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略谈.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64100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高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略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职高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略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职高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略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职高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略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职高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略谈【摘 要】信息技术教学对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较大的启蒙性作用是高中学习阶段的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然而由于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限制我国高中学校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存在着一些现实性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职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特征的分析总结了高中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一些现实性的经验提出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一些现实性的策略从而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资源 一、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

2、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使之具有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申、创造、处理新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新课程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同等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 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能力、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组成。在现阶段,信息技术课担负着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任务。信息素养的形成,需要通过信息知识的学习、操作技能的演练与应用实践来2培养,但不是所有的素养都能通过技能训练就能形成,有的是要

3、通过加强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通过加强思想情操教育来培养的。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几种计算机的实用软件的操作,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信息技术课的重点应放在“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上。 二、教学模式的革新是新课改能否成功的重要前提 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不但要受认知能力、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还会受学习活动所在的学习环境

4、的影响。采取正确的教学模式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会导致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不同理解。 1. 实践出真知。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才能更好完成知识的积累,以实践促进理论的学习而不至于损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的硬件结构”这一节内容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可能抽象的讲解一遍计算机的各个部件以及它的功能。好一点的采用课件的形式,将计算机硬件的各个部分以图片或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再配合教师的讲授,但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发挥其主动性。因此我们不妨先以多媒体课件讲解一遍计算机的各个部件,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分配一台计算机,让学生自己把机箱3打开

5、,将各个部件拆下来自己观察,要求记下各部件的型号以及它们的性能(教师给予提示) ,然后布置一个作业“调查当前计算机各部件的发展情况并与学校的计算机进行比较,每位同学配配置一台电脑,写出部件清单及价格,形成书面报告” 。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极大的提高,而随之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信息处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2. 以课程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这种方法是信息技术课程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法。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认知能

6、力等特点。 “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任务的难度设计为梯度等级,教师、学生都有选择的余地,教学活动可以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从单一的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各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以

7、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新型课程模式。 三、评价注重发展性是新课程下教学评价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特征 4由于评价对象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只有建立一种动态的评价体系,才能使教学更好的适应学生。所谓发展,指的是教学评价要改变统一的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择的功能,而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注重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发展性,提倡学生与课程目标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这就不是简单分等排序所能实现的;另外,发展性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学的改进,促进学生的

8、进步,其职能在于诊断教学中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传统的教学评价特别是考试评价强化选择和分等功能,造成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法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新课程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应该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评价的作用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不断发展。为此,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应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注重激励性评价。所以在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里,是对学生过去和现在做全面分析,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测性地揭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我们在评价中主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