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德州黄河防洪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演进黄河防洪工程是防御洪水的屏障,是治理开发黄河、除害兴利的物质基础,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屏障。人民治黄 70 年来,黄河治理与开发取得了辉煌成就,防洪工程体系不断完善,抗洪能力大大增强,取得了 70 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伟大胜利。 黄河下游防洪标准由 60 年一遇提高到近 1000 年一遇,工程管理由防洪屏障的粗放式管理转为打造水利风景区的精细化管理。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从民埝筑起历经 4 次大修堤到现在的标准化堤防建设,黄河两岸逐步形成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和生态景观线”于一体的标准化堤防体系。 防洪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演进 (1)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管理模
2、式。人民治黄以来,黄河下游堤防经过 4 次较大规模的加高加固。第 1 次是 1950 1959 年,第 2 次是19621965 年,第 3 次是 19741985 年,19861998 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修堤,主要是零星土方工程。这个阶段工程建设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行政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模式。山东黄河河务局为项目主管单位,建设项目从规划立项、设计、计划到竣工验收全部由省局负责。市局为建设单位,负责工程计划、施工管理,并承担部分设计任务。县局负责编制施工计划和承担本单位的工程施工。当遇较大任务时,由市(地)局组织所辖县(市)河务局的施工队伍完成。土方施工组织一般是建立2施工指挥部,由当地县政府
3、分管黄河工程的负责人任指挥,河务局的负责人任副指挥和技术负责人,从地方和黄河各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施工指挥部,全面负责施工管理。没有大的基建任务时,山东黄河河务局下达计划后,市河务局同所辖县河务局签订承包任务书,包投资、包工期、包质量、包安全生产,县河务局安排施工队伍,组织完成。 (2) “三项制度”改革管理模式。由于黄河下游泥沙不断淤积,河床逐年抬高,原有堤防已不能满足设防需要。1998 年长江洪水之后,国家加大了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力度,投巨资加高加固黄河防洪工程,消除险工险段,提高防洪工程的抗洪能力。第 4 次修堤是 1999 年开始的,基本建设管理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改革,即项目法人责任制
4、、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随着“三项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经过不断的总结、凝缩和规范,逐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理论性的管理模式。 施工期间,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市局作为工程建设的项目法人,建立质量管理检查体系,对工程建设负总责组建项目办公室,驻守工地,协调施工单位和地方政府、沿黄村庄的关系。解决征地拆迁遇到的问题,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施工中,组织分部工程和单元工程质量验收,督促施工进度和工程款审签。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则以合同形式大部分交由监理单位负责,监理单位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监理工程师在工地现场实施旁站式跟踪管理,严格行使质量否决权和付款签字权。施工单位建立
5、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三检制” 。按照投标承诺,组成项目经理部,全面履行合同,按照合同要求,按质、按量、按合同工期完成施工任务,管理模式逐步规范。 3山东黄河河务局在各项目法人单位设立质量监督站,派员全过程监督工程质量。 工程竣工后先由施工单位提出验收申请,项目法人单位组织由监理、质量监督站、项目办公室和施工单位组成的验收委员会进行初验。山东黄河河务局组织参建各方组成验收委员会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交运行管理单位使用。 (3)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2002 年,黄委党组提出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随着标准化堤防实施,社会形势的转变,2012 年,黄委适时提出实行代建项目管理,山东黄河河务局成为项
6、目法人,市河务局不再具有项目法人资格。2012 年 2 月,山东黄河河务局成立山东黄河工程建设中心, 实现工程建设的专业化管理。山东黄河工程建设中心作为项目法人,在现场设立项目管理办公室(简称项目办) ,聘任市河务局人员担任主任、副主任、技术负责人,项目办作为建设中心的派出机构,实施现场管理。项目办下设综合、工程、质检、安全、迁占办等部门,明确部门职责及人员分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质量、进度、安全管理,同时负责联系、协调地方关系,督促移民迁占实施机构开展移民迁占工作。 德州市政府成立防洪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齐河县政府成立齐河黄河防洪工程建设移民迁占办公室,由分管县长任主任,县河务局局长任
7、副主任,财政、国土、规划、水利、农业、林业、公安等部门为成员。建设中心与县移民迁占办公室签订移民迁占委托协议书,由县移民迁占办公室具体负责辖区内的移民迁占及附着物赔偿工作。 建设中心分别与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签订合同。各施工、监理4单位分别在现场设立项目部、监理部,接受项目办现场协调管理。 山东黄河河务局设立山东黄河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站德州区片项目站,并派员全程监督工程质量。单位工程完工后山东黄河建设中心委托项目办组织由监理、质量监督站、施工、设计单位组成的验收委员会进行单位工程验收,合同完工后由建设中心组织由项目办、监理、施工、设计、质量监督站组成的验收委员会进行合同完工验收,验收合格后
8、交运行管理单位使用,工程竣工后,由黄委组织专家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是以“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为目标,在保证黄河防汛抗洪的前提下,促进黄河防洪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是维护黄河健康生命,打造黄河健康体魄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 随着标准化堤防工程的建成,对黄河工程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运行管理模式演进 (1)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管理模式。堤防工程由县河务局管理。19862005 年德州黄河河务局的工程管护工作是“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即 5 公里堤防配备 1 名黄河职工,其职责是定期组织群众护堤员学习,每名护堤员负责 500 米的堤防管理任务,其职责是保持责任段内的堤防平整,整修堤顶小埝,填垫水沟浪窝,管好堤顶行道林和柳荫地内的树株,禁止牛羊上堤啃吃树株和堤坡草皮,捕害堤动物,消除堤防隐患,维护工程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