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经络,湖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第三节 奇经八脉,第二节 十二经脉,第四节 经别、别络,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第五节 生理功能和应用,主要内容,一、经络学说的概念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概念、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精气血神之间相互联系的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与络的关系: 经经络系统的主干;有固定循行路线 络经的分支,网络全身;无固定循行路线,经脉和络脉的主要区别,三、经络
2、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络学说的形成 1. 刺灸疗法的发明 2. 经络感传现象的发现 3. 练功过程的体悟 4. 循经症候群的观察,三、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5. 穴位主治功用的归纳 6. 古代解剖学知识的运用 7. 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和指导,(二)经络学说的发展,1.黄帝内经成书是中医学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难经首创 “奇经八脉”一词 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 是对经络理论的灵活运用。 华佗枕中灸刺经,扁 鹊,2.经络学说自内经以后,代有发挥,日趋成熟,晋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唐孙思邈绘制明堂三人图 最早的彩绘经络腧穴图。,3.针灸经络学说的总结时期 (晋以后),宋 王惟一
3、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宋 王执中针灸资生经 元 滑寿十四经发挥 明 李时珍奇经八脉考 明 杨继洲针灸大成 ,四、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 经脉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别络络脉 孙络 浮络 十二经筋 外连 连属部分 十二皮部 内属五脏六腑,第二节 十二经脉,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一、十二经脉的名称,(一)命名原则 1 上为手,下为足: 2 内为阴,外为阳: 3 脏为阴,腑为阳:,(二)具体名称 前手太阴肺经 内侧 手三阴经 中手厥阴心包经 后手少阴心经 上肢手 前手阳明大肠经 外侧 手三阳经 中手少阳三焦
4、经 后手太阳小肠经,(二)具体名称 前足太阴脾经 内侧足三阴经 中足厥阴肝经 后足少阴肾经下肢足 前足阳明胃经 外侧足三阳经 中足少阳胆经 后足太阳膀胱经,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头(面) 手三阳经 手三阴经 胸 手 足三阳经 腹 足三阴经 足,(一)走向规律灵枢 逆顺肥瘦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二)交接规律 1.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食指末端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无名指端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小指端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大趾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大趾后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小趾 足太
5、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2.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 鼻翼旁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目内眦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目外眦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二)交接规律,3.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 心中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胸中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肺中 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二)交接规律,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头面部的分布 头为诸阳之会:手三阳经止于头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部, 手、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面部 手阳明 额部 足阳明 少阳经 头侧部(耳颞部) 少阳在侧面颊部 手太阳 头顶、后头部 足太阳,阳明在前,太阳经,太阳在后,阳明经,(二)十二经脉
6、在四肢部的分布,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 “内侧前、中、后,太阴、厥阴、少阴” 但足三阴经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下的分布, 前、中、后部位依次是厥阴、太阴、少阴。 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面: “外侧前、中、后,阳明、少阳、太阳”,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 手三阴经从胸部走向腋下; 手三阳经循经肩部和肩胛部; 足三阴经行于胸腹部(前); 足三阳经: 阳明经在前(胸腹面) 太阳经在后(背面) 少阳经在体侧; 分布于胸腹面经脉,从胸腹正中线(任脉) 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R,SP,K,ST,Liv,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表里关系: 手足三阴经、三阳经通过经别和别络 互相沟通组成六对
7、“表里相合”关系,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十二经脉循行:中焦受气取汁,上注于肺,自手太阴肺开始,依次相传至足厥阴肝经,再复注入手太阴肺经,首尾、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五、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表里经 同名阳经 表里经 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 心中 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 胸中 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足厥阴 肺中,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六、十二经脉的循行(一)手三阴经循行,手太阴肺经,循行图示循行说明,手少阴心经,循行图示循行说明,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图示循行说明,(二)手三阳经循行手三阳经归纳表,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示循行说明,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图示循行说明,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图示循行说明,
8、(三)足三阳经的循行 足三阳经归纳表,足阳明胃经,循行图示循行说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图示循行说明,足少阳胆经,循行图示循行说明,(四)足三阴经的循行足三阴经归纳表,足太阴脾经,循行图示循行说明,足少阴肾经,循行图示循行说明,足厥阴肝经,循行图示循行说明,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简表,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简表,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奇者,异也。所谓奇经,是指这些经脉与十二经脉不同。它们与十二正经的区别是: (1)它们的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 (2)它们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3)彼此之间也无表里关系。,(二)奇经八脉的生理特点
9、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生理特点,一、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一)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督脉“总督诸阳”(称为“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称为“阴脉之海”); 阴维维络诸阴经,联络所有的阴经而与任脉交会; 阳维维络诸阳经,联络所有阳经而与后督脉相合; 冲脉通行上下前后,渗灌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之海”; 带脉约束纵行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 阴跷、阳跷“分主一身左右阴阳”。,(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除任、督直接参与十四经气血循环外,其他奇经还具有涵蓄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的功能。 (三)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奇经八脉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肾脏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从从而加强了某些脏腑之
10、间的相互沟通。,一、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督脉,l循行部位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以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龈交穴)。2基本功能 督,总督、督管、统率。 (1)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 (2)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任脉l循行部位 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耻骨联合上方肌肉隆起的地方),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内侧),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2.基本功能 任,担任,妊养,故又通“妊”。 (1)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 (2)任主胞胎:任脉起于胞中,任,含妊养之义。任
11、脉起于胞中,具有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与女子妊娠有关,为生养之本,故“任主胞胎”。,冲脉,1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出会阴,从气街起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2基本功能 冲,有“要冲”的含义。 (1)调节十二经气血:有“十二经脉之海” 之称。 (2)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有关:有“血海”之称。,带脉,1循行部位 起于季胁,斜向下行,交会于足少阳胆经的带脉穴DU26(11肋游离端垂直向下与脐水平相交点),绕身一周,并在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髂骨上缘斜行到少腹。2基本功能 (1)约束纵行诸经:带脉围腰一周,状如束带,以约束纵行的各条经脉,调节脉
12、气,使纵行诸脉之脉气不下陷。 (2)主司妇女的带下。,阴阳跷脉1.循行部位 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足少阴经的照海穴,沿内踝后直上下肢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足阳明经的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2.基本功能 (1)主司下肢运动 (2)主司眼睑开合,阴阳维脉 1循行部位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处(足少阴肾经的筑宾穴),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 2基本功能 阳维脉维系联络诸阳经; 阴维脉维系联络诸阳经。,奇经八脉循行分布和功能表,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概念 一、经别即别行的
13、正经。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其循行分布特点:离、入、出、合。,二、别络 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十二经脉和任督两脉各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为“十五别络”。若加上胃之大络又称“十六别络”。 三、经筋 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分为十二部分,称“十二经筋”。 四、皮部 是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的分布部位分区。全身皮肤划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十二经脉,称十二皮部。,经别 十二经别 体内 别络 十五别络 体表 经筋 皮部,经脉分出 的支脉,加强了表里 两经之间的,十二经脉的 连属部分,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主要生
14、理功能,连 于 筋 肉约束骨骼, 利于关节 分布于体表皮肤抗御外邪, 传导病变,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 (二)运行渗灌作用 (三)感应传导作用 (四)调节作用,经络的联络作用主要有: 1联络脏腑与体表 2联络脏腑与官窍 3联络脏腑与脏腑 (1)表里两经构成脏腑表里相合的关系 (2)某些经脉,还联络多个脏腑 4经脉之间的联系 (1)十二经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 (2)奇经八脉加强了十二经脉的联系,(一)沟通联系作用,二、 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1传递病邪 2反映病变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针灸推拿 (1)指导循经取穴 (2)指导推拿按摩 2指导药物治疗(药物归经),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1954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