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摘 要】主体性,即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主体性是活动主体区别于一般人特别是区别于活动客体的特殊性,它是作为消极、被动、盲目的客体性的对立面而提出的,是在同客体的对比中来揭示主体的规定性。主体性与教育的结合点应该是充分尊重、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即以主体性教育培养主体性的人。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生主体;作用;点滴做法 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我们要始终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的实际为基点,充分运用老师和学生的智慧,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和创新的喜悦,真正把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当成学习交
2、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这样就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实效。 一、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学生参与的实质是什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目标并理解其意义,知道确定的目标依据和实现的措施。这样师生双方就会达成共识,同心协力的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否则学生就不会参与进来。只有当学生认同目标时,老师才能通过启发、说明等手段将之转化为学生的追2求,从而实现需要上的一致,认识上的一致和感情上的共鸣其次要设计好的策略,共同配合。为了
3、实现目标,教师设计一定的教学策略,采取不同的方法步骤等,无论是听说读写,还是参观研讨,无论是教学过程的编排,还是教学手段的谋划,都应精心务之。但是,所有这些都必须坚持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使学生能够接受并配合起来。这种配合越协调越默契,教学的效果越好。所以组织策略,必须有针对性、可行性,要顺应学生的实际状况,有利于学生的活动表现。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参与的时效性。否则,教师有再好的策划到头来仍是纸上谈兵,孤掌难鸣。 二、探索实施办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即以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基础。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的封建家长式的权威意识,导致了大部分学生绝
4、对的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等。究其根源,在于我们教师观念的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如今的学生接受能力强,接受信息广,老一套的封建家长式的教学早已不适应了。据此两点,我们就要敢于且必须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也只有允许学生在说错、写错、思错的宽松的训练过程中,才能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我在不多的几年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创造此种情景,例如:与学生建立坦诚、平等的兄长、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无话不谈,激烈争辩的课堂氛围,敢于说“不” 、敢于提出尖锐的问题的思维习惯等等。这样,3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样
5、地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尊敬和亲近,也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因此,我在几年的教学中,学生不但觉的学的轻松,而且学的愉快,学的主动,成绩也名列前茅。 (二)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 高中的学生正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从心理上来说,他们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 ,因此,面对批评容易产生叛逆心理。此时,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听到一些带有鼓励性和表扬性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正是抓住了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多方面的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比如:高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作文的,上课前老师先问“你们感觉语文中最难学的是什么?”学生一般会回答“作文” ,这是老师用希望激励学生, “你们信不信
6、,今天我们学了这堂课之后,人人都写的出好作文,你们愿不愿试一试?”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希望。不仅如此,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时也都用“你真棒” “你真行” “你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悟性最高的一个”等表扬性语言。即使回答错误,我也会告诉他“再思考一下,我相信你一定会思考正确的”等激励性语言。而且,我一再激励学生不要把面对问题当成困难,而应看作挑战,这样,学生就会充满信心的去克服它、战胜它。 (三)激趣 只是一味表扬也并不能完全调动学生,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些最通俗但又宝贵的教育经验,一些老师却充耳不闻,熟视无睹,忽视
7、学生兴趣4的培养和激发。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这一点。比如教学余秋雨的散文道士塔时,因作者表达感情非常到位,我这样“标新立异” ,老师不讲,而让我们同学们做个小书评家,发挥他们的评论水平,给余秋雨先生的作品“评头论足” 。这样学生兴趣大大增加,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不用老师口干舌燥,学生自能领悟其中的佳句和作者传达的感情。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大胆创新,积极尝试,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得激趣,激活学生内心深处的“参与性” ,老师还要给学生创造最佳的情境,让学生亲自去感悟、体悟。比如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我就让学生先自行读词画出一幅“别离图” ,然后再投影古诗词鉴赏辞典 (商务版)中“执手相看”图,让同学们将己之图与之比较,作进一步领会词意,最后再用多媒体展示“别离”的具体情景。从而达到让学生内心有所启发,灵魂有所震撼,情操得以净化的目的。 总之,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主要阵地。只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的主体需求和现状,加强学生的主体活动,一定能在语文课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