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整合型媒体”理论的实践与思考进入 2004 年春天, 三峡晚报提出了新闻改革新思路:瞄准高级整合型媒体目标,打造强势主流型市民报纸。时至今日, “整合型媒体”理论,即努力使新闻传播活动所产生的作用与社会发展的变化形成合力的思想日渐深入人心,全社编采人员“整合”意识不断强化,并且落实到操作层面。策划时想到整合,采访时不忘整合,编排时注意整合。这样一来,新闻触角更加敏锐深刻,扩展了观察视野,拓宽了信息渠道;报道内容更加贴近市民贴近生活,读者的信息需求及知情权得到了较好的满足;版面制作更加精美,编辑更巧妙地运用版面语言,打造“卖点” ,突出强势,让读者更加耳目一新。总的来说, 三峡晚报的办报质量
2、得到提高,对社会的整合能力加强了。 从群众需求与政府意愿的交接点上作整合 当前,普通的工人、农民、市民特别是下岗工人、打工一族是处于弱势的群体。一方面,他们是社会生产、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但又是存在问题最多、迫切希望改善生存条件的一个群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环境是否安定,改革成果能否巩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弱势群体的意见能否充分表达,他们的生存状态是否得到改进。另一方面,我们的党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我们的政府是执政为民的政2府。为民谋利,为民造福,是他们的本分,也是他们的意愿。这样,群众的需求和政府的意愿之间,就有了一个交接点。新闻报道“盯”紧这个“点” ,在“点”上多做文章
3、,新闻的力量和社会前进的力量就产生了共振,就能使政府满意,群众满意,就会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今年以来, 三峡晚报真心实意当弱势群体的代言人,时时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为他们在劳动环境、工资待遇、人格尊严、法律保护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仗义执言。4 月,悦妍思黛女子沙龙由于用工不规范并有拖欠工资的行为,部分女员工向有关部门投诉。本报以“15 打工女欲炒老板”为题作了报道,后经舆论监督和行政干预,15 个打工女终于拿到了拖欠的工资。接着,本报又以这件事作为开端,在五一节到来之前,推出新专栏“劳动节前关注劳工” ,先后发了十几篇稿件。选择的报道对象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有面临下岗困境却又柳暗花明的工人,有常
4、年与黑暗危险打交道的矿工,有受职业病威胁的制鞋工人,还有电焊工、喷漆工、高温下的窑炉工、清洁工等等。记者的采访作风深入:或者冒险下矿井体验艰辛,或者到建筑工地学抡大锤,因而写出来的报道真实真切,读来颇为感人。报道不仅客观反映了普通劳工的生存状况,而且不回避矛盾,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再加上言论“为劳工一呼” ,观点鲜明,和专栏报道相得益彰,对社会的整合作用比较突出。我们在专栏中反映的问题,有些是政府部门有规划有行动,正在着手解决,见报后加快了解决步伐;有些引起有关部门注意,马上调研寻求破解途径;有的虽一时解决不了,但传递了有用信息,供行政决策时参考。 3在“交接点”范围内,还有衣食住行方面
5、的事。这些问题表面看来是个别现象,是小事。但对当事人而言却是大事。新闻报道抓住这些事情做文章,做好了,可以化解矛盾,舒畅民心。本报刊出的报道,如要闻版的牛扎坪村民吃水难上加难 , “依嘉新观察”专栏里的林荫小道恐怖之路 、 是“免费游园”还是掏你的钱 , “有困难找晚报”专版上的市民反映夜间买药难 、 三面承重墙齐齐被砍等,都是普通民众的具体困难,一经见报,就促成了问题的解决,对社会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 从社会发展的关键点上作整合 作为一个地域性的主流媒体,还要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上表达自己的声音,展示自己的魅力。也就是说,我们要关注当地经济建设、城市管理、深化改革、道德构建方面的关键问题,搞
6、好新闻报道。并且研究问题,搞好深度报道,以此体现自己的影响力。今年头几个月, 三峡晚报的时政新闻不仅数量多,而且有深度,可圈可点之处颇多。 一是为经济建设献计建言。几十年来,五峰茶叶以其优良的品质已经在省内外小有名气,但与西湖龙井、云南普洱、福建铁观音相比,差距很大,症结在哪里?4 月 7 日,本报社长张泽勇在“三峡论语”栏目内发表文章五峰茶能否共一个名 ,指出共一个名有利于打造品牌、有利4于减少内耗降低成本、有利于走向市场畅销天下。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建议立即在五峰茶乡和政府部门中引起强烈反响,认为建议切中本市茶叶经济发展的肯綮。本报记者抓住这一新闻资源,深入茶乡进行采访,和普通茶农及政府官
7、员共同探讨,写出报道820 万购买一个茶叶品牌的诱惑 ,文章有理有据,扎实深刻,很有价值。还有本报 3 月份开展的“名优土特产品”评选活动,对我市茶叶、天麻、药材、酒类等土特产品的生产无疑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民营经济十大风云人物”的评选活动则促进了企业精英的成长,为民营经济发展推波助澜。 二是传递改革信息。今年以来,本报对社会各领域的改革动向给予了足够的关注,特别抓住新趋势新苗头进行报道。一些深度报道新闻性强,选题具有时代气息。如19 名宜昌警察跳槽深圳 、 襄樊,公选局长 、 局长辞官上山开荒等,对人们开启改革思路、转变思想观念起了很好的作用。 三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管理。消息“灭扫
8、利”扫荡几多回远安西河一些鱼种濒临绝迹 ,抨击了一些人以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损害消费者利益为代价换取不义之财的行为;通讯28 公里铁路与 25 条生命把铁路安全这样一个并不新鲜的话题重新摆到市民面前,在读者内心引起震撼。本报的“三峡论语” 城区铁路缘何事故频仍并就此事分析原因、出谋献策。关注“渣货村”则是近期最有影响的报道之一。记者抓住一个有意义的新闻素材,充分挖掘里面的新闻资源,在两周时间5内,发稿 7 篇。每篇集中报道一个问题,抽丝剥茧,层层递进,越到后来,愈见成效。首期报道渣货村被污染的风景线披露问题,接着176 名常住人口和 400 名暂住人口和牺牲环境的理由:20 万元年租进一步剖析
9、问题分析成因。报道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注意,城管局召开协调会,并且认真听取当地住户的意见,确定整治方案。最后,媒体干预有了结果:“渣货村”开始拆了 。可以说,这是一组实践“整合型媒体”理论的典型报道案例。 “渣货村”的存在,给城市环境、市容市貌、社会治安带来严重影响,经过本报的努力,有关部门终于启动了整治行动。 从千家万户关注的焦点上作整合 新闻报道从千家万户关注的事情切入,然后把报道做深做透,必定有广大的读者。 “3?15”维护消费者权益日的报道,编采人员每年都为此花费不少心思。今年的报道则是百尺竿头更上一步,推出了专栏“3?15本报记者与您同行” ,与“有困难找晚报”专版紧密配合,报道一些
10、与市民生计密切相关的问题,大声疾呼,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3 月 12 日,市房管局物业管理科、市房屋拆迁安置处、市房屋产权监理处等部门负责人到本报接听新闻热线,在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中,共接听了 40 多个电话。13 日,本报专题报道了这次维权活动,分物业管理、房屋产权、房屋拆迁三部分内容,每一部分有市民提问、相关部门负责人回答以及本报记者的点评解释。既解答了实际问题,又宣传了政策知识。3 月 156日,工商部门负责人坐镇本报,现场接听和解答消费者的咨询、投诉和举报。当遇到消费者投诉,工商执法人员马上和本报记者一起奔赴现场,调解纠纷,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这样的报道和新闻活动,贴近群众,见到了实效
11、,是一次很成功的报道。 又是一年高考时,今年高考又不同。一是新的高考大纲亮相,二是湖北省首年自主出题。今年高考怎么考?为了给宜昌上万考生和家长一个详尽的答复,本报派遣数名记者奔赴武汉,和省教研中心、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各学科的名家名师进行接触,请他们对 2004 年高考各科进行权威解读。3 月 20 日、21 日,本报拿出近 20 个整版,推出高考复习特刊。这无异于给焦急的考生和家长降下了一场及时雨,对高考备考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高考招录政策也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本报随时向读者传递此类信息,并在 5 月 10 日用 3 个整版对高考招录政策详细梳理,列出 25 个问题进行解答。孩子升学是每一个家庭天大的事情,全市两万五千多名考生和他们的父母亲友能从我们的报纸上获取政策信息和服务指导,也使报纸赢得了信誉。没有比这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了。 像这一类千家万户关注的话题很多,除了高考、中考、维护消费者权益,还有艾滋病防治、食品卫生、药品价格、医疗质量等等。每一段时间总有一个或几个市民关心的焦点问题,只要我们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 “整合”类新闻就一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7当然, “整合型媒体”理论在本报的实践还只是刚刚开始,编采人员的整合意识还不是很自觉,整合的形式和方法也在摸索探讨中。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把三峡晚报办成高级整合型媒体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单位:三峡晚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