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环境.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336504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7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与环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发展与环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发展与环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发展与环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发展与环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饶旭鹏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与环境,第三讲当代社会建设,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建设的论述,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是一个由各种社会要素组成的“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资本论第1卷)。社会充满矛盾,不断运动。政治革命之后,还要进行社会改造和社会建设,为迎接新社会的到来创造更充分的条件。,“资本主义生产一方面神奇地发展了社会的生产力,但是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它同自己所产生的社会生产力本身是不相容的。它的历史今后只是对抗、危机、冲突和灾难的历史。”资本主义给人类社会发展方式提供了范例,同时伴随着巨大的个体痛苦和非正义。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巨大社会价值让普

2、遍的民主共同体在物质上变成了可能,但是这种社会发展却在社会个体的巨大代价之上进行。,“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二、什么是社会建设,(一)“社会建设”的来历1919年,孙中山将他1917年撰写的民权初步 (社会建设)收入建国方略中, 构成了他关于国家建设基本构想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党政府在此基础上提出心理、伦理、社会、政治和物质五大建设。1

3、935年,孙本文在社会学原理中单辟“社会建设与社会指导”一节,认为“依社会环境的需要与人民的愿望而从事的各种建设, 谓之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的范围甚广, 举凡关于人类共同生活及其安宁幸福等各种事业, 皆属之。“孙本文还撰写关于社会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1936),创办社会建设杂志(1944)。,(二)党的文献中的“社会建设”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强调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提出“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正式确认,指出“全面推进经

4、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要求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六个具体范畴着力,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的和谐社会建设布局,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和谐社会社会建设民生具体范畴,(三)社会建设的内涵“社会建设”,从正向看,就是要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从逆向看,就是根据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不断创造和完善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四)加强社会建设的意

5、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是保持社会活力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三、当代社会问题及其应对,1.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人口问题,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就业问题;贫困问题,更意味着能力匮乏;犯罪问题,极端事件甚至恐怖袭击时有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往往因为处置不当酿成大规模社会冲突;教育不公平,并由此展开一系列不公平;精神疾患问题; ,2.当代社会问题的根源仍然在于不平等,财富分配失衡、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主要产生于人们参与竞争的机会不平等、权利不平等。不平等撕裂了各种社会关系,激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不平等既有对地位、身份、族群、性别、地域、文化的体制性歧视

6、,剥夺了人们公平参与竞争的机会;也包括缺乏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弱势者要改变困境往往走投无路;还包括垄断机构选择性的制度安排,资源配置方式的行政性偏好等等。,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当代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制造了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不平等,贫富之间的鸿沟仍在继续扩大。这些差距不但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反映在人类发展指数,以及分享信息和掌握话语权的能力上相当部分群体没有在经济全球化中受益,反而处于被排斥的状态;任何社会,受到排斥的群体都会积累起愤懑情绪,因为绝望铤而走险,对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各国经验表明,随着国民收入从中等水平向较高水平的迈进,如果不能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很

7、容易造成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发展不协调不均衡所积累的矛盾会集中爆发,原有体制机制无法应对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经济社会出现大幅度波动而陷入困境,即所谓“中等收入陷阱”。,3.风险社会及其应对,现代风险是“人为”制造出来的风险,具有“人为的不确定性”,它甚至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风险社会的最重要特点被认为就是“有组织地不负责任” (0rganised irresponsibility),进而导致传统的保险方法失灵。因此,现代风险不仅仅是技术性风险,也是制度性风险,进而成为一个政治问题。,我国国情及现阶段的叠加因素,人口规模大、密度高,风险杀伤力大;大量人口文化水平低工作素质差,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社

8、会转型和流动性增加使各种风险交织在一起而产生连锁效应;个人、阶层和社会共同体之间的信任程度比较低,合作意愿也不强;政府权力过于集中,公民社会的作用还不明显,风险责任分担体制也远没有建立起来。,特别是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地方、部门通过“政绩”表现出来的发展冲动或权力欲非常强,结果是经济数字上去了,而社会利益越来越分化,社会矛盾越来越复杂,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各级政府掌握着大量资源配置的权力,具有明显的短期偏好,长期形成的“路径依赖”使大量扩张性的物资投入,很容易复制传统发展模式的困境,一边克服危机,一边又在制造新的风险。,共同应对风险社会,重要的是增强政府为公民提供良好服务的信心,对政府

9、产生“好”的预期,但这种期望不是盲目的,它取决于政府的所作所为。然而,此起彼伏的群体性事件表明,公众最缺乏的正是这种信心,以及事实上存在的某种“对立”。,扩大社会投资,防患于未然,社会投资是对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投资。面对各种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风险治理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的危机处置,必须加强社会投资、民生投入,将被动的“事后”救济转向主动的“预先”防范,增强责任感,提高人们的工作素质和应变能力,构建预防风险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1.实现包容性发展,实现包容性而不是排斥性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强调包容性要求共同发展、平等参与、共享发展成果;要求发展更具有开放性、普遍性、可持续性,缓解由于发

10、展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发展结果不平衡,做到权利公平、机会均等、规则透明、分配合理。发展导向应由经济总量扩张转向提高国民收入,实现民富优先。让经济全球化和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让普通民众受益。,四、推进社会建设的基本途径,对中国来说,促进包容性增长意味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维稳,最重要的就是稳住广大人民群众认为公平正义可期的人心,

11、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认真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化解和减少社会矛盾。,发展蛋糕既要做大,又要分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2.不断完善社会政策,政府工作和政策的重点应放在消除风险的源头上,维护公众享有公共资源、公共服务的均等权利,尽可能保证人们的机会平等。这不但是矫正社会不平等的基础条件,也是风险治理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政府要改变大包大揽的习惯,推进社会投资的市场化和多元化,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积极推动立法,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上;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并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12、寻求合作。,3.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成效的同时,不断增强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好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作用。,4.社会建设和治理改革的经验,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而不能照搬他国做法,但由于交往增加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的也在增加;改革不是要强化政府权力,而特别是要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合作关系;既要为公民提供均等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还要创造条件,使公民真正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承担起社会责任;改革要为化解社会矛盾、缓和社会冲突提供有效的对话渠道和制度条件;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支持;还应重视与国际的接轨,包括加强国际合作等等。,五、中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举措,1.总要求与总目标总要求:

13、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标:到2020年,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收入,201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188.55元20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424.7元2020目标:城镇,26377.1;农村,6849.4;3.85:1,2013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64.78元,比上年增长10.5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07.76元,增长13.3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

14、7.09%。3.71:1,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就是指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以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为先导,以促进人的现代化为目标,采用现代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不断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学方法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学设施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等等。,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经济社会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凝聚力,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三个基本点: 一是保障人

15、类的基本生存权(或生存的基本需要),基本就业保障、基本养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 二是满足基本尊严(或体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都提供基本的教育和文化服务, 三是满足基本健康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2.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深化教育领域综

16、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社会管理的目标: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社会管理的途径: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代社会问题的共同根源仍然是不平等,特别是机会的不平等、权利的不平等应对风险社会,必须扩大社会投资社会建设的要义,一是实现包容性发展,二是不断完善社会政策,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相辅相成,呼唤国家(政府)与社会的有效合作,并要求强化每个行为个体的责任感。,结 语,思考题,结合当代世界发展,谈谈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着力点。联系中国社会实际,论述如何应对各种社会风险。结合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说明为什么必须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