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拉来的城市.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57009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车拉来的城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火车拉来的城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火车拉来的城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火车拉来的城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火车拉来的城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火车拉来的城市众人望着远去的火车,怅然若失,爷们说:牛皮不是吹哩,火车不是推哩 1952 年,毛泽东视察郑州时指示:要把郑州火车站建成远东最大、最完善的客运大站。 60 年后,笔者专程访问了一位当年的老员工,他说:“建成远东最大的火车站,俺们高兴,鼓掌,但不知道远东在哪儿?反正是好事儿、大事儿,操心干活吧!” 2013 年 7月 18日,笔者目睹了驶往欧洲的“欧班”货车从郑州站飞驰前行。那一天,时任河南省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吹响了发车哨。 张之洞选择了郑州 百年前的郑州,城区面积不足 5平方公里,人口不到 3万。如今的大郑州,已是有常住人口 830万人,城区面积 2020平方公里的大都市。

2、 可以说,百年郑州发展史是火车拖来的。在京汉、陇海两大铁路干线支撑下,郑县小城发展成为华北繁华的大都市。 而郑州最初成为铁路经过的城市,源于张之洞。 当年修筑卢汉铁路时,清廷内部争斗激烈,于是开始下诏征求沿海、沿江各省督抚意见。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认为,筑铁路应避沿海而内陆,内陆筑路,远离海岸,无“引敌” “资敌”之虑,具体意见是从北京附近2的卢沟桥至湖北汉口修一条铁路。 无“引敌”之虑击中了清王朝要害,清廷采纳了张之洞的意见。 在张之洞的奏折中,设计了卢汉铁路的具体路线:“从保定、正定、磁州南下,经彰(今安阳)卫(今新乡)怀(今焦作)等府” ,在荥泽口以下, “择黄河上游滩窄岸坚经流不改之处,

3、作桥以渡河。 ”过黄河后,则由郑(郑州)许(许昌)信阳驿站以抵汉口。 这条铁路不走开封而拐弯走郑州的荥泽口,由是,郑州和开封这两座城市因铁路的通达,改变了命运。 张之洞的线路中有“滩窄岸坚经流不改之处”是指郑州邙山头,他要在这处有黄土堆积处建桥过黄河。施工人员 1900年定桥址于邙山。 1897 年,卢汉铁路的南端终点改为汉口玉带门;北端起点改为经北京西便门至正阳门(前门)西车站。1898 年底,从南北两端同时开工,并于 1904年修到郑县(即现在的郑州) 。郑县境内 70.2公里,设有黄河南岸站、广武、郑州、谢庄 5个站。 1905 年 11月 15日黄河大桥建成。1906 年 4月 1日全

4、线竣工通车,全长 1214公里,改称京汉铁路。次年全线通车。 同样在 1905年,张之洞又主持修建汴洛铁路,数年后扩修成陇海铁路。 京汉、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会于郑州,从此,郑州这座城市真正落座在中国铁路大十字的中心地带,成为中国铁路交通枢纽,中国铁路的心脏部位。 火车拉出了“华北繁华大都市” 3郑州得火车先机, “轨道衔接,商民辐辏” 。 1905 年 1月,河南巡抚陈夔龙见郑州车站周边已成自然商街,立即上报朝廷,由请郑州自开商埠,获批准。郑州商埠位于城西南周围 10多里的区域,与火车站日渐形成的商业圈相互交融同步发展。 火车站商埠圈内,最令人瞩目的是商人往来,商风商气弥漫其间,谈商、经商、

5、办商场、建旅馆饭店,新兴的商业把火车站周围装扮得繁华无比,新的店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从火车站到旧城区的商业街陆续形成,大街小巷基本连成一片。 其中火车站到大同路、德化街地段最为繁华。这里每天从早到晚人流不断,是全市商业的中心。由于人口增加,商旅往来频繁,为商旅和群众提供食宿的商业服务业应运而生,旅馆、饭店等服务业纷纷开业。 火车站周边仅豫菜馆就有 77家。最著名的法国饭店于 1922年开张;本土商人毛虞岑的华阳春饭店 1925年对外迎宾,酒楼有电梯,专营俄国大菜。 郑州第一家旅社迎宾旅社在火车站下沿的大同路开业,在“发财示范效应”的带动下,很快又有一些中式旅馆开业,其中较有名气的有大金台、第

6、一宾馆、五洲、通商、中国、文明、东方旅馆等,多为中式两层小楼,设有特、甲等客房,后有膳堂。 这当中,开封、湖北人开办的大金台旅馆最有名。大金台旅馆面对火车站,院内花草假山、凉棚遮阴,客房整洁、古朴典雅,服务周到。客房分甲、乙、福、禄、寿、喜 6个档次,在同行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4慕名而来的名人、宾客多宿于此。1924 年 7月,鲁迅同孙伏园等 10位好友应邀由北京经河南到西安讲学,往返经过郑州,两次都下榻于大金台。由于火车带来交通的便利,郑州很快成为中原地区大宗土特产的集散地。交易量较大的主要有棉花、粮食、油料、中药材、皮毛等农副产品,以及京、津、沪、汉等地商人运销内地的轻工产品和各种“洋”货

7、。这一时期,最先发展起来的是棉花交易量的增多,棉花行栈多集中于饮马池、二马路一带,开业的花行最多时有 30多架,年成交量月 30多万包,成交金额达数千万元。火车站附近北起大同路,南至五权路,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银行街” 。 虽然规划的商埠建设并未如期进行,但火车站附近的大同路、德化街、福寿街、振兴街、兴隆街、一马路、二马路等,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商业圈, “每日京陇二线客货车到站时,来往行人途为之塞” 。 铁路的通车,使昔日“由摊贩而铺面,几经进展和变化,乃成为日巍壮美丽之洋楼” 。郑州依靠铁路交通优势,加快了向商业性中心城市发展。 1931 年, 中国旅行杂志举办中国一日征文, “征文”发起人茅盾

8、撰文说:郑州是华北繁华大都市。 百年三次大建 郑州车站,百年来已融入郑州人的生活,郑州人清楚地记得百年间郑州站的三次大扩建。 1904 年,郑州车站建成,名郑县站,是为5京汉线上的甲等站。当年火车试运营, 1906 年正式通车。 庞然大物冒着热气,隆隆轰鸣地驶进郑县城东,全城一片沸腾,人们像赶集一样涌向车站,欢叫着等待火车的到来,爷们高声大嗓地喊:火车,快来呀,火车,火车!女人们小心地凝望远方,脸上绽放出笑容。一声巨响:呜!一阵隆隆轰鸣,一辆标有黄龙的火车头拉着一列客车,缓缓停下,人们一阵欢呼,又一声长鸣:呜!咣咣当当驶出车站。 (那时火车时速只有 15公里)众人望着远去的火车,怅然若失,爷们

9、说:牛皮不是吹哩,火车不是推哩! 1953 年进行了扩建,三年后投入使用,灰沙石结构,候车大厅宽大明亮,车站前是巨大的广场。1959 年,广场前增设公共汽车总站,百货、旅社,上下火车的旅客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等火车的月台上,到处都是说话声,送行的,告别的,热闹非凡。 1988 年郑州火车站再次进行改扩建,第二年 12月 28日主站楼投入使用。1999 年 12月 28日随着主站楼的投入使用,长达 12年的改扩建工程落下帷幕。 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郑州车站已是国内少有的现代化客运站。 自从 1980年“春运”这两个字进入人们视野后,几十年来,郑州车站一直担负“春运”重任,是重要的中转站。30

10、年间,郑州站是全国 10条最繁忙路线,郑州占了三条:北京郑州、广州-郑州、深圳-郑州。“春运”期间,郑州站的南北进出站口、广场,都建席棚接待候车人,又延伸到一马路、二马路。 1999 年、2000 年,这两年的“春运”高峰,在郑州车站滞留旅客高6达 10万人。著名油画家、清华大学教授王宏剑将这一情景画成油画,名阳关三叠 ,获得全国油画金奖。 “铁路上的”和“市面上的” “铁路上的” , “市面上的”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郑州城市“流行语” 。 郑州是 1948年 10月 22日解放的。 解放后, “市面上的”郑州,在第一任市长宋致和领导下,全市人民“改造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 ,种树防沙,引进工

11、矿企业,修建纪念“二七大罢工”的二七路、二七广场、木质纪念塔、二七纪念堂。 “铁路上的”郑州,则在老铁路原陇海花园大礼堂旧址上修建起郑州铁路工人文化宫,1951 年工程开工,经过一年的紧张施工,1952 年 6月竣工落成,7 月 1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典礼。 新建的文化宫由苏联专家设计,整个建筑呈路徽图案,既以人民铁路为意象,又体现了东欧 19世纪的建筑风格。占地面积 20500平方米,建筑面积 4144平方米,使用面积 3500平方米。除主体建筑剧场外,还建有图书馆、阅览室、游乐厅、展览厅、舞厅、宴会厅等;舞台设施除灯光布幕齐全外,另设有乐池、排练室、化妆室、服装室、休息室、暖气锅炉等。其设备

12、齐全、装修高雅,成为当时郑州地区具有放映、文娱、图书综合功能一流的文化生活活动场所。 1952 年 10月 31日,毛泽东在郑州车站视察,登上邙山视察黄河后,到市内休息。郑州铁路工人文化宫被选为主席在郑州的接待处,当时的专列就停在现 101中学西围墙外。101 中学即原来的铁路一中,它的前身7是 1929年铁道部创办的郑州扶轮中学,是中国铁路史上成立最早的子弟学校之一,也是郑州近代史上最早的学校之一。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据公安部门统计,郑州“市面上的”五户中, “铁路上的”占了两户。 到了六七十年代,郑州铁路局辖河南、陕西、甘肃、湖北、湖南五省,职工 75余万人。郑州市铁路职工、家属最鼎盛

13、时达 20余万人。铁路小学 11所,铁路职工居住地段分别在郑州南北两大地域。南:陇海大院,一马路、福寿街、富民街、建华街、建中街、刘楼西工房;北:南阳新村,铁路北站家属区。 郑欧班列覆盖欧洲 2013 年 7月 18日 8时 50分,岁月中寻常的时间刻度,但却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中国郑州的火车满载“中国制造”驶向欧洲。大工业文明以蒸汽机车为标示的欧洲迎来亚洲中国的火车。60 多年前郑州车站被定位建成远东最大火车站的梦想,终于走进了现实。 郑欧班列,起点郑州,终点德国汉堡,全程 10214公里。开始为“月班” ,后改“周班” ,发车节数也由 30多节增加到 41节集装箱。 “中国制造”的产品由此进入德国千家万户,德国汽车、机械设备、精密仪器、食品饮料不断进入中国。 据统计,2013 年郑欧班列开 13班,2014 年开 87班,总货重 3.61万吨,总货值 4.3亿美元;2015 年开 150班,总货重 6.02万吨,总货值6.93亿美元;2016 年开 200班,总货重 8.2万吨,总货值 8.89亿美元。 开通三年来,郑欧班列覆盖欧洲中亚地区 20个国家 105个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