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让更多人共享“健康红利”从设计转入施工,从部门推动转变为全局性的政治任务,从摸着石头过河转入落实顶层设计,从容易处入手转为集中精力打歼灭战自2009 年启动的新医改已昂首进入 2.0 版的新阶段 全民医保制度基本建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我国新一轮医改已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但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制约医改推进的步伐。日前,中办、国办转发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 意见提出,全民医保制度基本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固在 95%以上,覆盖人口超过 13 亿人,2016 年城乡
2、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达到人均 420 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推开,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同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拓展深化,全国 1977 个县(市)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扩大到 200 个,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形成。 此外,我国还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全国已有超过一半的县开展了基层首诊试点,县域内就诊率达 80%以上。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公开透明的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省级网上集中采购,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与此同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大幅提升,实施 12 大类 452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3、,覆盖居民生命全过程,惠及亿万群众。 得益于新一轮医改的持续推进,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持续下降,由 2008 年的 40.4%下降到 30%以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升,80%的居民 15 分钟能够到达医疗机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升,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76.34岁,比 2010 年提高 1.51 岁,人民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用较少的投入取得了较高的健康绩效。此次意见的出台,即意味着医改“新段落”的展开:从设计转入施工,从部门推动转变为全局性的政治任务,从摸着石头过河转入落实顶层设计,从容易处入手转为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可以
4、说,自 2009 年启动的新医改已昂首进入2.0 版的新阶段。 世界期待“中国模式” 2009 年 4 月 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2009-2011 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新医改方案” ) ,历经三年多的讨论和准备,又经过四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和修改,社会各界热切期盼的“新医改方案”终于出炉。新医改方案的出台,恰逢世界格局发生天翻地覆变化,这是百年难遇的一个大变革的时代。2008 年由美国引起的金融危机,最终蔓延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不仅仅是经济危机,食品、药品的危机和公共卫生的危机是近年的又一焦点所在。频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奶粉中添加
5、三聚氰胺引发的食品安全危机都是对我国的严峻考验。面对甲型流感的肆虐,3WHO 将其流行病预警提高到了最高级别。公共危机的频发促使中国政府重新审视过去的发展路径。 世界各国面临的危机深刻地揭示了西方发展模式的缺陷,美国模式其实没有能保障老百姓的健康。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中国模式”越来越有感召力,而医药卫生改革有望成为“中国模式”走向世界的先声。 同时,工业革命之后形成的“以物为本” 、 “以病为本”的医学模式,以竞争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使得医疗卫生服务日益商品化,以利润为导向、过度竞争的发展模式造成的生态和资源危机,在更大程度上损害人们的健康。这样的发展模式,今天的发展中国家是不可重复的,中国需要升
6、华出保障人人享有健康的新模式。 健康和医疗卫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因为生命是无价的,而资源是有限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面临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保障人民健康的问题。当前国际上尚缺乏可以指导有效地推动国家健康和医疗卫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30 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把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的经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唯一典范”向世界推广,今天,中国更有责任在当年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在传统智慧和自身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惠及老百姓健康的新模式,这就是对人类的贡献。 新医改“四梁八柱” 新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7、。让百姓无病防病,有病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4国情、医疗卫生领域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医疗卫生关系到所有人的切身利益,决定了医改的长期性和渐进性。医改明确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用三年时间,到 2011 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也就是近期确定重点抓好的五项改革;第二阶段是到 2020 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含义是我国关于医疗卫生的基本制度。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医药卫生四大体系的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即筹资体系或者保险体系,以及药品保障供应体系等,还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管理、运行、投入、
8、价格、监管机制,以及科技、人才、信息和法制建设等在内的医药卫生配套体系。新医改是一个综合、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 具体地说,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就是建立健全各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公共卫生对促进健康卓有成效。我们过去的医疗卫生发展,虽然一直强调防治结合,但是事实上主要体现在医院的发展,尤其是 2003 年SARS 之前,我们都关注治疗疾病,努力来治病。但是,对 13 亿人口的中国来说,主要靠治病、靠吃药是解决不了健康问题的,更应该做的是无病防病,治“未病” 。所以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对我国人民的健康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这次医改非常强调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实现“平时少生病” ,降低看病的支出。 医疗服务体系,就是在城市基层各级各类医院形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防治结合、技术适宜、运转有序、覆盖城乡的格局,特别强调加强农村卫生体系的建设,这一点也是针对我们最薄弱的医疗环节。加快5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使百姓有医可就,降低不必要的医疗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