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春风扬柳万千条一 文革期间的学生时代,实在没什么书可读。惟一留下深刻记忆的是毛泽东诗词。在那被枯燥无味的标语、口号充塞的年代,毛泽东那些洋溢着浪漫主义激情的诗词,如甘霖一般滋润着我们荒芜的心灵。以至数十年之后,每当吟诵当年读过的诗篇,都有一种油然的感动。其中,那首七律?送瘟神 ,虽然题目感觉有些恐怖,但是,那灵动的诗行,飘逸的意境,却永远镌刻在我们年轻的心中。 这首诗写于 1958 年 7 月 1 日。当时,毛主席读了 6 月 30 日人民日报 ,闻知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的消息, “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作七律两首,其中在第二首中写道:“春风杨柳
2、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 少年时代的阅读多半是记忆性的,直到心里揣着这首诗来到扬州读大学,才真正领略了“春风杨柳万千条”的意境。 二 扬州的风情全在柳树。扬州的绿更多的来自于流苏般的杨柳之中。那是一种淡雅中透着闲适,深沉中显着飘逸的美。而或细雨蒙蒙,撑一2把雨伞在柳中徜徉,雨丝和着柳丝编织成一道道绿色的网,将人的视觉紧紧定格在一重又一重的绿意中。那绿,绿得淡雅,嫩嫩的,柔柔的,绝没有泼墨重彩的浓郁和张扬;那绿,绿得轻灵,浅浅的,薄薄的,更没有深山密林的涩滞和沉重。雨水涮过的柳丝,呈现在眼前鲜亮亮,飘柔柔,直给人以翩翩欲舞之感。 清代王士?G(渔洋山人)在康熙年间主持扬州虹桥修契时有诗云;“
3、北郭清溪一带流,虹桥风物眼中秋,绿扬城廓是扬州” 。故而扬州有“绿杨城郭”之雅称。 关于扬州柳树的来历,民间有一传说。当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巡游江都,水上“宫殿”有数百艘之多,这些水上宫殿需要纤夫拉动。隋炀帝为了“赏心娱目” ,指定要宫女拉纤。为了挡阳遮荫,皇上下令沿河栽树。栽什么树呢?这可大有讲究!因为一来皇帝催得紧,他要赶到扬州过中秋,时不我待,这树必须长得快;二是栽种量大,大运河千把里路呢,这树栽了要容易活;三是因为栽在河边上,这树还要不怕水淹。选来选去,选中了柳树,向皇上一报,皇帝说:“嗯,此树甚好,就栽柳树,明天举行一个首栽仪式” 。于是,第二天在洛阳举行了一个隆重的首栽式,隋炀帝亲手
4、插下第一株柳枝,并赐此树姓“杨” 。很显然,这个传说是后人编排出来损毁杨广的,因为早在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描写了。 尽管关于杨柳树的得名与史实不符,但是,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在河边大量栽种了杨柳确是事实。白居易有隋堤柳为证:“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潇潇,三株两株汴河口。大业年中炀3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 。运河开通之后,隋炀帝曾三次乘龙舟巡游江都(扬州) ,因其过度荒淫奢靡,最终落得身死扬州、国破家亡的结局。唐代诗人罗隐说他“忍把前朝平陈业,换取雷唐数亩田” 。而杨柳树则不幸从此在文人墨客笔下成了隋炀帝的“替罪羔羊” ,很多文人将杨柳树
5、视为隋朝亡国的象征。如刘禹锡:“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李商隐:“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白居易说得更直白:“后人何以鉴前人,请看隋堤亡国树。 ” 文人对杨柳树的指责不过是借物言事而巳。亡国者,昏君也,与树何干!实际情况是,杨柳树乃是园林绿化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树种。济南大明湖有一副对联:“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扬州的杨柳树栽种历史长,种植面积广,甚至有人认为,扬州之得名即与杨柳有关。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有记载:“扬州宜杨” 。杨柳树不仅成为装点扬州城市绿化的最显著的特色,而且形象地展现
6、了这个城市的美学风格,她的柔干长条、翠枝绿叶,正是精致扬州、秀美扬州的物化表征。 “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这是杜牧对扬州的记忆;“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这是姚合对扬州感受;“青青花柳树临水,白日绮罗人上船”这是杜荀鹤眼中扬州的浪漫。北宋扬州太守欧阳修曾在平山堂“手种堂前垂柳” ;他的学生苏轼在欧公逝世后来凭吊时触景生情:“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扬柳春风” ;清代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巡游扬州,他也十分喜欢婀娜多姿的垂柳,所以当地官员和盐商在瘦西湖两岸广植4柳树,使瘦西湖“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扬州的二十四景中,以杨柳的意思命名的就有“玉勾下絮” 、 “长堤春柳” 、 “绿杨城郭”
7、等。 扬州民俗,对杨柳树偏爱有加,扬州民歌有成千上万首,但是最广为传唱的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杨柳青: 河(啊)东的哥哥去(啊)远方(呵呵一呵呵) 河(啊)西的妹妹来送郎呀(杨柳叶子青啊谑) (七搭七哪崩啊谑 杨柳叶子松啊谑) (松又松哪 崩又崩哪) 送送(么)有情人(谑)哥哥(杨柳叶子青啊谑) 冷(啊)热(啊)我(啊)不多讲(呵呵一呵呵) 送一双新鞋表心肠呀(杨柳叶子青啊谑) (七搭七哪崩啊谑 杨柳叶子松啊谑) (松又松哪 崩又崩哪) 送送(么)有情人(谑)哥哥(杨柳叶子青啊谑) 。 清新朴实的爱情表述,与青翠柔美的“杨柳叶子”衬词,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情人送别图!?杨柳已与扬州人的日常生活,风俗
8、习惯紧密相连。民间传说杨柳有辟虫、防疫的功效,故每逢清明节,扬州人家折取柳枝插在门上,有的将柳枝和桃花一起插在瓶里;农村里有的选用极嫩的柳芽拌入面粉做杨柳饼;妇女则将柳叶簪发,以示青春常在。扬州民谚中甚至有“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之说。 5三 虽然扬城处处栽柳,但扬州赏柳的最佳去处当属瘦西湖。 进入瘦西湖公园南大门,一条长堤展现在游人面前。此景名“长提春柳” 。信步湖堤之上,前后是柳,左右是柳,头顶是柳,水面是柳。近处柳丝拂拂,楚楚下垂;远处如霭如烟,若明若暗。动若莲步轻移,婀娜多姿;静如少女独处,袅袅婷婷。满目的杨柳密疏相间,浓淡相宜,就那样偎依在瘦西湖的周围,晕染着、守望着一湾碧水。垂杨
9、、桃李在堤的两边间隔栽种,仲春时节,杨柳抽芽,桃花绽放,湖上碧波荡漾,画舫往来,在春天明媚的阳光中,呈现出一片烟氲之气,此乃李白笔下“烟花三月”之扬州风景也? “长堤春柳”的景色,全在于垂杨柳的风姿。 早春时,当二月春风的剪刀,裁出了鹅黄色的嫩芽,杨柳树枝如一根根珍珠项链,整个长堤有如一条黄金通道;及至仲春,柳叶转绿,桃花绽放,此番风景,画图难足!夏日,柳叶长成,浓荫覆盖,漫步堤上,凉意顿生;秋天,杨柳完全成熟,根根枝叶,有如少女披肩秀发。轻风吹来,柳枝飘动,又恰似美女舞动的裙裾。随着深秋以及初冬的降临,杨柳则由青转黄,满树的柳叶有如智者花白的头发,装扮着江南那份美丽的成熟。 扬州的柳树叶何时
10、完全凋零?准确时间应该在冬至之后。落叶之后的柳枝依然有流风余韵,赤裸的枝条在寒风中飞舞,给人一种力的抗争感!至于瑞雪过后,它玉树琼枝的风姿,更是一种冰清玉洁之美了。 6如果将瘦西湖景区比作一部宏丽的乐章,那么, “长堤春柳”便是这部乐章的引子,它悠扬悦耳,婉转动人。为瘦西湖窈窕秀丽、精致婉约的美学风格奠定了基调。 “长堤春柳”这一景点的美学趣味还不仅仅限于此。堤的西边是一片岗阜,上有古木森森,给人以崇山峻岭之感;从高岗至水滨,次递低平下来,这种地形的过渡,不留人工痕迹,宛如天然生成。琼花、枫树、桂花、腊梅等花木间杂栽种,使之一年四季都洋溢着芬芳。 堤的右边是瘦西湖水面,这水面,又不是一般湖水那
11、样的浩渺无垠,它实则是普通的河流,因为今日之瘦西湖水道,本是唐代扬州由蜀冈上向长江排捞的河道,河道中间零星地散落着一些岛屿,这些岛屿上或种荷植苇,或林木参天。春天, “小荷才落尖尖角” ,与隔岸桃花相映成趣;夏日,风荷轻摇,莲花纷芳,与遮天敝日的杨柳一同装扮着暑天的风景;秋冬之时, “莲子已成荷叶老” ,枯萎的荷塘与泛黄的柳叶相呼应,呈现的是一种“残缺之美” 。而此时秋菊的争奇斗艳与腊梅暗香浮动相继登场,化用两句古诗:莫道人间芳菲尽,雪中腊梅始盛开。 四 正如中国的茶文化、花文化、竹文化一样,中国的杨柳文化也是源远流长,蔚为大观。从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到清人笔下的“绿杨城郭是扬州”
12、 ,杨柳在文人墨客的心中,一直是作为诗意的形象存在着。 7唐代诗人刘禹锡与白居易,作为唱和诗友,创制了清新优雅的“杨柳枝词” ,其中广为流传者略选一二。刘禹锡:“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据说,唐宣宗即位后,听宫中的乐师唱起了白居易这首杨柳枝 ,便问道,这是谁写的?左右人告诉是白居易所作,并说永丰是洛阳的一个坊,坊的西南角荒苑中有垂柳一株,枝条繁茂。皇上听了居然很有兴趣,命人去折取了两根柳枝栽在皇宫里。 或许是因为杨柳树柔枝长条具有婉约之美的特征,故而,在古典诗词中,常见将杨柳
13、与离别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古代柳树多栽种在送行的大道旁,长条低垂,依依恋人,攀折一支,送与远行亲友, “留” 、 “柳”同音啊。你听李白的这首春夜洛阳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在扬州将离别之情写得最悲怆的是唐末诗人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别离!而与杨柳有关的赠别诗中最著名的要算王维那首送元二使安西了: 渭城朝雨?徘岢荆?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的这首诗因为太精采了,很快被人谱上乐曲,当着送别曲广为8传唱。但这首诗只有四
14、句,而且每句字数相同,唱起来不免有些单调,因此,乐工们常将诗句反复唱几遍,即所谓叠唱。到了北宋,这首送别诗被人改成专供歌唱的阳关三叠: 长亭柳依依。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长亭柳依依。伤怀,伤怀,故道送我故人,相别十里亭。情最深,情最深,情意最深。不忍分,不忍分。 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担头行李,沙头酒樽,携酒在长亭。咫尺千里,未饮心已先醉,此恨有谁知。哀可怜,哀可怜,哀哀可怜。不忍离,不忍离。 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堪叹商与参,寄予丝桐,对景那禁伤情。盼征旌,盼征
15、旌,未审何日归程。对酌此香醪,香醪有限,此恨无穷,无穷伤怀。楚天湘水隔渊星,早早托鳞鸿。情最殷,情最殷,情意最殷。奚忍分,奚忍分,从今别后,两地相思万种,有谁告陈。 五 尽管杨柳曾被赋予了离情别绪的悲情色调,但是杨柳作为春天的象征却是文学意义上的主旋律。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将杨柳与春色紧密联系在一起。唐代贺知章,本职工作是政客,但一首咏柳诗却足以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千古流芳: 9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用丝条细带比喻柳条,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别出心裁地讴歌了迷人的春色。春风吹拂,柳树抽芽,正是细如剪刀的春风, “裁”出万条碧绿的柳条,装扮出这绿
16、意盎然的春天。 不仅仅贺知章,唐诗宋词中以柳咏春的名篇佳作不胜枚举,其中脍炙人口者有:冯延巳“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韩愈“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北宋志南和尚“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陆游“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等等。 是的,杨柳无疑是春天最先派出的信使。 当凛冽的冷风仍在呼啸,料峭的春寒依然袭人,冬眠的万物尚未从睡梦中醒来,而杨柳已经在悄悄地给我们传递着春的消息。大自然将立春的日子一颁布,杨柳枝条顷刻之间便泛出了绿色。紧接着,一颗颗如翡翠珍珠般的芽苞就挂在了枝条上,在春风的吹拂下,这些翡翠珍珠一天天的
17、臌胀起来。俄而,惊蛰的一声春雷,便将这些芽苞炸开,嫩绿的柳芽绽放出稚气的笑脸,亲吻着碧绿的水,湛蓝的天。柳枝上黄鹂清亮的鸣叫,呼唤着万物的复苏。于是,金黄的迎春开了,带雨的梨花白了,灼灼的桃花红了。已经记不清是那位诗人的神来之笔:“杨柳风慢步而10来/走进眺望的眼眸/却拂不起一缕发鬓/采下一朵朵白云/种在小河村口归期未有,岸柳飘飞来路/长长短短, 音书在烛影下浓浓淡淡/干一杯西窗满月/指击三更,三生石的重/比纸还轻” 就在诗人那饱蘸激情的笔墨间,浩浩荡荡的春风已与千姿百态的生命音符,万紫千红的生命色调,汇成了一曲恢宏磅礴的春之交响! 而在这组关于春天的交响乐中,我最爱听的依然是那首杨柳青!责任编辑青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