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1 型 题1. 下 列 哪 项 不 适 应 于 可 摘 局 部 义 齿A 游 离 端 缺 失B 处 于 生 长 发 育 期 的 缺 牙 儿 童C 拔 牙 不 久 的 过 度 性 修 复D 缺 牙 间 隙 小 ,义 齿 强 度 不 够2.粘 膜 支 持 式 可 摘 局 部 义 齿 基 托 充 分 伸 展 最 主 要 的 目的A 增 加 固 位B 分 散 颌 力C 增 强 义 齿 稳 固 性D 增 加 义 齿 强 度3.上 颌 全 口 义 齿 两 侧 后 缘 的 界 限A 上 颌 结 节B 翼 上 颌 切 迹C 腭 小 凹D 蝶 骨 翼 突4.上 颌 全 口 义 齿 的 后 缘 应 在 腭 小
2、 凹 后A 1mmB 2mmC 1.5mmD 3mm5.下 列 哪 个 是 杆 形 卡 环A 回 力 卡 环B 联 合 卡 环C R P I 卡 环D 对 半 卡 环6.具 有 间 接 固 位 体 和 支 持 作 用 的 卡 环 是A 三 臂 卡 环B 双 臂 卡 环C 隙 卡D 圈 卡7.义 齿 基 托 边 缘 不 能 伸 展 过 多 ,否 则 易 引 起 压 痛 或 脱 位 .的是A 下 颌 前 弓 区B 颊 侧 翼 缘 区C 磨 牙 后 垫D 远 中 夹 角 区8. 颌 支 托 的 主 要 作 用 是A 稳 定 作 用B 固 位 作 用C 支 持 作 用D 间 接 作 用 9.肯 氏 第
3、 一 类 牙 列 缺 损 ,局 部 活 动 义 齿 修 复 时 长 设 计A 粘 膜 支 持 式B 牙 支 持 式C 混 合 支 持 式D 支 架 式10.塑 料 填 塞 的 最 佳 时 期A 粘 丝 期B 橡 皮 期C 湿 沙 期D 面 团 期11.局 部 托 牙 固 位 主 要 依 靠A 基 托 固 位B 吸 附 力C 卡 环 固 位D 大 气 压 力12.半 解 剖 式 牙 尖 的 斜 度 是A 20 度B 33 或 30 度 C 0 度D 45 度13.弯制卡环进入倒凹区一般在A 050。7 毫米B 0。50。6 毫米C 03 毫米D 0。250。5 毫米14.87 4578 缺属肯氏
4、分类第几类A 第一类一亚类B 第三类二亚类C 第一类二亚类D 第二类三亚类15.局 部 可 摘 义 齿 固 位 体 的 数 量 一 般 为A 24 个B 56 个C 78 个D 尽 可 能 多16.选 择 人 工 牙 错 误 的 是A 人 工 牙 外 型 应 与 邻 牙 协 调B 人 工 牙 颜 色 与 面 部 皮 肤 一 致C 后 牙 应 选 择 塑 料 牙 以 便 调 磨D 后 牙 颌 面 应 略 小17.上 合 中 切 牙 位 置 错 误 的 是A 颈 部 微 向 远 中 倾 斜B 切 缘 接 触 合 平 面C 颈 部 接 近 垂 直D 颈 部 微 向 近 中 倾 斜18.上颌结节属于无
5、牙颌的A 缓冲区B 边缘封闭区C 副承托区D 主承托区19.全 口 义 齿 的 前 牙 要 排 列 成 浅 覆 合 浅 覆 盖 的 目 的 为 了A 美 观B 排 牙 方 便C 发 音 清 晰D 易 于 取 得 前 伸 合 平 衡20.前 牙 接 触 , 后 牙 不 接 触 的 调 整 方 法A 加 大 补 偿 曲 线 曲 度B 减 小 补 偿 曲 线 曲 度C 加 大 前 牙 覆 合D 增 大 前 牙 切 道 斜 度 21.前 牙 反 颌 并 缺 失 ,排 牙 错 误 的 方 法 是A 保 持 原 覆 颌 覆 盖B 尽 量 排 成 正 常 颌 关 系C 排 成 对 刃 颌 关 系D 排 成
6、潜 覆 颌 覆 盖22.弯 制 卡 环 的 要 求 和 注 意 事 项 正 确 的 是A 卡 环 臂 应 放 在 基 牙 倒 凹 区B 应 反 复 弯 曲 和 扭 转 卡 环 丝C 卡 环 丝 必 须 与 牙 面 紧 密 接 触D 牙 间 卡 环 在 牙 间 沟 内 部 分 与 基 牙 密 贴23.I 型 卡 臂 特 点 A 支 持 稳 定 作 用 差 固 位 好B 稳 定 支 持 固 位 作 用 良 好C 稳 定 差 支 持 作 用 好D 固 位 作 用 较 好 稳 定 差24.去 除 倒 凹 的 目 的 不 对 的 是A 使 义 齿 顺 利 就 位B 提 高 戴 牙 效 率C 消 除 基
7、托 对 牙 龈 的 压 迫D 美 观25.抛 光 时 防 止 产 热 的 方 法A 间 断 进 行B 间 断 浸 湿C 吹 冷 风D 低 湿 下 进 行26.全 口 义 齿 装 盒 采 用A 正 装 法B 反 装 法C 混 装 法D 以 上 都 是27.承 托 区 是A 牙 槽 嵴 唇 颊 舌 侧 , 腭 侧 ( 除 硬 区 外 )B 前 庭 沟C 腭 中 缝D 切 牙 乳 头28.基 托 缓 冲 区 不 包 括A 上 合 前 弓 区B 上 合 隆 突C 切 牙 乳 突D 颧 突29.基 托 磨 光 面 成A 凹 面B 凸 面C 平 面D 均 是30.全 口 排 牙 目 的 中 错 误 的 是
8、A 恢 复 功 能B 增 进 美 观C 加 大 合 力D 保 护 和 促 进 口 腔 组 织 健 康31.上 合 中 切 牙 位 置 错 误 的 是A 颈 部 微 向 远 中 倾 斜B 切 缘 接 触 合 平 面C 颈 部 接 近 垂 直D 颈 部 微 向 近 中 倾 斜32.II 形 卡 环 最 适 用 于 基 牙A 缺 隙 侧 倒 凹 小B 缺 隙 侧 无 倒 凹C 非 缺 隙 侧 倒 凹 大D 缺 隙 侧 倒 凹 大33.肯 氏 一 类 修 复 时 , 常 用 设 计 形 式 是A 粘 膜 支 持 式B 牙 支 持 式C 混 合 支 持 式D 支 架 式34.弯 卡 环 时 , 错 误
9、的 是A 卡 环 臂 放 在 基 牙 倒 凹 区B 应 避 免 多 弯 曲 和 扭 转 卡 环 丝C 卡 环 要 与 牙 面 紧 紧 接 触D 牙 间 卡 环 在 牙 间 沟 内 应 与 基 牙 紧 密 贴 合35.全 口 义 齿 不 戴 时 应 置 于A 冷 水 中B 冰 水 中C 75%酒 精 中D 84 消 毒 液 中36.全 口 蜡 基 托 的 厚 度 是A 1.5-2mmB 1-1.5mmC 0.1-1mmD 2.5-3mm37.轻 度 下 合 前 突 排 牙 错 误 的 是A 排 成 较 小 覆 合 成 对 刃 状B 将 上 前 牙 稍 向 后 排C 选 用 较 上 合 牙 小 一
10、 号 的 下 合 牙D 下 前 牙 稍 向 后 排38.在 下 列 各 项 中 , 那 项 不 利 于 保 护 牙 槽 嵴A 适 当 扩 大 基 托 面 积B 尽 量 排 于 牙 槽 嵴 上C 使 用 半 解 剖 式 牙D 下 前 牙 稍 向 舌 侧 排39.半 解 剖 式 牙 尖 的 斜 度 是A 20 度B 33 或 30 度 C 0 度D 45 度40.全 口 固 位 主 要 靠A 咬 合 力 和 唇 颊 力B 吸 附 力 和 大 气 压 力C 咬 合 力 和 大 气 压 力D 吸 附 力 和 咬 合 力41.为 是 全 口 获 得 良 好 的 封 闭 作 用 , 应 取A 解 剖 式
11、印 模B 边 缘 伸 长 印 模C 压 力 印 模D 功 能 印 模42.选 择 人 工 牙 时 不 必 考 虑A 剩 余 牙 的 颜 色 形 态 和 大 小B 患 者 的 面 形C 是 否 戴 过 义 齿D 患 者 的 肤 色43.合 游 离 端 局 部 义 齿 基 托 后 缘 应 位 于A 末 端 人 工 牙 近 中B 翼 上 合 切 迹 前 方C 翼 上 合 切 迹D 翼 上 合 切 迹 后 方44.塑 料 基 托 中 加 金 属 网 状 物 要 放 在A 基 托 中 部B 基 托 应 力 集 中 处C 基 托 最 厚 处D 基 托 最 薄 处45.牙 槽 基 条 件 差 时 , 不 能
12、 减 少 合 力 的 是A 后 牙 减 数B 后 牙 减 径C 用 非 解 剖 式 牙D 使 后 牙 与 对 合 牙 不 接 触46.牙列缺失后,下颌骨的变化A 外侧骨板吸收快B 使下颌弓逐渐变大C 腭穹隆变浅D 腭穹隆变浅 47.无牙上颌的后堤区的位置是 A 腭小凹处B 前后颤动线之间C 前颤动线处D 腭中线处48.无牙颌边缘封闭区为A 上颌牙槽嵴B 颧突区C 舌骨嵴D 上颌后堤区49.垂直距离恢复过大表现为A 口角下垂B 颏部前突C 咀嚼无力D 面部下 1/3 距离增大50.前牙浅覆合为A 上前牙盖过下前牙牙冠 1 毫米B 前牙唇面水平距离 1 毫米C 盖过下前牙 1。5 毫米D 上前牙距
13、下前牙 2 毫米51.上颌结节属于无牙颌的A 缓冲区B 边缘封闭区C 副承托区D 主承托区52.全口义齿排列 4 4A 郏尖接触合平面B 舌尖接触合平面C 郏、舌尖均接触合平面D 郏尖离开合平面53.卡环固位作用的部位是 A 卡环体B 连接体C 合支托D 卡环臂54.可摘义齿戴入后出现弹跳的原因A 基托过长B 有支点存在C 卡环不密合D 卡环臂尖未进入基牙倒凹区55.无 牙 颌 患 者 下 颌 处 于 正 中 关 系 位 时 上 下 颌 牙 槽 嵴 顶间 的 距 离 称 为A 开 口 度B 息 止 合 间 隙C 垂 直 距 离D 颌 间 距 离56.后 堤 区 的 作 用A 支 持 作 用B
14、缓 冲 作 用C 边 缘 封 闭 作 用D 支 持 作 用57.全 口 义 齿 的 前 牙 要 排 列 成 浅 覆 合 浅 覆 盖 的 目 的 为 了A 美 观B 排 牙 方 便C 发 音 清 晰D 易 于 取 得 前 伸 合 平 衡58.局 部 可 摘 义 齿 固 位 体 的 数 量 一 般 为A 24 个B 56 个C 78 个D 尽 可 能 多59.具 有 一 型 观 测 线 的 基 牙 应 为A 近 缺 隙 侧 倒 凹 区 小 , 远 缺 隙 侧 倒 凹 区 大B 近 缺 隙 侧 倒 凹 区 小 , 远 缺 隙 侧 倒 凹 区 也 小C 近 缺 隙 侧 倒 凹 区 大 , 远 缺 隙
15、侧 倒 凹 区 也 大D 近 远 缺 隙 均 无 倒 凹60.卡 环 臂 起 始 部 分 的 作 用 是A 固 位 作 用 , 防 止 义 齿 合 向 脱 位B 固 位 作 用 , 防 止 义 齿 侧 向 脱 位C 稳 定 作 用 , 防 止 义 齿 侧 向 脱 位D 稳 定 作 用 , 防 止 义 齿 合 向 脱 位二 A2 型 题 :61 一戴用全口义齿患者,在做侧方咬合时,平衡侧义齿基托翘动脱落,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 正中 牙合 不平衡 B 侧方 牙合 不平衡 C前伸 牙合 不平衡 D垂直距离过高 E 义齿固位差62 一 56 岁无牙颌患者,义齿戴用 7 年,自觉咀嚼不利,面显苍老。其
16、原因是 A垂直距离过高 B垂直距离过低 C咬合不平衡 D下颌前伸 E义齿固位差63 某无牙颌患者,上下颌弓位置关系正常,牙槽嵴丰满,上颌相当于尖牙区牙槽嵴唇侧尖锐骨尖。此患者在全口义齿修复前需进行 A唇颊沟加深 B上颌结节修整 C牙槽骨修整 D唇系带修整 E颊系带修整64 一患者戴用全口义齿一周,主诉咬合疼痛,定位不明确。检查发现:黏膜未见明显红肿或溃疡部位,基托边缘伸展合适,做正中 牙合 咬合时,上颌义齿有较明显的扭转。义齿存在问题是 A基托不密合 B基托翘动 C正中 牙合 早接触 D前伸 牙合 干扰 E正中关系有误65 一患者,654|56 缺失,设计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但|7牙合 面磨耗
17、重,敏感,无法预备出近中 牙合 支托窝。此时正确的做法是 A|7 不设计 牙合 支托 B |7 支托放置在中央窝 C|7 支托放置在舌沟 D|7 支托放置在颊沟 E|7 支托放置在近中颊尖66 8765 缺失的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时,应取A静态印模 B功能性印模 C无压力印模 D解剖式印模 E一次印模 67 一牙周病患者,全口牙拔除两周后即做全口义齿修复,半年后义齿固位差,张口说话易脱落。最可能的原因是 A人工牙排列偏唇颊侧 B颌位关系错误 C垂直距离过高 D基托边缘过度伸展 E牙槽嵴吸收68 一患者戴用全口义齿一周,主诉左侧后牙经常咬腮,无其它不适。 最可能的原因是A左侧后牙覆盖过大 B左
18、侧后牙覆盖过小 C左侧后牙工作侧 牙 合 干扰 D左侧后牙平衡侧 牙 合 干扰 E右侧后牙平衡侧 牙 合 干扰A3 型题:A 咬合早接触 B 卡环臂过低 C 卡环臂未进入倒凹区 D 人工牙偏向唇侧 E 后牙覆盖过小69 牙龈疼痛可能是:70 进食咬颊可能是:71 咀嚼时有义齿摆动现象是:72 出现义齿弹跳的是:73 基牙疼痛的是:A 0。91 毫米 B 2 毫米 C 10 毫米 D 0。5 毫米 E 11。5毫米74 支托凹的深度是:75 金属基托的厚度是:76 塑料基托的厚度是:77 模型厚度是:78 隙卡沟的深度是:A 基 托 变 形 B 大 连 接 体 不 密 合 C 基 托 内 形 成
19、 气 泡 D 基托不密合 E 基托边缘过厚79 升温过快可导致:80 开盒过早可导致:81 局部可摘义齿出现恶心可能是:82 全口义齿容易有压疼的是:83 全口义齿说话时易脱位的是:三 A4 型题:一患者 8761 | 1678 缺失84 5| 5 上所用的卡环最适合的是:A 一型卡环 B 二型卡环 C 三型卡环 D 三臂卡环 E 单臂卡环85 需要在哪个牙上戴间接固位体:A 2 B 3 C 4 D5 E 以上均不是86 义齿戴入后发现咀嚼功能差的原因可能是:A 合支托移位 B 早接触 C 覆盖小 D 垂直距离小 E 基托面积大关于装盒与热处理,正确的说法有:87 冲蜡的水温是:A 70 度
20、B 80 度 C 90 度 D 100 度 E 85 度88 烫蜡的水温是:A 70 度 B 80 度 C 90 度 D 100 度 E 85 度89 室温 20 度时面团期所持续的时间是:A 2 分钟 B 3 分钟 C 4 分钟 D 5 分钟 E 6 分钟90 义齿基托变形的原因与哪项无关:A 模型不准确 B 填塞塑料过迟 C 开盒过早 D 骤然冷却 E 单体过多X 型 题 :91 RPI 卡环组包括A 圆环形卡环 B 近中合支托 C 远中邻面板 D I 杆 E 二型卡环92 装盒的方法有A 正装法 B 反装法 C 回装法 D 混装法 E 后装法93 基托的作用有:A 支持 B 连接 C 固
21、位 D 美观 E 稳定94 间接固位体的作用有:A 支持 B 美观 C 防食物嵌塞 D 固位 E 稳定95 上 下 无 牙 合 的 缓 冲 部 位 为A 上颌结节 B 颧突 C 下颌隆突 D 上颌硬区 E 翼上颌切迹96 全 口 排 牙 时 与 合 平 面 接 触 的 上 颌 牙 是 :A 中切牙切缘 B 尖牙 C 第一前磨牙的舌尖 D 第二前磨牙的舌尖 E 第一磨牙的远中颊尖97 用于远中游离缺失基牙减小其扭力的卡环有:A 一型卡环 B 二型卡环 C 三型卡环 D 回力卡环 E RPI卡环98 可摘义齿的固位力的类型有:A 摩擦力 B 吸附力 C 大气压力 D 重力 E 卡抱力99 与全口义齿稳定有关的是:A 咬合关系 B 合理的排牙 C 基托磨光面的形态 D 基托边缘过长 E 组织面有支点100 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有:A 息止合间隙法 B 面部外形观察法 C 吞咽法 D 卷舌舔法 E 瞳孔至口裂距离等于垂直距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