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谈话节目乱象评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1481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谈话节目乱象评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视谈话节目乱象评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视谈话节目乱象评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视谈话节目乱象评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视谈话节目乱象评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电视谈话节目乱象评析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产生于 1995 年,曾经以其话题时新、风格清新、现场活跃、贴近生活等特点赢得了大批观众。当年的一些文化学者由此断言:我国社会文化正从偏重教化发展到交流和信息共享,这一变化导致了谈话节目的兴盛并决定它以后的发展。因此,近十年来,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形式多样,涉及新闻时政、国际时事、科技文化、婚恋情感等各种题材,拥有了一批固定的收视人群。然而,眼前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一些节目谈话内容远离现实、远离老百姓的生活;有的节目谈话语言粗俗、下流,几近闹剧;一些主持人还加进了许多表演的成分,让人对节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可以说,继一哄而起、一拥而上之后,谈话

2、节目形成了严重的良莠不齐的局面,有些节目重复、虚假、低俗到使人谈“谈话”而色变。 “伪谈话”损害媒体公信力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当然需要讲究技巧。但无论如何不能失去其真实性的原则,不能失去新闻职业的道德底线。 崔永元在谈及谈话类节目存在的问题时,直言其最大的硬伤就是“假”!他说:“一个是表现的方式(显得)假,有些谈话类节目看上去也像是即兴的,其实根本不是,而是事先写好了台词,并且背好了的,甚2至还演练了一遍。但是一到真实的谈话就完了,就露馅了。一个崇尚真实的谈话类节目,你却在那里造假,这既违反了新闻的操作规则,也是对参与者包括所有受众的不尊重,或者是不够尊重,不够真诚。 ” 的确如此

3、,目前大多数电视谈话节目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真实的谈话状态还有不小的距离。由于绝大多数电视谈话节目不是直播,至多是直播状态的录像,节目的节奏、风格、情境等时常被主创人员预先设定,谈话嘉宾便会放弃表达真实想法的机会以迎合公众舆论,适应“游戏规则” 。更为恶劣的是,有时为了使节目好看、迎合观众的心理期待,主创人员、嘉宾、现场观众甚至“合谋” ,人为地制造悬念、冲突,来蒙蔽广大观众。但这种程式化的冲突,手法即使很高明,往往也会露出马脚,极大地损害了电视谈话节目的品质和声誉。 央视新闻会客厅制片人包军昊也从另一个侧面批评谈话节目的“伪谈话”现象:主持人问的问题常常不是一个真实、有效、老百姓能够听得进去的问

4、题。 他认为:“伪谈话”不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认识或者是意识的问题。比如对待新闻的立场要客观、中立,不要太“贴金” ,不要把进了会客厅的新闻人物都当成是正面人物,不要把他们都当成劳模来进行采访,这都是根子里的意识问题。 谈话节目何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仔细想来,问题的关键恐怕是创作人员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盲目追求收视的轰动性。于是丢掉了真诚与率直,走向了虚假与庸俗。 “伪谈话” ,固然可能博取收视高潮于一时,但被愚弄的受众终究会3看出其中的“马脚” ,对节目发出质疑,甚至对媒体的公信力产生怀疑。在谈话类节目依然红火的今天,我们希望节目能多一些真诚,少一些虚假;多一些淳朴,少一些圆滑;多

5、一些个性化,少一些趋同化;多一些真正的“实话实说” ,少一些“话托儿”的“表演” ,避免像某些综艺节目、益智节目那样走入“死胡同” 。 一味煽情并非“人文关怀” 法律是对公民道德行为要求的最底线,而人文关怀则是在法律的框架内,对人的行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是一种较为理想与完美的状态。因此,实现人文关怀的最基础的前提,是首先要遵守法律规定,依法行使采访权与报道权。但是在众多电视谈话节目中,由于媒体及民众的法制观念淡薄,造成了许多侵犯嘉宾隐私及人格的不良后果。以那些让明星(或艺术家)嘉宾当场就潸然泪下的节目为例。人生在世,谁没伤心事?可是就有一些谈话节目“你哪儿伤心我往哪儿戳!”不顾嘉宾心中是否受得

6、了,全然没有了媒体道义上的自我约束!这哪里还有人文关怀的味道,简直是在满足小市民对明星人物的窥视欲!除此之外,这样做也把艺术家丰富的内心世界简单化了以片面煽情代替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挖掘和艺术行为的展示。 央视“实话实说”节目原主持人崔永元之所以受到观众普遍欢迎,除了文化功底、新闻素养等因素外,其中重要的一条是他有一种“人文关怀”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崔永元就有这么一种悲天悯4人的情怀,否则他不会做得这么自然、贴切,这么紧紧地抓住观众的心。智慧和学识来自天赋和学习积累,而这种“情怀”则要从心灵深处打造。这就提醒我们的谈话节目主持人,除了要学会做节目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 值得提出的是,我

7、国的电视谈话节目在借鉴西方类似节目的过程中,要高度警惕“垃圾脱口秀”的负面影响。所谓“垃圾脱口秀” ,是指那些选题猎奇、猎艳,哗众取宠,肆无忌惮地把社会混乱和个人痛楚公开曝光的谈话节目,它们使现实问题更加严重。作为“前车之鉴” ,这是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应当吸取的。 话题“一窝蜂”让受众生厌 马尔库塞在单面人中曾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文化工业向大众提供了一种虚假的需要,如大多数流行于世的休闲、娱乐等需要。这些虚假的需要被当成真正的需要而被无止境追逐的结果,是造成个人在各个方面都为商品拜物教所支配,日趋成为畸形的单一维度的人,即所谓的“单面人”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媒介,算得上是公众议程的设置者,对造成

8、“单面人”的结果也负有天然的责任。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电视谈话节目群体,应自觉地着眼于人类与自然、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健康谐调发展,拓展选题视野,以有利于自然、社会与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为受众呈现更为丰富多彩的谈话内容。 具体到每一个谈话栏目、每一期谈话节目,其瓶颈在策划,其龙头5是选题。可以说,策划是谈话节目生命力的源泉,而好的话题则是谈话节目成功的重要前提。然而不可回避的现实却是:片面追求收视率导致谈话节目一窝蜂地往所谓“热点”上挤。以至于有些需要细水长流、春风化雨的文化类节目都快被自我边缘化了。为了追求收视率,大家一起往“热点”上涌。于是,一个小小的所谓“热点” ,常常会有五六个栏目

9、都在谈,以至于那些被采访者和事件都被媒体的“车轮战”搞疲了,也引起受众的厌烦。有鉴于此,中央电视台曾经为了避免谈话类节目重复,追求个性化,断然停播了朋友 、 半边天(周末版)等节目。 此外,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话题在广度和深度上也都存在着不足。当然,这与国情有很大的关系。人们生活水平刚刚达到小康,大多数老百姓的视线还停留在衣食住行、利益分配等物质层面,很少提升到精神层面。社会民主化程度较过去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某些“禁区” 。可以预见: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新事物、新观念会层出不穷,社会舆论环境也会变得更加宽松。因此,电视谈话节目的话题的进一步拓展,主要是一个时间问题。在广度方面,不仅社会生活等偏“软”的话题继续得到关注,而且政治、经济、文化等偏“硬”的话题也会较多地涉及,敏感话题、边缘话题也将不再是凤毛麟角。在深度方面,话题将充分的多层次、多角度地展开;分析力度不够、浮于表面的现象将会减少;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碰撞渐趋激烈;主流观念之外,还能听到多种声音。我们有理由期望,未来的电视谈话节目将使人们开拓视野,深受启迪,消除和减少困惑,进而领略到思辨智慧的魅力。 (作者系浙江慈溪广播电视台记者、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在职6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