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69128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时代的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网络时代的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网络时代的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网络时代的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网络时代的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网络时代的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摘 要:在网络时代,随着网络技术及移动智能手机等新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新闻倍显方便、快捷、信息海量等优势的同时,也呈现出“滚动化、裂变式”传播等特点,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如虚假新闻、语言与选题的媚俗化等一系列失范现象。因此,在网络信息融合与驳斥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自由而负责任的网络信息平台,使信息高速、准确、真实的传播则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网络时代;新闻自由;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032-03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媒体网站、个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随

2、之出现,由于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信息呈现出“滚动化、裂变式”的传播,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对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进一步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特点,也进一步要求新闻工作者、参与者不断提高素养,注重新闻真实性,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因此,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更需要我们在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沿着一条健康合理的道路自由发展。一、网络时代新闻自由的特点及其影响 2新闻自由,或称新闻自由权,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 新闻自由权利的行使一定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主体

3、实际是公民和媒体。我们所说的新闻自由,包括采写新闻的自由、新闻传播和报道的自由、网民发表言论的自由。新闻自由是记者与公民利用媒介达到良好目的的自由,离开新闻报道的有益效果,新闻自由就没有实际意义,甚至是有害的。 (一)网络时代新闻自由的特点 1.获取新闻素材的方式多样化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使得许多人通过微博、微信、MSN、QQ、BBS、博客等新兴媒介随时表达观点、发布信息,成为新闻信息的发布传播者。这就使得新闻信息的主体表现出多元化趋势,使一般公众享有了前所未有的参与传播新闻的能力。当遇到突发新闻事件时,人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机拍摄影像资料,发到朋友圈,这就为我们提供

4、了最原始的新闻素材。因此,新闻素材的获取在网络时代也就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方式,公众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网络平台将自己拥有的信息发布出去,并且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 2.即时化的传播模式 即时化,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可以实现信息的传播,信息的生产、发布、转载和反馈,几乎是零时间或趋向零时间。当互联网上随时随地3有数千万、数亿网民同时在线、实时互动时,信息的传播不再单纯依靠媒体的发布,大量网民通过实时互动即实现了信息的传播同时,大规模公众同时在线进行实时互动,实现了信息的裂变式传播。同时,新闻事件的即时上网和即时刷新,更加强化了网络新闻的及时化传播。 3.新闻评论自由 网络

5、新闻评论借助网络的优势成为大众新闻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可以在网络媒介上就新闻事件或当前事态发表评价性意见。所谓新闻评论自由就是大众就所发生的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感言或评价。在网络时代,公众也可以将对某件新闻事件的感言或者评价分享到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还可以通过邮件进行分享。网络新闻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评论后,其真实度也不断地提高,事物的本质也能够体现出来。网络环境下,通过网民激烈的讨论,往往能反映出事物问题的本质所在,与传统媒体评论风格有所不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充分的行使自己的新闻评论自由权。 4.浏览及转载自由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有权利选择自己需要的新闻信息。

6、当信息发布后,他们可以对感兴趣的信息进行转载,忽略那些他们认为对自己没有用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那些不受人们关注的信息慢慢的会消失,而那些重大事件或者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闻信息则会被广泛的传播。 (二)网络时代新闻自由对传统新闻的影响 首先,网络时代新闻自由成为大众互动和社会发展的“融合剂” ,随4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加快,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成为民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传统媒体只是单向的宣传政府所出台的一些政策,没有实现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互动,而在网络时代,政府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听取民意,了解群众真实的想法,以便制定更好的政策服务大众,进而促进民主化的进程和社会的发展。比如每年“两会”召开时,都

7、会通过网络来直播,广大网民可以在直播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通过网络的新闻自由及时、客观、有效地满足了广大公民的知情权,也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建议权和监督权,提高了公民民主意识,拓宽了民主渠道,促进了政府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 其次,网络时代新闻自由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裂变” ,传统媒体所提供的新闻一般都是有选择的,有保留的,受众往往会受到各种限制,比如报纸只能阅读上面既定的内容,电视广播都得按照其预定的时间收看、收听,受众只能跟随传播者的意图,被动地接受媒体所传出的信息;而网络就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只要登录到互联网,就可以在任何一个网站看到想看的新闻,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

8、。读者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自主地去选择信息。同时,大家还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加以评论,与众多网友共同交流。从网络新闻发展的实践来看,在一定的场合下,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与反馈者,同时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网络新闻的传播者的传播意向与行为1。“共动”意味着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而同时,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干预能力也增强了。 再次,网络时代新闻自由为“新闻源”提供了沃土。传统媒体时代,5为新闻媒介提供信息的主要是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组织,承担采集发布新闻任务的主要是职业新闻工作者和新闻通讯员。但是,在网络时代,使很多原本没有参加过新闻传播活动的公民,可以利用手机、

9、博客、播客、BBS 等手段,发布新闻表达观点,从而使网络新闻有了更多的“新闻源”来挖掘。网络新闻信息的自由传播也给人们带来了负面的效应。信息传播的空前使得人们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越来越多,反而给人们在信息选择时带来很多困扰。 二、网络时代媒介的社会责任 (一)新闻媒介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地位 今天我们已处在一个信息爆炸、传媒发达的社会,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彩纷呈的新闻传播时代” 。新闻媒介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主体,在社会发展中充当着实行舆论监督、推进社会的政治变革等多重角色,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 1.实行舆论监督 媒介向大众揭露背离社会准则的倾向,动员公众采取一致行动反

10、对官僚主义、社会腐恶和不良风气,对保持思想和道德的纯洁性发挥巨大的威力。通过披露社会的丑态,引起网民的关注,实行有效的舆论监督,从而起到抑制丑恶行为的作用。网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个监督体系中的主要工具和武器。互联网将各个地方的越来越多的民众快速的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张强有力的舆论监督网,用实际效力向人们展示了其越来越强大的监督力量。 2.开展公共外交 6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媒介都担当对外宣传的任务,发挥公众外交,创造良好国际环境的功能。即使独立运营的媒体也经常报道本国政府或公众对国际事务的见解,驳斥外国媒体的错误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对外宣传,对外宣传能够树立国家与民族的形象,影响国际事件与

11、国际合作的过程,对争取各国民众赞成本国的外交政策,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 3.为民众提供服务 新闻媒介总能服务于网民的生活和工作,给人们的日常消费、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方法和途径。新闻媒介对每个受众都有供给知识、获得帮助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从这一意义上看,新闻媒介对人类来说是一本读不完的教科书。 4.推动经济形态的发展 受众可以通过媒体了解经济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一个经常关注经济报道的人,会看到经济演变的过程和轨迹,通过网络人们可以挖掘更多创造财富的方法,提高了人的创造能力,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 5.推动社会的政治变革 近代社会,新闻传媒对政府政策进行大量的宣传和报道,不断

12、推进了政府政治制度的改革。政治新闻向民众传达党派或国家的政治主张,让人们了解政治倾向,激发人们的政治觉醒,使他们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这时,传媒与政治的互动,不断与社会制度发生震颤,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开辟道路。 76.培育人的社会化 人们从媒介获得社会经验和生存规范,促进人的早熟,深刻影响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能力。社会化是人自身成熟的过程,由于媒体对人的影响,人的思想更加的开放,每隔一段时间,人们的认识就会到一个新的阶段,从而加速了人的社会化。 (二)网络时代媒介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1.遵纪守法,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 记者要有法律意识,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应遵守法律,不能侵害社会和公众的合法利

13、益。在新闻实践中,新闻媒介有时以营利为目的,过分的夸大事实并且将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效果抛之脑后,从而出现了“煽情主义”的报道。以黄色的内容激发人们追逐低级趣味,是煽情主义,认为报刊应体现对人性的满足,但却败坏了社会道德和精神追求。这两种新闻观导致传媒丧失责任感,随之而来的是侵犯人权和社会伦理。因此要完善相关法规,一是加强众多法规之间的统一性,使这些法规能管理到网络信息的各个方面;二是加强法规的可操作性,避免这些法规被束之高阁2;三是严格遵守法规,严防损害名誉权而加强媒介的自我抑制,成为传媒的重要责任。在许多国家,保护私生活的秘密无论是作为法律戒条,还是作为判例,都已经被承认,成为传媒的强力责任

14、意识。 2.客观、真实、全面的报道新闻 报道内容要以客观真实为准则,事实重于一切、高于一切,无条件8的依据事实来报道新闻。记者遵循客观报道原则,认真、全面的采访和记录事实;报道方式和报道思想都要以事实为依据,保证消息来源的可靠性。 3.满足大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传媒不仅要表达出版者和从业人员的观点,而且应该尽力表达所有重要的观点,更不能忽视消息的来源。媒介应当刊登完整和客观的新闻报道,并对多数人负责。在业务水平上也要承担责任,正确的描绘每个社会集团,改变人们习惯于根据平时的好印象或坏印象来下判断。要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天的消息,因为现在公民要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的最近消息,所以新闻和意见必须广为传

15、播。公众有权获得消息,也有被告知的权力,传媒是公众清除新闻自由流通障碍的代理人,以促进消息来源的开放。 4.针砭时弊,引导社会舆论 新闻媒介应该及时揭发和报道各种危害社会的不良行为,冲破一切阻碍努力地挖掘社会的丑陋,并把它们曝光于大众面前。及时将群众的不满情绪和生活中的困苦艰难反映出来,把公众的遭遇与不幸报道出来,要坚决捍卫大众的利益。监督各种犯罪和不文明现象,在恶势力面前不退缩,甚至为此做出牺牲。总之,实施舆论监督,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秩序,是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 5.接受公众的监督与批评 公众对媒体也有一定的义务,公众要监督媒体的所作所为,批评媒介背离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社会应当建立独立的机

16、构来检查、监督媒9体的活动,并且每年提出报告。媒介要认真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正错误的报道。 三、网络时代平衡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冲突的策略 不论是新闻自由还是言论自由,它们都不是绝对的,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必须做到不侵害他人的权利与自由。同时,新闻工作者应该积极担负起社会责任,不胡乱行使新闻自由权利,遵循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损害他人权益。 (一)加强对互联网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 这也是目前我们唯一能采取的硬性控制手段。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和网络立法才刚刚起步,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计算机

17、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总体上说来我国的网络法律法规还缺乏经实践检验后修正完善的过程,而且立法的类型还很不全面。因此,我们应该在原有法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目前新的网络问题,尽快完善法律上的不足,做到有法可依。 具体规定网络用户的义务,比如可以制定一部互联网使用法 ,来规范网民的上网行为。主要可以包括下述内容:规定“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必须接受有关网络立法的教育或培训,强化他们的法律责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网民。网络新闻必须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网络记者”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带头净化网络风气;将一些有影响力的网站和高校网站列为重点监控对象,严防黑客侵入;对网上信息的发布进行法律控

18、制,禁止在网上传播封建迷信等内容的信息。 10(二)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政府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监督与管理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各政府部门和相关的机构都应该加大网络监督力度。充分发挥网络把关人的作用,限制淫秽色情的信息在网上传播,对违法集体和个人予以严惩。 (三)加强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道德建设 现阶段,在对网络传播进行管理时,不仅要靠法律、行政和技术手段,更应该重视道德自律的作用。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道德建设面临诸多挑战,所以,我们仍然要重视传统新闻道德在网络传播时代的继承与发展,适用于传统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仍适用于网络新闻工作者。 同时,在自由的新闻传播空间里,网络新闻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加强自己的自律意识,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信息进行采集和发布。 (四)提高网络新闻传播者的专业素养 随着网络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一大批优秀的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加入到网络新闻媒体,为网络新闻报道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现代网络技术的使用不够娴熟,在对新媒体的掌控上难免显得有些吃力。网络新闻传播队伍缺乏技术和专业素养兼备的人才,一度制约了网络新闻传播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因此,网络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革新,网络已经成为信息发布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