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335455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六章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六章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六章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六章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社会主义,一套经济体系和政治理论主张或提倡公共或是整个社会作为整体,来拥有和控制生产资料(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其提倡由集体或政府拥有与管理生产工具,以及分配物资。在这种制度下,公共利益优先于私人利润的利益。社会主义政策的当前经济目标是充分就业,增加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实行社会保障和推行收入与财产的合理分配 分为了诸多流派,社会主义国家,就一般定义而言,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或指实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政体均为共和制。当今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只剩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老挝、朝鲜和古巴,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探索苏联、

2、东欧国家的变化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探索 战后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展开,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社会主义从传统单一模式到具有民族特色新模式,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发展,历史贡献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进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国家根除了剥削制度,真正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显示了以公有制为

3、主体的社会主义 制度的优越性,并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的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 打败法西斯集团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树立了崇高的威望。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极大地推动和支持了战后民族 解放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是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力量。,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探索,政治上高度集权 经济上高度集中斯大 林 模 式社会主义,改 革,第一次是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第二次是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第三次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小知识:改革,指各种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宗教等方面改良革新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调整,以除旧布新目的是要革除现有的社会制

4、度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部分,使之符合新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相较于革命是以暴力的方式推翻原有政权以达成改变现状的目的,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内实行变革,东欧国家的改革,国家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模式(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民主德国)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的模式(南斯拉夫)计划指导和市场相结合的模式(匈牙利),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战后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与西方逐渐走向针锋相对,以防御为重点,将“和平共处”作为苏联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与美国尖锐

5、对抗,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和解与对抗并存 实行以和解为主兼用对抗的方针,推行渗透扩张战略 目标:实现“苏美合作主宰世界” “三和”总路线: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与美国争夺加剧,既缓和又对抗,目标:要在全球范围内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正式提出以“缓和”为中心的和平纲领解决了一些战后欧洲遗留问题,使西方对战后东欧现状予以承认,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欧美关系,同时获得了西方大量的资金技术,80年代中期以后,全面缓和,全球缓和战略全面倒向西方,社会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在东欧和亚洲一些国家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

6、刚刚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建立了相互支持与合作的关系,并对一些国家提供了经济和军事援助 70年代,伴随着苏联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加紧争夺,苏联把对第三世界的政策纳入同美国争霸的轨道,开始在第三世界大举渗透扩张80年代中期以后,戈尔巴乔夫不再把发展中国家看作世界政治中的革命力量和苏联的同盟军,也放弃了第三世界国家最终将选择社会主义的提法,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战后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苏南关系、苏阿关系、苏中关系以及华约五国对“布拉格之春”的镇压是其突出表现 以“有限主权论”、

7、“国际专政论”、“社会主义大家庭论”为主要内容的“勃列日涅夫主义”则完全是为干涉社会主义国家内政制造理论依据,苏联、东欧国家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其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其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直接原因: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在改革中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错误路线,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方向,导致社会陷入全面危机 内在原因:体制的弊端和政策失误产生的问题和矛盾的长期积累则是苏东巨变的深层根源 外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在苏东剧变中起到了催化作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社会主义国家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8、全力以赴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同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时刻警惕国际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阴谋和渗透颠覆活动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本国实际紧密结合,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 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

9、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朝鲜,古巴,老挝,越南,社会主义,小知识:主体思想,主体思想是朝鲜劳动党的思想体系和理论基础,由金日成创立,由黄长烨加以体系化主体思想是阐明人民群众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人,也是推动革命和建设的力量。即人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也是开拓自己命运的力量1956年,金日成在镇压并肃清“苏联派”和“延安派”反对势力后,提出“朝鲜革命应该以朝鲜党的思想为主体,因为朝鲜党熟悉朝鲜历史、朝鲜地理、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基本概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改革,思考与讨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经历了哪些阶段?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局?苏联东欧剧变的背景、原因和历史教训是什么?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