ,下设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 以下简 称 “ 办公室” ) 。 “ 办公室”设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所属中国盲人按摩指导中心,负责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的具体实施工作。“ 委员会”根据 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暂行办法( 残联发 号)的规定,组织制定了 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大纲 ( 以下简称 “ 大
3、纲” ) ,作为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试题研发和备考的依据。“ 大纲”以应知应会的中医基本知识为基础,辅以西医的部分基础知识,侧重实践技能的考核。 “ 大纲”分为“ 综合笔试大纲”和 “ 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两部分;格式分为单元、细目、要点;内容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反映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从医资格的基本要求。实践技能考试重点考查考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笔试重点考查考生在医疗按摩工作中必需掌握的临床医学、法律法规、伦理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概念、原则等,以及考生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本 “ 大纲”适用于所有参加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的考生,自 年
4、起使用。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委员会 年月 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盲人医疗按摩基本技能测试范围 !盲人医疗按摩临床技能测试范围 !综合笔试大纲 !中医学基础 !按摩学基础 !诊断学基础 !解剖生理学 !经络腧穴学 !伤科按摩学 !内科按摩学 !妇科按摩学 !儿科按摩学 !政策法规 !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一、盲人医疗按摩基本技能测试范围( 一)病证诊断能力( 二)类证鉴别能力( 三)触诊诊断能力皮肤、筋膜、肌肉、骨关节触诊操作( )皮肤触诊操作( )筋膜触诊操作( )肌肉触诊操作( )骨关节触诊操作头面部触诊( )头面部穴位辨认( )头面部感觉、反射检查颈部触诊( )颈部表面标志辨认( )颈部器官
5、的体表投影( )颈部穴位辨认( )颈椎特殊检查胸腹部触诊( )胸腹部穴位的辨认( )胸腔、腹腔脏器的体表投影 ( )腹部常见疾病体征腰骶部触诊( )腰骶部穴位辨认( )腰骶部血管、神经的体表投影( )腰骶部特殊检查上肢触诊( )上肢穴位辨认( )上肢特殊检查( )上肢关节的主动运动、被动运动、负重运动和辅助被动运动检查下肢触诊( )下肢穴位辨认( )下肢运动的评估( )下肢特殊检查手足触诊( )手部触诊( )手部特殊检查( )足部触诊( )足部特殊检查( 四)确立治则、治法的能力( 五)按摩处方与选择穴位、手法的能力 ( 六)预防与调护的临床应用能力二、盲人医疗按摩临床技能测试范围( 一)伤科
6、按摩常见病临床技能测试范围基本手法技术掌握与操作技能常见病的掌握与操作技能常见病按摩技能测试范围( )落枕( )颈椎病( )胸椎小关节错缝( )胸胁迸伤( )急性腰扭伤( )慢性腰肌劳损(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后关节紊乱( )肩关节周围炎( )肱骨外上髁炎( )腕关节扭挫伤(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梨状肌综合征(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踝关节扭伤( )跟痛症( 二)内科按摩常见病临床技能测试范围基本手法技术掌握与操作技能常见病的掌握与操作技能常见病按摩技能测试范围( )头痛( )不寐( )口眼!斜( )能近怯远 ( 青少年近视)( )胃痛( )胁痛( )中风后遗症( )泄泻(
7、)便秘( 三)妇科按摩常见病临床技能测试范围基本手法技术掌握与操作技能常见病的掌握与操作技能常见病按摩技能测试范围( )月经不调 ( 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 ( )痛经( )带下病( )乳痈( )乳癖 ( 乳腺小叶增生)( )绝经前后诸症 ( 更年期综合征)( 四)儿科按摩常见病临床技能测试范围按摩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常用推拿手法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推法( )拿法( )按法( )摩法( )揉法( )运法( )掐法( )捏法特定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常见病按摩技能测试范围( )感冒( )发热( )咳嗽 ( )厌食( )疳积( )呕吐( )腹泻( )便秘( )遗尿( )夜啼( )肌性
8、斜颈 综合笔试大纲 中医学基础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要点: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观念的内容细目二:辨证论治要点:病、证、症的概念辨证论治的概念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第二单元 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要点: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 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在病理方面的应用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三单元 五行学说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要点: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 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细目二:
9、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五行相生与相克的概念和次序五行制化的概念与规律五行相乘与相侮的概念和次序五行的母子相及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在生理方面的应用在病理方面的应用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四单元 五脏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要点:心的生理功能 肺的生理功能脾的生理功能肝的生理功能肾的生理功能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要点:心与肺的关系心与脾的关系心与肝的关系心与肾的关系肺与脾的关系肺与肝的关系肺与肾的关系肝与脾的关系肝与肾的关系 脾与肾的关系细目三: 五脏与五体、 五官九窍、 五志、 五液的关系要点: 五脏与五体的关系 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 五脏与五志的关系 五脏与
10、五液的关系 五脏的外华第五单元 六腑细目一: 六腑的生理功能要点: 胆的生理功能 胃的生理功能 小肠的生理功能 大肠的生理功能 膀胱的生理功能 三焦的生理功能细目二: 脏腑表里关系要点: 心与小肠的关系 肺与大肠的关系 脾与胃的关系 肝与胆的关系 肾与膀胱的关系第六单元 精、 气、 血、 津液细目一: 精要点: 精的概念 精的生成 精的功能细目二: 气要点: 气的概念 气的生成 气的运动 气的功能 气的分类细目三: 血要点: 血的概念 血的生成 血的功能 血的运行细目四: 津液要点: 津液的概念 津液的代谢 津液的功能细目五: 精、 气、 血、 津液之间的关系要点: 气与血的关系 气与津液的关
11、系 气与精的关系 精与血的关系 血与津液的关系 第七单元 病因细目一: 六淫要点: 六淫的概念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风邪的概念、 性质及致病特点 寒邪的概念、 性质及致病特点 暑邪的概念、 性质及致病特点 湿邪的概念、 性质及致病特点 燥邪的概念、 性质及致病特点 火( 热) 邪的概念、 性质及致病特点细目二: 疠气要点: 疠气的概念 疠气的致病特点细目三: 七情内伤要点: 七情的概念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细目四: 饮食失宜要点: 饮食不节 饮食不洁 饮食偏嗜细目五: 劳逸失度要点: 过度劳累 过度安逸细目六: 痰饮要点: 痰饮的概念 痰饮的致病特点细目七: 瘀血要点: 瘀血的概念 瘀血的形成
12、瘀血的致病特点第八单元 病机细目一: 发病基本原理要点: 正气与邪气的概念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细目二: 邪正盛衰要点: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细目三: 阴阳失调要点: 阴阳偏盛 阴阳偏衰 阴阳互损 阴阳格拒 阴阳亡失第九单元 防治原则细目一: 预防要点: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细目二: 治则要点: 正治与反治 治标与治本 扶正与祛邪 调整阴阳 三因制宜 第十单元 诊法( 四诊)细目一: 望诊要点: 五色主病的临床意义 正常舌象的特征以及舌色变化( 淡白舌、 红舌、绛舌、 紫舌) 、 舌形变化( 老嫩、 胖瘦、 齿痕、 裂纹、 芒刺) 、 苔色变化(
13、白、 黄、 灰、 黑) 、 苔质变化( 厚薄、 润燥、 腐腻、 剥落) 的临床意义细目二: 闻诊要点: 听声音( 喘、 哮、 咳嗽、 呕吐、 呃逆、 嗳气) 的临床意义 嗅气味( 病体之气、 病室气味) 的临床意义细目三: 问诊要点: 恶寒发热、 但寒不热、 但热不寒( 壮热、 潮热、 微热) 、 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 特殊汗出( 自汗、 盗汗) 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疼痛的部位及性质、 问头身胸腹不适的临床意义 口渴与饮水、 食欲与食量、 口味 异常 的 临 床意义 便次异常、 排便感觉异常以及尿次、 尿量、 排尿感异常的临床意义 失眠、 嗜睡的临床意义细目四: 切诊要点: 正常脉象的形态特征及特
14、点 常见病脉( 浮、 沉、 迟、 数、 虚、 实、 洪、 细、 滑、 涩、弦、 紧、 缓、 弱) 主病第十一单元 辨证细目一: 八纲辨证要点: 八纲、 八纲辨证的概念 表证与里证、 寒证与热证、 虚证与实证、 阴证与 阳证的概念、 临床表现、 鉴别要点细目二: 气血津液辨证要点:气虚证、 气陷证、 气滞证、 气逆证、 血虚证、 血瘀证、 血热证、 血寒证、 津液不足( 亏虚) 证、 水停证( 阳水、 阴水) 的概念及临床表现细目三: 脏腑辨证要点: 心血虚、 心阴虚、 心气虚、 心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肺气虚、 肺阴虚、 风寒犯肺、 风热犯肺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脾气虚、 脾阳虚、 寒湿困脾、 寒邪犯胃、 胃火炽盛、 食滞胃脘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肝血虚、 肝郁气滞、 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肾阳虚、 肾阴虚、 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按摩学基础第一单元 概论细目一: 按摩发展简史要点: 按摩的概念 按摩的起源、 发展细目二: 按摩疗法的特点及分类要点: 按摩疗法的概念 按摩疗法的分类第二单元 按摩的作用及原理第三单元 按摩的治疗原则及治法细目一: 按摩的治疗原则 细目二: 按摩的基本治疗方法要点: 按摩八法的概念 按摩八法的临床应用细目三: 按摩手法的补泻要点: 手法补泻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