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从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科学网—博客.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333597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5.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技术—从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科学网—博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科学技术—从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科学网—博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科学技术—从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科学网—博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科学技术—从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科学网—博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科学技术—从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科学网—博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科 学 技 术从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 沈 律 皖南医学院科学技术学研究室 2002.3.18(芜湖),本次讲座主要内容:,导言第一部分:什么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第二部分:科学技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基因组图谱第三部分:现代科技革命与世界文明中心转移第四部分:科技创新与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第五部分:走中国特色的“超大科技”自主创新之路第六部分:自主创新,实现安徽(芜湖)崛起结束语,导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社会化、社会科学技术化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着当今世界的各个方面。二十一世纪与其说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还不如说就是科技

2、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基因组图谱。科学技术信息系统(基因组)的复制与表达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就象基因一样决定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各个方面。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化发展的根本源动力。,第一部分:什么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一、科学、技术及科学技术1、何谓科学?2、何谓技术?3、何谓科学技术?4、科学、技术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二、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发展1、科学技术的起源2、科学技术发展史3

3、、现代科技体系的形成4、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与趋势,一、何谓科学?何谓技术?何谓科学技术?,1、科学:一般地说科学是一种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其中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其着重于认识世界;科学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能不能”2、技术:是为达到某种目的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方法、技能等,技术着重于改造世界。技术要告诉人们“做什么、怎么做、做出来有什么用”。3、科学技术:什么是科学技术?要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并不简单。原因是科学技术不同于科学也不同于技术,更不是科学与技术的简单相加。科学技术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体系,所以科学技术的概念比起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具有更高层次的涵义。人类

4、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导致新的科学发现与新的技术发明;同时这些新发现与新发明又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以说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或产物,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或手段。,二、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一)科学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从人类能制造第一件工具时起,原始的技术就产生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人有思维活动,更重要的是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伴随着原始技术产生的同时人类的科学思想也开始萌芽。1、古代科学技术2、近代科学技术3、现代科学技术 (二)人类科技的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的需要相关的,这其中主要包括

5、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1、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外交、宗教等等的需要;3、科学实验的推动;4、科学家与发明家的创造性兴趣和探索;5、社会思潮和社会制度的影响。,三、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我所理解的科技体系,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或产物与工具或手段,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科学技术体系正是客观世界系统性和层次性的反映。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就是由哲学、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思维科学技术、数学及其交叉、边缘、横向、综合科学技术等学科所组成。这些科学技术学科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基本单位,他们相互产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相互结合,

6、共同组合志一个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以及具有一定时间序列和空间维度的科学技术网络体系。(一)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二)自然科学方面:1、数学; 2、物理学;3、化学;4、天文学;5、地学;6、生物学(二)高新技术方面:1、计算机信息技术;2、生物工程技术;3、新能源技术;4、新材料技术;5、航空航天技术;6、海洋科学技术;7、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等等(三)社会科学方面:心理学、伦理学、法学、历史学、美学、民族学等等。(四)软科学技术方面:科技学、人才学、未来学、管理科学、经济学、运筹学、决策科学、领导科学等等(五)现代交叉、边缘、横向、综合科学方面:1、系统论;2、控制论;3、信息论;4、突变论;5

7、、耗散结构论;6、混沌学说、7、软科学理论,四、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趋势,A、基本特征: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化;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科学技术发展的数学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商品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超常规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周期化;科学技术带头学科交替变化。B、主要趋势: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科技社会化与社会科技化。,第二部分: 科学技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基因组图谱,一、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十九世纪的观点)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二十世纪的观点)三、本人关于“科技是生产力的基因,是生产力的之源”的论点(二十一世纪的观点)1、科学技术如

8、同DNA和RNA核酸一样2、科学技术产品如同蛋白质一样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但它是潜在生产力4、科学技术从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5、科学技术作为“基因”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人类、企业、社会的生命周期1、人类生命周期现象2、企业生命周期现象2、社会生命周期现象,一、伟大导师马克思关于科技是生产力的论述(十九世纪的看法),1、同价值转化为资本时的情形一样,在资本的进一步发展中,我们看到:一方面,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现有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2、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3、生产力的发展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

9、4、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5、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二、总设计师邓小平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二十世纪的看法),1、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2、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还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3、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世纪,任何时候中国都必须发展自已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4、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5、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当代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三、

10、本人关于“科技是生产力的基因,是生产力之源”的观点(二十一世纪的看法),(一)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明文明进化的基因组图谱(二)科学技术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1、科学技术如同DNA和RNA核酸一样; 2、科学技术产品如同蛋白质一样;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但它是潜在生产力; 4、科学技术从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就好比生 物基因信息向蛋白质翻译过程; 5、科学技术作为“基因”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科技规范因子自由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四)科技遗传基因矩阵分布定律(五)科技体系发展的增殖周期(双S曲线)规律,(一)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因组图谱,科学技术是一个信息系

11、统,这个信息系统存储着大量的科技信息,这些信息中包含着大量设计图纸、设计方案、规划、文字、图片、声像等内容;科学技术信息系统内的科技信息同样可以复制与表达,我们现实中的各种产品都可以看成是科技信息复制和表达出来的。科学技术专家们的最大贡献就是因为他们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科技信息或科技基因,同时将这些信息或基因转化成科技产品;科学技术信息系统就像生物信息系统一样,科学类似于DNA、技术类似于RNA,而科技产品则类似于蛋白质。科技信息系统的不断变化必然导致人类社会科技产品的创新,人类科技产品的创新又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的变革。由此导致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二)科技信息转递的中心法则,1、 科学与技术同样具

12、有复制、转录、翻译等功能。 2、科学技术知识可以复制。科学与技术之间可以相互转录与反转录。 3、科学与技术信息可以翻译表达成各种科技新产品。我们平常所见的一系列新科技产品都可以看成是科学技术信息系统翻译表达的成果。 4、科技创新成果的出现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和提升。 5、生产力的提升导致经济革命、社会革命、世界革命和世界文明中心的不断转移。,(三)科技规范因子自由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科学技术规范因子在新科技体系形成过程中起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不同的科技体系或学科体系其科技规范因子是不一样的。不同的科技规范因子的自由分离与自由组合导致不同科技体系和科技新学科的产生。科技规范因子的自由分离与自由组

13、合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很类似于生物学著名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因此,此规律也可以看成是人类社会及其科技体系遗传定律。,科技体系信息矩阵分布定律:通过科技体系所包含的纵向和横向科技遗传信息的质与量的分析,我们发现,每个历史时期由于其科技体系所含的纵向和横向科技遗传信息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科技体系处于不同的进化层次和分布于不同的发育分化状态之中,因此,每种科技体系矩阵分布图是不一样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形成一定的矩阵分布序列。这个序列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我们称之谓科技体系信息矩阵分布定律。,(四)科技体系信息矩阵分布定律,(五)科技体系发展的增殖周期规律 -科技增长的双S曲线(1),科技体系发

14、展的增殖周期规律:通过对科技体系增殖周期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科技体系从产生到发展再到消亡,经历了二个增长期的衰落,一个是非常规增长时期,另一个是常规增长时期,并出现两个平台期或饱和期。呈双S曲线。这两个进期的结合正好构成一个循环周期。由此,我们认为科技体系的进化发展是一个质变中包含量变,量变中包含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技体系呈双S曲线规律进化发展。这正好构成科技体系从产生到发展再到消亡的全部过程。,(六)科技体系发展的增殖周期规律 -科技增长的双S曲线(2),(七)科学技术作为现实生产力的含义,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历史范畴;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首要作用;科学技术通过提高劳

15、动者素质加速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提高了劳动资料,特别是劳动工具的效率与安全;科学技术扩大了劳动对象的利用范围,使以前不能利用的资源得到利用,并提高了资源利用程度生产工艺过程科学化,使产品性能、质量提高、更深、更广地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类型的个性化需要;大量运用系统科学和系统分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技术,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使规模越来越大的生产组织能象以前较小的生产组织一样运行自如。3、科学技术促使生产力各要素更紧密的结合;4、高技术成为产业部门,加快了生产力发展的速度;5、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的增长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有力佐证。,第三部分:现代科技革命与世界文明中心转移

16、,一、世界文明中心转移1、意大利时代(十六世纪)2、英国时代(十七世纪)3、法国时代(十八世纪)4、德国时代(十九世纪)5、美国时代(二十世纪)二、科学技术全息效应转化规律1、科技革命2、产业革命3、社会革命4、世界革命三、二十一世纪中国的世纪1、东方文化复兴运动与中国民族的全面崛起2、现代科技革命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机遇3、二十一世纪中国奇迹的出现,(一)世界文明中心转移理论,英国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日本汤浅光朝:“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论”1、意大利时代(十六世纪)2、英国时代(十七世纪)3、法国时代(十八世纪)4、德国时代(十九世纪)5、美国时代(二十世纪),(二)科学技术全息效应转化规律 -四大

17、革命转化理论,科技革命 产业革命 世界革命 社会革命,(三)21世纪是中国世纪,1、东方文化复兴运动与中国民族的全面崛起2、现代科技革命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3、二十一世纪中国奇迹的出现4、美国财长诺斯说:中国正在或已经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第四部分:科技创新与社会生产力变革,(一)诺贝尔奖的中国情结反映我国原始科技创新的短板(二)科技创新理论之父熊比特(三)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四)科技进步与生产力发展(五)科技进步对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一、诺贝尔奖的中国情结反映我国原始科技创新的短板,按照诺贝尔的遗嘱,设立诺奖是旨在奖励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医学、文学以及和平领域(1968年又增

18、加了经济学)里“对于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诺贝尔奖情结再次刺痛中国 科技创新体制须反思(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科技奖近日陆续公布,仍然没有中国本土科学家的名字。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诺奖看重的是某位科学家对这一领域长期的、有革命意义的贡献,它所奖励的是原始性创新科技,是对人类整个文明、社会进步都有重大作用的基础科学研究。从某种角度说,100年来的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奖名录,是20世纪科学发展历程的缩影。 不仅如此,诺奖还是一个国家在推动原始性创新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标志。为什么美国在20世纪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项最多?主要应归功于它在推动原始创新方面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如历来重视基础研究、营造相应的原

19、始性创新环境氛围、充裕的研究经费和优越的研究条件、吸引和凝聚世界优秀创新人才等。 对照中国,在过去的100年中,却屡屡与诺贝尔奖无缘,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基础研究始终难有重大突破。近年来,中国许多科技成果在国际上虽也产生了不小影响,然而真正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仍然凤毛麟角。比如,中国自然科学奖曾经连续4届一等奖空缺,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也曾经连续6年空缺。这说明我们的研究缺少原始创新,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发现。 缺乏原始创新的研究至少与国家和企业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低投入有关。1995年,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曾提出,到二十世纪末把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5%.但是由于缺乏切实措

20、施,这一目标成了空头支票。科学知识积累也不够。,对美国诺奖获得者的调查表明,获奖离不开科学的接代连续性。也就是说,知识的积累与创造,不仅与前人的劳动有关,而且还与几代人之间的智力接力有密切的关系。“知识遗传”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对前辈的治学态度、研究方法以及思维习惯的潜移默化的继承上。但在中国的科技界,“论资排辈”、宁作“鸡头”不作“凤尾”的现象还很普遍,从而造成知识积累的断裂。 改革开放以来,行政权力对科学的影响虽然不像以前那么明显,但自上而下的运动式方法依然在组织科学研究活动时占有相当位置,由此也就形成了科技环境中一种“不允许失败”的原则,因为一旦失败,成果评价、科研经费等诸多方面

21、都会受到影响,所以研究人员也就愈发地不敢尝试。但实际上,就科学研究来说,失败也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会给研究提供极为宝贵的经验。 总之,科研中的原始性创新有赖于宽松的研究环境、让思想自由奔驰的学术氛围以及勇于接受挑战的科研态度。而诺奖恰恰让我们见证了中国科技体制和科研政策中在这方面的缺陷。 所以,中国需要诺贝尔奖,并不仅仅是因为它在科学界的崇高地位,也不是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或面子问题,而在于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及应用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如何去争取在世界上所处的科技地位。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大国而言,它理应在基础科学研究,在原创性科技,在科技造福于人类上,有着更大的

22、贡献。,二、科技创新理论之父-约瑟夫熊彼特,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年2月8日-1950年1月8日),是20世纪最伟大也是最为熟知的经济学家之一。,三、国家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世界各国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理论,四、科技进步与生产力发展,一、科学技术进步与生产力水平提高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科技使近现代生产力相对集中;科技使生产力技术构成发生质变;科技使生产力发展出现加速度;科学技术创造出新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本身也出现了产业化趋势。二、科学技术进步与生产力结构演变科学技术创新带动了工具系统的高级化;科学技术革命使劳动

23、对象系统不断高级化;科学技术革命使劳劝力质能向高级化演进;科技革命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三、科学技术进步与生产力发展周期科技创新与国家生产力周期变化科技创新与行业生产力周期变化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力周期变化,五、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一旦出现新的科技突破,马上就会反映到经济建设中来,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技术对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对经济决策和社会决策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六、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 -几个成功国家的经验,英国产业革命德国垄断

24、合成染料工业日本:成功的技术追赶二十世纪美国的成功科学技术与西方奇迹,第五部分:走中国特色的“超大科技”自主创新之路-21世纪中国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第三条道路的战略选择,一、科技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1、小科技时代;(十九世纪以前后的欧洲模式)2、大科技时代;(二十世纪美国模式)3、超大科技时代;(二十一世纪中国模式)二、超大科技时代科技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的转变1、从发展常规科技到发展超常规科学技术为主;2、从政府主导的大院大所为主体到确立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3、从政府投入单一化转向实行科技发展投入的多元化格局;4、从计划科研向规划科研转变,引导科技向纵深发展;5、从科技发展的数理模式转变为数

25、生模式;6、从科技发展的S曲线规律认识上升到科技发展的双S曲线规律认识。三、重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新理念(“十一五规划”)1、科学发展观;2、科技引领未来,走自主创新之路3、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科技发展规律认识的三个重要阶段,1、小科技时期(十九世纪科技发展为代表);科技几何级数增长阶段(指数曲线增长阶段)2、大科技时期(二十世纪科技发展为代表);科技增长的饱和阶段(S曲线增长阶段)3、超大科技时期(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为代表);科技增殖周期阶段(双S曲线增长阶段),(科技增长规律认识的三个不同阶段),1、小科技时代,从世界科技史上看,科学技术经历了16世纪意大利伽利略个体研究时期

26、、17世纪英国松散的皇家学会时期、18世纪法国拉瓦锡实验室小集体研究时期和19世纪美国爱迪生的实验工厂大集体研究时期。我们把这些时期称之谓小科技时代。小科技时代,科技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非常规性并按几何级数增长。科学家或工程师凭借介人的财力和兴趣从事于科技创新。可以看出,小科技时代的科技发展是一种非常规的自由探索型科技发展模式。,科学技术按几何级数增长(指数增长)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小科技时代的代表性人物-法拉第、达尔文、卡文迪什、爱迪生、孟德尔,亨利卡文迪什(H. Cavendish,17311810),亨利卡文迪什(H. Cavendish,17311810)是18世纪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化学

27、家,他的一生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早年丧母,他形成一种过于孤独而羞怯的习性。 由于这种古怪的性格,卡文迪什长期深居独处,整天埋头在他科学研究的小于地。他把他家的部分房子进行了改造,一所公馆改为实验室,一处住宅改为公用图书馆,把自家丰富的藏书供大家使用,1733年他父亲死后,他又将他的实验基地搬到乡下的别墅。将别墅富丽堂皇的装饰全部拆去,大客厅变成实验室,楼上卧室变成观象台。甚至在宅前的草地上竖起一个架子,以便攀上大树去观测星象。至于践踏了那些名贵的花草,他毫不在乎。这些都表明,对于科学研究池简直像着了魔一样。 在社交生活中,他沉默寡言,显得很孤僻。卡文迪什不善言谈,很不喜欢那些慕名

28、而来的客人打扰他的研究工作。在他奉陪客人时,常常眼睛盯着天花板,脑子里思索着自已实验中的问题,一言不发,为此常常使客人十分尴尬。他虽然喜欢孤独的生活,但对于别人所做的研究工作却不是不感兴趣的。例如,他曾将一些铂送给青年科学家戴维(H.Davy,17781829)做实验之用,有时还亲自跑到皇家学会去参观戴维的实验。然而在科学研究中,他思路开阔,兴趣广泛,显得异常活跃。上至天文气象,下至地质采矿,抽象的数学,具体的冶金工艺,他都进行过探讨。特别在化学和物理学的研究中,他有极高的造诣,取得许多重要的成果。 卡文迪什在40岁时,先后继承了父亲和姑妈的两大笔遗产,于是他成为了一名百万富翁。正如法国科学家

29、比奥所说的:“卡文迪什在一切学者中最富有,在一切富翁中最有学问。”但巨额的财富并没有使卡文迪什的生活方式发生丝毫的变化,他仍然过着俭朴的生活,不讲吃穿,每天都穿一件褪了色的上衣。他的钱大部分都花在了购置科学仪器和图书上,他利用自己继承来的财富购买了一大批很有用的图书,除自己用外,还慷慨地供其他学者使用。而且他对金钱毫无兴趣,甚至不知道1万英磅究竟是多大一笔财富。一次他的一个仆人病了,要花钱治病,他随手开了一张1万英磅的支票给他,使仆人惊讶得不知所措。 另外,卡文迪什最厌恶和害怕两件事物,一是奉承,他听到奉承的话常常十分窘迫、不知所措;一是女人,他最怕和女人接触,所以终生未婚,而且他每天和女管家

30、之间都用纸条来联系。 卡文迪什从事科研不图名、不图利。他的许多论文和实验报告,没有急于发表,特别是关于自然哲学的许多论述基本上没有公开发表。也许由于他慎重,也许由于他羞怯,他自认为没有足够实验依据的手稿大部分没有发表。所以在他将近50年的科研生涯中,没有写一本书,这对于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是很可惜的。 1810年2月24日,这位79岁的老人感到临近死亡了,就吩咐身边一位护理的仆人离开房间,而且非到规定时间不得擅自回来。当仆人回来时,卡文迪什已经孤独的离开了人间。卡文迪什一生性情孤僻。他在科学界没有形成一个学派;在民众心中也缺少声望。但他以学识广博,推理清晰,才智罕见而在皇家学会会员中倍受崇敬。,

31、2、大科技时代,二十世纪,从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纳粹德国开始,科学技术成为国家的事业,科学技术部门被纳入国家建制,成为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此小科技时代被大科技时代所取代;到二十世纪后期,大科技在美国发展到巅锋。同时,随着科技发展政府干预程度的加强,使得大科技发展出现常规化倾向。在科技创新方面,由于政府计划和规划指南的干预,科学家的自由探索精神被严重摧残,从而导致科学技术发展走向常规化。由于科技发展的常规化,导致社会发展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和未能解决,这将加速政府主导下的大科技时代的结束。,科学技术增长不仅遵循指数增长规律而且遵循S曲线规律 D.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航天第一设计师”-

32、布劳恩,前德国V-2火箭专家冯布劳恩在解释他的第一次载人月球飞行火箭设计方案。 布劳恩于1932年毕业于柏林理工学院,后受聘于德国陆军军械部,开始从事火箭研究。在布劳恩的主持下,德国的火箭专家研制成功长1.4米、直径30厘米、质量为135千克A-1型火箭。以后,经不断改善,到1936年已研制出长6米、直径76厘米、质量为680千克的A-3型火箭。A-3型火箭的推力已达1.36吨,飞行距离可达17 .6千米。布劳恩从1940年开始,花了两年时间,终于研制出一种新的火箭-“V-2”军用火箭。这是火箭技术的一次大飞跃。1942年10月3日,第一枚“V-2”火箭发射成功,它打破了以往火箭在载重、速度、

33、高度、飞行距离等方面的纪录。 沃纳冯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1912年3月23日1977年6月16日),德国火箭专家。著名的V1/V2火箭的总设计师纳粹德国战败后,由于他是当时著名的火箭设计师,美国将他和他的设计小组带到美国。移居美国后,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空间研究开发项目的主设计师,也是阿波罗4号计划的主设计师。,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钱学森是中国现代科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系统工程专家,系统科学思想家。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又转入加利福尼亚理工

34、学院,在导师T.von卡门的指导下深造。193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火箭导弹研究。19471955年间任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1955年回国后,历任航空委员会委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大科技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政府主导下的科技创新活动;科技投入由政府承担;科技发展的常规化趋势;政府主导下的大院大所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主体,著名国际科技政策专家,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前美国总统科技政策顾问,D.普赖斯先生Derek de Solla Price

35、was born in Leyton, near London (UK) and obtained a Ph.D. in experimental physic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in 1946. After a three-year teaching assignment at Raffles College (Singapore), he returned to England and obtained a second doctorate, now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He successively worke

36、d at Princeton and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e. At Yale, where he remained until his death, he was appointed Avalon professor of history of science. He studied the exponential growth of science and the half-life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In a famous article Networks for scientific papers he drew atten

37、tion to the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patterns of scientists, as shown by citations to each others work. His article on cumulative advantage processes, interpreting Herbert Simons theory, earned him the best JASIS paper award (1976). He is a pioneer and outstanding figure of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38、 and has been called the father of scientometrics. In 1984 he received, posthumously, the ASIS Research Award 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science.Price D.J. de Solla (1963). Little science, big scienc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and London.Price D.J. de Solla

39、(1965). Networks of scientific papers. Science, 149: 510-515.Price D.J. de Solla (1976). A general theory of bibliometric and other cumulative advantage process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27: 292-306. In 1968 and 1970 Prices work has been made ridiculous by an anonym

40、ous editor of the journal Nature. See: (1968) and (1970). Here is Prices reply.,3、超大科技时代,二十一世纪,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大量交叉、边缘、横向、综合科技的产生,标志着一个全新的超常规科技时代的到来;这时期由于科技投入方式多元化结构的形成,和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科技研究与开发活动开始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在科技研发方面,它不同于小科技时代的个人行为和大科技时代的政府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超(大)科技时代出现政府、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的综合行为。这一综合性行为标志着一个崭新的

41、超大科技时代的到来。随着超(大)科技时代的到来,政府科技管理职能也随之发生转变。未来人们将更加鼓励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性研究,对孕育时期的科学技术进行积极保护和扶持。科技发展的胚胎期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这样一来,必然导致科技发展模式由物理学模式(S曲线)向生物学模式(双S曲线)的转变,使人们对科技发展基本规律的认识进入一个全新水平。,科技体系进化的增殖周期规律(科技增长遵循双S曲线规律) 沈律科学学研究1991,4,国际科学哲学学术会议,92年“北京国际科学哲学学术会议”上,本人系统地提出了科学技术体系进化的增殖周期理论,同时提出“超(大)科技”发展之理念。并对D.普赖斯“小科技”

42、、“大科技”发展之理念提出不同的看法。并认为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超(大)科技”时代的世纪。,二、超大科技时代科技发展几个重要方面的转变,1、从发展常规科技到发展超常规科学技术为主;2、从政府主导的大院大所为主体到确立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3、从政府投入单一化转向实行科技发展投入的多元化格局;4、从计划科研向规划科研转变,引导科技向纵深发展;5、从科技发展的数理模式转变为数生模式;6、从科技发展的S曲线规律认识上升到科技发展的双S曲线规律认识。,总之,从小科技时代到大科技时代再到超大科技时代,这是世界科技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也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历史上看,过去欧洲国家科技的振兴主要走的是

43、一条小科技道路,它们取得了成功,从而使欧洲成为近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中心。到了二十世纪,美国走的是一条大科技发展道路,它们也取得了成功,使美国成为现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中心。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它们取得成功的同时,也暴露出小科技发展模式与大科技发展模式的种种弊端。随着21世纪大量交叉、边缘、横向、综合等超常规科技的掀起以及科技投入结构的多元化和科技创新主体由政府主导的大院、大所向科技型企业的转移,大科技时代(常规科技)正在不随人们意志为转移地逐步被超(大)科技(超常规科技)时代所取代,未来科技发展的主流将是超常规科技,科技创新的主体将是科技型企业。,三、发展超常规科技与反对伪科学,我们认为

44、,“超常规科技”理念的建立将对未来各国科技决策者制订国家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和出台新的科技发展政策以及制定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与规划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即从超常规科技发展理念上看,未来人们将更加鼓励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性研究。对孕育时期的科学技术进行积极保护和扶持。与此同时也将坚决地与“伪科学技术”和“反科学技术”现象作斗争。因为在超科学技术时代,大量的伪科学技术现象泛滥,它们往往打着所谓“超常规科技”的旗子,实际干着反科技的事情。它们鱼目混珠,欺骗群众,对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超科技时代,人们与伪科技和反科技现象的斗争同样应是坚决的、彻底的和毫不留情的。只有这样,真正的超科

45、技才能在孕育中健康成长,在我们看来这点非常之重要。我们现在提出的超常规科技理念不是一种所谓“超自然”的或“神秘”的科学技术,而是建立在一定科学基础上的与常规科技不一样的非常规科技。,我国反伪科学斗士于光远、龚育之与何祚庥先生,于光远教授、龚育之教授、何祚庥教授敢于站出来与伪科学现象作斗争,其精神是非常令人敬佩的。他们长期从事于科学技术哲学问题的研究,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取业绩显著,他们功绩将永载史册。,三、后进国家的技术追赶,成功追赶的典型:德国、美国、日本和亚洲“ 四小龙”(韩国、香港、新加坡、台湾)中国正在跨越式发展上去跨越理论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四、“神六”飞天,中华民族又一伟大

46、胜利,我国“神舟六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科技水平已达到一个相当的程度。,五、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建时期;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七、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八、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九、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奋斗,六、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点目标(科学发展观统领未来),用科学

47、发展观统领全局,把自主创新思想贯彻到实际工作的方方面面,以此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将进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GDP将再翻两翻,人均收入将达到3000美元,中国将更加繁荣富强;“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将更加强大,中国不仅会成为“世界工厂”,而且将会成为“世界创新基地”。,第六部分:自主创新,实现安徽(芜湖)崛起,发展战略思路的重大转变中部地区安徽省、芜湖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新挑战;中部崛起对安徽省和芜湖市发展的一些要求;安徽省和芜湖市应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安徽省与芜湖市发展;中部崛起对安徽省和芜

48、湖市意味着什么?中部崛起战略将对安徽省和芜湖市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重大影响。,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些具体建议:,第一,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 第二,要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从体制机制入手,克服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第三,要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行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加快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第四,大力培育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这三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促进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