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论文(20 届)间伐后套种阔叶树种对强度侵蚀初步治理区马尾松林水土流失的影响所在学院专业班级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摘要: .1引言.21 国内外研究进展.21.1 强度侵蚀区马尾松林土壤特性研究.21.2 强度侵蚀区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研究.32 试验地概况.33 研究方法.33.1 试验设计.33.2 试验处理实施.43.3 测定方法.43.3.1 取样.43.3.2 液体径流量.43.3.3 固体流失量.43.3.4 养分流失量.43.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54 结果与分析.54.1 间伐套种阔叶树种对马尾松林液体径流量的影响.54.2 间伐套种阔叶树种对
2、马尾松林固体流失量的影响.64.3 间伐套种阔叶树种对马尾松林养分流失量的影响.84.3.1 N 流失量 .84.3.2 P 流失量 .94.3.3 K 流失量 .115 讨论.136 结论.14参考文献.15致谢.162摘要:福建省长汀县为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通过长期的水土流失治理实践,形成了以马尾松林为主的强度侵蚀初步治理区,植被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存在着植被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低、生态环境脆弱等系列生态问题,急需进行马尾松林的改造与生态功能提升。有鉴于此,本文以福建长汀强度侵蚀初步治理区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选择郁闭度为 0.8 条件的马尾松林进行间伐后套种阔叶树改造
3、试验,采用径流小区观测法,测定不同改造模式马尾松林的液体径流量、固体流失量、养分流失量,分析不同改造模式对水土流失及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林间伐后套种阔叶树种改造模式对林地水土流失的有明显影响。在相同改造模式中,随着马尾松林间伐强度的增加,其林地水土流失总体上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在 20 %间伐强度条件下,套种深山含笑模式的固体流失量、液体径流量和养分流失量最小;在 40 %和 60%间伐强度条件下,套种马褂木模式林地水土流失量最小;不间伐套种阔叶树改造模式对林地N、P、K 流失的防治效果不明显。关键词:长汀 强度侵蚀 初步治理区 马尾松林 改造模式Abstract:Changti
4、ng Country. Fujian Province in southern China red soil area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soil erosion in the region. Through long-term soil erosion practices. the intensity of these red soil eroded region dominated Masson pine formed a preliminary intensity erosion control area. vegetation recovery to
5、 some extent .but there are simple vegetation structure, low species divers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fragile. etc. series of ecological problems. the urgent need to transform and enhance 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Masson pin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ujian changting intensity erosion control
6、area in Masson pine preliminary research object. choose different canopy conditions be interplanted Masson pine broadleaf transformation test. using runoff plot observation method. determination of the different transformation under different canopy conditions Masson pine growth mode. liquid runoff.
7、 solid runoff. nutrient loss amount . analysis of different transformation modes of Masson pine growth, soil erosion and nutrient loss.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transformation modes Masson pine between erosion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Ma
8、sson pine hardwood species after thinning intercropping pattern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rest soil erosion. In the same transformation mode. Masson pine thinning intensity increases. the overall woodland soil erosion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thinning intensity in the
9、20 % condition, solid runoff maudiae intercropping patterns. liquid runoff and nutrient loss minimum amount. 40% and 60% thinning intensity conditions. intercropping patterns Liriodendron minimum amount of woodland soil erosion. without thinning intercropping broadleaf woodland transformation mode N
10、. P. K loss prevention effect is not obvious.Key words:Changting;Intensity erosion;Initial treatment area;Masson pine forest;Reform model3引言福建省长汀县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 1,早在上世纪 40 年代就与陕西长安、甘肃天水被列为当时全国三大水土流失区,是福建水土流失历史最长、面积最大、程度最重的地区 2。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地表颗粒化严重、土壤温度高、植被不易恢复,形成了大量红壤强度侵蚀区 3。长期以来,长汀开展了一系列红壤强度侵蚀区水
11、土流失治理工作,形成了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为主的强度侵蚀初步治理区,植被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4。但目前这些强度侵蚀初步治理区的马尾松存在植被单一、物种多样性低、林下水土流失严重等系列生态问题 5,局部强度侵蚀初步治理区出现退化,可能造成前期治理成果丧失,急需对这些马尾松林进行改造与生态功能提升。因此,如何进行强度侵蚀区初步治理区马尾松林的改造成为当前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虽然目前国内对长汀红壤强度侵蚀区的水土流失治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侵蚀初步治理区的马尾松林改造技术研究极少,导致目前对马尾松林分经营过程中盲目性较大 6。鉴于此,
12、本文在对长汀强度侵蚀初步治理区马尾松林全面调查基础上,选择强度侵蚀初步治理区具有代表性郁闭度为 0.8 的马尾松老头林为研究对象,设计马尾松林下间伐套种阔叶树的改造模式,同时设置不套种对照,建立马尾松林套种不同阔叶树改造模式的径流小区,测定不同改造模式下马尾松林的液体径流、固体径流和养分流失,分析不同改造模式对马尾松林水土流失及养分流失的影响,为巩固长汀已有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和提升初步治理区林分的生态功能提供科学依据。1 国内外研究进展1.1 强度侵蚀区马尾松林土壤特性研究国内对南方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土壤特性有较多研究,特别是马尾松林土壤养分流失与红壤岩性特质的关系研究。张桃林 7等研究发现促使
13、南方红壤区侵蚀退化的内在因子可能是其土壤可蚀性比较高。在花岗岩系侵入性火成岩中,长石、石英和云母作为其主要矿物,养分含量较少,pH 值大部分在 5-6 之间,土壤内部结构比较松散 8。对土壤微形态变化研究发现:随着土壤逐渐薄层化,土壤中矿物的铁质化作用将逐渐减弱,并且会降低云母和长石的蚀变作用,但会增加半风化碎屑物的产生,最终土壤产生逆向发育 9。钟继红 10等指出:造成坡地赤红壤物理的退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少。随土壤结构劣化、土壤颗粒组成变化和土壤孔性破坏,坡地土壤中水分性能变差,制约了土壤多种良性作用的发挥,最终导致植被生存环境的恶化。土壤养分缺失是土壤退化的另一个主要表现
14、。由于长期对南方马尾松林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了养分循环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失调,土壤肥力衰退速度和养分贫瘠化加剧,最终导致严重水土流失。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天气频发,再加上针叶林分泌出的酸性物质影响,南方红壤区土壤自然肥力很低。赵其国 11等指出土壤侵蚀程度随土壤肥力缺失程度的变化而变化,作为植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媒介,良性的土壤结构会给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如适宜的根系空间、养分和水分等。反过来,良好的植被覆盖能够提供给土壤充足的腐殖质来源,也利于土壤质地的改善和土壤结构的稳定,土壤孔隙状况也在植物根系的穿插作用下得到改善,提高了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同时,在根系对土壤颗粒的固持作用下
15、,土壤抗侵蚀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查轩等 12研究指出,受到简单的植被结构、稀薄的林下草灌层和数量较少的枯枝落叶层现状条件下,退化后4针叶林的表层土壤会受到雨水直接冲刷,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土壤孔隙状况不易得到改善,土壤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粗化,持水能力下降,微生物活动强度降低,土壤生态系统更不稳定,最终加速了土壤退化过程。坡形、坡位会间接造成土层的水分、养分和厚度的重新分配,这主要是通过影响土壤成土母质的堆积形式来实现,从而进一步影响马尾松的生长 13。1.2 强度侵蚀区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研究于东升 14等研究了土壤侵蚀量和不同降雨类型之间的关联性。有关南方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的研究不多,对水
16、土流失过程的研究大部分是集中在坡耕地。主要是通过野外观测和水土流失过程模拟试验来研究坡面泥沙迁移、产沙、产流等过程。王占礼 15等发现水土流失过程和时间的变化过程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线性关系。郑粉莉 16指出溅蚀、细沟间侵蚀、细沟侵蚀、雨后径流侵蚀这四个阶段共同组成了坡面的侵蚀产沙过程。吴发启等 17对 250 场人工降雨及其相应的泥沙、径流观测资料的研究提出:非结皮土壤的平均产沙总量、平均入渗率分别是结皮土壤的 1.25 倍、1.20 倍,两者之间平均产流总量相差 1.10 倍,土壤结皮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降雨的入渗,降低了产沙量和地表径流量,并随雨强增大而减小,随雨强减小而增大。李朝霞 18等
17、研究发现:在花岗岩红壤侵蚀过程中,随着土壤粗化程度的增大,径流泥沙也逐渐增加;泥质页岩红壤易形成结皮,会降低产沙量及增大径流量,这是由其极不稳定的土壤结构影响发生的;随着第四纪红粘土的结构遭到破坏,地表径流量和泥沙量进一步增加,然而土壤结构变化过程缓慢;在侵蚀过程中,随着土壤结构的变化,不同母质红壤侵蚀产生泥沙的颗粒组成不同。2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东经 11618-116 29,北纬 25 33-2548,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 19,最低温度-4.9,极端最高温度 76.6,无霜期平均 260 d,平均日照时数 1924.6 h,年平均降雨量 17
18、00 mm。属低丘地貌,海拔 200-700 m,为长汀最大的河谷盆地。土壤为粗晶花岗岩风化发育而成的山地红壤,含砂量大,土层深厚,抗侵蚀性差,易产生水土流失。其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现有林分的乔木层多以马尾松为主,灌木层以黄瑞木(Adinandra millettii) 、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等为主,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为草本层的优势种。3 研究方法3.1 试验设计在长汀红壤强度侵蚀初步治理区同一坡面的马尾松林内,选择郁闭度 0.8 的马尾松林分,设计 4 种不同间伐强度处理(不间伐、20 %间伐强度、40 %间伐强度、60
19、%间伐强度) ,并在每种间伐强度处理中设计 3 种不同的改造模式,分别为模式 a(不套种) 、模式5b(套种马褂木) 、模式 c(套种深山含笑) ,在每种间伐强度处理改造模式林分中设置 20 m5 m 的径流小区,共设 12 个径流小区。试验地基本情况见表 1。表 1 试验地概况Tab2 The general conditions of experiment plots间伐强度(%) 改造模式海拔(m)坡度() 坡位 坡向模式 a 295 21 中坡 西南模式 b 295 21 中坡 西南0模式 c 295 21 中坡 西南模式 a 295 21 中坡 西南模式 b 295 21 中坡 西南
20、20模式 c 295 21 中坡 西南模式 a 295 21 中坡 西南模式 b 295 21 中坡 西南40模式 c 295 21 中坡 西南模式 a 295 21 中坡 西南模式 b 295 21 中坡 西南60模式 c 295 21 中坡 西南3.2 试验处理实施本试验采用标准径流小区,规格 20 m5 m,水平面积 100 m2,长边顺坡垂直于等高线,短边与等高线平行。2012 年 12 月开始进行径流小区建设,2013 年 2 月完成径流小区建设。经验收合格后,2 月 9 日13 日进行整地,整地规格 50 cm40 cm30 cm,株行距 2 m2 m,然后进行造林,造林苗木为胸径
21、 5 cm 的带土球大苗,修剪去部分枝叶,2013 年 3 月正式开始不同径流小区水土流失的观测。3.3 测定方法3.3.1 取样2013 年 3 月-2014 年 2 月,每半个月测定 1 次不同径流小区的水土流失。每次取样时,将径流池内的径流和泥沙充分搅拌均匀,采集 1000 mL 混合水样,装入 1.5 L 的塑料瓶,带回实验室进行泥沙量和养分测定。3.3.2 液体径流量记录径流池内固定水位尺的读数,根据径流池的底面积,计算每次调查期间的液体径流量。63.3.3 固体流失量取 100 ml 的水样,采用烘干法测定水样的含沙率,根据液体径流量,计算不同径流小区的固体流失量。3.3.4 养分
22、流失量取回的水样进行 N、P、K 养分测定,全 N 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全 P 采用硫酸-高氯酸氧化 -钼蓝比色测定,全 K 采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3.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采用 SPSS(12.0)和 Excel2003 软件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4 结果与分析4.1 间伐套种阔叶树种对马尾松林液体径流量的影响由表 2 可知,不间伐条件下,2013 年 3-5 月不套种模式林地的液体径流量随时间的推移呈增加趋势,在 2013 年 5 月达全年最大值,在 2013 年 8 月和 12 月有两个小高峰,套种阔叶树种模式也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在间伐 20 %、40 %、60 %条件下不同改造模式林
23、地液体径流量的变化与不间伐条件下的规律一致,表现出与降雨量一致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在不间伐的条件下,2013 年 3 月,与模式 a 的液体径流量相比,模式 b、模式 c 的液体径流量分别上升了 18.42 %、34.59 %,表现出:模式 b、模式 c模式 a,2013 年 4 月-6 月总体上与 2013 年 3 月表现一致,可见,整地栽植阔叶树种在地表自然恢复期间降低了地表涵养径流的能力。2013 年 7 月,模式 c、模式 a 的液体径流量分别为 10.3 m3/hm2、11.5 m3/hm2,分别是模式 b 的 1.06 倍、 1.17 倍,但三种模式之间相差不大,总体上,2013 年
24、 8 月-2014 年 2 月也呈现出相同的规律,说明了模式 a、模式 b 和模式 c 地表涵养径流的能力相差不多。在间伐 20 %的条件下,观测的前三个月,模式 b、模式 c 的液体径流量都大于模式 a的液体径流量,这是由于整地栽植阔叶树种对地表的破坏,降低了地表涵养径流的能力。2013 年 7 月,模式 b、模式 a 的液体径流量分别为 14.8 m3/hm2、16.3 m3/hm2,分别是模式 c 的液体径流量高 0.8 m3/hm2、2.3 m3/hm2,表现为:模式 c模式 b模式 a,观测的后期阶段总体上与 2013 年 7 月表现一致,可见,模式 b、模式 c 提高了地表涵养径流
25、的能力,且模式 c 提高的效果最明显。在间伐 40 %的条件下,2013 年 3 月,模式 c、模式 b 的液体径流量分别为 61.1 m3/hm2、65.4 m3/hm2,分别是模式 a 的 1.20 倍、1.28 倍,表现出:模式 a模式 b、模式c,接下来两个月也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可见,整地栽植阔叶树种在地表自然恢复期间降低了地表涵养径流的能力。在观测的后期阶段,模式 a 的液体径流量总体上大于模式 b、模式 c 的液体径流量,这说明了模式 b 和模式 c 更好地提高了地表涵养径流的能力。在间伐 60 %的条件下,由于整地挖穴的影响,与模式 a 前三个月的液体径流量相比,7模式 b、模式
26、 c 的液体径流量明显增加。 2013 年 6 月,模式 b、模式 c 的液体径流量分别为 67.3 m3/hm2、57.9 m3/hm2,分别是模式 a 的 0.75 倍、0.87 倍,表现为:模式 a模式c模式 b,观测的后期阶段与之表现一致,可见,与模式 a、模式 c 相比,模式 b 更大程度上提高了地表涵养径流的能力。在模式 a 的条件下, 2013 年 3 月,与间伐 60 %的液体径流量相比,间伐 40 %、间伐20%、不间伐的液体径流量分别下降了 20.00%、40.02%、64.67%,表现为间伐 60%间伐 40%间伐 20%不间伐,模式 b、模式 c 总体上和模式 a 表现
27、一致,这说明了在同一种改造模式下,液体径流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表 2 间伐套种阔叶树种对马尾松林液体径流量月变化的影响(m 3/hm2)Tab2 the affect of monthly changes in the liquid runoff of Masson pine under thinning hardwood species interplanted(m 3/hm2)不间伐 间伐 20%年月 降雨(mm) 模式 a 模式 b 模式 c 模式 a 模式 b 模式 c2013.3 107 22.6 26.7 30.4 38.3 45.7 51.02013.4 256 27.5
28、 28.7 34.3 44.7 46.2 53.32013.5 400 52.7 58.1 60.3 81.8 96.6 99.42013.6 113 29.7 30.3 26.4 49.3 42.0 32.42013.7 80.5 11.5 9.8 10.3 16.3 14.8 14.02013.8 147 46.4 50.6 44.7 71.8 66.3 58.22013.9 54 9.7 8.4 8.9 16.4 15.3 14.52013.10 33.5 6.7 6.7 7.1 10.9 9.9 9.32013.11 53.5 12.9 11.0 11.7 20.1 18.3 17.3
29、2013.12 126 23.1 19.0 20.1 38.2 35.0 28.52014.1 28 5.3 5.4 4.9 7.6 7.0 6.72014.2 50 6.4 5.5 5.8 8.8 7.9 7.5续表间伐 40% 间伐 60%年月 降雨(mm) 模式 a 模式 b 模式 c 模式 a 模式 b 模式 c2013.3 107 51.1 65.4 61.1 63.8 84.0 80.62013.4 256 59.8 68.8 74.4 75.7 98.9 86.12013.5 400 110.0 132.2 126.9 141.0 156.1 149.82013.6 113 68
30、.4 54.7 59.8 77.3 57.9 67.32013.7 80.5 22.1 19.0 20.1 29.1 23.9 26.52013.8 147 104.8 96.4 82.7 121.6 88.7 103.72013.9 54 21.9 19.3 20.4 27.4 23.0 25.52013.10 33.5 14.7 12.5 13.2 18.6 15.8 16.72013.11 53.5 27.0 24.6 23.3 34.7 25.3 31.52013.12 126 53.6 32.7 31.1 57.6 36.4 48.82014.1 28 10.3 9.0 9.6 13
31、.5 11.2 12.62014.2 50 12.0 10.2 10.8 16.1 13.5 14.54.2 间伐套种阔叶树种对马尾松林固体流失量的影响由表 3 可知,不间伐条件下,2013 年 3 月-5 月不套种林地固体流失量表现出随时间8推移而呈上升趋势,并在 2013 年 5 月达全年最大值, 2013 年 8 月和 2013 年 12 月有两个小高峰。在间伐 20 %、40 %、60 %条件下不同改造模式林地的固体流失量表现出与不间伐不套种林地相同的规律。在不间伐条件下,2013 年 3-5 月,不同套种模式林地固体流失量表现出:模式 b、模式 c模式 a,且差异显著( p0.05)
32、 。可见,整地造林松动了林地土壤结构,初期林地固体径流增加。2013 年 6 月,模式 b、模式 a 的固体流失量分别是模式 c 的 1.02 倍、1.17倍,但三者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 。2013 年 7 月-2014 年 2 月也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在间伐 20 %的条件下,观测的前三个月,模式 b、模式 c 的固体流失量都显著大于模式 a 的固体流失量( p 0.05) ,这是由于整地栽植阔叶树种破坏地表而造成。2013 年 6月,模式 b、模式 a 的固体流失量分别为 28.2 kg/hm2、28.3 kg/hm2,分别比模式 c 的固体流失量高 8.9 kg/hm2、9.0
33、kg/hm2,表现为:模式 c模式 b模式 a,且模式 a、模式 b 的固体流失量显著大于模式 c 的固体流失量(p0.05 ) 。观测的后期阶段总体上与 2013 年6 月表现一致,可见,模式 b、模式 c 有一定的保土能力,且模式 c 的保土效果最明显。在间伐 40 %的条件下,2013 年 3 月,模式 c、模式 b 的固体流失量分别为 29.2 kg/hm2、30.4 kg/hm2,分别是模式 a 的 1.21 倍、1.26 倍,表现出:模式 a模式 b、模式c,且模式 a 的固体流失量显著小于模式 b、模式 c 的固体流失量(p0.05) ,接下来两个月也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可见,整地
34、栽植阔叶树种在地表自然恢复期间降低了地表土壤的稳定性。在观测的后期阶段,模式 a 的固体流失量总体上显著大于模式 b、模式 c 的固体流失量(p0.05) ,这说明了模式 b 和模式 c 的保土效果比较明显。在间伐 60 %的条件下,由于整地挖穴的影响,与模式 a 前三个月的固体流失量相比,模式 b、模式 c 的固体流失量显著增加( p0.05) 。2013 年 6 月,模式 b、模式 c 的固体流失量分别为 36.5 kg/hm2、42.7 kg/hm2,分别是模式 a 的 0.81 倍、0.85 倍,表现为:模式 a模式 c模式 b,且模式 b 的固体流失量显著小于其他两种改造模式( p0
35、.05) ,观测的后期阶段与之表现一致,可见,与模式 a、模式 c 相比,模式 b 的保土能力比较突出。在模式 a 的条件下, 2013 年 3 月,与间伐 60 %的固体流失量相比,间伐 40 %、间伐20 %、不间伐的固体流失量分别下降了 15.44 %、 37.89 %、60.70 %,表现为间伐 60%间伐 40%间伐 20%不间伐,模式 b、模式 c 总体上和模式 a 表现一致,这说明了在同一种改造模式下,固体流失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表 3 间伐套种阔叶树种对马尾松林固体流失量月变化的影响(kg/hm 2)Tab3 the affect of monthly changes
36、in the solid runoff of Masson pine under thinning hardwood species interplanted(kg/hm 2)不间伐 间伐 20%年月 降雨量(mm) 模式 a 模式 b 模式 c 模式 a 模式 b 模式 c2013.3 107 11.20.7b 14.21.3a 15.00.7a 17.71.4b 21.81.4a 22.12.0a2013.4 256 14.20.3b 18.51.6a 18.41.4a 23.71.9b 23.40.4ab 24.81.0a2013.5 400 25.01.5b 28.11.0a 28.9
37、1.4a 36.70.6b 41.51.5a 42.02.7a2013.6 113 16.41.8a 14.30.9a 14.00.9a 28.31.8a 28.22.9a 19.32.0b2013.7 80.5 5.50.4a 4.20.2b 5.20.3a 8.10.1a 8.30.2a 7.00.3b2013.8 147 12.51.3a 12.71.7a 13.80.8a 20.40.7a 18.71.2b 17.51.1b2013.9 54 4.40.4a 4.10.5a 4.40.3a 6.40.7a 6.00.3a 5.10.4b2013.10 33.5 4.40.6a 3.90
38、.4a 4.00.3a 6.90.4a 5.90.3b 4.90.2c2013.11 53.5 6.50.2a 5.20.6b 5.90.3ab 8.90.4a 8.20.5a 6.90.3b2013.12 126 8.70.6a 9.00.4a 9.10.3a 14.90.6a 13.91.4a 13.60.6a2014.1 28 2.20.2a 2.20.3a 2.10.4a 3.20.1a 3.40.1a 2.70.2b92014.2 50 2.50.2a 2.50.1a 2.50.2a 3.70.2a 4.00.2a 3.40.1b续表间伐 40% 间伐 60%年月 降雨量(mm) 模
39、式 a 模式 b 模式 c 模式 a 模式 b 模式 c2013.3 107 24.12.0b 30.42.0a 29.20.9a 28.51.5b 34.42.0a 37.52.6a2013.4 256 27.91.6b 35.92.1a 33.83.5ab 34.51.2b 44.13.4a 40.82.4a2013.5 400 49.42.2b 56.02.1a 56.21.2a 54.43.4b 69.45.3a 62.42.8a2013.6 113 38.72.2a 29.70.9c 32.91.3b 44.92.9a 36.51.9b 42.72.4a2013.7 80.5 10.40.8ab 9.90.4b 11.50.3a 13.10.7a 12.41.3a 13.00.3a2013.8 147 29.90.8a 24.51.3b 24.30.8b 35.11.5a 27.51.4b 32.21.4a2013.9 54 9.60.9a 7.90.2b 7.70.2b 11.60.3a 9.70.2b 11.00.5a2013.10 33.5 8.70.1a 7.80.4b 7.70.3b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