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郭传杰 创新社会形成在于理念与协同机制自正式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以来,各类科技力量都有长足发展。但是,国家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总体上依然严重不足,离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距离遥远。其重要原因是,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各支创新力量分别自成体系,形成分割,甚至行业内部也是壁垒森严,鸡犬不闻,导致力量分散、重复投入、水平不高,不能在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形成集群优势与合力,有如一个只有硬件、缺乏软件的计算机体系,相互间缺乏互动、难于合作协同。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理事长郭传杰强调,加强协同创新,正是抓住了创新体系建设的软肋。 协同创新更有利于发挥效果 协同创新已成国际盛行的创新模式。
2、在一些发达国家,协同创新已经出现许多成功案例,且受到越来越多创新主体的青睐。真正的密切协同,必须有共同的基础。一是理念相通相同。缺乏良好的共同理念,各怀心思,拉郎而配,不可能有真正的协同,只能浪费时间,无果而终。二是彼此各有互补需求。良好的协同关系往往是建立在各有短长、优势互补的主体之间。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具有各自的优势与特色,在协同创新中也要注意做到凸显特色、 “协而不同” 。三是通过协同,各有所获,各得其所,共同发展。这是协同创新的结果,也是检验协同是否成功的关键。协同各方获益内容有别,获益大小不同,但都必须对自己的2创新有所促进,这样的协同方能有效且持久。 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管理创新。协
3、同创新的生命力在于制度和文化。在我国,参与协同创新的各主体往往分属于不同部门、体系,甚至归属于不同地方政府,参与合作的具体人员也常因贡献大小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于是,部门或个体间的利益协调往往成为合作成功的最关键要素。因此,政府部门和单位领导一定要为创新主体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通过制度创新,破除“围墙” ,形成合适的体制机制环境。在现实的产学研合作中,许多“只恋爱、难结婚” ,或“能结婚、不生子”的案例,究其根子多源于此。 文化转变才是创新动力的源泉 要培育良好的创新文化。文化是无形的,但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常常出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情况。举例来说,十年前,国外企业管理中十分成功的 ERP
4、软件在国内也时兴一时,广为推荐,然而少见成效。究其原因是南橘北枳,文化水土的原因。西方管理重理性、依契约,管的是事、是流程;中国是人情社会,主要管的是人、是关系。以法理为基础的 ERP 管理技术到了中国企业,自然会水土不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不完全是一个技术过程,更多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过程,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思想、愿景交流和互动的过程。相关主体的文化差异常常很大。只有把人们的愿景、价值观、理念、系统思考等等文化因素整合在一起,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彼此文化的交融和认同,特别要破除不利协同合作的“麻将文化”和“竖井文化” ,形成互补支持的桥牌文化和开放大气的海洋文化,共同营造有利协同
5、、促进创新的文3化环境,建立在技术集成之上的协同创新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模式和创新本身不兼容 模式和创新本身是不兼容的。他认为,培养创新人才不应该有统一的模式。任何一个人如果在同样一个模式下面,在一个模板下面呆的时间长了,他一定会形成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生存方式,都变成固定了,很难有新的变化,或去接受新的事物。创新人才的培养,一定不要搞一个模式。 我们可以有一个很好的理念,但是模式和创新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兼容的东西,人才的培养跟创新人才培养,如果用一个模式,这绝对是成功不了的。培养人才不要有模式,但是要注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创新人才一定是要善于提问题,一定要敢于提问题,我们这方面现在比较缺
6、乏。但是在提问里面,敢于提问了之后,还要善于提问,提有意义的问题。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头脑,给他充分的阳光雨露,然后对每个人因材施教。 创新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 创新是一项涉及多种要素的复杂经济、社会现象,任何单个的创新都不是孤立地完成的。创新系统各组份之间的充分交流互动共享,是创新系统成功的特征,也是创新系统成功的保证。实现子系统间的交互、共享,要靠制度和文化。制度以硬性的规范对相关的创新要素进行约束或激励,而文化则通过对核心价值的认同实现软性的约束或激发。如果说企业、研发机构等社会组织是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硬件,那么制度和文化则如同创新体系的系统软件。在这里,文化不能仅仅理
7、解为某种虚4拟的价值与气氛,而是嵌入在组织、体系之中显示出的无形力量,时刻发挥着导向、激励功能,它与制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自主创新,不仅是指科技创新,同样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管理和市场运作的创新。没有这些创新,自主科技创新难以实现。显然,建设创新型国家决不仅是科技界的事,也是全党、全民,各行各业的大事。因此,培育创新文化,优化创新环境,同样是全社会的共同要务。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全面部署文化建设,这为全社会的创新文化建设提供了最好契机。 从社会条件讲,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必须在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创新文化的培育构筑坚实
8、的制度基础。体制、机制是大文化概念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建设的制度手段,为文化的养成设定行为规范的底线。文化自觉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制度硬性约束。要以改革精神,构建能激励企业、院所、个人自觉创新的制度体系,要给小人物创新活动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制度空间,让广大群众的自主创新精神充分迸发,使真正的人才能自然地脱颖而出。 其二,要以法促德,德法并重,抓紧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创新需要激情,但须拒绝浮燥。创新追求卓越,但不能凭空臆想。创新必须务实,唯实才能求真。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创新文化的本底。虚浮者得道,造假者成风,没有基本的信用作保障,自主创新无从谈起,创新国家则更是空谈。当前,在科技、教育界,当务之急是
9、建立处置不端行为的机制和科学规范,还科学、教育一片蓝天净土,铲除滋生学术腐败的土壤温床。在全社会,要以有力措施,更严厉打击贪污受贿的腐败行为,以5及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逐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社会秩序和环境。要在全社会加强会风、文风的改造,反对假话、空话、套话,倡导说真话、实话,允许讲错话。要从领导做起,从宣传部门做起,形成真实可信、生动活泼的社会局面。 其三,要改革教育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当前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加强自主创新,关键在培养成千上万创新型人才。要从基础教育抓起,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快乐环境中学习,在想
10、象的空间里飞翔,享受学习,学习快乐,学习创造。要倡导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为社会成员终身学习创造条件,提供平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变化。要广泛开展创造力教育和培训,以多种形式激励发明、创造活动。报刊电视等大众传媒以及文艺作品要加强对创新的意义、艰辛、思想、方法的宣讲和传播,少一点戏说帝王将相,多一些关于创新成功或失败的鲜活案例,在全社会营造出激励创新的文化教育氛围。 其四,要研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有人讲,国人创新意识不强,是因为中国传统就重中庸之道,文化中先天缺失创新元素。这种自己不行把责任推给老祖宗的说法和做法,既不符合客观实际,不合历史逻辑,也是没有志气,不值得称
11、道的。事实上,华夏文明,绵延五千年,大国泱泱,历史悠远,文化底蕴,精深博大。在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中,确有一些与时代潮流、创新要求不相符合的内容,应当扬弃,甚至还有些文化糟粕,必须剔除。但是,中华文化的主流精神中,从来就包蕴有与时俱进、革故鼎新、推陈出新等鼓励创新进取的丰富内6涵。弘扬民族精神,不仅不会阻碍创新,只会全面健康地推进创新。韩国、新加坡都是靠自主创新迅速发展的国家,但是,它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承继,远远胜过我们。在新加坡,街道中、媒体上、课本里,随处可见儒家的格言、名句。在韩国,从韩流的影视作品中,亲情伦理无不浸润着东方文化的人文传统。因此,要大力弘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使命感。要大力倡导“君子和而不同”的文化传统,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形成既能充分发挥个人自主创造性,又能整合资源力量干大事的团队文化。要研究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光大积极进取的创新文化元素,扬弃不利创新的某些内容,与时代精神、科学精神结合,发展形成我国特色的创新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