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明朝时代舞蹈艺术特点【摘 要】本文从戏曲舞蹈、地方歌舞小戏和民族民间舞三个方面论述了明朝舞蹈艺术的总体风貌特点,明朝舞蹈艺术无论在舞蹈理论还是舞蹈表演上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研究意义。 【关键词】明朝时代;舞蹈艺术;风貌特点 中图分类号:J72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39-01 明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后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期,朱元璋的“胡蓝之狱”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文字狱” ,使中国的文化艺术发展严重停滞,从而使乐舞艺术也失去了汉唐时期的辉煌。大部分舞蹈艺术只能于民间生活劳作中发展。因此,戏曲舞蹈、地方歌舞小戏和民族民间舞便
2、构成了明朝舞蹈艺术的总体风貌。 元明清三代禁毁戏曲小说史料引榕村语录载:“明太祖于街中立高楼,令卒侦望其上,闻有弦管引博者,即缚至倒悬楼上,饮水三日而死。 ”可见,明代歌舞艺术地位所在。笔者认为明代歌舞具有以下特点。 一、礼仪乐舞种类较少,只有郊庙、宴享礼仪乐舞仍处在至尊地位,并完全为维护封建礼教服务 明朝时代开国之初的宴享礼仪乐舞有“以飞龙引奏起临壕 ,以风云会奏开天平 ,以庆皇都奏安建业 ,以喜升平2奏抚四夷 ,以九重欢奏定封贵 ,以凤凰吟奏大一统 ,以万年春奏守承平 。 ” 永乐年间的宴享礼仪乐舞有表正万邦之舞 天命有德之舞 ;万寿圣节(皇帝生日)大宴用九夷进宝队舞 寿星队舞 ;冬至大宴
3、用赞圣喜队舞 百花朝圣队舞 ,等等。 这些宴享礼仪乐舞都一致反映“开太平、安建业、抚四夷”的政治内容,为统治者服务,艺术价值不高。 二、戏曲舞蹈动作多来自现实生活,并大量吸收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 明朝时代盛行的戏曲是传奇,明传奇的舞蹈是紧密配合词曲来进行的一种载歌载舞的戏曲舞蹈。其舞蹈动作均来自现实生活,来自民间舞蹈。如“十认错即春灯谜之龙灯之紫姑, 摩尼珠之走解之猴戏, 燕子笺之飞燕之舞。 ”这里的龙灯舞、猴戏、飞燕之舞均为传统舞蹈和民间舞蹈;又如明代汤显祖著牡丹亭 ,其中的游园惊梦有一小段小姐与丫鬟相互配合的舞蹈队形采用了民间舞中常用的队形,花神推花的群舞场面采用了灯舞的舞蹈动作元素;再如阮
4、大铖双金榜之灯游一出有“闹滚灯” 、 “跳竹马” 、 “舞梨花枪” ;牟尼合之竞会一出有“跳狮子” 、 “盘杠子” 、 “走马卖解”等,都采用了宋以后长期流传于民间的舞蹈。 三、传承发展传统舞蹈,舞蹈依然讲究“长袖善舞”的特点 长袖善舞为传统舞蹈之一, “长袖细腰,扬袖踏鼓”是盛行于汉代的舞蹈风格,长袖舞是汉代著名的舞蹈,在汉画像石中有着丰富的形象造3型。明传奇也给中国传统舞蹈的发展提供了温润土壤,使明代舞蹈依然沿袭发展“长袖善舞”的特点,如明传奇浣溪沙中西施的舞蹈:“西施歌舞,对舞者五人,长袖缓带,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弱女秋药,内宫内侍,执扇葆璇,盖金莲、宝炬、纨扇、宫灯二十余人。
5、光焰荧煌,锦绣纷迭,见者错愕”西施歌舞是将汉代流传下来的长袖舞融进了明传奇戏曲舞蹈之中;又如京剧霸王别姬中的虞美人剑舞,虞姬的悲痛舞剑,此剑法就是汉代执兵器舞蹈中的剑舞动作元素沿袭发展,而非一日舞功所能;再如昆剧夜奔中林冲雪夜奔梁山,整整一折戏中的舞蹈动作都是传统舞蹈动作元素的发展变化。 明代时期的舞蹈虽然没有汉唐时期舞蹈独领风骚的辉煌地位,但作为中国传统乐舞文化的结晶体,却在我国戏曲舞蹈、民间舞蹈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长袖善舞的动势也以更为完美的形象凝固在戏曲艺术之中,尤其为国粹京剧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完善作用。 明代舞蹈除了在礼仪乐舞中保留地位,便是要感谢美妙的明传奇将明代舞蹈推向了清朝新的发展阶段。 注释: 见继文献通考 。 金秋.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明)张岱.陶庵梦忆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 文中案例参见金秋著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第六章明、清时期的乐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