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科技融合下的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浅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69333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与科技融合下的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浅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化与科技融合下的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浅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化与科技融合下的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浅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化与科技融合下的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浅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化与科技融合下的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浅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文化与科技融合下的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浅论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瑰宝,体现着人民群众的无尽智慧和无穷创造力。当今,文化与科技的结合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各种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尤其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成都市是我国各大中心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千年古城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众多。本文以成都为例,探讨了如何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产业化开发,推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文化 科技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和民众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也日渐紧密

2、,文化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分,科技则为文化的发展传播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在文化与科技不断融合的趋势下,作为文化领域的重要文明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如大数据、信息技术、交通工具、影视技术等等。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加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接触、亲近,在得到更好保护的同时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已建城,在西汉时期已是大都市,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铸就了成都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列入我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达到百项之多,被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也有几十项。另一方面,成都

3、还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2015 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1.91 亿人次,年度旅游总收入、入境游客人数指标同比增速均居西部重点旅游城市第一位,接待游客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二位,旅游业的发达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水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重新焕发魅力,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成为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化与科技 文化是一个含义非常宽泛的概念,虽然有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学科领域出发做过汗牛充栋的论述,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对“文化”一词的定义形成

4、统一、权威的认识。就国内而言,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又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是特指精神产品。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简称,科技的概念包括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通常意义上是指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是指一切揭示物质世界的构成以及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一切人类生产实践活动中使用的手段、方法、装备。(二)产业化 产业原初的含义是指不动产,后来逐渐扩展为涵盖某一门类的社会经济领域的主体与产品、服务、流通等要素的总称。产业化则是指以市3场需求为导向,对社会某一领域通过专业的经营管理,形成的规模化、系列化和品牌化的运营与组织方式。 二

5、、以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必要性 (一)是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再利用的内在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品,只有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才能具有强大、长久的生命力。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过去式”的文化形态,是曾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今已经基本丧失其时代价值的文化产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再利用只有经过市场化的适当改造,在保证其核心内涵和形式不变的前提下以产业化的方式进行运营,才能使其适应新的时代。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过程中,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现代的电子技术可以

6、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极大地增强了其历史延续性;其次,现代的舞台技术、灯光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艺术增添了现代元素,有利于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最后,影视技术、3D 动画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大大方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为其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创造了条件。 (二)是增强成都市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早在 2013 年末,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发表的讲话中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将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成4都市本身文化底蕴深

7、厚,民间文化形态多样,类型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成都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和人民的共同生活记忆,是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成都市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软实力,以科技和文化融合的方式推进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无疑是一个重要抓手。一方面,现代科技对人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科技化已然成为年轻人群的生活方式,通过科学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现代元素和时尚元素,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魅力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以社交软件、互联网、PC、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以说科技和文化融合是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影响力不二选择。 三、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

8、化现状 (一)宣传落后,产业聚力不强 成都市政府一直对非常重视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传统民间文化的宣传、弘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比较到位,如建立了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等等,在宣传方面每年举办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国内外贸易等等。然而,当前成都市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工作大多局限于某一个时间节点或者某一个领域,既缺乏持续性和延展性,也缺乏协同性和整体性,呈现出产业化程度较低的特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领域,如蜀绣、剪纸、木雕等技艺的市场化停留在民间经济主体的自发经营层面,规模小

9、,经营分散,缺乏统筹规划和产业化引导,产业化程度也较低。 5(二)创新不足,科技转化不利 前文已述,科技与文化的结合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再开发。但现阶段成都市虽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方面不同程度地利用了各种现代科学技术,但基本上是面对已有问题以科学技术作为解决方案或手段,属于被动使用,而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主动、积极地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利用,也没有充分利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如在四川特有的连箫、扬琴、古琴演艺表演中,不论是表现形式还是视觉设计都仍然过于传统,对现代舞台技术、多媒体技术、影视技术的利用不足,没有形成线上线下的联动机制

10、,也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传播特点放大其社会效应,因此大大降低了其表演的影响力。 (三)项目单一,市场运营不佳 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众多,但大多数进入市场的非物质文化产品或服务形式都较为单一。首先,在川剧中独有的变脸、古城竹鸟笼制作技艺等演艺类和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在经营形式上,基本以舞台表演或技艺展示、游客自行观摩为主,缺乏互动性,游客以及市民缺乏参与的渠道和方法,客观上不利益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挖掘;其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文物展示上,要么是以建立景区的方式实现,要么是以博物馆、公园的方式实现,盈利以门票收入为主,经营形式和收入来源都比较单一,使得非物质

11、文化遗产的市场化项目普遍经营困难;最后,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项目之间缺乏联动,整合开发程度不高。 6四、以科技和文化融合引领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策略 (一)结合互联网传播特点,创新宣传推广方式 1.加强互联网建设 网站是现代都市人群,尤其是年轻人群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要扩大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广,就要高度重视网站建设,只有壮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入口的流量,才能为将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强互联网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如服务器、计算机硬件即软件购置、技术维护等等,既要建立 PC 端网站,也要建立移动端网站;第二,优化网站功能

12、性能,网站界面应具有艺术审美性,网站功能要注重易操作性,网站内容要有实时性。 2.转变宣传理念和方式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智能手机本身的功能日渐强大,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等多媒体信息的传播十分方便快捷,覆盖面亦非常广阔。过去成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推广所主要采用电视节目、文艺汇演等传播形式的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宣传需求,亟需转变宣传理念和工作方式。首先,在宣传理念上,应以生活化、趣味化、时尚化为主导,摒除以往宣传形式正式、高端、不接地气的问题;其次,在宣传方式上,应在传统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视频、直播、影视、图文等形式所层次、多角度地展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二)

13、结合时尚消费需求,创新旅游开发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模式一般有博物馆展示开发、休闲演出开发、7旅游开发三种,其中旅游开发的产业化程度最高,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可观。在科技与文化日益融合的大趋势下,成都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以旅游开发为主导,整合博物馆展示开发与休闲演出开发,打造三位一体的现代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在现代的旅游项目综合开发模式中,主题公园是一种深受市场欢迎的方式,如典型案例如著名的迪士尼乐园,其不仅仅根据不同的主题设定建设文化特色明显的游乐园区,充分彰显迪士尼的文化积淀,还建设有主题酒店、迪士尼小镇和一系列休闲娱乐设施,满足游客住宿、餐饮、休闲

14、等实用性需求。此外,迪士尼公司作为大型传媒娱乐企业,还在迪士尼乐园中充分利用电影、动画、舞美等现代科技,打造缤纷华丽的文艺演出和精彩纷呈影视节目,极大地增强了迪士尼乐园的时尚感和吸引力。成都可以充分借鉴迪士尼乐园的开发模式,汇集成都市以及周边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对不同项目的文化特色,分门别类地进行包装开发,从主题园区的建筑风格、环境设计、传承人员甄选、服饰道具等等各个方面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同时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提高曲艺、杂技、传统技艺的现场表现力,实现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性与现代性的高度统一。 (三)以数字化运营管理取代传统运营管理方式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服

15、务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变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购物、娱乐、沟通交流。而纵观当前的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项目,普遍存在线上线下的联动不足的问题,在运营管理上仍主要沿用传统的方式,效率低下,效益不高。8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经营主体在市场调研、决策制定、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数字化水平,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行为模式,通过 OA 管理系统提高不同部门、不同员工之间的协作效率;另一方面,要努力拓宽与各种网络平台公司的合作渠道,着力加强线上服务工作的数字化水平,为广大消费者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来提供便利。如可为旅游项目开发网上购票系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周边的销售建设网上商城,为演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提供网络视频欣赏等等。 参考文献: 1叶鹏.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及实现研究D.武汉大学,2015. 2周耀林,叶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与实现路径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视角J.学习与实践,2014,07:127-133. 3杜艳.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 4王贺北.成都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 5匡翼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5,25:36-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