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3446059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 科 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题目: 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姓 名: 学号: 014310110735 院 ( 系 ) : 专业: 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 职称: 2012 年 4 月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以信誉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毕业论文作者(签字):签字日期: 年 月

2、 日摘 要服饰是观念的物化,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是文化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民族特色、独自的风格和个性。中国的服饰文化渊远流长,历代各族人民以其智慧和匠心,共同创造了桑麻之国的服饰文化。中国民族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它的地域性、装饰性、多样性的特点。而在传统中国民族服饰的影响下。中国的唐装与旗袍最具影响力。同时,在中国民族服饰被受瞩目时,各国的T型舞台上和都市街巷中都掀起了闪亮的民族之风。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各朝各代的服装也是各有特色,在现代的服装设计中,应用了很多的古代服装的特色,丰富了现代的服装设计创作。现代服饰文化和着装理念触合了民族服饰元素,造就了现

3、代服饰的缤纷多彩。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关键词:服饰 民族服饰文化 旗袍 唐装 民族风 现代服饰AbstractClothing is the materialization of idea, is the symbol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cultural art is the integral part, with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lone the style and personality. Chinas costume culture deep is far stream

4、 long,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with its wisdom and craftsmanship, and work together to create the kingdom of the SangMa dress culture. China national cloth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in its regional, adornment sex, diversity

5、of characteristics. And in traditional 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costume. Chinas outfit and the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dress. Meanwhile, Chinas national dress was in the attention, the countries of the T stage and city in the street all go shining national wind. China has a long histor

6、y of culture, each in every generation of clothing is also have distinguishing feature each Key words: Clothing National costume cultureCheongsam outfit National wind Modern garments目 录一 民族服饰文化发展概况.5二 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及其表现.111地域性 .122装饰性.133多样性.13三、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的影响.151.现代时尚服饰的民族风.16(1)东方民族服饰文化成为现代服饰的灵感源.16(2)

7、西方民族服饰文化再现光芒.172.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设计的影响及意义.17(1)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功能和表达 .17(2)民族服饰文化的现代运用.18.(3)民族服饰文化在当代服饰设计中的表达和意义.19四、结束语20序 言服饰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其中最为丰富多样、最为生动活泼的一个部分。它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实用的,又是审美的。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族类群体的外在标志,是这个民族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外显符号,又是这个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与气质的外化形态。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服饰是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创造出来并不断发展的文化,也是一份经过长期

8、积累与沉淀后形成的最生动具体、最为实在而又形象的、最为丰富博大的历史档案,它记录的是人类成长的足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服饰文化的进程与发展的水平,同社会的经济状况,生产方式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人类行进的脚步,各民族的服饰文化不断发展变化,不断创新与完善。历史证明,时代的发展与变革必然促进服饰的发展与变革,服饰的变化,往往又最能体现时代的变化与特点,反映一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时代的文化精神。上个世纪我国的民族服饰,尤其是女性服饰的发展变化就是一个例子。世纪初的社会变革革了辫子与满服,随着“五四”大潮兴起了“五四”装,剪了辫子、留着短发的女青年,穿着窄肩宽

9、袖立领大襟收腰宽摆的上衣,下着中长宽摆裙,满身激荡着新潮;到了四、五十年代,苏联的影响,使列宁装、 “布拉几”一度盛行;文革则是以黄军装为代表的“文革装”的泛滥;之后是喇叭裤、牛仔、迷你裙、比基尼。九十年代之后更是五花/又门,令人眼花缭乱。伴随这个过程的,还有洋装西服和几经衰荣却仍然坚守着一席之地的国服旗袍、从服饰的变化我们看得见世纪的风云变幻,看得见中国人走出黑暗、走出贫困的艰难足迹。改革开放以后二十多年来服饰的巨大变化,又尤其是世纪末我国民族服饰的空前的振兴势头,充分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国际地位的提升。在服饰观念上,到了世纪末,人们终于走出了浮躁而趋于冷静与理智。从从众到表现自我,从

10、趋同到求异,从千篇一律到个性化,从物质需求到审美、到人文梢神的寄托或抒发,这一系列观念的变化则充分现了我国人民终于拥有了一个宽松、和谐、自由的生存环境与人文空间,从而真实地体现了时代的文化氛围与文化精神。一 民族服饰文化发展概况服饰文化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批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

11、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美国人类学家英菲有论断:“ 一个文化项目是外来渗透的结果,还是自然独立发明的产物,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注重历史遗产的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对于那些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所有文化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最先都是以文化渗透的形式出现的。 ”要了解中国服饰那多样的款式、独特的风采、鲜明的色泽和精湛的工艺,首要的课题就应该浅知一点中华民族博大深邃的服饰文化发展轨迹,这样才能通过浏览,去着意开开掘中华服饰文化的底蕴。 新中国建立后的考古学

12、和古人类学的成就,已经把服饰文化的源流,科学地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阶段。在此以前更遥远的时间,人类开始用捕猎所获的兽皮来掩盖保护身体和保暖。夏天则拣取树叶遮掩阳光免受炎热。这标志着人类刚脱离了动物境界,原始服饰出现的雏形。而山顶洞人遗存中发现的利用缝纫加工为特征的服饰文化。这时候的衣饰已不再是简单的利用自然材料,而演变成合乎人类生活需要的构造,开创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先河。 中国服饰文化简史我国服饰文化的历史源流,若从古典中寻找,总会将其归结于三皇五帝。如战国人所撰吕览和世本记述,黄帝时“胡曹作衣” ;或说:“伯余、黄帝制衣裳。 ”这个时代,从考古发掘的文化遗存对照,应该是在

13、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内出土的实物有纺轮、骨针、纲坠等,又出土有纺织物的残片。我国中原甘肃出土的彩陶上的陶绘,已将上衣下裳相连的形制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来了。 殷商时期殷商时期社会生产力额定发展,在物质上又有许多物质文明的局措。从甲骨文中可见的象形文字就有桑、茧、帛等字样,可证明农业在当时的发展。又从出土的商代武器铜钺上存有雷纹的绢痕和丝织物残片等,可见那时的工艺水平的高超和精湛。殷商甲骨文中,可见王、臣、牧、奴、夷及王令等,衣冠服饰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开始打上了时代烙印,成了统治阶级“ 昭名兮、辨等威 ”的工具。尊卑贵贱的生产关系,促使服饰也开始形成

14、其固有的制度。 周代周代是中国冠服制度逐渐完善的时期。这时候,有关服饰的文字记载十分多见。青铜器铭文中,有关服饰的记载和“虎冕练里” (毛公鼎) 、 “女裘宝殿”(周、伯蔡文簋)等。随着等级制的产生,上下尊卑的区分,各种礼仪也应运而生。反映在服饰上,有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吊丧服、婚礼服。这些服饰适应了天子与庶民,甚至被沿用于商周以来的二千年封建社会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不全遵周制度。七国崛起,各自独立。其中除秦国因处西陲,与其它六国有差异外,其它六国均因各诸侯的爱好和奢侈,以及当时兴起的百家争鸣之风,在服饰上也各显风采。春申君的三千食客中的上客均着珠履;平原君后宫百数。卫王

15、宫的卫士穿黑色戎衣;儒者的缛服长裙褒袖、方履等等。汉初服饰,与民无禁。西汉虽有天子所服第八诏令的服饰制度,但也不甚明白,大抵以四季节气而为服色之别,如春青、夏赤、秋黄、冬皂。汉代妇女的日常之服,则为上衣下裙。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 以来,由于北方各族入主中原,将北方民族的服饰带到了这一地区。同时,大量民族服饰文化也影响和同化了北方民族的服饰。妇女的日常衣服仍以上身着襦、衫,下身穿裙子。襦、裙也可作为礼服之内的衬衣衫。 隋唐隋统一全国,重新厘定汉族的服饰制度,然而也难以摆脱其由北向南统一而带来北族服饰形制的影响。只是到了唐代帝国的建立,才以其长时间的统治,加上其强盛的国力,令其服饰制度上承历代制

16、度,下启后世冠服制度之经道,同其社会一样,呈现出繁荣景象。唐人与西北各民族的交往频繁,各民族同唐人杂居内地的也很多,因此,唐人穿胡服的装束常会在该时代的文物中见到。隋唐时妇女的日常服饰是衫、袄、裙,多见是上身着襦、袄、衫,而下身束裙子。裙子以红色最流行,其次是紫、黄、绿色。唐代妇女的鞋子多将鞋头作凤形,尺码同男子相似。宫人侍左右者均着红棉靴,歌舞者也都着靴。妇女的日常服饰名目繁多,有如袄、衫、袍、腰巾、抹胸、裙、裤、膝裤、袜、鞋靴等等。 唐服宋宋代北方大片土地沦为女真族贵族统治领地,服饰文化也因其政治和经济因素而发生交互影响。续资治通鉴记载:“临安府风俗,自十数年来,服饰乱常,习为边装”可见南

17、宋京都也尚北服。宋代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上身穿袄、襦、衫、背子、半臂,下身束裙子、裤。其面料为罗、纱、锦、绫、绢。尤其是裙子颇具风格,其质地多见罗纱,颜色中以石榴花的红色最注目。褶裥裙也是当时裙子中有特点的一种,有六幅、八幅、十二幅不等,贵族妇女着裙的褶裥更多。 元元代是蒙古族入关统治中原的时代。其服饰既袭汉制,又推行其本族制度。元朝初建,也曾令在京士庶须剃发为蒙古族装束。蒙古族的衣冠,以头带帽笠为主,男子多带耳环。然至元大德年间以后。蒙、汉间的士人之服也就各从其便了。妇女服饰,富贵者多以貂鼠为衣,带皮帽。一般则用羊皮和毳毡作衣冠材料。当时的袍式宽大而长,常作礼服之用。元末,因贵族人家以高丽男

18、子女子的装束为美,又流行起衣服、靴、帽仿高丽式样。 明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国后,先是禁胡服、胡语、胡姓,继而又以明太祖的名义下诏:衣冠悉如唐代形制。明朝的皇帝冠服、文武百姓服饰、内臣服饰,其样式、等级、穿着礼仪真可谓繁缛。就连日常服饰,也有明文规定,如崇祯年间,皇帝命其太子、王子易服青布棉袄,紫花布衣,白布裤、蓝布裙,白布袜、青布鞋,戴皂布巾,装扮成老百姓样子出面活动,然也印证了当时平民百姓的衣饰。明代妇女服饰规定民间妇女只能用紫色,不能用金绣。袍衫只能用紫绿、桃红及浅淡色,不能用大红、鸦青、黄色。带则用蓝绢布。明代的衣衫已出现用钮扣的样式。明代妇女的鞋式仍为凤头加绣或缀珠。宫人则着刺上

19、小金花的云样鞋。 清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曾下令:“有效他国(指汉族)衣冠束发裹足者,重治其罪。 ”清代又实行逼令 剃发易服,按满族的习俗制度实行剃发改服。服饰制度坚守旧制,尤其在男子服饰上,保持满族特点而延续极长的时期。尽管清代三令五申废除明代服饰,然其官服上的补子仍采用了明朝的样制。命妇冠上所缀的金凤、金翟也仍承前制。清代的官服等级 差别主要反映在冠上的顶子、花翎和补服上所绣的禽鸟和兽类。若排列名次可从皇帝开始,依上而下有皇太子、皇子、亲王、奉恩将军、公主、驸马等皇族宗室戚属。异姓封爵的有公、候、伯、子、男、文武一品至九品官员,未入流的品官,以及进士、举人、贡生、监生、外郎蓍老、从耕农

20、官。此外还有一等、二等、三等蓝领侍卫、侍臣等等,其官服均有严格区别。 清代男子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此风在康熙后期雍政时期最为流行。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族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 之记载。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达官贵妇中流行。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越来越多样,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层出不穷。清服近代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侵透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

21、居,得西方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早期,服装式样变异甚少,民间仍然是长袍马褂为男子服饰;女子则上袄下裙。之后,商业贸易日渐昌盛,洋货大量倾入,羽纱、呢绒、洋绸、花布等充斥市场,使传统的服饰穿着有所变动。外国衣料因价廉渐为人所欢迎,费工费时,工艺考究的滚、镶、嵌、绣等传统手工艺渐渐为衰落,西方缝纫方式开始流行起来。尤其是女性的时装,由于缝纫精制、款式合乎时代潮流,影响尤大。风行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样式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当时尚无专业服装研究中心,服装式样的变化经过千家万户,在时代风尚的影响下不断变化。从20世纪20年代至四十

22、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二十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以来束胸驼背的旧貌,让女性体态与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大功。青布旗袍最为当时的女学生所欢迎,一时不胫而走,全国仿效,几乎成了二十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作为领导服装潮流的十里洋场中摩登女郎、交际名媛、影剧明星等,在旗袍式样上的标新立意,也促进了它的发展,其中如交际花唐英等人,最早在上海创办的云裳时装公司便是。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还传至国外,为他国女子效仿穿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