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王立春个人事迹材料王立春,男,中共党员,农学博士,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研究员(二级),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玉米耕作栽培与作物施肥研究工作,为国家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承担国家、省( 部) 级科研课题 30 余项,取得成果 26 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5 项、二等奖 8 项;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出版著作 3 部。主要业绩如下:一、努力拼博,锐意创新,取得多项重大研究成果,为吉林省增产百亿斤粮食做出了突出贡献王立春同志始终坚持科研任务来源于生产、科研工作服务于“ 三农 ”的原则不 动摇,深入农村生
2、产第一线,针对农业生产现状,脚踏实地、因地制宜开展研究工作。本世纪初,我国粮食生产出现耕地面积、播种面积、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 四个连年减少” ,粮食生 产能力连年滑坡。吉林省同样面临此问题,粮食总产徘徊在 400 亿斤,单产波动较大,稳定增产困难。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家启动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连续三个“ 五年计划 ”在粮食主产省设立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王立春同志是“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吉林区 项目首席科学家,他 组织全省相关科技人员进行攻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吉林省玉2米单产由 399.8 公斤/亩提高到 500.0 公斤/亩,粮食总产由本世纪初 400 亿斤阶
3、段水平跃升到现在的 700 亿斤阶段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玉米丰产高效技术的研究,揭示了玉米超高产生理机制,基于玉米超高产理论,构建了春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和春玉米丰产高效技术体系,连续 4 年刷新我国春玉米产量纪录,创造了春玉米雨养条件下亩产 1183.49 公斤的全国纪录,实现了玉米百亩连片全程机械化超吨粮田目标。该技术体系在吉林省广泛应用,累计示范推广 7775.7 万亩,增加经济效益 46.93 亿元,促进了吉林省增产百亿斤粮食目标实现,推动了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本项成果 2007 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对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的研究,
4、明确了黑土肥力退化机制及肥力演变规律,构建了黑土培肥技术模式,提出了黑土养分可持续调控技术体系,提升了黑土区玉米生产科技水平,促进了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该技术累计示范与推广 4537.2 万亩,增加经济效益 61.7 亿元。本项成果 2012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 年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通过对玉米吸肥特性的研究,揭示了春玉米营养遗传规律,明确了玉米营养遗传与母本的正相关特性,提出了按品种营养特性施肥新技术,在测土施肥基础上,实现了作物因品种高效化施肥,使作物施肥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化肥利用率提高了 10-13 个百分点,达到了节本增效、降低污染3的目的。该技术累计示范与推
5、广 367 万亩,增收节支达 2.90亿元。本项成果于 2009 年和 2011 年分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和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对新型耕作技术体系的研究,提出了“苗带紧、行间松” 合理耕层构造, 阐述了固根防倒机制,明确了合理耕层构造对土壤水肥供应状况的改善作用及对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建立了以深松改土为核心的低耗高效耕作技术模式,通过留茬播种、行间深松,解决了秸秆还田困难、土壤肥力下降、阶段性干旱、风蚀、水蚀等问题,实现了高产高效与可持续发展。该技术累计推广 1400 万亩,增收节支达 14.84 亿元。本项成果 2005 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针对吉林省西部地区干旱严重
6、,玉米水肥利用效率低,产量稳定性差等问题,王立春同志主持开展了玉米膜下滴灌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该课题取得的成果“吉林省西部地区玉米大垅双行膜下滴灌、增密提墒、肥料随水分次精确施用的技术模式”,既解决了水分不足 对 玉米高产的限制,又节约了肥料用量、提高了养分利用效率,开创了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亩产超吨粮的新纪录。针对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一次性施肥面积增加,施肥技术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施肥效益下降等问题,王立春同志带领课题组开展了玉米肥料高效施用技术研究,建立了玉米肥料分次合理施用技术模式,研制出高秆作物施肥机,解决了玉米生育后期机械化施肥的技术瓶颈,农机与农艺融合,实现了玉米节本增效的目标。4
7、二、情系三农,爱岗敬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除了专业技术研究工作,王立春同志还积极探索适合吉林省省情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办法,他积极参加院里组织的科技下乡活动,通过培训讲座、编写教材、现场指导等多种途径把最新技术及时传到农民手中,加快了成果的转化速度。在技术推广过程中,把组建农业合作社、建立科技示范户工作作为新技术转化的切入点,抓好典型,以点代面,通过农业合作社对新技术的集成和展示应用以及科技示范户传、帮、带作用,加快了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在技术普及推广和“三农” 工作中的突出表 现,他先后获得农业部先进农业
8、科研人员、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十大科技传播人物、 “十一五” 国家粮食丰 产科技工程实施先进个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吉林省杰出创新、创业人才等荣誉称号。三、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为农业科研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王立春同志热爱祖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纪守法,勇挑重任。任职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期间,他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经过几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了所里科研课题少,经费不足,开发工作连年亏损,人才流失严重的局面,使研究所面貌焕5然一新,年度科研经费超过千万元,开发实体创收年利润达百万元。2003 年以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土壤肥料研究所、综
9、合所为基础,吸纳相关学科,组建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2012 年后更名为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王立春担任中心主任至今。他带领全体职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构建了以玉米为主,其它作物为辅,相关配套研究与其相适应的学科体系,打造优秀创新团队,并使研究所挤身农业部“十五” 、 “十一五”全国 农业科研机构综合评估“百强研究所”,专业排行进入前三名,奠定了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研究所在全国同行业的领先地位。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多次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先后被授予“ 吉林省 劳动模范” 、“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 “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 、“省直机关优秀共 产党员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200
10、2-2010 年连续九年被评为“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先进工作者标兵”, 2004-2010 年连续四次被评为“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12 年被选为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 ,带领的团队于 2011 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 工人先 锋号”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学术造诣深厚,获得相关部门和同行的认可王立春同志科研工作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学风正派、学术造诣较高,业务能力强,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同行业中有较大的影响。对作物栽培与土壤肥料方面研究细致深入,熟悉本学科国内外6发展动态与趋势,主持了多项前瞻性的研究项目,研究中积极探索、思
11、想解放、勇于创新,解决了多项科研与生产难题。王立春同志作为吉林省农业科技领域知名领军人才,作为一线农业科技专家,每年深入农村生产实际 100 多天。受到全省农业科技界和广大农民的称赞。在玉米栽培和作物施肥研究领域,王立春同志作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栽培岗位科学家,东北区专家组长,负责东北区春玉米 15 个实验站研究示范等工作。先后在国家和省级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主(参)编著作 3 部。协助省农委编制吉林省“玉米双增二百” 和“吉林省粮食增产模式攻关” 实施方案;参与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协助省科技厅起草“ 十二五”吉林粮食产业科技工
12、程 玉米产业部分;参与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相关涉农规划与工程的研讨与论证工作,充分发挥了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吉林省的“三农” 工作和粮食生产中的参谋智囊作用。王立春同志以广博的知识,严谨的学风,卓越的学术成就在学术界赢得了很高的声望。目前担任的主要学术职务有:全国玉米栽培学组成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科协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耕作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农机推广协会会长。被聘为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省科学技术厅专家顾问组成员,吉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兼职教授。他长期担任玉米科学、7水土保持学报、 吉林农业科学等学术期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