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现状述评.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69770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西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现状述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湘西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现状述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湘西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现状述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湘西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现状述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湘西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现状述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湘西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现状述评摘 要: 推进职业教育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国家民委的重大战略决策。湘西州作为湖南省贫困程度最深、扶贫任务最重的少数民族山区,如何通过职业教育提高湘西州贫困人口素质和脱贫致富的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对湘西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整理,是湘西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脱贫工程”顺利开展的理论奠基和首要工作。 关键词: 湘西州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引言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现已成为推进精准扶贫的“五大工程”之一。而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担负着为地方

2、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的重要责任,是最有效的改“输血”为“造血”式扶贫,在促进湘西州扶贫攻坚、精准脱贫的关键阶段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湘西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概念界定 1.湘西州 湘西州全称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属于湖南省落后发展地区,也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2的唯一地区。所辖 7 县 1 市中,7 个为国家级贫困县,1 个为省级贫困县,长期以来都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2.职业教育 区别于基础教育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具有更鲜

3、明的地方性特点,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而且在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等诸多方面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本课题研究的职业教育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校职业教育,一类是职业培训。 3.精准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3 年 11 月赴湘西调研扶贫攻坚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扶贫开发模式。 二、湘西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

4、.理论意义 (1)丰富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内容、完善职教扶贫理论体系。 将湘西州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融合推进,统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和促进就业政策,充分利用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湘西州建设小康社会,对进一步提升湘西州扶贫工作的层次,丰富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内容,完善职教扶贫理论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2)从我国基本国策出发,拓展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内涵。 3职教扶贫理论体系通常建立在西奥多?W?舒尔茨(ThodoreW.Schults)的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但是舒尔茨及其追随者讨论的“人力资本”理论主要是从工业经济角度出发,因而他们的论述不足以概括“人力资本”的内涵。在我国以农业为基础的基本

5、国策下和湘西州复杂的研究环境中,我们必须对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进行拓展,应根据湘西州的资源情况和各种实际条件确定人才资本的指标,具有区别性。 2.实际意义 (1)提高湘西州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打破湘西州贫困的恶性循环。 改革开放 30 年来以来,中国的扶贫事业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湘西州依然贫困落后。而湘西州扶贫效果的不显著,除了一些外在因素外,根本原因在于贫困人口的教育滞后。而通过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不仅能够直接提高湘西州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更让贫困户摆脱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2)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保障社会、民族的和谐稳定。 研究职业教育服务少

6、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对口支援对象,促使湘西州贫困山区增强脱贫致富能力、消除贫困,不仅可以提升湘西州的人才储备、促进湘西州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还能保障社会、民族的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4三、湘西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国外,关于教育扶贫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左右。Oscar Lewis(1959)认为贫困文化已经内化为一种传统文化和习惯,是贫困群体在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反应。T.W.Schultz(1960)指出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本的形成、经济结构的转换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至

7、此,外国学者关于教育扶贫理论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从“贫困文化理论” 、 “资源要素理论” 、“人力素质贫困理论”到“系统贫困理论”的发展(谢君君,2012) 。作为与经济社会产业联系最为紧密的职业教育更是受到国外学者与政府的重视。英国巴洛夫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傅志明,2003) 。在英国,政府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各类职业教育的发展。美国政府早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多次以立法手段推进职业教育,并且规定配套专项经费的数额及其分配办法(杜利,2008) 。在国内,教育扶贫的功能逐渐被学术界关注(谢君君,2012) ,且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态势。从

8、宏观层面,指出教育扶贫是扶贫助困的根本之策,并且总结了近年来扶贫理论的发展,教育扶贫模式和教育扶贫的合作机制(谢君君,2012;张冰、孙云轩,2016);从微观层面,各学者开始以实证研究视角探索各地区的教育扶贫(金俊峰,2006;肖庆华,2014) 。而在教育扶贫过程中,许多学者都提倡贫困地区要加强职业教育扶贫,因为它是反贫困的主要途径之一,有利于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扶贫(何丕洁,2015) 。不过,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研究才刚刚5开始。游明伦、侯长林(2013)对职业教育扶贫机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朱爱国、李宁(2016)从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培养、精准培训、精准就业五个方面探究了职

9、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策略。 有关湘西贫困问题及教育扶贫的研究主要有:范晓丹(2012)详细分析了湘西州的贫困特征及贫困成因,应用国内外的贫困治理原理给出相应的贫困治理对策;陈丽影(2005)提出发展湘西地区教育事业的建议,推动湘西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和高质量普九的实现;吴鹤立,杨成胜(2006)以花垣县为例,探索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新问题的对策;彭永庆、李兴平(2005)研究了抗战时期湘西教育的发展情况;罗黄花、杜成材(2010)探讨了民国时期湘西教育的发展及其原因。李超(2009)对新中国成立后湘西民族教育的发展过程按照时间划为三个时期,并对各时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叙述;宋清华、杨云、张明星(2009)

10、创建了“9+2”教育扶贫模式,帮助贫困学生摆脱贫困。 可以说,目前对教育扶贫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研究却十分稀少,并且在整理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还存在一些空隙亟待补充完善:(1)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政策还缺乏系统研究和分析,且很少结合贫困地区自身需要角度研究;(2)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的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还不完善、研究深度也不够。经常忽略对扶贫客体的微观及多方位关照,也没有参考经济投入和生态环境因素等外部环境变量等造成的偏误,且缺乏对信息时代下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扶贫的涉及。 四、结语 6基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扶贫思想理念,通过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提高湘西州

11、贫困人口素质和脱贫致富的能力,应该引起政府、社会与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同时开展湘西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时,因地制宜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湘西州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是新时期湘西州扶贫攻坚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舒尔茨(T.W.Schultz).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2谢君君.教育扶贫研究述评J.复旦教育论坛,2012(3):66-71. 3邓平.区域经济视角下湘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文教资料,2015(18):108-109. 课题项目:国家民委课题职业教育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