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多家长在初步接触弱视这种疾病时,往往存在一个误区,即:将弱视和近视混淆一起,认为弱视就是眼睛问题、视力问题。举例来说:弱视患儿,5 岁,幼儿园。上课时反映看不到黑板,老师给往前调座位,坐在了前排第一位,患儿依然反映看不清。 家长很质疑,“为什么孩子离这么近依然看不清黑板呢?这岂不成了睁眼瞎?”。原因在于,位置调整、验光配镜只能通过改变焦距解决看不到的问题,却无法解决看不清的问题,即:视网膜模糊化。其中,弱视概念中的视网膜模糊化主要指,由于弱视会损伤儿童的色觉、视锐度、空间对比敏感度等视觉功能,导致大脑视觉中枢在处理来自外界环境的视觉经验时,会出现异常,呈现模糊、破碎的影像。 如果做个形象地对
2、比,跟手机屏幕一样。如果说正常人眼中影像相当于 Iphone 4 的高分辨率画面( Retina,964460),那弱视患儿眼中影像才相当于 Nokia 2060 的低分辨率画面( 320240),同样一幅画面在正常人和弱视患儿眼中往往是不相同的(图一)。 图 一 然而,作为先天的发育性疾病,弱视患儿不知道正常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认为模糊、破碎的眼中画面就是正常的世界。只有被治愈后,产生了明显的对比,弱视患儿才能够意识到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才是正常的,并向父母诉说。例如:“弱视患儿,6 岁。治疗过程中,向家长主诉“妈妈,何琪奶奶给我摘下去了一层膜。我才发现,以前看东西眼前有层灰蒙蒙的膜,看
3、树叶都是灰色的,现在能够看清楚是绿色的了.” 同样,由于缺乏对弱视概念的了解,大多数父母也不理解弱视患儿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甚至主观地认为,弱视和近视一样,都是看不见的问题,配副镜子就能看清了【点击文章:父母对弱视知识了解会影响弱视治疗效果】。但是,众多的临床案例表明,弱视不仅是视力问题,而且会表现为其它异常生理现象,例如: 1.“弱视患儿 , 6岁。上课抄黑板时,经常丢行缺字。家长认为孩子淘气,不认真,经常斥责。弱视被治愈后,丢行缺字的现象消失。家长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非是由孩子主观造成,而是由于弱视造成。 ” 2.“弱视患儿 , 4岁。走路行动迟缓,不能独自下楼,家长起初认为是孩子胆
4、小。弱视被治愈后,孩子行动恢复正常。家长开始意识到,是弱视造成了孩子空间感缺失,造成孩子运动异常。 3.“弱视患儿 , 7岁。经常头疼,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家长起初认为是感冒、身体不适。后经查实,是由于散光引起头疼。弱视被治愈后,散光度消失,孩子头疼症状也消失。 另外,歪头视物、眯眼视物等异常行为也是弱视的症状表现。因此,注重和儿童的交流被认为是及早发现弱视的重要措施。 进一步说,区分“看不见”和“看不清”的意义是什么呢?从学术角度说,二者的区分是为了明确弱视的病发主因及位置。根据 1982 年诺贝尔生理学获得奖者 Wiesel、Hubel 等人的开创性研究【1】,人们开始认识到,弱视的主要病
5、变位置位于大脑视觉中枢【图二,红色区域】。对于弱视的定义,各国眼科学者开始明确地强调为,“弱视一种在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和大脑视中枢受损有关,并导致视觉功能发育受阻的功能性疾病。”【点击文章:弱视历史】 图 二 有家长提出疑问,既然弱视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为什么会和斜视、远视及散光存在紧密联系,并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弱视呢?我们知道,如果一个沉重的杠铃压在孩子头上【图三】,杠铃的重量就不仅会抑制孩子正常的身体发育,还会导致不同类型的身体畸形,例如:脊柱侧弯。 图 三 对于弱视来说,受损的大脑视觉中枢就是压在头上的大杠铃, (1 ) 一方面抑制了弱视患儿正常的视觉功能发育,使其视力始终无法被
6、矫正到和发育期相符的正常值; (2 ) 另一方面导致屈光系统、眼动系统等外周系统异常、畸形,形成不同类型的弱视症状,例如:斜视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病理性远视和散光)等。 也就是说, (1 )大脑视觉中枢损伤导致弱视为“因”; (2 )斜视、远视、散光等外周视觉系统异常为“果”。 从这一因果关系讲,只有先除因,即:治愈弱视后,才能后去果,即:矫正斜视、消除病理性远视度和散光度。对此,我们超过 2000 多例的治愈病例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观点。当弱视被有效地治愈后【参考:弱视复发的主因】, (1 )斜视性弱视患儿的眼位会自动矫正,无需外科手术或者配镜矫正。【参考:斜视该不该动手术矫正】【病例查询
7、】 (2 )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远视度、散光度会伴随视力提升主动减轻,直至消失,无需外科手术或者配镜矫正。【参考: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性弱视】【病例查询】 最后,作为人体最重要的感官系统,视觉功能是象征着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视觉功能低下意味着弱视患者不仅无法参与驾驶、绘画、制图等对视力有要求的工作,束缚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还会造成心理伤害【点击文章:弱视容易引发儿童的心理伤害】。目前,弱视发病率在 3左右,小儿弱视规模在 1000 万左右,成人弱视在 3000 万左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发育性疾病。因此,我们希望广大家长能够重视弱视、了解弱视、关注弱视,还给他们一双明亮的眼镜,而不要再让弱视患儿将一个破碎、模糊的世界误认为是正常的世界,不要再让弱视患儿长大后埋怨命运的不公平. 参考文献: 【1 】 D.H.Hubel,T.N.Wiesel. Receptive field,binocular interaction and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in the cats visual field. 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1962,160:10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