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58444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摘要: 本文通过对高职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内涵的介绍,分析了在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时应遵循的原则,提供了如何实现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的具体措施。 Abstract: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connot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national occupational standard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inciples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develo

2、pment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provides the specific measures for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occupational qualification standard docking. 关键词: 专业;课程标准;国家职业标准;对接 Key words: major;curriculum standards;national occupational standards;docking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251-02 0 引言 “教

3、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 号) ”指出:“要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由以规模扩2张为主转变为以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为主。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的重构、课程内容的选取、教材的开发及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的改革等方面) ,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它引导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因此,制定好每门课程的教学标准,对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程培养目标,提升教学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1 高职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内涵 1.1 高职课程标准 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是依据某专业人才

4、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形成为重点,为教与学提供详细指导而编写的指导性文件。它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化,是每一门课程教学过程的执行规范,是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包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 “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 ”、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与要求” 、 “教学组织与实施” 、 “教学材料的编写与选择” 、 “教学评价” 、 “课程相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内容。 1.2 国家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

5、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制定并统一颁布。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将职业资格等级划分为五级,分别对应为初级工(五级) 、中级工(四级) 、高级工(三级) 、技师(二级)与高级技师(一级) 。由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规定了具体岗位的一些基本要求,具有典型的行业特点,因而对3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有很强的指导性。 2 在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时应遵循的原则 2.1 应融入职业资格标准 高职院校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在制定高职专业课程标准时应引入现行职业资格标准中的中、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代表现在的岗位要求) 。 2.2 应校企合作共

6、同开发 通过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一起联合开发课程标准,所制定的课程标准不仅可以直接反映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法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为学生后续从事职业工作提供素质、技能与知识储备,还可以将其作为企业员工岗位培训的标准,通过专任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则给企业带来了方便,可为企业节约培训成本。 2.3 应便于开展工学结合 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应依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律。课程内容要体现主要职业行动领域的要求;课程实施要注重学校、企业双线工学交替,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完成一系列可以操作、学习和传授的具体工作任务

7、,使学生能获得与企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2.4 应明确具体,便于考核 课程标准关于工作过程知识的描述应是企业技术交流和管理实施过程中通用的术语,应明确具体,以便学生能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所制定的课程评价标准应便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开展过程考核。同时,课程标准不能制定的过于宽泛,否则无法有效落实。 3 如何实现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 43.1 课程体系设计应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可能涵盖现在和未来的所有岗位,为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可按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进程将岗位划分为基本岗位、提升岗位和发展岗位。首先在课

8、程体系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如何按能力递进实现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的对接。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针对基本岗位设置了 “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课程,课程标准与“电工”初级的技能与知识要求对接,也与企业对员工能胜任电工、电子产品安装调试等岗位的要求对接;针对提升岗位设置了“机床电气控制”和“PLC 编程与应用”两门课程,课程标准与“维修电工”中、高级工的技能与知识要求对接,也与企业对员工能胜任电气设备及系统的调试维护等岗位的要求对接。 3.2 选取的课程内容应与工作任务对接 课程内容的选取一方面要坚持以职业活动(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工作任务)为载体,优化教学内容(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CAD/

9、CAM 应用”课程,把电风扇的外形设计作为一个项目,学生通过完成该项目所包含的机头、扇叶、扇盖等部件的设计及最后组装,对所使用的三维设计软件有了很好地掌握,表现出极高的学习兴趣,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另一方面要按“分级别、模块化”的开发思路将不同的教学项目组合成独立的教学模块,并按学习的难易程度和技能训练的复杂程度对模块进行合理序化,形成柔性化的模块结构。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将“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课程,针对数控机床的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典型工作任务,设置了“数控车床、铣床的操作与维护” (A 级) 、 “加工中心的操作与维护” (B 级)二个项目,每个项目含若干教学模块。B 级供机

10、电一体化技5术专业学生学习,A 级供相近专业学生学习。 3.3 课程的教学过程应与生产过程对接 将企业的工作任务,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并按照企业生产的实际要求,将企业的生产过程情景通过视频传输到课堂中,如果有合作企业的,可以切身的到现场去体会生产过程,进行现场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专职教学和企业兼职教师联合进行授课,发挥各自的长处,通过企业的工艺,质量以及管理要求来进行教学行动,并做到教学和生产过程的对接。 3.4 课程的评价应与社会评价对接 课程评价既要突出职业资格标准的导向作用,重视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考核,将行为目标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以强化学生规范行为的养成。在课程评价上,应大力

11、推行“双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主要针对提升岗位的要求,可帮助学生取得从业资格;学历证书则主要针对基本岗位和发展岗位要求,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即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中级工水平,以满足基本岗位的工作要求;参加工作 1 至 3 年,应达到高级工水平,能满足提升岗位的工作要求;参加工作 310 年,应达到技师水平或基层生产管理人员水平,以满足发展岗位的工作要求。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期间,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到高等教育中所要求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并做好学校教学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这是真个教学活动的关键。以职业资格标准为教学活动的培养目标,并对现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61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J.职教论坛,2011, (14). 2刘晓欢,向丽.高职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杂志,2009, (4). 3朱林.高职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比较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0,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