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敦煌飞天的词性与指称问题探讨摘要敦煌飞天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思想资源,但首先是语言迷惘,“飞天”的词性和指称问题至今还是学术上的争论点。敦煌飞天之所以有词性之争,主要是不明白“飞天”一词通过语法化后,从动词到形容词最后已经演变为名词,其词性之争主要受其语言文化背景影响。飞天的指称问题不是简单去寻找哪一个对象是飞天的指称,飞天的所指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对象,而是虚构的对象,它的指称是一种思维方式或思维关系。那种试图把飞天的指称当作孤立的一个实体的想法是不合时宜的。敦煌飞天的词性和指称问题的研究价值在于:破除语言幻想,从而明白其中的文化价值和思想。 关键词敦煌飞天;词性;指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
2、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0-0070-02 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人类文化艺术的宝库,而敦煌飞天则是敦煌莫高窟的标志性符号。李伟国曾谈到:“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飞天值得学者们去研究。有关敦煌飞天的词性与指称问题,至今还有很多不明或者误导之处,下文将通过具体的语言考察和分析,试图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明。 一、敦煌飞天的词性之争 2要弄清敦煌飞天的文化意蕴,首先要弄清楚“飞天”的词性问题。可是,到目前为止, “飞天”一词的词性在学术界还在争论不休,著名的敦煌学专家砂冈和子就明确说这是个困惑。总体上讲,有
3、人认为“飞天”是名词,有人认为“飞天”是动词。在语言分析中, “飞天”是动词还是名词,是不能简单地下结论的,必须经过感念考察,指明究理,再给出清晰的结论。为此,首先需要考察“飞天”的语言源流。 “飞天”一词在汉代扬雄的法言中就有出现:“或曰:龙必欲飞天乎。 ”这里的“飞天”是“飞向天空” ,是动词。唐初李延寿的北史记载说:“未及晓喻,为飞天矢所中,卒,赠青州刺史。 ”“飞天矢”的“飞天”是“飞向天空的” , “飞天”以动词作修饰定语,起着性质的限定作用,从语法化的角度看,是“飞天”开始有动词形容词化的趋势。这一现象从隋唐五代敦煌变文中的“更有飞天之鬼,未其形,或五眼六牙,三身八臂,四肩七耳,九
4、口十头,黄发赤髭,头尖额阔” 更能明显地看出来。这里“飞天”可以放在“之”之前, “飞天”作为动词转化明显有形容词化的趋势。宋代的道经云笈七签 (此书可以看出北宋佛教与道教的融合)中, “飞天”一词已经转化为名词, “天尊登命九光太真、十方飞天、侍经玉郎,披九光玉蕴,出金书紫字玉文丹章, 三部八景二十四图 ,盛以白玉立空之案,九色之巾,云精空结,飞文锦盖,悬覆经上。 ”由此可知, “飞天”一词从最初的动词到形容词再到名词,经历了一个语法化的过程。如果不结合语境或语域来说,很难说“飞天”一词的词性。需要指出的是, “飞天”一词在语法化后可作名词,不等于只能作名词。实际上除了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或
5、者形容词,不过如今, “飞天”作为名3词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了,当我们说敦煌飞天时,就不可能指动词或形容词了。砂冈和子教授关于“飞天”一词的用法显然没有澄清,他说古代中国“飞天”出现在俗语,不在佛教用语中。确实“飞天”一词作为语词最早不在佛教中, 法言中的“飞天”就是俗语不是佛语,但是后来逐渐进入佛语中,实际上“飞天”一词从北魏杨?f 之洛阳伽蓝记中的“飞天伎乐” ,就开始以普通俗语进入佛教语境中,虽然还不是特指佛教中的“飞天” ,到后来,宋代吸收佛教的道经的云笈七签中,“飞天”已经是佛教和道教共用的通行语了,但它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一个语词。一直到了近代,敦煌飞天才明确为佛教石窟中伎乐天了,这
6、一点从当今的敦煌学文献中可以发现,但是从上文的考证上看,敦煌飞天的“飞天”一词根本不可能脱离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特别是道家或儒家思想的影响。也就是“天”以前是通名,与“天空”有关,后来逐渐有了特指,受到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天命” 、 “天神”等影响。但当佛教进入中国后,佛教中作名词的“飞天” (deva)与中国原有的“飞天”融合在一起了, “飞天”在中国原有的语言发展史明显影响了当今“飞天”词性的判断。敦煌艺术中的“飞天”只是受到我国古代文化影响,外来佛教文化是其特定内涵,其含义是“在天空飞翔而舞的女仙” ,主要是取悦修行完美的佛和菩萨。因此,敦煌飞天如果按敦煌学中的研究,是佛教术语,那么敦
7、煌飞天只能作名词,也就毫无争议了,其作形容词和动词恰是中国自身语言文化的影响。 按照美国语言哲学家克里普克(Saul Kripke)对命名的考察,他认为名称是一个有着历史的、因果的名词。上文用历史语料对“飞天”的4考察恰好表明, “飞天”是一个有着历史的、因果的名词。由此可知,砂冈和子等学者关于“飞天”的“飞”字是否多余和关于“天”是否存在的讨论反倒是多余的,尽管他们考据正确,但对其考查的方式是不合适的。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敦煌的“飞天”是关于佛教艺术或文化的一个名词, “飞”字并非多余, “天”也是存在的。 “飞天”的词性之争是没有弄清该词在历史上是运用于俗世还是宗教,是运用于日常目的还是特殊
8、目的。 二、敦煌飞天的指称问题 “飞天”作为名词,已通过历史和文献的分析得到肯定。飞天具有俗名和佛教艺术专业名两种使用,但是“飞天”作为名词时,是通名还是专名,并没有加以区分。这是因为敦煌飞天是通名还是专名,在学界颇有争议。有人认为,飞天是专名,指的是乾达婆等佛教艺术作品中的伎乐天,但是作为取悦佛或菩萨的伎乐天究竟指什么,我们在敦煌壁画中看到的并非一种伎乐天,甚至伎乐天是男是女都无法定位。因为从文献上看,也并非只是今人以为的只是姿态优美的女性,在古代印度愉悦佛的还有男性的香音神,并非只是如今所认为的姿态优美的女性。也有人认为“飞天”是通名,所有仙人、羽人、神人都是飞天。飞天指什么是指称问题。敦煌飞天指称问题的澄清是必要的,其澄清又有助于对飞天的文化或历史的渊源有更清楚的了解,并促进相关的学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