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72766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影像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学影像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学影像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医学影像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医学影像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医学影像学练习思考题1.X 线的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效应.2.人体组织密度分类:高密度(骨、钙化灶);中等密度(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结缔组织,液体);较低密度(脂肪组织) ;低密度(体内所含的气体:呼吸道,胃肠道,鼻窦,乳突气房).人体骨皮质:CT 值为+1000hv,空气-1000hv3.CT:是用 X 线束围绕人体具有一定厚度的检查部位旋转,进行层面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 X 线,在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其转换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而获得该层面的重建图像。P54.磁共振:利用人体中氢原子核(质子)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

2、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信号采集器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的成像技术.P85.X 线的检查方法:普通检查(荧光透视和 X 线摄影);特殊检查(软线摄影,体层摄影,放大摄影和荧光摄影);造影检查.6.造影:是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周围间隙,产生人工对比,借以成像.7.CT 对比增强扫描:使经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后再进行扫描的方法.8.介入放射学: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并在影像设备的导向下,利用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诊断的学科,是一门集影像诊断与微创性治疗于一身的新兴临床学科。9.肺野肺带的分法:通常人为的将两侧肺野分为上中下野及内中外带.横向划分:在第 2、4 肋骨前端下

3、缘引一水平线,即将肺分为上中下三野.纵向划分:分别将两侧肺纵行分为三等份,即内中外三带.10.肺纹理:由肺动脉和肺静脉组成,其中主要是肺动脉分支,支气管,淋巴管及少量间质组织.11.支气管阻塞的表现:P29,柱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和阻塞性肺不张。12.气胸:空气进入胸腔内.肺气肿,X 片肺纹理减少,透明度增加.13.液气胸:胸腔内液体和气体同时存在.外伤,手术后及胸腔穿刺.14.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而形成的.15.空腔:为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16.原发综合征:原发型肺结核时,肺部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称为原发综合征,X 线平片上呈哑铃状阴影,原发性

4、肺结核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症状轻,病史短,大多自愈,多发上叶下部下叶上部近胸膜.17.支扩形态:(1)柱状支气管扩张呈轨道征、戒指征;(2)囊状支气管扩张呈葡萄样;(3)曲状支气管扩张见粗细不均的囊柱状改变;(4)棒状支气管扩张高密度影,指状征.18.胸腔积液达 250ml 毫升时胸片出现改变.19.大叶性肺炎:X 片:充血期:早期可恶明显的 X 线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多,透明度减低.实变期:均匀的致密影,轮廓与肺叶或肺段形态相符合,病变以叶间裂为界,边界清楚,有空支气管征.消散期:实变区密度逐渐减低,多为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影.CT:充血期:可见磨玻璃影样;实变期:大叶或肺段分布致密影

5、;消散期:散在、大小不等的斑片影.P3720.小叶性肺炎:X 线:好发于两肺中下野内中带.患区肺纹理增多,模糊.沿肺纹理分布斑片状密度不均,边界不清的致密影.CT:两肺中下部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大小不同的结节状影及边缘模糊的片状影.P3821.肺脓肿:X 线:病灶较早时为肺内团状影,其后形成厚壁空洞,其内缘常较光整,底部常见液平.急性期空壁周围常见模糊的渗出影.慢性期空洞壁变薄,腔缩小,周围有条索状纤维病灶.P4022.浸润性肺结核:X 线和 CT:(1)局限性斑片阴影:见于两肺上叶尖段、后段和下叶背段;(2)大叶性干酪性肺炎:一个肺段或肺叶呈大片致密性实变,有虫蚀样空洞,边缘模糊;(3)增殖性

6、,病灶:斑点状清晰,成梅花瓣或树芽状,较典型;(4)结核球:圆型、边光滑、内部可见钙化、可见卫星状;(5)结核性空洞:壁薄,内外光滑;(6)支气管播散: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状影;(7)硬结钙化或索条影.P4323.中央型肺癌:x 线:早期常无异常,CT 可见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或腔内结节改变;中晚期表现为肺门肿块,常伴有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CT:支气管腔内或壁外肿块.鼠尾状狭窄、管腔截断,伴有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显示转移徵象,纵膈侵犯,纵膈淋巴结转移.P4724.后前位胸片內心脏左右二缘的投影:一般 2/3 位于胸骨中线左侧,1/3 位于右侧,心尖指向左下方,心左缘分为三段,

7、自上而下为主动脉结,肺动脉段和左室,心右缘分为两段,上端由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构成,下端为右房.25.左心房增大:x 线:后前位心右缘出现心底部双方影及心右缘双重影;后前位心左缘第三弓形成(四弧症).右前斜位食道中段受压向后移位;左斜前位左主支气管抬高,后缘弧度后突,最凸点上移;增大顺序为后、上、左、右四个方向.常见于二尖瓣病变,左心室衰竭及部分先天性心脏病(PDA、VSD 动脉导管未闭合室间隔缺损)26.左心室增大:x 线:后前位心间向左下延伸;左心室段延长,圆隆;左前斜位或左侧位左心室与脊柱重叠大于 1.5cm,半心后三角狭窄或消失;右前斜位心前下间隙变窄或消失.27.右心室增大:x 线:右

8、心缘下端向右膨突;最凸点下移,相反搏动点下移;右前斜位心前缘膨隆,心前间隙变窄;左前斜位心室膈段增大,室间沟向后上移位.常见于二尖瓣狭窄、肺心病及某些先天性(PDA/VSD).28.右下肺动脉的正常值:不超过 1.5cm。29.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病变.它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一起,统称冠心病.临床表现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等.P6430.主 A 夹层: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从而导致一系列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破裂口位置及内膜片情况;真假腔及病变累及范围,包括主

9、要分支的开口是位于假腔还是真腔内有无内膜片;左心室和主动脉功能情况;有无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P7231.心包积液:X 线检查对少量心包积液的诊断能力有限,中量以上的积液,心影响两侧普遍增大,状如烧瓶,重者可呈球形,透视下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超声、CT 和 MRI 对心包积液的检出很敏感,CT 表现为心包腔增宽,腔内积液多呈水样密度,在 MRI 上心包积液的信号强度依所选用脉冲序列和积液性质不同.32.先心法乐四联症:有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四种畸形构成,其中主要由肺动脉狭窄及室间隔缺损的程度的程度决定其 X 线表现,临床上小儿多见,常伴紫绀.心尖圆钝、上翘,心腰凹陷;右

10、心室增大;左心室缩小;肺少血征象;主动脉增宽,并向前向右移位.33.食管静脉曲张与食道癌的主要鉴别点:食管静脉曲张的食管壁柔软而伸缩自如.34.胃溃疡:直接征象为龛影,多见于小弯,切线呈乳头状、锥状或其他形状,边缘光滑整齐,密度均匀.底部平整或稍不平.黏膜水肿带:龛影口部常有一圈粘膜水肿所造成的透明带;黏膜纠集。间接征象为痉挛性改变,表现为胃壁上的凹陷;分泌增加,钡剂不易附着于胃壁;胃蠕动增强或减弱;胃变形或狭窄, “蜗牛胃” , “葫芦胃” 。35.十二指肠:直接征象为龛影,多见于球部;球部变形:双叶、三叶或葫芦形;间接征象:“激惹征” ;球部痉挛,钡剂于球部不能停留,排空迅速;胃分泌物增多

11、,张力,蠕动改变;幽门痉挛,开放延迟;球部有固定压痛.36.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良性溃疡 恶性溃疡龛影形状 圆形或椭圆形 不规则,扁平,有多个尖角龛影位置 突出于胃轮廓外 位于轮廓之中龛影周围和口部黏膜水肿的表现如粘膜线、项圈征、狭颈征等.黏膜皱襞向龛影集中直达龛口指压迹样充盈缺损,有不规则环堤,皱襞终端、破坏附近胃壁 柔软,有蠕动波 僵硬,峭直,蠕动波消失37.早期胃癌:是胃瘤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分为隆起型,浅表型和凹陷型.38.消化道肿瘤的共同表现:充盈缺损;不规则龛影;黏膜皱襞改变(破坏,中断,消失,杵状,结节状);管腔狭窄(狭窄范围一般局限,边缘较整齐,与正常区域分界清楚) ;上段管腔

12、扩张;肿瘤累及区域肠管局限性僵硬,蠕动消失。39.肠结核的好发部位:回盲部.40.溃疡性胃癌的影像学表现:充盈缺损;不规则龛影;黏膜皱襞改变;管腔狭窄;上段管腔扩张;肠管局限性僵硬,蠕动消失。41.龛影:是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外突的影像42.充盈缺损:是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43.跳跃症:只有少量钡剂充盈呈细线状或者完全没有钡剂充盈44.半月综合征:溃疡性胃癌的表现,龛影形状不规则,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直,内缘不整齐而有多个尖角;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龛影周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即环堤,轮廓不规则而锐利,其中常见结节状或指压迹状充盈缺损.45.胆道:X 线:T 形管造影,经内

13、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 ERCP 是将十二指肠纤维镜送至十二指肠降段,经过如头插入导管注入造影剂,以显示胆管或胰管的方法;经皮经肝胆管造影 PTC,主要用于鉴别阻塞性黄疸的原因并确定其阻塞部位,通过于 CT 或 USG 确定有胆管阻塞后,才实行本检查.均有一定痛苦。超声检查:患者检查前需要禁食 8 小时以上.CT、血管造影:CT 对钙化敏感、但对软组织密度差别不敏感;对水样密度较敏感,胆管扩张、囊肿、脓肿、积水等.需要增强及较薄层面扫描,针对肿瘤.较为严格的检查前准备.血管造影主要针对恶性肿瘤.MRCP:最具潜力的检查方法;无创;胆道内外均可显示;软组织的不同序列存在信号差别;细节稍差;伪影.46

14、.原发性肝癌:CT:平扫有“假包膜征”时边界清楚,浸润性生长时,无包膜,边缘模糊。巨块型可发生中央坏死而出现更低密度区,合并出血或发生钙化则肿块表现高密度灶.常伴有肝硬化征象;动态增强扫描:特征性的“快进快出” ;动静脉分流;门静脉及腔静脉癌栓形成;区域淋巴结肿大。47.肝海绵状血管瘤: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且密度均匀,大的血管瘤病灶中央可见更低密度区,呈星形、裂隙状或不规则形.瘤内偶见钙化,呈圆形或不定形强回声,病灶边缘通常清晰光滑.典型者增强扫描表现为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随后增强区进行性向中心扩展,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显示“快进慢出”的表现.MRI 表现:“灯泡征”病灶在 T

15、1WI 呈低信号或内有更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重度 T2WI 病灶更白、更亮。48.胰腺炎:x 线:间接征象多见。慢性胰腺炎克显示胰腺钙化和胰腺结石形成,钙化位于胰腺实质,结石多位于主胰管。CT: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不同程度肿大,密度略低或正常,增强后均匀强化。急性坏死型胰腺炎,胰腺呈弥漫性肿大,密度不均匀,内见低密度的坏死区和积液及高密度的出血区,并形成小脓肿。可形成“假囊肿” 。胸腔、腹腔积液。慢性胰腺炎:胰腺缩小、萎缩;胰管扩展与狭窄交替呈串珠状;胰腺、胰管钙化及假性囊肿形成。49.胰腺癌:x 线:平片常无阳性表现,胃、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时较大的胰头癌可见十二指肠肠曲扩大,内缘出现双边

16、压迹及反“3”字征。逆行性胆胰管造影 ERCP 表现为主胰管柱塞、中断,或胰管偏心性充盈缺损,胰管壁不规则,管腔狭窄,远端扩张。CT:胰腺肿块是胰腺癌的主要征象。平扫时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较大时可为混杂密度,内有液化坏死区。由于胰腺癌为乏血供肿瘤,增强后强化不明显。其他征象:“双管征” ,胰头癌侵犯胆总管和主胰管引起胆总管和胰管的阻塞,引起梗阻的远端扩张;胰周组织脂肪间隙消失;血管周围脂肪间隙消失;淋巴结肿大。50.阳性结石:胆色素性,结石可由 X 平片显示.阴性结石:胆固醇性,在平片上难以发现.51.输尿管的三个狭窄:肾盂输尿管交界处,通过骨盆边缘处,膀胱入口处.52.肾 C 癌:CT:肾实

17、质内类圆形肿块;肿块密度可均一低于或类似周围肾实质,也可以不均一,偶可见高密度;增强早期可见不均匀强化,其后由于周围肾实质的增强呈相对低密度,肿瘤向外侵犯使肾周脂肪密度增高;肾 V 及下腔 V 可见癌栓.MRI:T1WI,肿块信号强度常低于正常肾皮质,T2WI 多维混杂信号,周边可以有低信号,为假性包膜,增强检查为不均一强化.MRI 的重要价值在于发现肾 V、下腔 V 的癌栓,则静脉内“流空”效应消失.53.颅内病变:X 线检查:颅骨平片,脑血管造影,脑超声(USG).脑 CT:平扫,增强扫描,螺旋 CT+三维重建(CTA).CT 灌注成像.脑 MRI:普通,增强,功能性.超声检查54.颅内常

18、见钙化:苍白体,松果体,大脑镰,脉络膜丛,床突间韧带.55.颅内出血的首选检查:CT;脑梗塞的首选检查:MRI.56.急性硬膜外血肿:CT:颅板下见梭形或双凸形性高密度灶,多位于骨折附近,不跨越颅缝;2/3 急性期血肿密度均匀,约 1/3 可密度不均,提示活动性出血;少数患者受伤时无症状,发生慢性血肿,等密度,时间较长可钙化,以包膜钙化多见,增强时显示血肿周围的包膜增强;可见占位效应;骨窗可显示伴随的颅骨骨折。57.急性硬膜下血肿:CT:见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脑水肿或占位效应明显;亚急性期可见血肿呈分层状;慢性血肿呈低密度,并可见脑萎缩及血肿包

19、膜的增厚与钙化等。58.高血压性脑内血肿的好发部位:基底节、丘脑、脑桥和小脑,易破入脑室.59.颅内占位效应:由颅内占位病变及周围水肿所致,表现局部脑沟,脑池,脑室受压移位、变窄或闭塞,中线向对侧移位.60.脑萎缩:范围可为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质萎缩显示脑沟和脑裂增宽,脑池扩大,髓质萎缩显示脑室扩大.61.腔隙性脑梗塞:系深部髓质小 A 闭塞所致.好发于基底节、小脑和脑干呈圆形、斑点状低密度灶,无占位效应,直径在 15mm 之内。62.脑膜瘤:CT:肿瘤呈圆形、椭圆形,等或高密度,常有斑点状钙化;边界清晰,较大肿瘤或邻近静脉窦的可出现瘤周水肿;有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可见均匀性显著强化;瘤体边缘与局

20、限颅骨或硬膜广基相连;骨窗可见邻近颅骨增生硬化、破坏.MRI:T1WI 等信号,T2WI 等或高信号.均一强化,可见邻近硬膜增厚脑膜尾征.63.星形 C 瘤:CT:高、低或混杂密度的脓肿肿块,有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增强扫描不均匀环状或花边状强化。MRI:T1W1 低或混杂信号,T2W1 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有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增强扫描不均匀环状或花边状强化.64.正常长骨的解剖名称:长管状骨。65.骨质疏松:是指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同时减少,但比例保持正常.X 线主要是骨密度普遍性减低,骨松质中骨小梁变细,数目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变薄,可出现分层现象.脊椎可见椎体变

21、扁,其上下缘内凹,而椎间隙增宽,呈梭形,致椎体呈鱼脊锥状.其 CT 和 X 线表现基本相同.骨质疏松是由于黄骨髓增多,在 MRI 上表现为信号增高.老年人特别是绝经期的妇女,营养不良,代谢或内分泌障碍(肾上皮质功能亢进)(甲亢)(类风关),外伤骨折后、感染、恶性肿瘤.66.骨质破坏:是正常骨组织被病理组织所代替,可以是病理组织本身或它引起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动亢进所致.X 线:为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其中全无骨质结构。早期骨皮质破坏因哈弗管扩大而呈筛孔状改变,其表层的破坏则呈虫蚀状,早期骨松质破坏则表现为斑片状的骨小梁缺损.X 线与 CT 基本相同。常见于炎症,肿瘤或肿

22、瘤样病变.67.骨质增生硬化: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X 线与 CT 基本相同:骨质密度增多,骨小梁增大、增粗、密集,骨皮质增厚增厚致密,可伴有骨骼增大。发生于长骨可见骨干粗大,骨髓腔变窄或消失.MRI:可以很好的显示骨质增生造成的骨形态改变.常见病:慢性炎症,外伤,重金属中毒和某些原发性骨肿瘤(局限增生);代谢性内分泌障碍或中毒性疾病(普遍性增生).68.关节强直:为骨组织或纤维组织连接相应关节骨端的病理过程,分为骨性和纤维性强直.骨性强直是关节明显破坏后,关节骨端由骨组织所连接,常见于化脓性关节炎。X 线表现为关节间隙明显变窄和消失.两骨端有骨小梁通过.纤维性强直也是关节破坏的结果,常见于关

23、节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虽然关节活动消失,但 X线上仍可见狭窄的关节间隙,且无骨小梁贯穿.69.椎间盘突出检查方法:X 线、CT、MRI。70.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早期表现:软组织肿胀:患肢增粗,皮下脂肪层混浊,肌肉间隙模糊;骨髓腔内炎性充血水肿:骨髓腔内密度增高.71.脊柱结核好发部位:腰椎72.转移性骨肿瘤:多见于中老年,多发,好发部位依次是脊柱、骨盆、肋骨、股骨、颅骨和肱骨,很少累及膝关节和肘关节以下骨骼等特点.73.骨肉瘤:X 线: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肿瘤骨和软组织肿块。大致可分为成骨型(以瘤骨形成为主,为均匀骨化影,呈斑片状,范围较广,明显时可呈象牙质变。骨膜新生骨较明显,软组织肿块中

24、多有肿瘤骨生成,内无骨小梁结构。肺转移灶密度也较高)、溶骨型(以骨质破坏为主,很少或没骨质生成。破坏多偏于一侧,呈不规则斑片状低密度,边界不清。骨皮质受侵较早,呈虫蚀状破坏或消失,范围较广。骨膜新生骨易被肿瘤破坏,形成骨膜三角。软组织肿块中大多无新骨生成)和混合型(成骨与溶古的程度大致相同);CT:骨质破坏,骨膜反应显示较清,对肿瘤骨较平片敏感,能很好的显示肿瘤与邻近结构关系;MRI:骨肉瘤在 T1W1 为不均匀低信号,T2W1 上为不均匀高信号.能很好的显示肿瘤的范围和邻近结构的关系。74.骨巨细胞瘤:X 线:主要侵犯长骨骨端,病变直达骨性关节面下.偏心性、膨胀性生长,横径超过纵径破坏。骨质

25、破坏,一类为分房型,破坏区显示有数量不等,纤细的骨嵴样结构,呈大小不一的分房样改变;另一类为溶骨型,破坏区内无或仅病灶边缘存在骨嵴样改变;肿瘤内无钙化。骨皮质变薄,肿瘤明显膨胀时,周围仅留一薄层骨性包壳。邻近无反应性骨膜新生骨,边缘也无骨硬化带,肿瘤一般很少穿透关节软骨。破坏区骨皮质不完整,呈筛孔状和虫蚀状骨破坏,骨嵴残缺紊乱,肿瘤邻近骨干边缘模糊,出现明显骨膜新生骨及明确软组织肿块者,常提示为恶性。CT:平扫呈囊性膨胀性骨破坏区,骨壳基本完整,内缘多呈波浪状为骨壳内面的骨脊所致,一般无真性骨性间隔,平片所见的分房征象为骨壳内面骨脊的投影;破坏区内为软组织密度影,无钙化或骨化,囊变区可见液-液

26、平面;生长活跃和恶性骨巨细胞瘤的骨壳常不完整并可见骨壳外的软组织肿块影;增强扫描肿瘤组织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则无;MRI:T1 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或中等信号,T2 加权图像上多呈高信号;内可见信号不同的液-液平面,增强扫描见瘤体中等强化。权图像均为高信号区.75.良恶性骨肿瘤鉴别 P222良性 恶性生长情况 生长缓慢,不侵及邻近组织,但可引起压迫移位生长迅速,易侵及邻近组织,器官部骨变化 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与正常骨界限清晰,边缘锐利,骨皮质变薄,膨胀,保持共连续性呈浸润性骨破坏,病变区与正常骨界限不清,边缘不整,累及骨皮质,造成不规则破坏与缺损,可有肿瘤骨骨膜新生骨一般无骨膜新生骨,病理骨折后

27、可有少量骨膜反应,骨膜新生骨不被破坏多出现不同形式的骨膜新生骨,并可被肿瘤侵犯破坏周围软组织病变多无肿胀或肿块影,如有肿块,其边缘清楚 侵入软组织形成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转移 无转移 有转移76.门静脉由肠系膜上 V 与脾 V 汇合而成。77.肝囊肿:病灶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均匀无回声暗区边界清楚;囊壁为菲薄的高回声带,壁光滑,厚度在 1mm 以下;囊肿后方可见回声增强效应.囊液混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78.肝血管瘤:病变区范围常较大,形态不规则,血管瘤不存在包膜,瘤的外周也无暗环围绕,内部回声强弱不一,以高回声多见。彩色多普勒常仅可显示部分血管瘤周边及内部斑片状或短线状血管,血流速度缓慢

28、。对周围组织影响;加压后形变。79.胆囊炎与胆囊癌的鉴别:胆囊炎时囊壁均匀增厚,内壁较规则;而胆囊癌显示不均匀增厚,内壁不规则,甚至形态失常,轮廓不清。80.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的鉴别 :胆囊结石显示无回声区内一个或多个强回声光团、光斑或弧形强化带;后方伴有清晰的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而胆囊息肉内的强化带在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81.超声下二尖瓣狭窄的常见原因:主要由风湿性心脏病引起,此外,二尖瓣环及环下区钙化和结缔组织病、代谢病也可引起二尖瓣狭窄。81.M 超最有特征表现:呈城墙样改变,后叶与前叶同向运动。82.瓣口面积测量:可以先在左室长轴切面上在舒张期的时候 freeze,然后测量一下二

29、尖瓣口的开口距离,然后在短轴测量的时候做一下对比.83.房间隔缺损的常见类型:继发孔型、腔静脉窦型和原发孔型。84.超声波的基本特性:吸收(衰减)定律,反射定律,衍射定律,多普勒效应.85.探头方向与血流方向的颜色:朝向探头的正向血流以红色代表,背向探头的负向血流以蓝色代表,湍流方向复杂多变,以绿色代表;速度快者颜色鲜艳,慢者暗淡.89.何为超声波增强效应:是指当超声波穿过病灶或组织衰减甚小,透声性又好时,其后方回声强于同一深度的周围组织的现象。如肿物后壁的回声明亮,称为后壁增强效应。86.多普勒效应:超声遇到运动的反射界面时,反射波的频率发生改变.87.声晕征:部分肿瘤周围环以几毫米宽的无回声区. 88.声影:人体不同组织的衰减程度不同,明显衰减时,其后方回声消失而出现声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