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形象的历史变迁.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0750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年”形象的历史变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青年”形象的历史变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青年”形象的历史变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青年”形象的历史变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青年”形象的历史变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青年”形象的历史变迁1949 年 6 月 10 日,新中国第一份青年报在上海诞生(见图)。60 年过去,青年报经历了风风雨雨,而青年报上所报道的“青年”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通过对青年报每年 5 月 4 日前后的“五四”报道进行内容分析(详见附表),考察其具体报道对象中的“青年”所指,并结合社会变革和报纸自身的发展过程,审视 60 年来主流“青年”形象的历史变迁。 一、1949 年1966 年 青年报诞生于迎接全国解放的大背景下,是出于非常现实的政治组织、宣传、动员的需要,在“文革”以前,主要是以青年工人、青年农民和青年学生作为其读者对象和报道对象,他们也是这一时期主流“青年”身份主要承载

2、者。 相对而言,这一阶段“青年”的知识水平、年龄层次都比较低。1950年 8 月青年报编辑工作情况提出:“报纸的读者对象以华东广大的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城市青年为主。 ”1954 年 12 月青年报的方针和工作计划中进一步明确:“对象上必须紧紧抓住 13 岁到 14 岁的中学生和高小文化程度的青年工人”,这也是第一次明确“青年”读者的年龄阶段为“13 到 14 岁”,比较低龄化。 2这一阶段共抽取 17 份样报。总体来看,“五四”报道中,工人、农民(包括民兵)和学生在报道、社论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分别有 14 份、11 份和 9 份样报中明确出现了这些身份的“青年” 。其次,解放军战士(民兵)也出

3、现在 5 份样报中。青年知识分子前后出现在 8 份样报中,总次数不少,但是主要作为需要“与工农群众结合” “自我改造”的对象出现,大多数时候地位不高。只有 1956 年,“青年知识分子”被作为颂扬的对象。但到60 年代以后,对“知识分子”又回到 1956 年之前的定位,并且从 60 年代初侧重“工农群众知识化”到 60 年代中期侧重“知识分子劳动化”,实质是知识分子的地位进一步下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青年工人、青年农民和青年学生是这一时期最主要、最核心的“青年”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对“青年”的总体要求是“革命”,这里的“革命”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性,前期主要表现在被要求以阶级斗争的视角来看待和

4、处理问题;后期则被定义为听党的话,为党、为祖国奉献一切。 二、1979 年1989 年 “文革”全面爆发后,1966 年 12 月中旬,青年报被迫停刊,直到1979 年 6 月 10 日才复刊。复刊后的青年报仍为共青团上海市委机关报。 除了前期主要是对“青年”进行教育和引导外(如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集中报道挽救失足青年等),青年报在这一时期加强了对读者的服3务,甚至专门成立了“为您服务处” 。比较大规模的活动有为“长胡子的姑娘”解除烦恼、为男女青工找对象、为企业招聘青工牵线搭桥、针对青年人的法律服务等。到 1984 年,青年报已经开展了“读者意见咨询” “新闻写作咨询” “高考自学咨询

5、” “心理学知识咨询” “健美咨询”“发型美容咨询” “幼儿养育咨询” “摄影美术咨询” “园艺咨询”等各种服务。 就报纸定位来说,虽然从创刊之初就有“良师益友”之说,但“文革”前青年报主要承担的是教导“青年”的“良师”责任,而复刊之后则更加突出其帮助服务“青年”的“益友”身份。 青年报社庆 35 周年的头版社论表示:“时代要求我们做思想政治上的益友,求知成才上的学友,分忧解愁的挚友,探索人生之路的诤友 。 ”“青年是青年报的主人,青年报是青年的挚友” 。 这一时期也是青年报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1982 年最高期发行量接近 100 万份。 1979 年复刊后的读者定位为“面向全市青年,侧重

6、中学生” 。但随着这一时期非学生的青年群体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1985 年元月,青年报增出面向社会各界青年的生活周刊 。 综观这一时期的青年报报道中所体现出来的“青年”形象,总体上有一个逐步提升和逐渐多元化的过程。从最初的“失足青年”到后来的技术工人,随后开始出现厂长、经理、个体户、探险家、运动员、艺术家、农民企业家等多种职业身份。 具体到“五四”报道来看,1980 年到 1989 年 10 年共抽 10 份样报,其4中不能确定“青年”具体指向的一份,其余 9 份中,技术工人共出现 5 次,占了最高比例,但主要集中在 80 年代前半期。其次为知识分子,出现 3 次,如果再考虑虽然称为

7、“技术工人”但从事的是科技含量较高的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青工”1 人,基本上与“技术工人”不相上下,而且时间分布更加广泛。这反映出在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地位迅速提高,并成为“青年”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 1985 年的报道中,首次将知识分子作为“青年”的“骨干”和“代表” 。 此外,身残志坚的青年出现两次,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是 80 年代被大力推崇的。改革型人才被提到两次,集中在 80 年代末。1986 年的“五四”报道中,继技术革新人才之后,“改革人才”首次成为“五四”典型。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青年”的职业身份开始多元化。 “青年”的主要组成部分仍

8、然包括了“文革”前的青年工人、青年军人和青年学生,青年农民则很少被提及。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经济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心,经济维度的“青年”开始出现,例如个体户、企业家等。但是,有关个体户的报道数量只占极少数,而“企业家”在这个阶段也主要是指国企的厂长、经理等,属于体制内,仍具有一定的政治维度的意义。 与“文革”前相比,这一时期的“青年”总体文化层次有所提高,特别是知识分子地位不断提升,并被确定为“青年”的骨干和代表。与此同时,“青年”的地位也得到提升,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年轻人因为其年龄特有的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而成为改革的“马前卒”,重拾“先锋队”身份。 5这一时期对青年的

9、总体要求是“责任”,这个责任前期主要是指祖国富强,后期则具体化为改革创新。 三、1990 年2009 年 这一时期,青年报的读者定位总的趋势是将“青年”泛化,将读者的年龄和教育水平定位提升,以应对市场对报纸的要求。例如 2003 年提出的“1840 岁”的青年读者群的界定,以及 2005 年提出的“以 2235岁的职业青年人群为核心”,“文化程度为大专或大专以上”,乃至 2007年改版提出的“服务大都会最活跃人群”的口号等。 对比这一时期的青年报 “五四”报道和青年报社史中对重要新闻的记载,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五四”报道与日常报道之间产生了一个“鸿沟” 。 “五四”报道的政治导向性依然存在,

10、而日常报道中,“青年”的政治意识已经很少被刻意强调。 从青年报社史中记录的大量报道内容来看,90 年代初期开始,“青年”又增加了很多新的成分,包括导演、音乐家、画家、主持人等在内的文化领域的“青年”成为报道主体。随着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国外、境外的年轻人、留学生等进入报纸视野。 90 年代中期,外企在报道中出现,青年就业观转变,白领、猎头等成为青年的新组成部分。90 年代后期,报道涉及人群更加多样。癌症病人、白血病病人、艾滋病人、自闭症少年、问题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吸毒人群、下岗工人等都作为“青年”身份的具体承载者出现在青年6报的报道中。 进入 21 世纪,网络兴盛,网友、IT 精英等成为

11、“青年”的又一支生力军。 这一时期对“五四”报道的分析样报共计 20 份。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学生(包括中学生和大学生),共出现 14 次;志愿者出现 12 次,仅次于学生,并在 21 世纪后成为每年“五四”报道的核心人物。知识分子(包括科技人员和医生)出现 9 次。改革型人才(包括企业家)、青年工人(包括技工)和青年农民各出现 5 次,其中青年农民多数是以带领群众改革的村支书的形象出现,也可以看作改革人物。而且越到后来,“青年”的具体身份越多元化。 与日常报道相比,虽然这一时期的“五四”报道中涉及的“青年”的具体身份要略少一些,但仍呈现非常明显的多元化趋势。特别是到 21 世纪前后,“青年”已经

12、很难用传统的产业或职业身份来划分,只能统称为“青年职工”或“各行各业青年”,或者干脆淡化其职业属性,例如后来频频出现的“志愿者”,就完全不考虑其职业身份,只考虑其行为特征。 同时,曾作为“青年”核心成员的“青工”逐渐式微。这一方面体现了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的地位相对下降;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对“阶级”身份的淡化。因为“工人”这个词汇在中国的很多语境中往往蕴含着“无产阶级”的含义。 “阶级”身份被淡化,也反映出这一时期“青年”的非政治化倾向。即使青年报的“五四”报道因为种种原因而往往刻意强调“青年”的政治身份,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社会现实中的“青年”越来越将这种7“政治视角”淡化,加入更

13、多的“非政治视角” 。直接的例证是各种完全无关政治的青年组织的兴起。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形式上的变化。 “文革”之前,“五四”前后的青年报常常在头版套红或者刊发大幅标语,几乎每次“五四”前后的报纸头版都会发表社论;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标语和套红不见了,但头版的“社论”保留下来,有时会以“特约评论员文章”或“评论”形式出现。到 21 世纪以后,头版越来越淡化“五四”报道,一般只在头版拉一条大标题,内容详见内页四版或五版,也不再刊发“社论” 。这种渐趋淡化的处理形式可能与“五一”黄金周推出后,“五四”由节日变为假日,报纸一般采取缩版处理有关,但同时也说明,即使在刻意强调“青年”的政治身份的“五四”报道中,青年报也日渐淡化了“青年”概念原来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 这一时期对“青年”最核心的要求主要以世纪之交为界,分别是改革和志愿服务精神。 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过去 60 年中,我国“青年”的组成人群越来越多元,“青年”的总体教育水平、年龄层次也逐步提升。除此之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青年”具有越来越强的去政治化的倾向。原来占主导地位甚至是“一统天下”的政治维度的“青年”已经回归到政治领域本身,而经济维度、文化维度、社会维度等不同视角8下的“青年”则正在勃兴。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上海青年报社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