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47279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2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全面打 赢脱贫攻 坚战的决战决胜期,也是加快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 贫基本方略,确保实现 “三年集中攻 坚,两年巩固提高,力争提前脱 贫”的目标,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 的通知(中发2011 10 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 201534 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 十三五” 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664 号)、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条例、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 规划纲要的通知(宁政

2、发 201630 号)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力争提前两年实现“两个确保” 脱贫 目标的意见(宁党发20169 号)等文件精神,结合脱贫攻坚实际 ,编制本规划。本规划回顾总结了我区扶贫开发特别是“十二五” 时期的成就和经验,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把住 贫困县(区)摘帽、贫困村销号、贫困人口脱贫的底线任务,坚 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自治区脱贫攻坚“1536” 工作思路,明确了2“十三五” 时 期脱贫攻 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 则、主要目标等,提出了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和社会保障等贫困人口精准脱贫路径,突出金融扶贫、技能培训、闽宁协作重要抓手,实施交通、水利、生

3、态等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行动计划,着力增强贫困地区发展能力。规划范围包括: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红寺堡区、盐池县、同心县、海原县,中宁县和沙坡头区的山区,历次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县外安置区。规划期限为2016 年2020 年,规划基准期为 2015 年。3第 一 章 基 本 情 况第一节 成就与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区扶贫开发历经“三西” 农业建设、 “双百” 扶 贫攻 坚、千村扶贫整村推进、百万 贫困人口扶 贫攻坚战略四个阶段,实现了从输血式、救济式扶贫 向造血式、开发式扶贫转变,从分散帮扶、普惠扶持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转变,形成了党政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新机制, 专项扶

4、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 大扶 贫格局不断巩固提升,全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辉煌成就,中南部地区面貌 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一、 “三西”农业建设(1983 年1993 年)按照“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十至二十年解决问题” 的目 标 ,确定了“ 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都不通另找出路” 的基本思路,从保护和恢复生 态环 境入手,大力种草种树,兴牧促农,促进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开 发银南、银北两个百万亩灌区,建成了固海扬水工程,使 57 万亩荒塬变成绿洲,解决了 20 万人、100 万头牲畜的饮水困 难,建设吊庄移民基地 15 处,安置移民 19.3 万人,初步解决了 贫困群众的

5、基本生存问题。二、 “双百”扶贫攻坚(1994 年2000 年)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通知(国发 199430 号),宁夏在 8 个国定贫 困县(区),以解决 984个贫困乡镇、139.8 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目标,确立了“兴 水治旱、以水为 核心、以科技为重点、扶贫到村到户” 的思路,打井窖、修梯田、铺地膜,实施村村通电工程,着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启动实施了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开发土地 40 万亩,安置移民 30 万人,基本解决了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三、千村扶贫整村推进(2001 年2010 年)对全区 1118 个贫困村和 128.6 万贫困人口予以重点扶持。坚持

6、生产、生态、生育一起抓,推进基础设 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建温棚、兴产业、抓劳务,实施了十万 贫困户养殖工程、百万亩人工种草工程、宁南山区黄牛改良工程、 “十一五”生态移民等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行封山禁牧、退耕 还林(草),全面恢复生态。贫困村实现了村村通电、通 电话和通广播电视,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0 年底,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000 年的 987 元增加到 3415 元,人均纯 收入 1196 元以下的贫困人口由 2000 年的 30.5 万减少到 10.2 万,贫困面由13.9%下降到 4.9%,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

7、(2011 年2015 年)“十二五” 时 期,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确立了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提出了“1269” 的总 体工作部署,坚持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两轮驱动,举全区之力攻 坚克难,打好 35万生态移民和 65 万贫困人口“四到” 扶 贫攻坚两场硬仗。建5设生态移民安置区 161 个、住房 7.75 万套,搬迁安置 7.65 万户 32.9 万人,较好地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的目 标,为 全国开展“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样板。以整村推进为平台,采取基础设施到村、产业扶持项目和小额信贷到户、转移培训到人、帮扶责任到单位的“四到 ”措施,完成了 3

8、00 个重点 贫困村整村推进脱贫销号。坚持项目到户、责任到人,大力实施以“530” 养殖和特色种植为主的产业扶贫,年均完成 10 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探索和建立起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闽宁协作、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少生快富、雨露计划、金融扶贫”等六大品牌。闽宁协作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成功典范,华润集团等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显著,区内定点帮扶和驻村工作扎实推进,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全区扶贫攻坚迈上了新台阶,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区域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我区固原市的扶贫成就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2015 年,全区贫困村由 2010年的

9、1100 个减少到 800 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 101.5 万人下降至 58.12 万人,降幅 42.74%;贫困发生率由 25.6%下降到 14.5%。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启动实施了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等一批重大水利骨干工程,解决了 110 多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 47.4%提高到 76%。铁6路、机场、高速公路及国省道路、乡村道路构成的交通网络,极大改善了贫困地区交通条件,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 80%以上,沥青(水泥)路面铺装率达到 90%以上,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 98.3%。美丽乡村建设和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实现了电、水、路、房、通讯、优美环境、清洁能源

10、七到农家。中南部地区 5 年累计完成危房改造 18.16 万户,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到 18.1 平米,贫困村村容村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中南部地区教育办学水平明显改善,义务教育水平逐步提高,接受 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不断增加,教育资源均等化明显加快。市、 县、乡、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级医院医 疗水平明显提高,提前 3 年实现“ 乡镇有卫生院、行政村有卫生室” 的目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 96%,2015 年参保人数 227.2万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户户通广播电视率 98.76%,村村通有线电视入户率 52%,自然村

11、通宽带率 47.8%。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 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中南部 9 县(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0 年的 3612 元提高到 2015 年的 6818元,年均增长 13.55%,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1.35 个百分点;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 1.4 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施“三北” 防 护林和天然保护7林工程,推进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及水源涵养林建设、防沙治沙、六盘山“三河源 ”水源保护等重点林 业生态工程。通过退耕还林(草)、围栏封育、封山禁牧、小流域综合治理、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等措施,建设光伏、风力发电和农村沼气等清洁能源项目,有效改善

12、了中南部地区生态环境。固原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22.2%,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于全区 9.69个百分点。基本经验:回顾总结 30 多年的扶贫开发历程,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 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组织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参与;必 须坚持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 标,树立“愚公移山 ”志,一张蓝图 干到底,不达目的不 罢休;必须坚持“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把 补短板、抓当前与 谋长远结合起来,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大力改善基本条件,着力 谋划长远发展,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大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

13、性作用,健全完善高效的工作机制,不断探索构建稳 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精准扶 贫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 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 贫成效精准;必须坚持扶贫开发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突出群众主体地位,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进步,共享改革成果;必 须坚持“ 不到 长 城非好汉” 的宁夏精神,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领导8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凝聚内力与外力,形成强大合力。第二节 形势与机遇一、困难与问题中南部地区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特殊困难地区。从全国看,贫困区域占比是全国最高的省份

14、,集中连片贫困区域面积占 54%,贫困人口分布在全区 5个地级市和 91%的县(市、区)。宁夏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低,较全国平均水平低 10 个百分点,中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指数大多低于 5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而繁重。从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看,我区贫困地区 GDP、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依然落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位于 14 个片区后列,较六盘山片区低 1.7 个百分点,较 14 个片区低 1.6 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依然突出。从全区看,由于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数低,虽然近年来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但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未得

15、到扭转。中南部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区平均水平的差距由 2010 年的 1513 元拉大到 2015 年的 2301 元。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下降,且增幅趋缓;受农产品价格“天花板” 下 压、农业生产成本“地板” 抬升的双重挤压 ,生产经营性收入空 间收窄;转移性收入9虽然逐年增长,但占比较小;财产性收入成为增收的最大短板,缩小发展差距的任务更加艰巨。从贫困地区看,中南部 9 县(区)2015 年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区的 5.9%,财政自给率仅 8.6%;拉动贫困地区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不足,仅占全区的 13.4%。水利和交通依然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瓶颈。水资

16、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供水保证能力不高,库井灌区设施配套率低,部分农村饮水水质存在安全隐患。农村村组道路尚不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竞争能力不强,工业基础薄弱,辐射带动能力弱。农村信息、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滞后,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低,学前教育基础薄弱,公共服务均等化难度大。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生态功能修复仍需较长周期。剩余的贫困人口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属于自我发展能力最弱、脱贫难度最大、减贫成本最高的群体,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58.12 万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因学致贫的家庭占 32%,初中及初中

17、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占 87.7%。二、形势与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纳入“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进行决策部署。中共中央、国10务院出台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脱贫攻坚令,特别是“银川会议” 再次 发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冲锋 令” 。中央脱 贫攻坚决策部署首次上升 为国家意志,首次在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独立成篇,首次作为刚性任务签订了“军令状” 。中央及各部委出台一系列脱贫攻坚政策,大幅增加扶贫投入,采取超常规举措,为打赢

18、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中之重决策部署,确立了“ 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高,力争提前脱贫”的目标。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与全区 5 个地级市、20 个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向 26 个相关厅局下达了脱贫攻坚任务书。各级干部思脱贫、谋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广大群众盼致富、奔小康的愿望更加强烈,全社会同参与、共帮扶的氛围更加浓厚。30 多年的扶贫开发积累了丰富经验,为脱贫攻坚奠定了良好基础。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自治区的统筹推进,市县的扎实落实,干部群众的苦帮实干,全社会的关注帮扶,全区五级书记的挂图作战,层层压实责任,级级放大动能,凝聚起了强大力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