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弓镇山歌光碟的传播现象分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54605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弓镇山歌光碟的传播现象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阿弓镇山歌光碟的传播现象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阿弓镇山歌光碟的传播现象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阿弓镇山歌光碟的传播现象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阿弓镇山歌光碟的传播现象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阿弓镇山歌光碟的传播现象分析富的民间歌曲正在如水土流失般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民歌的研究者和民歌的实践者们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民歌传承路径。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山歌是阿弓镇各族人民最重要的精神食粮,田间山野,随处可听到悠扬的山歌声。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交通、通讯等条件的改善,阿弓镇田间山野中的山歌声渐行渐远,大有绝响之势。进入 21 世纪后,山歌光碟取代山歌在阿弓镇各族人民的村寨中响起,这是阿弓镇山歌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新的延续方式。本文对阿弓镇山歌光碟产生、发展及繁荣的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希望从中寻找到阿弓镇山歌变迁的轨迹,为

2、民间歌曲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一、阿弓镇及阿弓镇山歌简介 阿弓镇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南部,面积约一百平方公里,居住有汉、苗、彝、仡佬、布依、回、白等民族,总人口 28514 人,其中,汉族13193 人,占总人口数的 46%;少数民族 15321 人,占总人口数的 54%。阿弓镇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最高海拔 2262 米,最低海拔 1319 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当地土地贫瘠,广种薄收,贫穷是当地一大普遍现象。近年来,农民外出打工现象日趋高涨,青壮年外出打工的比例占 80%以上。 阿弓镇距织金县城 54 公里,距毗邻的六枝特区和普定县城也都在 502公里以上,由于山高路险

3、,交通闭塞,加上经济贫困,住户相对稀少和分散,无法负担高额的演出费用和提供接待场所,绝大部分村民一辈子也没能看上一次文艺演出。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山歌是当地村民最重要的精神食粮。砍柴、放牧、割草、打猪草、犁地、耙田、赶场、跳花坡、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等等,无论天晴还是下雨,只要身在野外,山歌便会脱口而出。 由于阿弓镇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民族结构,使得阿弓镇的山歌不仅兼具织金、六枝和普定山歌的特性,还兼具苗族、彝族、仡佬族、布依族、穿青人等民族山歌的音韵,从而独树一帜。每年的春节、谷花节、端午节、七月半、八月十五等节日,阿弓镇的海步坡、大洞口、公鸡山、大桥边、河尾巴等地 都会聚集来自周边

4、的各民族歌手。 二、阿弓镇山歌的光碟现象 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各种小商品经营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在阿弓镇各集市和各村寨兴起,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电视机、影碟机等家用电器也随之进入了千家万户。昔日山野里喧嚣的山歌,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风靡于城市的流行歌曲光碟。这一时期,拥有电视机、影碟机是当地村民最主要的精神追求,唱卡拉 OK 成了当地村民的一种时尚。 流行歌曲光碟在 20 世纪末,突然间改变了阿弓镇村民们千百年来传统的精神文化生活,面对生活的巨变,广大的中老年村民既兴奋又惶恐。他们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都是山野传统文化,听的是山歌,唱的是山3歌。他们也想如年轻

5、人一样进入流行歌曲世界,但无论多么努力,一支脚坚定地站立在传统山歌这座山顶上,另一支脚却怎么也踩不着流行歌曲那座山。整天被不熟悉的流行歌曲“困扰” ,对于这部分中老年人来说是无比痛苦的。这个人群也为阿弓镇山歌光碟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起初,部分中老年村民利用废弃的流行歌曲磁带录制山歌,自娱自乐。随后有人将录制的山歌磁带拿出销售,最终,这种二次录制的山歌磁带从农民个人的行为发展成为一些商贩进行集中生产、面向村民销售的集体行为。随着录音录像技术的逐渐平民化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VCD、DVD 光碟凭借着其音像结合的优势渐渐取代了录音磁带的地位,成为阿弓镇山歌新的传播景象。阿弓镇山歌光碟的生产是民间自

6、发的行为,体现出民间音乐自娱自乐的需求动机,演员为普通村民,受众是广大中老年村民,音乐较为强调歌词的变化,对曲调的要求不高。通过笔者的调查所知,阿弓镇山歌光碟不仅受本镇村民的欢迎,而且还很受周边各县、各乡镇农民的喜爱。 三、阿弓镇山歌光碟的传播现象分析 笔者于 2012 年 12 月对阿弓镇上寨村、下寨村、屯上村、嘎单村、乐丰村(歪梳苗村寨) 、以麦村,2013 年 1 月对阿弓镇吹聋村、依聋村、化董村(长角苗村寨) 、官寨村(歪梳苗村寨) 、尚寨村、狗场村、长地村(长角苗村寨) ,2013 年 2 月对吊井村、大桥村、大田村、联合村、金鱼村等地的受众情况进行了入户调查,以下列举笔者的部分入户

7、调查资料: 被访者一:周家福,女,79 岁,穿青人,家住上寨村,不识字,务4农。家中共有山歌光碟 16 张,其中谷花节山歌(汉族)5 张,公鸡山山歌(汉族)4 张,海布坡山歌(汉族)2 张,安顺山歌(汉族)2 张,水城山歌(汉族)1 张,云南山歌剧 2 张。 被访者二:张世民,男,76 岁,彝族,家住上寨村,小学二年级文化程度,务农。家中共有山歌光碟 14 张,其中谷花节山歌(汉族)2 张,公鸡山山歌(汉族)2 张,海布坡山歌(汉族)2 张,安顺紫云山歌(汉族)1 张,水城山歌(汉族)1 张,威宁板底彝族山歌 2 张,赫章珠市彝族歌舞 2 张,云南彝族左脚舞 2 张。 被访者三:高大友,男,7

8、5 岁,汉族,家住上寨村,初中文化程度,农民,现经营小百货店。家中有山歌光碟 36 张,其中谷花节山歌(汉族)10 张,公鸡山山歌(汉族)5 张,海布坡山歌(汉族)6 张,织金山歌10 张,安顺山歌(汉族)1 张,水城山歌(汉族)1 张,云南山歌剧 2 张,苗族山歌 1 张。 被访者四:王连秀,女,51 岁,苗族(长角苗) ,家住化董村,不识字,务农。家中共有山歌光碟 23 张,其中谷花节山歌(苗族)7 张,公鸡山山歌(苗族)5 张,本村海布坡跳花坡歌舞表演 5 张,六枝梭嘎长角苗歌舞表演 4 张,织金夜郎山歌(汉族)2 张。 被访者五:熊兴举,男,59 岁,苗族(长角苗) ,家住化董村,小学

9、五年级文化程度,务农。家中共有山歌光碟 30 张,其中谷花节山歌(苗族)10 张,谷花节山歌(汉族)2 张,公鸡山山歌(苗族)5 张,公鸡山山歌(汉族)2 张,本村海布坡跳花坡歌舞表演 5 张,六枝梭嘎长角苗歌舞表演 4 张,黔西县化屋居苗族山歌十九坡上2 张。 被访者六:5杨国龙,男,61 岁,苗族(歪梳苗) ,家住乐丰村,小学五年级文化程度。家中共有山歌光碟 32 张,其中谷花节山歌(苗族)8 张,谷花节山歌(汉族)2 张,公鸡山山歌(苗族)7 张,公鸡山山歌(汉族)2 张,本村苗族节日“四月八”歌舞表演 3 张,本村苗族海布坡跳花坡歌舞表演5 张,六枝特区新华乡歪梳苗的音乐 2 张,黔西

10、县化屋居苗族山歌十九坡上3 张。 被访者七:熊常美,女,51 岁,苗族(歪梳苗) ,家住乐丰村,初中文化程度,经营小百货店。家中共有山歌光碟 16 张,其中谷花节山歌(苗族)3 张,公鸡山山歌(苗族)3 张,本村苗族节日“四月八”歌舞表演 2 张,本村苗族海布坡跳花坡歌舞表演 1 张,珠藏镇的青山花场(青山羊场)苗族音乐 2 张,大平苗族彝族乡的箐脚花场(2 月 18 坡)苗族歌舞 2 张,官寨苗族乡的乌家山花场苗族歌舞 2 张,黔西县化屋居苗族山歌十九坡上1 张。 调查资料显示,阿弓镇山歌光碟的持有者绝大多数为农民阶层中的中老年群体。一般来说,不同的阶层对自己阶层所拥有的文化都有一种认同感与

11、归属感。20 世纪 80 年代后,城市文化的渗透逐步改变了阿弓镇农民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阿弓镇山歌的生存环境。目前,阿弓镇农民对山歌光碟的持有情况是:(1)65 岁以上,几乎都有山歌光碟,且数量多,内容丰富,不仅有当地山歌光碟,还有周边各乡镇的山歌光碟;(2)4565 岁,约百分之八十的人有山歌光碟,数量很多,内容丰富,也有周边本民族山歌光碟和他民族山歌光碟;(3)2545 岁,手里有山歌光碟的不到百分之二十,且数量少,基本上没有周边乡镇的山歌光碟;6(4)25 岁以下,无人有山歌光碟。从阿弓镇山歌光碟的持有情况可以看出了它的阶层属性,即农民阶层中的中老年群体。这一群体既是阿弓镇山歌光碟的主要

12、持有者,又是现在阿弓镇山歌的主要演唱者。由于他们深受传统风俗文化的熏陶,传统风俗文化在他们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日出而作,劳作而歌的生活方式他们已习以为常。又由于他们普遍没有进过学堂或文化水平低下,听不懂普通话,不识字,对城市文化中的电视剧、流行音乐等无法接受。因此,他们只能选择自己熟悉的文化,虽然因为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退耕还林等政策的实施,使传统山歌的演唱环境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山歌光碟中的人物、环境、腔调、语言、服饰、表演等都是他们熟悉的,较高地满足了他们的审美需求。 结 语 阿弓镇山歌光碟不同于具有较强的“保护”与“拯救”动机和意识的“原生态”民间音乐光碟和资料性民间音乐光碟。它是传统民间音乐中的某一乐种在某一社区中的群体的自发行为,是传统民间音乐的一种新的延续方式,体现出这一群体村民自娱自乐的精神需求动机。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现代音像、教育、交通、通讯等手段取代了阿弓镇山歌原有的社会效应和功能,其发展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阿弓镇山歌由山野走进光碟的现象是阿弓镇中老年村民精神生活需求的结果,也必然会促使其朝着有利于传统文化保护的方向迁移,它的产生是因社区村民精神生活的需要使然,它的发展和繁荣亦是一个必然现象。 高树林 毕节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 刘晓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