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情景式教学法在国贸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跨境电商的兴起,国贸专业的英语教学需要进行新的调整。由于其专业性和英语的双重特殊性,根据高职国贸学生的特点及国贸专业工作岗位的要求,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高职国贸专业的英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新式的情景式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更为灵活高效的掌握英语学习。 关键词:情景式教学;国贸专业;英语能力 一、情景式教学法的内涵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情景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一种具有一定情感色彩、形象生动的具体情境,为运用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和技
2、能。教师把国贸专业学生工作中的实际工作情景系统的串联起来,让学生“亲身经历” ,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学英语、用英语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如何更好地运用英语工具达到交流交际的目的。 二、高职国贸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 高职国贸专业旨在培养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能熟练运用英语来进行商务往来和实践的综合型人才。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还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跨境电商平台,并熟练的在各种即时社交软件上和外商用英语进行商务洽谈。因此,英2语学习不仅是高职国贸专业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在当前国贸专业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在以
3、黑板和幻灯片为主要教具的传统课堂内,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教材内容通常都是课文阅读,教学效果难以让人满意。同时,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较弱,且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并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在教学时,过分强调“记忆” ,而忽视了对学生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课堂师生互动方面,大多是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这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十分不利。 三、情景式教学法在国贸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虽然部分的高职学生在英语的学习方面缺乏兴趣和主动性,但是,90 后的学生对各种信息化、电子化产品和各种
4、新媒体都很有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个基本学情,采用适宜的情景式教学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种方式: (一)情景角色扮演 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一些典型的工作情景进行角色扮演,让同学们在课下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教师根据情况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并制定各个小组在本次情景模拟中分配的角色、任务。没有天然的英语学习环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情景角色扮演把同学们带入工作或者生活的语言环境中,在高度仿真的情景里,让学生更好的表达和体验并3自如的运用。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出一些常见的工作场景,如接机、订酒店、组织参观、商务洽谈等等,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在具
5、体展开对话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在实训中心进行,这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在国贸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特别是把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用多媒体课件把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现代教育技术媒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的结合起来,让课堂图文并茂。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今天,需要国贸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各种电商平台上利用各种即时社交工具完成商务洽谈的各个环节。在课堂上让学生注册登录 WeChat、Facebook 等社交平台,进行真实的情景英语训练。同时,在具体某一环节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放一段静音视频,让同学们观看后,根据画面进行演示,最后对照
6、视频原声加以纠正。教师通过资质多媒体课件,周密细致的备课和课堂环节的精心设计,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创设游戏情景 对于 90 后的大学生,玩游戏是他们的天性。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学生不会排斥游戏。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巧妙运用游戏,能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平等的参与机会,这大大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适宜的游戏情境有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为了确保教学效果,首先游戏的设定本身要有足4够的吸引力,其次要学生注重过程的体验。在赋予学生快乐体验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对语言技能的锻炼,使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更有效的学习,更快地吸收。 四、总结 情景式英语教学不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交互式教学环境,而且还为国贸专业的教学提供形象直观、真实的情景,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直观、新颖的情景式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英语和专业知识两方面的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颖.大学英语课程情景教学法应用要求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 (2). 2王晶晶.基于国际贸易专业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