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手工打结丝毯技艺的传承人保护探议.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59712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阆中手工打结丝毯技艺的传承人保护探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阆中手工打结丝毯技艺的传承人保护探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阆中手工打结丝毯技艺的传承人保护探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阆中手工打结丝毯技艺的传承人保护探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阆中手工打结丝毯技艺的传承人保护探议【摘 要】阆中手工打结丝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销售市场的萎缩,编织工人的待遇低下,致使丝毯技艺传承人不断流失。采取着实有效的保护举措显得刻不容缓,政府、企业、社会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关键词】彝族雕刻;结构骨架;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72-01 一、传承人流失危机 阆中手工打结丝毯的代表企业是四川银河地毯有限公司,在考察丝毯公司的过程中,笔者在织造车间看到,编织工人大多是 40 岁左右的中年人。厂长卢兴琼告诉我们,目前这一批编织工人进厂已有 20 年时间了,最年

2、轻的 38 岁。除了工厂工人编织丝毯外,每年也有一批手工丝毯来自农村加工点。如今成熟技工不足百人。副厂长杨淑芬说,经纬线手工打结密度极大,手工操作难度、精细度要求极高,织成的毯背细密紧实,直接决定了丝毯质量的优劣。目前,阆中大约有 500 余人从事丝毯织造技艺,而丝毯编织产业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最为红火,当时全市加工点有130 个,从业人员达到万余人。 2000 年以后,受现代化机器生产的影响和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制约,丝毯编织的海外销售市场逐渐萎缩。曾经辉煌的乡镇作坊逐一2停产,人员流失严重。 阆中手工打结丝毯编织技艺在解放前主要以家族传承方式为主,解放后,成立了工厂,多以师徒方式

3、进行传承。迄今,当地能独立编织一幅完整丝毯的成熟技工不足百人。 二、传承人保护的重要意义 首先,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的方式存在,它的“活”体现在与人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关于它的活态性,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人的活动。其中,传承人的活动是其灵魂所在,对传承人的保护,相当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灵魂的保护,是其他保护方式所不可替代的。 其次,传承人是技艺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再次,传承人不仅传承技艺也传播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技艺而获得生存,传承技艺是其天经地义的责任。但他们在传承技艺的同时,往往也被赋予了传播文化的功能。1 三、传承人保护的策略 很明显,阆中手

4、工打结丝毯的从业者逐渐流失与衰退的重要原因,是由于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下。因为主要是手工编织,因此,每天能够完成的编织面积非常之小,而从业者每天的收入也并不高,除了少量对手工丝毯的确怀着深厚情感,并且具备熟练技能的四五十岁中年妇女还在坚持从事丝毯编织外,这项技艺对于年轻人而言显然是缺乏吸引力。没有新生源泉补充到丝毯编织队伍里面,无疑会危及阆中丝毯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这其实也是当前国内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窘境。保护3非遗传承人显然已经是一项重要事业。 首先,政府资助扶持应该是保护非遗传承人的首要环节。庆幸的是,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发挥了主导作用,有力地推进了保护非遗传承人的工作,2007 年 6

5、月 9 日国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226 名;2008 年 2 月 15 日又公布了第二批的代表性传承人551 名。文化部以部长令的形式郑重发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从政策法规的实施执行上有效地加大了保护传承人的力度。2然而这些对于传承人在生活水平方面的提高虽具有一定的作用,却也十分有限,一些没有被评上国家级的项目显然就不能惠及。中国作为多民族文化大国,有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散落民间,它们中还有很大一部分默默无闻,不能享受到国家的资助政策,因此,当地政府无疑应该担当起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其次,作为非遗企业也应

6、该着力提高手工艺人的待遇水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显然是十分稀缺的劳动技术,与一般的普通劳动应该有着一定区别,能够从事非遗技艺的熟练手艺人本身就十分稀少,而且他们的手工技艺通常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积淀才能掌握,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水准,非常人能轻易掌握,因此,作为生产企业也应该尽力提高非遗传承人的待遇报酬。 最后,社会应该形成尊重非遗传承人的社会氛围。非遗传承人作为中华古老文明的传承载体,维系着中华文化的古老根脉与深厚情愫,保存着中华人民的文化基因,社会各界都应该形成尊重与保护传承人的社会氛围。 4参考文献: 1陈华文.留住传承人M.浙江: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6-7. 2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49-150. 作者简介: 唐 霖(1982-) ,男,硕士,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 2015 年度课题“阆中手工打结丝毯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C2015C0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