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写“下水文” ,激发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和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 。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 。这话是极有见地的经验之谈。老师如果坚持“下水”练笔,不仅能使自己得到提高,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从而大面积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向师性经常写“下水”文,确实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一次,我指导学生写我熟悉的一个人 。在部分学生写孩子的习作草稿中,几乎个个都是一样的描述。其实,人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特点。小孩子的长相绝对不
2、会彼此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细致地观察,想当然地写。针对这一具体共性的问题,我首先从学生的习作中抄录几个片段让大家“认领” ,由此让学生认识到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的重要性。接着我朗读“下水”文,让学生猜猜老师写的是谁,并说出根据什么猜出来的。我写的学生是这样的:“个子很高,身体消瘦。他留着短短的平头,浓黑的眉毛下有一对不大的眼睛,一笑起来就成了一条缝儿。鼓鼻梁,尖下颏儿。也许是身上没有力气吧,他总是弓着背,下巴搭在课桌上,显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你再看他那一身黑乎乎的校服,可想而知定是个淘气包。 ”我读了之后,学生们马上猜出我写的是谁。这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2地举
3、手练习说话说特点猜人物。 二、指导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多读、熟读,广记这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方法。生活 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们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让他们在更大范围的实践中,学会全方位地接受信息并养成认真思考的品质和习惯,加强课外阅读,因为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广泛的课外阅读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广泛的课外阅读尤其对写作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学生在写作时通过自已的观察所积累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积累知识、拓宽思路、丰富想象,从而在写作中可以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所以,我
4、们要解放学生,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 三、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要说真话,写真事,即“以人为本” ,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只要能用文字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如实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而不是为了追求语言文字的华丽,文章的生动感人,而胡编乱造,脱离实际。教师应强调学生写实,把生活中的见闻如实地反映在语言文字上。如我在教学记一件难忘的事的作文题时,我先让学生读题、审题,知道题目抓住那个重点词来写?难忘的事又是指那些事呢?小组讨论后,有的同学说“我骑自行车逞英雄把一位老爷爷撞到了,而且还逃跑了。事后心里感到很后悔,使我终生难忘。3”有的说“我学会了钓鱼,很难忘。
5、”有的说“爸爸带我去旅行时看到那些野生动物觉得很难忘。 ”我再引导他们分别写出自己的感受。并引导学生再写作时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来写,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构思 有了写作的兴趣和写作的素材,还要引导学生的构思。所谓构思,即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考活动。它包括确定题材,布局谋篇,及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推敲字句等。 (一) 、指导学生学会选材 有了材料之后是不是就一定能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呢?那也不一定。就像是炒菜,有的人做菜做成一锅大杂烩。实在难吃。写作文也是这样。我们在写不同类型的、不同中心的文章时,也要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合理取舍,正确选择。 1、所选
6、择的材料要能够有力地表达中心思想。 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比如,画家用绘画表达思想感情;歌唱家用歌声来表达思想感情;而写作的人就用文章来表达思想感情。这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为了使文章的中心突出,在选材时必须对可供写作的材料一个一个地加以排队比较,看看哪个材料更能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哪些材料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密切,哪些材料与这个中心没有丝毫的联系。然后,确定谁是重点材料,可以用得上,哪些是次要材料,可少用一些。 2、选材要新颖。 4写文章讲究推陈出新,标新立异,与时俱进。所以,选材一定要新颖。我们看到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周围的环境在变化,我们生活的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所以,同学们首先要注
7、意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留意你周围的一切。并随时记录下来你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事物。不失时机地把它们充实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比如,有个同学写时髦的奶奶 ,他就写奶奶也去美容,奶奶也上网,奶奶也用手机等事例去表现,就是紧跟了时代的步伐。给人以新鲜感。所以,同学们在写作时要别出心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让你的作文时常散发出新鲜的气息。3、选择的材料要真实。 选材要真实是指选用的材料一定要真实可靠,准确无误,不说假话。选择真实的材料是对小学生作文最起码的要求。不要选用那些虚假的材料,让人一看就觉得无病呻吟。我们写作文不同于作家的文学创作,所以不提倡虚构。因而,我们写文章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样的
8、材料,才是真实可信的,才有说服力,才能写出真情实感,也才能够打动人。 (二) 、指导学生学会选材立意 立意,即确定中心思想。老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中心思想的重要地位,中心思想犹如军中之帅,无帅则军队成为乌合之众;多帅,军队也无法统一行动。无中心或多中心都不是好作文。老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确定中心思想的要求。中心思想要正确,集中,鲜明,有积极意义。引导学生作文之前跟据文题确定好中心思想。 5(三) 、指导学生学会布局谋篇 布局谋篇,即组织材料,为文章搭个好架子,解决好怎么写的问题。要以阅读课的教学为依托,引导学生明确有了材料还要善于组织安排,要在写文章的过渡与照应,安排好开头和结尾,学会按事情的发展顺序
9、记叙事情,学会按空间位置的转挽记叙事情,适当练习倒叙、插叙等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布局谋篇的训练,有效的方法是指导他们编写作提纲,提纲就是文章的蓝图 ,是对文章结构布局、层次段落的总设计。学生编写或修改提纲的过程,实际上是进一步构思的过程。这种思维训练,可以使文章更条理化。 五、鼓励学生勤于练笔,享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要写出好文章也是如此,离不开多写多练。由于小学生的无意注意较强,有意注意较弱,小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点滴”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些好的作文素材往往就这样从身边溜走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枯燥乏味、缺乏新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10、,这样他们就会有新发现。我是这样激发学生的练笔兴趣的:我们的世界很大,很精彩;我们的生活空间很大、很美;我们的生活很丰富,也很精彩,就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来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我们身边发现美,让美的生活、美的时刻载入我们那一方“小天地”吧!这样一来,我每天都能在学生的家庭作业本中看到一些精彩的句子,我便抽空在班里进行朗读,供学生欣赏借鉴。写得特别好的,我还让其抄下来,贴到“学习园地”上或者让其去投稿。这样无形之中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不再把写作文当成6是一件苦差事,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每星期,我还布置学生写一篇小练笔,让学生把这一周所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写下来,日积月累,学生积累的素材越来越多。写出来的文章也越来越有新意,学生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引导学生采用这样一种练笔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对学生的作文要求已有所改变,教师也要观念更新,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发挥自己的个性。教师应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少给一些限制,留给他们更多自主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想象、创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写出精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