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章 精神障碍患者治疗过程的护理,学习目标 1. 掌握精神药物、迟发性运动障碍、恶性症状群EST的概念 2. 掌握各类抗精神障碍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用法、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 3. 掌握电休克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护理措施 4. 熟悉精神障碍治疗过程的护理要点,第一节 精神药物治疗的护理,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障碍的主要方式: 1952 年出现了第一个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从此开创了现代精神药物治疗的新纪元;1957 年生产了第一个抗焦虑药利眠宁;1958 年发现了抗抑郁药 丙咪嗪。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国外又有新的抗精神病药物相继问世,与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相比,它具有广谱、改善认识功
2、能、稳定情绪、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一、精神药物临床应用,(一)抗精神病药,1.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2)骨骼肌和运动系统 (3)植物神经系统 (4)心血管系统 (5)内分泌系统 (6)中枢神经递质,(一)抗精神病药,2. 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应激相关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儿童多动症、秽语抽动综合征等。 (2)禁忌证:严重的心、肝、肾等躯体疾病,高热、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昏迷、急性感染、血液病、药物过敏、青光眼等疾病,老人、儿童、哺乳期、孕妇应慎用。,(一)抗精神病药,3. 用药方法 (1)药物的选择:兴奋躁动者宜选用氯丙嗪、氟哌
3、啶醇、氯氮平等;幻觉、妄想明显时首选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等;木僵状态或紧张性兴奋与紧张性木僵交替出现时,宜选用氟奋乃静、奋乃静等;淡漠、退化的慢性患者宜选用含氟药物如氟奋乃静、三氟拉嗪、舒必利等。 (2)用药方法: 口服法是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一般采用渐增法,即从小剂量开始,一周内渐增至治疗量并维持12个月,然后缓慢减药至维持量。,(一)抗精神病药,4. 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 (1) 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 (2) 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3) 植物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4)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和猝死 (5)肝脏损害 (6)造血系统不良反应 (7)代谢和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 (8)皮肤和眼损
4、害 (9)过量与急性中毒,(二)抗抑郁药,抗抑郁药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抑郁状态、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等。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及其他新型非典型抗抑郁药。 新型非典型抗抑郁药包括:四环类抗抑郁药,如麦普替林、米安舍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双重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如文拉法新。,(二)抗抑郁药,1. 药理作用 (1)振奋情绪; (2)镇静作用; (3)中枢及外周性抗胆碱作用; (4)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2. 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各种抑郁症。此外,对惊恐发
5、作、强迫症、儿童多动症、遗尿症等均有一定疗效。 (2)禁忌证:严重的心脑血管疾患、青光眼、癫痫、肠麻痹、尿潴留等。,(二)抗抑郁药,3.抗抑郁药的用法,(二)抗抑郁药,4. 不良反应及处理(1)抗胆碱能不良反应(2)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3)神经精神方面不良反应(4)过量与急性中毒,(三)抗躁狂药,抗躁狂药是一类主要用于治疗躁狂症和预防其发作的药物。首选药物为锂盐制剂。此外,某些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氟哌啶醇)及抗癫痫药(如酰胺咪嗪、丙戊酸钠等)对躁狂症也有一定疗效。,(三)抗躁狂药,1. 药理作用 (1)睡眠和电生理 (2)心血管系统 (3)内分泌和代谢 (4)泌尿系统,(三)抗躁狂药,2.
6、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躁狂症。 (2)禁忌证: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心脏疾患、重症肌无力、妊娠初3个月内等。3. 用法 口服日量为750mg2 000mg,从小剂量逐渐增至治疗量,待症状好转后可酌情减量。,(三)抗躁狂药,4. 不良反应及处理 (1)神经系统 (2)消化系统 (3)心血管系统 (4)造血系统 (5)代谢与内分泌 (6)泌尿系统 (7)皮肤,(二)抗抑郁药,5. 锂中毒及处理 锂中毒表现为严重的呕吐、腹泻、粗大震颤、抽搐、呆滞、眩晕、构音不清、昏迷等。检测血锂浓度超过1.4mmol/L。锂中毒时患者脑电图出现改变。血锂浓度越高,脑电图改变越明显。 锂中毒后应及时处理:立
7、即停用锂盐,大量给予生理盐水或高渗钠盐加速锂的排泄,必要时进行人工透析。,(四)抗焦虑药,抗焦虑药(anxiolytics)是一类能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及焦虑情绪的药物。按化学结构不同,分苯二氮卓类(BZ)、丙二醇类、二苯甲烷类、-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三环及四环类抗抑郁药等。,(四)抗焦虑药,药理作用 其主要药理作用是: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中枢性骨骼肌松弛、扩张冠状动脉、外周性神经肌肉阻断等作用。2. 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各型焦虑症、失眠、惊厥、癫痫、麻醉前用药等。 (2)禁忌证:严重心血管疾病、重症肌无力、青光眼、急性酒精中毒、药物过敏等。,(四)抗焦虑药,3. 药物选
8、择及用法 具有较强抗焦虑作用的药物有:地西泮等;抗抑郁作用的药物有:硝基安定,舒乐安定等。为了防止药物依赖,宜采用短期、间隔、交替、小剂量给药的方式治疗。 4. 不良反应及处理 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乏力、嗜睡、共济失调、精神错乱;严重时出现昏迷和呼吸抑制;妊娠初3个月内用药可有致畸作用。 处理方法:调整剂量,或逐渐停药或换药。,二、精神药物的护理程序,(一)护理评估 1. 病史 2. 用药前患者的精神状况 3. 用药前患者的躯体状况 4. 相关家族史(二)护理诊断,二、精神药物的护理程序,(三)护理措施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严格服药制度;密切观察患者服
9、药后的反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增加营养,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四)健康教育(五)护理评价,第二节 电休克治疗的护理,一、电休克治疗 电休克治疗(electro shock therapy,EST)又称电抽搐治疗,是用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大脑,引起意识丧失和痉挛发作,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20世纪50年代由于精神药物问世,电休克疗法逐渐少用,对其利弊有不少争议。但由于该疗法简单、迅速、经济,对其适应证效果显著,并经方法改良后副作用大大减少,故至今仍是治疗精神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电休克治疗,1. 适应证 (1)严重抑郁状态,伴强烈自伤、自杀企图及自
10、杀行为者。 (2)极度兴奋躁狂、伤人毁物、难以控制者。 (3)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明显的自责自罪、拒食、紧张性木僵、护理困难时。 2. 禁忌证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炎等;严重肝、肾疾病;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全身感染及发热;骨关节病、骨质疏松;青光眼、视网膜剥离;老人、儿童及孕妇。,一、电休克治疗,3. 并发症及处理 (1)常见症状 (2)骨折与脱位 (3)呼吸停止 (4)心血管系统并发症4. 改良方法 目前有单侧非优势侧法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两种方法,它们在减轻并发症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二、电休克治疗的护理,(一)护理评估 1. 精神症状 是否符合电休克治疗的适应证。 2. 用药史 服用何种精神药物、效果如何、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等。 3. 躯体状况 有无禁忌证。 4. 患者及其家属对此治疗的态度。 5. 实验室检查结果。,二、电休克治疗的护理,(二)护理诊断 1. 有窒息的危险 与电痉挛引起呼吸中枢抑制有关。 2. 有受伤的危险 与痉挛发作,治疗后坠床有关。 3. 不合作 与对电休克治疗引起的恐惧有关。 4. 思维过程改变 与暂时性记忆减退有关。,二、电休克治疗的护理,(三)护理措施 1. 治疗前的护理 2. 治疗中的护理 3. 治疗后的护理 (四)护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